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评选本身来讲无可厚非,值得讨论的是评选的标准以及评选的公正性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名目繁多的评选有些已经演变成答谢广告客户的礼品、提高发行量、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工具……
如日中天的“超女”、“快男”们终于触到了广电总局的底线,一纸禁令,让选秀节目退出了黄金时段。而换一个视角来看,汽车类的选秀却从来没有止息过,并且在各方利益的驱使下,有着越演越烈之势。这种“一窝蜂“现象在国内并不少见,但是即便是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仍然是大件消费品,而各类评选结果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消费者的钱包和信用卡,所以,如果评选缺失了专业、透明、公正,消费者往往会做出偏离轨道的决定。
秀的两种状态
当下,汽车类评选多如牛毛,黄金时节仅北京地区平均每周就有5次评选。在这些评选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专家类评选和大众类评选。
专家类评选,国外的代表为欧洲的《汽车族》和美国的《MOTOR TREND》,评委主要由汽车专家、美中媒体成员组成。美国《MOTOR TREND》杂志的试车编辑说,我们在评“Car of the Year”时看重的是:
1. 重要性:即新车型进入市场后带来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市场趋势和消费理念。
2. 领先性:和同级别的其他车型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3. 性价比:车主购车后得到什么样的价值,付出的成本是多少,也就是性价比如何,是否物有所值。MOTOR TREND的“Car of the Year”评选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采用标准的检测设备对汽车的性能进行综合测试;然后,选择汽车将来可能行走的道路由专业试车人员进行道路试车,评价一下汽车的实际工作状况和车主真实的感受;最后,所有评委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指出每一辆车的优点和缺点,最终选出“Car of the Year”。
而大众类评选,评选者多为某类媒体的读者,组织者参照欧洲的汽车测评体系,结合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套调查统计方式。评选备选车型分为两部分:国产部分和综合部分。综合部分包括了在中国市场上的进口车和国产车。目前国内这样的汽车评选不在少数。而这类评选的软肋在于:由于大部分读者没有可能把所有备选车辆一一试驾,所以这类评选更多的是在考验企业的公关能力。
一桩过时的丑闻
同一种商品,生产的企业多了,就分出了质优的和质劣的。而评选也是一样。
2006年的“中国公众最放心的汽车生产厂商”民意调查很多人应该都还有印象。它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委托国家统计局实施。
资料显示,“中国公众最放心的汽车生产厂商”民意调查推广活动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亚运村加利大厦。据推广方介绍,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策划、准备,由国家统计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调查总队,以及沈阳、大连、长春、杭州、苏州、厦门、济南、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市城市调查队针对所在城市公众,按照科学专业的调查方法,在汽车销售场所、办公集中场所、繁华商业场所等,对公众进行了面访式问卷调查活动,并进行了科学严格的统计。
耐人寻味的是,在全球汽车巨头“6+3”阵营中,唯独福特汽车没有在此上榜,其遭遇市场热捧的“当家小生”福克斯也未见踪影;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众(包括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囊括了除商用车之外的所有奖项,在15个“中国公众最喜欢的乘用汽车品牌”中,大众旗下品牌就占据6个席位,且出现了捷达、宝来、速腾“三代同堂”上榜现象。
而在本土乘用车品牌中,华晨骏捷虽然上市仅9个月,也登上了“中国公众最喜欢的乘用汽车品牌”之列,同时上榜的还有一汽红旗,而哈弗、长安、QQ、夏利等一些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车型却榜上无名;在商用车品牌中,客车销量总冠军宇通也同样落榜,而位居其后的苏州金龙、丹东黄海、江淮等均赫然上榜。
这个榜单的发布,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虽然主办方在新闻稿中说这次评选是“按照科学专业的调查方法,在汽车销售场所、办公集中场所、繁华商业场所等,对公众进行面访式调查问卷活动,并进行科学严格的统计”而得出的,但是怎么个“科学”法,人们还是不得而知,因此不禁要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比如受访对象,如果都是一些从来没有使用过汽车或者对汽车品牌一无所知的人,那么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汽车类评选开始脱离消费者的选择视野,很多消费者表示在购车时,相比于各类评选的结果,更愿意参考一些已经买了车的朋友的意见和网上的车主用车报告。
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
评选本身来讲无可厚非,值得讨论的是评选的标准以及评选的公正性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名目繁多的评选有些已经演变成答谢广告客户的礼品、提高发行量、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工具……
作为一个生产厂家,自然愿意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即便这些名目繁多的头衔并不能带来实际的销量,并不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厂家依然乐此不疲地参与。为什么呢?其实其中更多的是无奈。为了维护媒体的关系,为了不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为了消费者能够买账。
