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年前,弟弟的出生夺走了父母的生命,17岁的她在邻居的劝说下,将弟弟送人。21年后,一次生命的无私拯救,掀起了惊天波澜。原来,罹难的“富二代”竟然是自己当年送人的亲弟弟。
这一次,纵使苦难毁灭自我,也绝不放手。
这一次,姐弟俩生命聚首,重塑温暖的家。
罹难“富二代”,是当年抛弃的弟弟?
2012年10月的一天上午,南京索菲特国际高尔夫球场发球台前,七八个大男孩正在嬉闹挥杆。不远处的果岭段,球场修草工施薇因为假日客户多,被临时抽调为球场捡球员。就在施薇和同伴坐在电动高尔夫车上四处巡游捡球时,对讲机里传来值班经理的呼叫声:“所有人立刻赶到发球台来!”
发球台前,一个男孩倒在地上,头部血流如注,他的同伴们早已吓傻了。众人急忙抬起受伤男孩,送到附近的孝陵卫医院。施救医生一看伤者后脑有一个大洞,只能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随后呼啸的救护车又将男孩送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急救。
在医院等候的时间里,施薇了解到:伤者名叫李炳星,才20岁,在美国范德堡大学读书。当时,这几个相约到球场玩耍的男孩都属于高尔夫初学者,由于挥杆动作不规范,其中一个男孩在挥杆时不慎打中了身后李炳星的后脑勺。
半个多小时后,一名护士慌忙从急救室里跑出来喊道:“病人家属来了没有?病人颅底骨破裂,急需输血,Rh阴性A型血。”已经赶到的李炳星父母面面相觑,李父急切地说:“我们输不了血,但无论花多少钱,我们都给。”护士纳闷地望着他们:“这不是钱的事,这种血型是稀有血型,全国都缺。” 李炳星的母亲顿时掩面哭泣。
“医生,你说的血型是不是熊猫血啊?我好像是这种血型。”施薇轻轻的一声询问,让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她的身上……躺在输血床上,急救室的医生不经意地问:“你是伤者的姐姐?”施薇摇摇头。医生惊讶地说:“你们不但血型一致,血细胞也完全一致,竟然不是亲姐弟,真是个奇迹!”
医生的话让施薇心里咯噔一下,魂牵梦绕了20年的愧疚和牵挂往事,又一次在心头弥漫。
1977年11月出生的施薇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人。在她16岁那年的一天夜里,妈妈许巧芸生下一个儿子后,因为产后大出血去世。为纪念妻子,施薇的爸爸施明国为这个刚出生的婴儿起名“施纪”。施明国是一名码头吊装工,妻子的死让他十分愧疚,因为是他得子心切,才强行要求妻子拿掉避孕环。施明国心怀伤痛,整日借酒消愁。1年后,喝了酒的他从塔台坠落而亡。
此时,施薇17岁,施纪才1岁多。妈妈没了,爸爸也走了,失去生活来源的施薇只能辍学回家。看着摇篮里哭闹不已的弟弟,施薇满心悲怨。在她眼里,就是这个不该出生的弟弟夺走了父母的生命,让她过早离开校园。她心中有恨,但更多的是无措。
不久后的一天,一名邻居找上门来对施薇说:“薇薇啊,你看你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养活这个弟弟呢?把你弟弟送人吧,还能得到一笔钱。”施薇答应了。
几天后的中午,一辆轿车停在了施薇家门前。邻居把装着钱的信封放在桌子上,从施薇怀中抱走了施纪。施纪顿时哭闹起来,直到这时,施薇才感到有些不舍,声音发颤地说:“等一下。”她转身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玉戒指交给邻居,哽咽着说:“这是我妈妈的,给他带走吧。”那天,施薇趴在窗前看着轿车远去,哭了。
送走了弟弟,为了养活自己,施薇跟着同乡离开家来到南京打工。1999年7月,她应聘到南京索菲特国际高尔夫球场当了一名修草工。1年后,她和在南京打工的宿迁人王强相识相恋,于是卖掉家乡的老屋,和王强凑钱在南京按揭买了一小套房,结婚了。
女儿王怡出生后,为人母的施薇时不时会想到被自己送人的亲弟弟,愧疚心酸时,她都会躲在角落里,落泪自语:“小弟,姐姐对不起你!可当时我也是个孩子,我拿什么养活你啊!”
