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水花,而且有可能稍纵即逝,它的传承是人类经典文化的延续,也是开拓更精彩以后的积蓄。北海贝雕文花在当前面临着传承不继的窘迫局面,作为一门精彩绝伦的工艺,以其融入和丰富美术教育作为当今发展的接洽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美术教育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大力实施,近十余年来,各省市地区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革新面貌,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上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各地区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更是对地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丰富美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同样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对现有的成效进行具体的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除了地方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中运用认识中的不一而足。就此笔者以地方性非物质文化对美术教育中的丰富为目标,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在地方美术教育的运用和实施为例,通过对其运用中的观念、方式、方法等多方面阐述为美术教育者的研究和运用做抛砖之举,从而对广西美术教育的丰富铺砖贴瓦。
在地方发展美术教育,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首要问题,而当今诸多地区面临的大多问题都是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问题,普遍性的美术资源难以对地方性的美术教育提供既具有针对性又涵具符合地方特色性的教育。而地方性非物质文化的运用就显得势不可挡,而仅仅单纯的对其表面彰显出来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了解进行教学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广西北海贝雕作为新晋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运用方面就面临这种窘境。笔者认为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的运用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既对其历史的发展研究,对其观念的理解,对其形式的借鉴。
一、对北海贝雕的发展历史认知
从北海、合浦汉族民间传世的明清贝雕家具及工艺品中可以考证,北海的贝雕技术在明末清初已经非常成熟,合浦廉州在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州、府、县治所在地,达官居显贵、士绅殷商都集聚于此。当时的富贵人家所使用的台椅、茶几、衣柜、屏风等大多是以酸枝木为原料,用珍珠贝壳加工各种花、鸟,人物图案和书法字体镶嵌在家具上。这种用贝壳加工镶嵌在硬木家具的表面的工艺叫“螺钿”,做成各种花纹和图形的家具,叫贝雕工艺家具,多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传承。保守估计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发展到现在也有近400年的发展了。从最初的螺钿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贝雕画,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新观念的出现和更新,北海贝雕在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技术革新,更是将玉石雕刻、木刻、牙雕等其他工艺技术进行柔和,更为突出的是在其发展之中对国画艺术形式的借鉴和运用使之从对物件的装饰中完全独立出来形成自我特色的工艺品。从2005年开始,北海贝雕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北海贝雕在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利用贝壳的天然色彩和纹理,循型造行,循色拼色,终于生产出了质朴而又绚丽的贝雕作品。至此,北海贝雕艺人经过400多年的不断探索、继承、发扬、创新,从贝串、贝堆、平面贝雕到浮雕,再到立体贝雕,使北海贝雕技艺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大宝库占有了一席之地。
能够经得住历史沉淀的才能称之为文化,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和运用,明晰其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才能在此基础上汲取新发展的力量。北海作为广西贝雕工艺的发源地,其丰富多彩的贝雕产品琳琅满目,遗憾的是问及当地的居民以及在校学生对其了解却不是很多,更看不到所应该谈及所产生的自豪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而后知,育而后承。
二、对北海贝雕制作艺术观念的理解
北海贝雕工艺从最初的器物装饰,也就是所谓的“螺钿”发展到现在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的背后离不开创作观念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觉贝雕背后的文化内涵。贝壳是大海的产物,本身就是大海文化的一个折射,发掘和创作其背后的大海文化,是贝雕更加具有耐人寻味的追溯性,满足需求者和欣赏者内心的寄托和心尉,使其更能走进人心走进大众。贝壳是珍珠的母腹,本身更承载着财富的传承,它内蕴光泽沉默深沙,等待着来人的发掘,它粗糙的外表等待打磨后闪耀光华,它衍生了诸多传奇的故事,这些就是北海贝雕所深藏的底蕴。而在当下尽管在北海有着海量的贝雕作品,精致,绚丽,繁复巧妙,多数人只关注其绽放的光彩一刻,却没有与之相配的文化底蕴,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纵使再美丽却失之肤浅,华丽瞬间而已。
华丽的雨彩石让我们瞬间眼亮,陋笨的摩崖壁画却让我们驻足流连,这是为什么?去当地的民俗中去挖掘吧,即使在美术课程中加入再多的贝雕作品图片学生看到也只是瞬间的夺目而已,泯泯数日,过眼云烟。
三、对北海贝雕工艺制作形式借鉴和思考
贝雕的制作既遵循因材施艺,形走天然的原则,又杂糅雕、磨、粘、拼、堆等各种手法的运用,在技法上借鉴了玉石的雕琢和抛光,木刻的刀锋和皴驳,立体装置艺术中的堆粘和剪取等各种手法,在形式上借用国画构图的原则使之成画,借用立体构成的观念使之栩栩如生,手可捧握。笔者在北海贝雕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可谓叹为观止,大型浮雕作品,贝雕画,贝雕摆件,贝雕把件,立体贝雕,贝雕饰品等何种形式的贝雕作品,精彩绝伦,还有以花卉瓴毛为主的诸多贝雕画作,如禽鸟、牡丹、月季、龙菊及芙蓉等,在其身上可以看出其柔和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元素。这些作品大多都是选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的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艺术品。在满眼的惊讶之余,我们要如何汲取呢?
