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全球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題。国内外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学前教育质量水平对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认知、社会性、情感等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缩小早期发展的差距并提高后续教育的效果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改善家庭、社区功能,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贡献。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审议通过了《2010教育行动框架》,将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列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子领域,纳入包容、公平和优质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在此背景下,学前教育质量及其评价与监测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确保所有儿童都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学前教育的首要目标。
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省市开始开展幼教机构的分级分类验收,90年代末各省市又相继开展了省市级示范园的评定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有关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准入的管理内容,但是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质量监测框架和体系。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工作规程》陆续发布,我国势必要进一步明确质量内涵,以完善托幼机构的质量监测体系。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平的全球背景下,充分了解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s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每五年发布一个研究报告,开创了早期教育与保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强壮开端IV:早期教育与保育的质量监测》(Starting Strong IV: Monitoring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以下简称《强壮开端IV》)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专项报告,是一份了解经合组织各成员国(24个成员国和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宝贵材料。
《强壮开端IV》首先明确“在学前教育放权的背景下,一个运作良好、有充足资金支持的学前教育监测系统对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报告紧接着围绕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质量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质量监测?质量监测应该如何管理?信息数据资源的来源是什么?监测领域有哪些?如何开展监测?评估者如何培训?这些可以说是健全学前教育质量教育体系不可忽略的问题。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开展的监测实践各异,但体现了一些共同的趋势。(1)监测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早期教育与保育公共投资的问责制,以及对早期教育与保育体系优势和劣势的确定提高了各国质量的兴趣。(2)各国正不断致力于改进监测的方法和程序。各国经常监测结构质量,但是对过程质量的兴趣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员工和儿童的互动作为员工质量的组成部分,更频繁地被监测。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监测。(3)监测领域往往整合起来,如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和儿童学习成果通常无法分开监测。(4)学前监测与小学的监测系统相互衔接,原因是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早期经验。(5)质量监测的结果,尤其是服务质量,日益公开化并与公众共享。
从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实践来看,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和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三个领域的监测力度要大过其他领域。服务质量和员工质量是学前教育监测中最常见的领域,所有参加本调查的国家和地区都会对这两个领域进行监测。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的监测不像机构质量监测那样常见,不过现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21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监测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成果,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改善保教机构的服务,支持早期教育和保育政策的制定,改善儿童的发展。已有不少研究表明,监测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对完善教育教学和服务有积极作用,并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具体而言,对儿童发展和表现的监测能够帮助教师识别儿童需要,进而支持他们的发展。本报告以三章的篇幅重点介绍了这三个领域的监测实践。
服务质量监测
24个地区都认为有法律义务开展服务质量的监测,主要目的是收集服务改进的信息,确保儿童从他们接受的早期教育与保育经历中受益。
监测主体与形式。监测往往由(国家或地区)政府的督导机构执行,机构开展的内部自评作为补充。虽然还不能确定监测对质量改进的影响,但监测和评估是高质量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的关键,这一点已达成了共识。服务质量的监测采用外部评估(例如使用等级量表的督导,或者使用核查表的调查和问卷)或内部评估(例如自我评估报告或档案袋)相结合的方式。