如今,这不可思议的血型之奇,再次让施薇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想到受伤男孩的父亲坚定地称夫妻俩无法给儿子输血,她不禁疑窦丛生。
痛彻再相逢,再苦再难再不丢下你
两个月后,李炳星的妈妈带着礼物,来到球场找到施薇。施薇关切地询问李炳星的状况。李母一脸黯然,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很不好,我的儿子命太苦了。”原来,经医院抢救,李炳星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左边的头盖骨被球杆打碎,因左部颞叶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做了开颅手术和颅骨修复手术后,李炳星出现了手术后遗症,说话不能控制,大小便失禁,失忆让他完全不认识任何人,最可怕的是癫痫发作时吓人的模样。5天前,李炳星才从医院回到家,由保姆照顾。
在李母的叙述中,施薇惊讶得知,李炳星是他们抱来的。施薇一把抓住李母的手,急切地大声问道:“是不是从来安县抱的?抱走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个玉戒指?”李母愣住了,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瞬间,施薇蹲在地上抱头嚎哭起来:“他是我弟弟,是我的亲弟弟啊!我是躲在屋里,看着你们开车离开的啊!”李母顿时瘫坐在地,抱着施薇泪如断珠。
李炳星的养父母在江宁汤山拥有盆景基地,事业有成,但遗憾的是柳瑛不能生育。感情深厚的夫妻俩,一直想领养一个孩子。1993年7月,一名在盆景基地打工的来安县人,将施薇家的情况告诉了柳瑛。夫妻俩当即开车前往来安县,抱走了施纪,并取名李炳星。
李炳星在李家备受呵护,良好的教育加上帅气的外表,让李炳星成为一个翩翩美少年。李翰东的妹妹李翰敏嫁到了美国,李炳星18岁那年,在姑姑担保下进入范德堡大学读书。这次李炳星回国探亲,竟遭遇如此惨祸。
相逢痛彻心扉。当施薇跟随柳瑛来到弟弟面前时,眼前的一幕几乎让她昏厥:李炳星光着头,头上长长的手术瘢痕赫然可见。被捆在椅子上的他挣扎着,嘴里含混不清地吼着。地上一堆被他砸碎的碗和杯子。
回到家,施薇含泪将自己当年如何送走弟弟以及和弟弟相逢的事情说了出来,丈夫王强听后惊叹不已。随后1个多月的时间里,施薇几乎每天都要去看望李炳星。尽管李炳星因为记忆障碍,不认得人,但她每次都会坐在李炳星的面前,哄他说话。李炳星熟睡时,她就静静地坐在一边。 2013年春节前的一天早上,施薇再次来到李家,却发现李炳星不在了。心慌的她急忙询问,柳瑛告诉她,李炳星的病情给夫妻俩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混乱,连续换了4个保姆都因照料强度太大而辞职了。没办法,他们只能将李炳星送进了江苏疗养院。
施薇得知后,立刻赶往疗养院。在疗养院里,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看到弟弟独自坐在狭小的房间里,单人床上横放着一些捆绑带。施薇清楚,这是专门用来捆绑弟弟的,她顿时心如针扎。
当天晚上,施薇回家跟丈夫商量,她想把弟弟接过来照顾。王强沉默半晌,终于开诚布公地说:“你想过没有,弟弟现在就是个傻子,你上班,我上班,接他回来,谁照顾?李家那么有钱,不也将他送到疗养院去了吗?我们现在房贷都没还清,你把他接回家中,后续的康复治疗费用谁承担?”施薇咬牙说道:“再苦再难,就是死,我也不会再丢下他。”当夜,夫妻俩陷入了冷战。