美术教育不是让我们去刻板的接受美,而是最后让我们能自发的去欣赏美,思考美,创造美。北海贝雕从最初的器物装饰到现在的琳琅满目,形式多样告诉我们,要借鉴,要思考,要吸收,要创新,这是我们应该去把握的,仅仅将贝雕工艺融入美术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引入情境,浸染引导
在美术教育中进行贝雕文化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去体验贝雕制作的全过程,仅仅对贝雕工艺品的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贝雕这一工艺的认识,栽实际操作中体验贝雕工艺的乐趣,从而从意识中衍生出对贝雕文化的认可。栽北海当地可行性的方案是可以邀请贝雕作坊的老艺人进入课堂进行简单的创作过程,或者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的作坊考察和就地实践。相信在和老艺人的互动之中,学生会深刻的认识到贝雕工艺的迷人之处。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贝雕工艺品的多彩在于它对各种艺术形式元素的借鉴以及对自身质地材料的合理利用。地方美术教育在进行贝雕工艺学习的同时尽量解除一般性思维的束缚,大胆融入,谨慎实施,多方借鉴。在了解贝雕制作工艺的原理、观念和工艺技巧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这既有利于扩展学生思维的框架,也将强有力的丰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就笔者在北海若干学校的抽样调查之中,贝雕引入教育的情况少之又少。而对此进行研讨的相关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水花,而且有可能稍纵即逝,它的传承是人类经典文化的延续,也是开拓更精彩以后的积蓄。北海贝雕文花在当前面临着传承不继的窘迫局面,作为一门精彩绝伦的工艺,以其融入和丰富美术教育作为当今发展的接洽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式方法则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的丰富减少弯路,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宋贵生.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4]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文章系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yjyb1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美术教育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大力实施,近十余年来,各省市地区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革新面貌,在美术教育课程改革上取得了显著地成效。各地区地方校本课程的研发和实施更是对地方非物质文化元素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丰富美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同样对本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对现有的成效进行具体的分析,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除了地方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以及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中运用认识中的不一而足。就此笔者以地方性非物质文化对美术教育中的丰富为目标,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北海贝雕在地方美术教育的运用和实施为例,通过对其运用中的观念、方式、方法等多方面阐述为美术教育者的研究和运用做抛砖之举,从而对广西美术教育的丰富铺砖贴瓦。
在地方发展美术教育,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是首要问题,而当今诸多地区面临的大多问题都是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问题,普遍性的美术资源难以对地方性的美术教育提供既具有针对性又涵具符合地方特色性的教育。而地方性非物质文化的运用就显得势不可挡,而仅仅单纯的对其表面彰显出来的成果进行展示和了解进行教学显然是苍白无力的。广西北海贝雕作为新晋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运用方面就面临这种窘境。笔者认为对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术教育的运用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既对其历史的发展研究,对其观念的理解,对其形式的借鉴。
一、对北海贝雕的发展历史认知
从北海、合浦汉族民间传世的明清贝雕家具及工艺品中可以考证,北海的贝雕技术在明末清初已经非常成熟,合浦廉州在唐、宋、元、明、清各代是州、府、县治所在地,达官居显贵、士绅殷商都集聚于此。当时的富贵人家所使用的台椅、茶几、衣柜、屏风等大多是以酸枝木为原料,用珍珠贝壳加工各种花、鸟,人物图案和书法字体镶嵌在家具上。这种用贝壳加工镶嵌在硬木家具的表面的工艺叫“螺钿”,做成各种花纹和图形的家具,叫贝雕工艺家具,多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传承。保守估计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手工艺品的制作技术发展到现在也有近400年的发展了。从最初的螺钿到现在的各种各样的贝雕画,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新观念的出现和更新,北海贝雕在期间经历了多次的技术革新,更是将玉石雕刻、木刻、牙雕等其他工艺技术进行柔和,更为突出的是在其发展之中对国画艺术形式的借鉴和运用使之从对物件的装饰中完全独立出来形成自我特色的工艺品。从2005年开始,北海贝雕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契机。北海贝雕在原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利用贝壳的天然色彩和纹理,循型造行,循色拼色,终于生产出了质朴而又绚丽的贝雕作品。至此,北海贝雕艺人经过400多年的不断探索、继承、发扬、创新,从贝串、贝堆、平面贝雕到浮雕,再到立体贝雕,使北海贝雕技艺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大宝库占有了一席之地。
