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民国时期针灸知识革新的路径研究

来源 :近代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LANJ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重新厘定针灸知识,是时人证明中医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医科学化的背景中,诸多医家都对针灸知识革新进行探索,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两条革新路径。前者以承淡安为代表,注重实际疗效,对传统针灸知识和西方医学知识加以理性取舍,使其更易被初学者掌握,并为后世针灸教材奠定基本知识框架。后者则以中央国医馆委员黄竹斋为代表,其针灸著述本意是尊奉传统经典医籍,以考订、注解方式整理针灸知识,虽经国医馆推举为良好的教材,审定出版后,反响却不如预期。就内在学理而言,民国时期这两类代表性的针灸知识革新路径的不同结局,揭示了以经验理性对传统针灸知识的去芜存菁,是现代针灸知识转型的关键一环。
其他文献
为解决建筑工程在建造用过程中存在能源损失和能源浪费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安置房小区一期工程案例,从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空调系统3个方面展开电气节能技术分析,基于等效电阻率法优化变压器运行方式,指出建筑照明系统中LED光源的适用性以及基于SIM算法对通风空调系统进行优化。研究成果可为我国新建住宅小区或者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电气节能技术案例。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要求,安徽省相应出台了建设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区规划,皖北“四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新的历史时期,皖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滞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安徽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皖北“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目标是实现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匹配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本文是在新时期皖北“四化同步”发展背景下,在识别皖北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具体实践基础上,聚焦生态环境
肠瘘较常见。肠瘘引起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大,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外科医生常感棘手。现结合临床经验对肠瘘的有关的问题作一介绍。
期刊
太平天国战争前,江南贡院除办公用房外,号舍最大规模有17200余间。太平天国时期,江南贡院充当太平天国的试场和监狱,大部分得以幸存。太平天国失败后,江南贡院经不断扩建,规模空前。究其扩建原因,主要在于上下江分建贡院失败,分闱无法实现,只能通过容纳更多士子应试,以安抚人心,稳固统治。
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生态产品,而实现其价值应在遵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一般规律基础上把握和适应公共产品的特性。公共产品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着力于解决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和外部性问题,是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机制设计和路径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行政与非行政手段协同机制、基于数据链的价值核算评估机制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财政
本文将新近重新发现的开元三年《唐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残石予以拼合释读,并利用拓本对已破碎的开元七年《大唐邺县修定寺传记碑》作出释文。这两件碑刻对判断修定寺塔的建造年代及修定寺历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由夏孙桐撰写的《清史稿》医者传“以类为先后”,“具述授受源流”,在人物传记的主脉之下,隐含着两大书写重点:一是疾病医学知识的叙述,如温病学、伤寒学;二是注重突出地域医学,如吴中医学、钱塘医学。《清史稿》作为正史书写强化了温病之学、伤寒之学的主流地位,承继了明清以来对江南地方医学传统的认可。其对医学学术源流及地域医学的观照与陈邦贤等人的近代医史书写路径不谋而合。陈邦贤对清代近三百年医学学术史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