得知施薇要把李炳星接回家中照料,李翰东动容地说:“我们将炳星送到疗养院不是抛弃他,实在是照料不过来。你把他接回家,谁来照料他?”“我辞职照料他,他是我弟弟,需要亲人。”说着,施薇不禁流泪,“当年,是我将他送给了你们,我对不起死去的爸妈。我要赎罪,就算我累死,也要让他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地生活。”
最朴素的愿望感动了李翰东夫妇,他们带着李炳星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再次全面就诊,将医生拟定的康复治疗方案,交给了施薇。施薇紧紧拉着弟弟的手,上天给了她与弟弟重逢的机会,她再也不愿将弟弟丢下。
有爱就有希望,爱有起死回生的正能量
施薇辞职了。2013年春节大年夜,施薇夫妇和李翰东夫妇一起将李炳星接出疗养院。一路上,施薇伏在弟弟的耳边低语:“弟弟,姐姐带你回家了。”
吃完年夜饭,李翰东夫妇走了。施薇费了很大劲,才把李炳星安顿好。零点的钟声响起,施薇捧出珍藏的父母照片,捧给李炳星看,流泪道:“爸、妈,我把弟弟带回来了,如果你们在天有灵,赶快让弟弟认识我们吧。”
当晚,王强睡到了客厅,施薇像哄孩子一样,慢慢把李炳星哄睡。凌晨时分,李炳星忽然大喊大叫,在房间里乱砸东西,施薇急忙喊王强来帮忙……
一日尚可,时间长了,王强感到厌烦无比。李炳星时不时出现的癫痫和屎尿失控的情况,加上房贷、日常生活所需的经济压力,王强退却了。2013年5月,王强对施薇说:“我们离婚吧。我是孬种,禁不起这样的折腾。”施薇无言以对,同意了,泪却往肚里咽。
2013年5月17日,通过昔日同事介绍,施薇带着李炳星搬出家门,租住到南京市六合区三星村的乡下农屋里。得知这些,李翰东夫妇潸然泪下,苦苦相劝:“你这是何必呢?还是把炳星送进疗养院吧。”施薇坚决反对:“疗养院的护工能尽心吗?他们只会把他绑起来。我曾经错过了和弟弟相守的日子,现在我不会再丢下他。”乡村呵护的日子开始了,这是一场战役,一场再不丢下弟弟,让弟弟有尊严地活着的战役。
照顾病人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何况是照顾一个丧失行为能力的脑外伤病人。一开始,施薇对如何训练弟弟不得要领,在医生建议下,她隔三差五就把李炳星推到南京市康复中心接受专业康复治疗,然后把治疗方法、手段都记在心里,回家后,继续给弟弟做治疗。
受伤后的李炳星就像个5岁孩子,有时屎尿都难以控制,施薇每周至少给他擦洗十多次身子,一天要换几次内裤,一旦闻到了臭味,她就赶紧换掉。为了唤醒弟弟的记忆,她专程到李翰东家找来李炳星从小到大的照片,还有他的日记,每天把照片一张张翻给李炳星看,把日记读给他听。施薇还告诉弟弟父母在世的一点一滴,一遍遍教他喊姐姐……
李炳星脑外伤后,丧失运动功能,脚尖无力下垂。施薇为了锻炼弟弟的肌肉,爬上床握着弟弟的双脚,如同划船一样,训练他一前一后走路,每天500步。每次“走”下来,施薇都累得满头大汗,加上长期疲惫和营养不良,她的身体十分虚弱。
2013年5月的一天,施薇又在训练弟弟“走路”。走到300多步时,她感到体力不支。就在这时,李炳星的癫痫症发作了,倒在床上抽搐,柔弱的施薇一个人根本无法控制他。为了防止弟弟咬伤舌头,施薇情急之下把自己的手伸进弟弟的嘴里,她的手顿时鲜血直流,痛得她直掉泪。直到弟弟安静下来,她才抽出手。
2014年7月11日,李炳星的姑姑李翰敏回国探亲,听说了施薇的事,非常感动。当她和哥哥赶到施薇所住的乡下小屋,看着发丝透白的施薇和嘿嘿傻笑的李炳星时,痛哭不已。她拉着施薇的手说:“我要带炳星去美国治疗,我和我哥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治好炳星的病。”
联系好医院和医生,1周后,李翰东夫妇和李翰敏带着李炳星飞赴美国梅奥诊所。主治医生大卫·里维斯对李炳星进行了全面检查,决定采取3D打印技术治疗,前后治疗及康复费用高达300万元人民币。救子心切的李翰东夫妇果敢承担,立刻开始筹集资金。