能够经得住历史沉淀的才能称之为文化,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和运用,明晰其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才能在此基础上汲取新发展的力量。北海作为广西贝雕工艺的发源地,其丰富多彩的贝雕产品琳琅满目,遗憾的是问及当地的居民以及在校学生对其了解却不是很多,更看不到所应该谈及所产生的自豪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而后知,育而后承。
二、对北海贝雕制作艺术观念的理解
北海贝雕工艺从最初的器物装饰,也就是所谓的“螺钿”发展到现在丰富多彩的展现形式的背后离不开创作观念的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觉贝雕背后的文化内涵。贝壳是大海的产物,本身就是大海文化的一个折射,发掘和创作其背后的大海文化,是贝雕更加具有耐人寻味的追溯性,满足需求者和欣赏者内心的寄托和心尉,使其更能走进人心走进大众。贝壳是珍珠的母腹,本身更承载着财富的传承,它内蕴光泽沉默深沙,等待着来人的发掘,它粗糙的外表等待打磨后闪耀光华,它衍生了诸多传奇的故事,这些就是北海贝雕所深藏的底蕴。而在当下尽管在北海有着海量的贝雕作品,精致,绚丽,繁复巧妙,多数人只关注其绽放的光彩一刻,却没有与之相配的文化底蕴,一个没有故事的人纵使再美丽却失之肤浅,华丽瞬间而已。
华丽的雨彩石让我们瞬间眼亮,陋笨的摩崖壁画却让我们驻足流连,这是为什么?去当地的民俗中去挖掘吧,即使在美术课程中加入再多的贝雕作品图片学生看到也只是瞬间的夺目而已,泯泯数日,过眼云烟。
三、对北海贝雕工艺制作形式借鉴和思考
贝雕的制作既遵循因材施艺,形走天然的原则,又杂糅雕、磨、粘、拼、堆等各种手法的运用,在技法上借鉴了玉石的雕琢和抛光,木刻的刀锋和皴驳,立体装置艺术中的堆粘和剪取等各种手法,在形式上借用国画构图的原则使之成画,借用立体构成的观念使之栩栩如生,手可捧握。笔者在北海贝雕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可谓叹为观止,大型浮雕作品,贝雕画,贝雕摆件,贝雕把件,立体贝雕,贝雕饰品等何种形式的贝雕作品,精彩绝伦,还有以花卉瓴毛为主的诸多贝雕画作,如禽鸟、牡丹、月季、龙菊及芙蓉等,在其身上可以看出其柔和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元素。这些作品大多都是选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经剪取、车磨、抛光、堆砌、粘贴等工序精心雕琢成的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和规格的艺术品。在满眼的惊讶之余,我们要如何汲取呢?
美术教育不是让我们去刻板的接受美,而是最后让我们能自发的去欣赏美,思考美,创造美。北海贝雕从最初的器物装饰到现在的琳琅满目,形式多样告诉我们,要借鉴,要思考,要吸收,要创新,这是我们应该去把握的,仅仅将贝雕工艺融入美术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引入情境,浸染引导
在美术教育中进行贝雕文化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感同身受的去体验贝雕制作的全过程,仅仅对贝雕工艺品的欣赏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贝雕这一工艺的认识,栽实际操作中体验贝雕工艺的乐趣,从而从意识中衍生出对贝雕文化的认可。栽北海当地可行性的方案是可以邀请贝雕作坊的老艺人进入课堂进行简单的创作过程,或者带领学生去当地著名的作坊考察和就地实践。相信在和老艺人的互动之中,学生会深刻的认识到贝雕工艺的迷人之处。
(2)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贝雕工艺品的多彩在于它对各种艺术形式元素的借鉴以及对自身质地材料的合理利用。地方美术教育在进行贝雕工艺学习的同时尽量解除一般性思维的束缚,大胆融入,谨慎实施,多方借鉴。在了解贝雕制作工艺的原理、观念和工艺技巧的基础上敢于创新,这既有利于扩展学生思维的框架,也将强有力的丰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就笔者在北海若干学校的抽样调查之中,贝雕引入教育的情况少之又少。而对此进行研讨的相关成果更是寥寥无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水花,而且有可能稍纵即逝,它的传承是人类经典文化的延续,也是开拓更精彩以后的积蓄。北海贝雕文花在当前面临着传承不继的窘迫局面,作为一门精彩绝伦的工艺,以其融入和丰富美术教育作为当今发展的接洽点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行之有效的实施方式方法则能更好的为美术教育的丰富减少弯路,扫清障碍。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宋贵生.传承与超越——当代民族艺术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宋俊华王开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4]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文章系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yjy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