在这些评选中,媒体赚取了大把的广告费,厂商则赚取眼球和巩固媒体关系,消费者呢?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已经很少会被评选所左右。那么谁的利益在受损?不需要太多考虑,结论就是:一手操办评选的媒体损失了它们的公信力,而参与其中的企业损失了品牌的诚信。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选择是残酷的,如果媒体和企业继续自娱自乐的游戏,最终迎接它们的,可能就是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命运。
如日中天的“超女”、“快男”们终于触到了广电总局的底线,一纸禁令,让选秀节目退出了黄金时段。而换一个视角来看,汽车类的选秀却从来没有止息过,并且在各方利益的驱使下,有着越演越烈之势。这种“一窝蜂“现象在国内并不少见,但是即便是在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汽车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仍然是大件消费品,而各类评选结果往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消费者的钱包和信用卡,所以,如果评选缺失了专业、透明、公正,消费者往往会做出偏离轨道的决定。
秀的两种状态
当下,汽车类评选多如牛毛,黄金时节仅北京地区平均每周就有5次评选。在这些评选中,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专家类评选和大众类评选。
专家类评选,国外的代表为欧洲的《汽车族》和美国的《MOTOR TREND》,评委主要由汽车专家、美中媒体成员组成。美国《MOTOR TREND》杂志的试车编辑说,我们在评“Car of the Year”时看重的是:
1. 重要性:即新车型进入市场后带来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市场趋势和消费理念。
2. 领先性:和同级别的其他车型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3. 性价比:车主购车后得到什么样的价值,付出的成本是多少,也就是性价比如何,是否物有所值。MOTOR TREND的“Car of the Year”评选经过三个阶段。首先,采用标准的检测设备对汽车的性能进行综合测试;然后,选择汽车将来可能行走的道路由专业试车人员进行道路试车,评价一下汽车的实际工作状况和车主真实的感受;最后,所有评委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指出每一辆车的优点和缺点,最终选出“Car of the Year”。
而大众类评选,评选者多为某类媒体的读者,组织者参照欧洲的汽车测评体系,结合中国汽车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了一套调查统计方式。评选备选车型分为两部分:国产部分和综合部分。综合部分包括了在中国市场上的进口车和国产车。目前国内这样的汽车评选不在少数。而这类评选的软肋在于:由于大部分读者没有可能把所有备选车辆一一试驾,所以这类评选更多的是在考验企业的公关能力。
一桩过时的丑闻
同一种商品,生产的企业多了,就分出了质优的和质劣的。而评选也是一样。
2006年的“中国公众最放心的汽车生产厂商”民意调查很多人应该都还有印象。它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主办,委托国家统计局实施。
资料显示,“中国公众最放心的汽车生产厂商”民意调查推广活动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亚运村加利大厦。据推广方介绍,经过近半年的精心策划、准备,由国家统计局北京、天津、上海、重庆调查总队,以及沈阳、大连、长春、杭州、苏州、厦门、济南、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市城市调查队针对所在城市公众,按照科学专业的调查方法,在汽车销售场所、办公集中场所、繁华商业场所等,对公众进行了面访式问卷调查活动,并进行了科学严格的统计。
耐人寻味的是,在全球汽车巨头“6+3”阵营中,唯独福特汽车没有在此上榜,其遭遇市场热捧的“当家小生”福克斯也未见踪影;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众(包括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囊括了除商用车之外的所有奖项,在15个“中国公众最喜欢的乘用汽车品牌”中,大众旗下品牌就占据6个席位,且出现了捷达、宝来、速腾“三代同堂”上榜现象。
而在本土乘用车品牌中,华晨骏捷虽然上市仅9个月,也登上了“中国公众最喜欢的乘用汽车品牌”之列,同时上榜的还有一汽红旗,而哈弗、长安、QQ、夏利等一些细分市场的销量冠军车型却榜上无名;在商用车品牌中,客车销量总冠军宇通也同样落榜,而位居其后的苏州金龙、丹东黄海、江淮等均赫然上榜。
这个榜单的发布,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虽然主办方在新闻稿中说这次评选是“按照科学专业的调查方法,在汽车销售场所、办公集中场所、繁华商业场所等,对公众进行面访式调查问卷活动,并进行科学严格的统计”而得出的,但是怎么个“科学”法,人们还是不得而知,因此不禁要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比如受访对象,如果都是一些从来没有使用过汽车或者对汽车品牌一无所知的人,那么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也就可想而知了。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汽车类评选开始脱离消费者的选择视野,很多消费者表示在购车时,相比于各类评选的结果,更愿意参考一些已经买了车的朋友的意见和网上的车主用车报告。
一场自娱自乐的游戏
评选本身来讲无可厚非,值得讨论的是评选的标准以及评选的公正性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名目繁多的评选有些已经演变成答谢广告客户的礼品、提高发行量、提高收视率的一个工具……
作为一个生产厂家,自然愿意获得这样那样的荣誉,即便这些名目繁多的头衔并不能带来实际的销量,并不能为企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厂家依然乐此不疲地参与。为什么呢?其实其中更多的是无奈。为了维护媒体的关系,为了不产生负面的影响,也为了消费者能够买账。
在这些评选中,媒体赚取了大把的广告费,厂商则赚取眼球和巩固媒体关系,消费者呢?越来越精明的消费者已经很少会被评选所左右。那么谁的利益在受损?不需要太多考虑,结论就是:一手操办评选的媒体损失了它们的公信力,而参与其中的企业损失了品牌的诚信。市场经济下,消费者的选择是残酷的,如果媒体和企业继续自娱自乐的游戏,最终迎接它们的,可能就是被市场经济淘汰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