身在南京的施薇对远走美国的弟弟牵肠挂肚,此后近4个月的时间里,施薇每天夜里拿出爸妈的照片,哭着祈望爸妈保佑她这个苦命的弟弟。为了及时和远在美国的李翰东夫妇取得联系,她不忍心用李家的固定电话拨打国际长途,而是向朋友借了1万元将自己的手机开通国际漫游,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给柳瑛,询问弟弟的治疗情况。
2014年11月20日凌晨,柳瑛打来电话,兴奋地说:“星星想起我们了,知道我们是他爸爸妈妈,也能和我们说话了。”弟弟康复的消息让施薇喜极而泣,无心睡眠。11月27日,李炳星要回国了。当天下午,施薇早早地赶到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随着熙攘的人群,李翰东夫妇走了出来,在他们中间,李炳星脚步有些迟缓地走着。施薇顿时浑身颤抖,满眼泪珠。李翰东夫妻俩手指着施薇,对李炳星说道:“看,姐姐在等你!”李炳星笑了,开心地喊道:“姐姐,你是我姐姐。”口齿虽结巴,发音虽含糊,却是施薇的人生岁月里第一次被唤作姐姐啊。施薇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放声嚎哭着,将弟弟揽入怀中……
安装了钛合金头盖骨的李炳星经过治疗,虽然没有完全康复到正常人的水平,但记忆力已经恢复。尽管说话迟缓,但与人缓慢沟通已无问题,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2014年12月17日,王强主动找到施薇,忏悔了自己的自私和懦弱。在李翰东夫妇的劝说下,尤其是弟弟李炳星的劝说中,施薇和王强复婚了。
李炳星对笔者说:“我有好爸爸,好妈妈,也有好姐姐。”施薇说:“弟弟康复了,除了要饮食合理,多运动,多说话,还不能受刺激,所以,我会更加细心地照顾他,用一辈子好好呵护他。”李翰东感叹:“姐弟相认是个奇迹!星星完全康复还有一个过程,但我相信在她姐姐的照料下,星星一定能够回到以前帅气阳光的模样。”
爱有起死回生的正能量,有爱就有希望。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
这一次,纵使苦难毁灭自我,也绝不放手。
这一次,姐弟俩生命聚首,重塑温暖的家。
罹难“富二代”,是当年抛弃的弟弟?
2012年10月的一天上午,南京索菲特国际高尔夫球场发球台前,七八个大男孩正在嬉闹挥杆。不远处的果岭段,球场修草工施薇因为假日客户多,被临时抽调为球场捡球员。就在施薇和同伴坐在电动高尔夫车上四处巡游捡球时,对讲机里传来值班经理的呼叫声:“所有人立刻赶到发球台来!”
发球台前,一个男孩倒在地上,头部血流如注,他的同伴们早已吓傻了。众人急忙抬起受伤男孩,送到附近的孝陵卫医院。施救医生一看伤者后脑有一个大洞,只能进行简单的止血包扎,随后呼啸的救护车又将男孩送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急救。
在医院等候的时间里,施薇了解到:伤者名叫李炳星,才20岁,在美国范德堡大学读书。当时,这几个相约到球场玩耍的男孩都属于高尔夫初学者,由于挥杆动作不规范,其中一个男孩在挥杆时不慎打中了身后李炳星的后脑勺。
半个多小时后,一名护士慌忙从急救室里跑出来喊道:“病人家属来了没有?病人颅底骨破裂,急需输血,Rh阴性A型血。”已经赶到的李炳星父母面面相觑,李父急切地说:“我们输不了血,但无论花多少钱,我们都给。”护士纳闷地望着他们:“这不是钱的事,这种血型是稀有血型,全国都缺。” 李炳星的母亲顿时掩面哭泣。
“医生,你说的血型是不是熊猫血啊?我好像是这种血型。”施薇轻轻的一声询问,让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她的身上……躺在输血床上,急救室的医生不经意地问:“你是伤者的姐姐?”施薇摇摇头。医生惊讶地说:“你们不但血型一致,血细胞也完全一致,竟然不是亲姐弟,真是个奇迹!”
医生的话让施薇心里咯噔一下,魂牵梦绕了20年的愧疚和牵挂往事,又一次在心头弥漫。
1977年11月出生的施薇是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人。在她16岁那年的一天夜里,妈妈许巧芸生下一个儿子后,因为产后大出血去世。为纪念妻子,施薇的爸爸施明国为这个刚出生的婴儿起名“施纪”。施明国是一名码头吊装工,妻子的死让他十分愧疚,因为是他得子心切,才强行要求妻子拿掉避孕环。施明国心怀伤痛,整日借酒消愁。1年后,喝了酒的他从塔台坠落而亡。
此时,施薇17岁,施纪才1岁多。妈妈没了,爸爸也走了,失去生活来源的施薇只能辍学回家。看着摇篮里哭闹不已的弟弟,施薇满心悲怨。在她眼里,就是这个不该出生的弟弟夺走了父母的生命,让她过早离开校园。她心中有恨,但更多的是无措。
不久后的一天,一名邻居找上门来对施薇说:“薇薇啊,你看你还是个孩子,怎么能养活这个弟弟呢?把你弟弟送人吧,还能得到一笔钱。”施薇答应了。
几天后的中午,一辆轿车停在了施薇家门前。邻居把装着钱的信封放在桌子上,从施薇怀中抱走了施纪。施纪顿时哭闹起来,直到这时,施薇才感到有些不舍,声音发颤地说:“等一下。”她转身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个玉戒指交给邻居,哽咽着说:“这是我妈妈的,给他带走吧。”那天,施薇趴在窗前看着轿车远去,哭了。
送走了弟弟,为了养活自己,施薇跟着同乡离开家来到南京打工。1999年7月,她应聘到南京索菲特国际高尔夫球场当了一名修草工。1年后,她和在南京打工的宿迁人王强相识相恋,于是卖掉家乡的老屋,和王强凑钱在南京按揭买了一小套房,结婚了。
女儿王怡出生后,为人母的施薇时不时会想到被自己送人的亲弟弟,愧疚心酸时,她都会躲在角落里,落泪自语:“小弟,姐姐对不起你!可当时我也是个孩子,我拿什么养活你啊!”
如今,这不可思议的血型之奇,再次让施薇想到了自己的弟弟。想到受伤男孩的父亲坚定地称夫妻俩无法给儿子输血,她不禁疑窦丛生。
痛彻再相逢,再苦再难再不丢下你
两个月后,李炳星的妈妈带着礼物,来到球场找到施薇。施薇关切地询问李炳星的状况。李母一脸黯然,泪珠在眼眶里打转:“很不好,我的儿子命太苦了。”原来,经医院抢救,李炳星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左边的头盖骨被球杆打碎,因左部颞叶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做了开颅手术和颅骨修复手术后,李炳星出现了手术后遗症,说话不能控制,大小便失禁,失忆让他完全不认识任何人,最可怕的是癫痫发作时吓人的模样。5天前,李炳星才从医院回到家,由保姆照顾。
在李母的叙述中,施薇惊讶得知,李炳星是他们抱来的。施薇一把抓住李母的手,急切地大声问道:“是不是从来安县抱的?抱走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个玉戒指?”李母愣住了,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瞬间,施薇蹲在地上抱头嚎哭起来:“他是我弟弟,是我的亲弟弟啊!我是躲在屋里,看着你们开车离开的啊!”李母顿时瘫坐在地,抱着施薇泪如断珠。
李炳星的养父母在江宁汤山拥有盆景基地,事业有成,但遗憾的是柳瑛不能生育。感情深厚的夫妻俩,一直想领养一个孩子。1993年7月,一名在盆景基地打工的来安县人,将施薇家的情况告诉了柳瑛。夫妻俩当即开车前往来安县,抱走了施纪,并取名李炳星。
李炳星在李家备受呵护,良好的教育加上帅气的外表,让李炳星成为一个翩翩美少年。李翰东的妹妹李翰敏嫁到了美国,李炳星18岁那年,在姑姑担保下进入范德堡大学读书。这次李炳星回国探亲,竟遭遇如此惨祸。
相逢痛彻心扉。当施薇跟随柳瑛来到弟弟面前时,眼前的一幕几乎让她昏厥:李炳星光着头,头上长长的手术瘢痕赫然可见。被捆在椅子上的他挣扎着,嘴里含混不清地吼着。地上一堆被他砸碎的碗和杯子。
回到家,施薇含泪将自己当年如何送走弟弟以及和弟弟相逢的事情说了出来,丈夫王强听后惊叹不已。随后1个多月的时间里,施薇几乎每天都要去看望李炳星。尽管李炳星因为记忆障碍,不认得人,但她每次都会坐在李炳星的面前,哄他说话。李炳星熟睡时,她就静静地坐在一边。 2013年春节前的一天早上,施薇再次来到李家,却发现李炳星不在了。心慌的她急忙询问,柳瑛告诉她,李炳星的病情给夫妻俩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很大混乱,连续换了4个保姆都因照料强度太大而辞职了。没办法,他们只能将李炳星送进了江苏疗养院。
施薇得知后,立刻赶往疗养院。在疗养院里,透过门上的玻璃窗,看到弟弟独自坐在狭小的房间里,单人床上横放着一些捆绑带。施薇清楚,这是专门用来捆绑弟弟的,她顿时心如针扎。
当天晚上,施薇回家跟丈夫商量,她想把弟弟接过来照顾。王强沉默半晌,终于开诚布公地说:“你想过没有,弟弟现在就是个傻子,你上班,我上班,接他回来,谁照顾?李家那么有钱,不也将他送到疗养院去了吗?我们现在房贷都没还清,你把他接回家中,后续的康复治疗费用谁承担?”施薇咬牙说道:“再苦再难,就是死,我也不会再丢下他。”当夜,夫妻俩陷入了冷战。
得知施薇要把李炳星接回家中照料,李翰东动容地说:“我们将炳星送到疗养院不是抛弃他,实在是照料不过来。你把他接回家,谁来照料他?”“我辞职照料他,他是我弟弟,需要亲人。”说着,施薇不禁流泪,“当年,是我将他送给了你们,我对不起死去的爸妈。我要赎罪,就算我累死,也要让他干干净净、快快乐乐地生活。”
最朴素的愿望感动了李翰东夫妇,他们带着李炳星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再次全面就诊,将医生拟定的康复治疗方案,交给了施薇。施薇紧紧拉着弟弟的手,上天给了她与弟弟重逢的机会,她再也不愿将弟弟丢下。
有爱就有希望,爱有起死回生的正能量
施薇辞职了。2013年春节大年夜,施薇夫妇和李翰东夫妇一起将李炳星接出疗养院。一路上,施薇伏在弟弟的耳边低语:“弟弟,姐姐带你回家了。”
吃完年夜饭,李翰东夫妇走了。施薇费了很大劲,才把李炳星安顿好。零点的钟声响起,施薇捧出珍藏的父母照片,捧给李炳星看,流泪道:“爸、妈,我把弟弟带回来了,如果你们在天有灵,赶快让弟弟认识我们吧。”
当晚,王强睡到了客厅,施薇像哄孩子一样,慢慢把李炳星哄睡。凌晨时分,李炳星忽然大喊大叫,在房间里乱砸东西,施薇急忙喊王强来帮忙……
一日尚可,时间长了,王强感到厌烦无比。李炳星时不时出现的癫痫和屎尿失控的情况,加上房贷、日常生活所需的经济压力,王强退却了。2013年5月,王强对施薇说:“我们离婚吧。我是孬种,禁不起这样的折腾。”施薇无言以对,同意了,泪却往肚里咽。
2013年5月17日,通过昔日同事介绍,施薇带着李炳星搬出家门,租住到南京市六合区三星村的乡下农屋里。得知这些,李翰东夫妇潸然泪下,苦苦相劝:“你这是何必呢?还是把炳星送进疗养院吧。”施薇坚决反对:“疗养院的护工能尽心吗?他们只会把他绑起来。我曾经错过了和弟弟相守的日子,现在我不会再丢下他。”乡村呵护的日子开始了,这是一场战役,一场再不丢下弟弟,让弟弟有尊严地活着的战役。
照顾病人本就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何况是照顾一个丧失行为能力的脑外伤病人。一开始,施薇对如何训练弟弟不得要领,在医生建议下,她隔三差五就把李炳星推到南京市康复中心接受专业康复治疗,然后把治疗方法、手段都记在心里,回家后,继续给弟弟做治疗。
受伤后的李炳星就像个5岁孩子,有时屎尿都难以控制,施薇每周至少给他擦洗十多次身子,一天要换几次内裤,一旦闻到了臭味,她就赶紧换掉。为了唤醒弟弟的记忆,她专程到李翰东家找来李炳星从小到大的照片,还有他的日记,每天把照片一张张翻给李炳星看,把日记读给他听。施薇还告诉弟弟父母在世的一点一滴,一遍遍教他喊姐姐……
李炳星脑外伤后,丧失运动功能,脚尖无力下垂。施薇为了锻炼弟弟的肌肉,爬上床握着弟弟的双脚,如同划船一样,训练他一前一后走路,每天500步。每次“走”下来,施薇都累得满头大汗,加上长期疲惫和营养不良,她的身体十分虚弱。
2013年5月的一天,施薇又在训练弟弟“走路”。走到300多步时,她感到体力不支。就在这时,李炳星的癫痫症发作了,倒在床上抽搐,柔弱的施薇一个人根本无法控制他。为了防止弟弟咬伤舌头,施薇情急之下把自己的手伸进弟弟的嘴里,她的手顿时鲜血直流,痛得她直掉泪。直到弟弟安静下来,她才抽出手。
2014年7月11日,李炳星的姑姑李翰敏回国探亲,听说了施薇的事,非常感动。当她和哥哥赶到施薇所住的乡下小屋,看着发丝透白的施薇和嘿嘿傻笑的李炳星时,痛哭不已。她拉着施薇的手说:“我要带炳星去美国治疗,我和我哥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治好炳星的病。”
联系好医院和医生,1周后,李翰东夫妇和李翰敏带着李炳星飞赴美国梅奥诊所。主治医生大卫·里维斯对李炳星进行了全面检查,决定采取3D打印技术治疗,前后治疗及康复费用高达300万元人民币。救子心切的李翰东夫妇果敢承担,立刻开始筹集资金。
身在南京的施薇对远走美国的弟弟牵肠挂肚,此后近4个月的时间里,施薇每天夜里拿出爸妈的照片,哭着祈望爸妈保佑她这个苦命的弟弟。为了及时和远在美国的李翰东夫妇取得联系,她不忍心用李家的固定电话拨打国际长途,而是向朋友借了1万元将自己的手机开通国际漫游,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给柳瑛,询问弟弟的治疗情况。
2014年11月20日凌晨,柳瑛打来电话,兴奋地说:“星星想起我们了,知道我们是他爸爸妈妈,也能和我们说话了。”弟弟康复的消息让施薇喜极而泣,无心睡眠。11月27日,李炳星要回国了。当天下午,施薇早早地赶到了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随着熙攘的人群,李翰东夫妇走了出来,在他们中间,李炳星脚步有些迟缓地走着。施薇顿时浑身颤抖,满眼泪珠。李翰东夫妻俩手指着施薇,对李炳星说道:“看,姐姐在等你!”李炳星笑了,开心地喊道:“姐姐,你是我姐姐。”口齿虽结巴,发音虽含糊,却是施薇的人生岁月里第一次被唤作姐姐啊。施薇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放声嚎哭着,将弟弟揽入怀中……
安装了钛合金头盖骨的李炳星经过治疗,虽然没有完全康复到正常人的水平,但记忆力已经恢复。尽管说话迟缓,但与人缓慢沟通已无问题,生活完全能够自理。
2014年12月17日,王强主动找到施薇,忏悔了自己的自私和懦弱。在李翰东夫妇的劝说下,尤其是弟弟李炳星的劝说中,施薇和王强复婚了。
李炳星对笔者说:“我有好爸爸,好妈妈,也有好姐姐。”施薇说:“弟弟康复了,除了要饮食合理,多运动,多说话,还不能受刺激,所以,我会更加细心地照顾他,用一辈子好好呵护他。”李翰东感叹:“姐弟相认是个奇迹!星星完全康复还有一个过程,但我相信在她姐姐的照料下,星星一定能够回到以前帅气阳光的模样。”
爱有起死回生的正能量,有爱就有希望。
(责编/方堃)
E-mail:fangkun212@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