监测领域与内容。督导主要聚焦师幼比、安全规定、学习与游戏材料配置、教师基本资质、卫生保健状况、室内外空间、工作计划、工作条件、课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和机构财政管理等。自我评估主要包括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班级质量、是否遵守法律、员工之间的交流、家园之间的交流、材料使用状况、课程实施、管理能力和工作状况等。家长问卷主要包含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对管理的总体满意度、游戏室/班级/其他建筑的质量、员工指导/教学/保育质量、员工或管理者获取或分享信息、早期教育与保育课程和家庭学习环境的相关性等。
监测结果的公布。大多数国家会向公众公开机构服务质量监测的结果,如新西兰会把评估报告分享在网络上。有些国家会公开整体的监测结果,但是每个机构的监测结果则不予公开。
监测的影响。最常见的影响是,如果监测发现了问题,机构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不足,如哈萨克斯坦、卢森堡和荷兰;必须接受后续的跟进检查或采取其他监测措施,如新西兰;极端情况是关闭机构或不再更新机构的经营许可证,如意大利、挪威和瑞典等。
员工质量监测
所有参与调查的24个经合组织国家都对员工质量进行监测,并认同对员工进行有效监测是持续改进托幼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 监测主体和形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对员工質量的监测都是建议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员工质量的外部监测通常在地区/州或市一级进行,而内部监测则在机构层面进行。质量监测的方法由地方政府或机构自行选择,通常采用外部监测和内部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外部监测的常见做法有督导、家长调查和同行评审。内部监测包括自我评估、同行评审、员工测试,其中自我评估应用最为广泛。
监测领域和内容。督导一般监测员工的资质、时间管理或活动规划、材料的使用以及过程质量。家长调查的重点是家长对员工、课程以及与工作人员沟通的看法等。同行评审主要监测员工实践和课程实施的整体质量、团队合作和沟通以及过程质量等。自我评估主要侧重于员工之间和与家长的沟通、材料使用和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监测是员工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领域,包含师幼关系和互动、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同事之间的合作、敏感度、对儿童个别需求的反应、年龄适宜性的实践、教学法和课程实施。其中师幼互动是核心,常用工具是“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 简称CLASS)。
监测结果的公布。在大多数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智利、捷克共和国和爱尔兰,员工质量监测的结果必须公布。员工质量监测的总体结果一般可以公之于众,但个人表现的评估结果因保密缘故而不能公开。
监测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根据监测结果要求机构或员工采取措施改正不足,进行后续评估和监测,或要求管理者或员工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员工质量监测可能会带来其他影响,如政策的决策、员工培训的参与和促进员工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等,但是也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如澳大利亚认为监测给早期教育与保育机构带来了更大的监管负担。
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的监测
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监测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成果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改善保教机构的服务,支持早期教育和保育政策的制定,改善儿童的发展。分析儿童学习成果的监测结果时应牢记一点,尽管高质量的早期保育与教育服务起关键作用,但学习成果部分是由背景因素决定的,如家庭学习环境、社会经济背景以及父母和社区的参与程度。
监测主体和形式。一般来说在地区而不是在国家层面开展。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监测的工具各异,基本上覆盖了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的监测主要采用直接评估、叙事评估和观察评估的方式。直接评估分为儿童测查和儿童筛查,使用直接评估工具的国家很少。叙事评估包括故事讲述和档案袋。相比直接评估和叙事评估,观察评估是用得最多的方法。
监测领域和内容。包括语言和读写能力、数学能力、社会情感能力、运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实践技能、健康发展、幸福感、科学能力、信息和通信能力。除了常见的这些评估领域,对儿童观点的监测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反映儿童在早期教育机构和更广泛社会生活中的经历。
监测结果的使用。儿童学习成果的监测结果应谨慎使用,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入学并对他们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需要注意“小学化倾向”的问题,避免评估只局限于狭窄的认知领域,从而影响早期教育与保育的实践。为了保证幼小衔接并支持儿童的发展,大多数地区会和小学共享学前儿童的评估记录。
报告最后总结了当前质量监测面对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各国遇到的共同挑战来自整体质量、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儿童发展及学习成果这些领域。具体如下。(1)整体质量。定义质量,确保建立一个连贯的监测体系,全面了解监测质量,确保监测能推动政策改革。(2)服务质量。确定服务质量监测的领域,持续落实监测流程和实施,保证员工了解质量标准。(3)员工质量。保证员工质量监测带动整体质量的改善,监测课程实施。(4)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全面准确地描述儿童发展轨迹,关注儿童的个体发展。
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有助于促进质量的提升。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其他国家积累的经验具有指导意义。报告总结了9条经验:(1)平衡监测目标;(2)突出好的实践从而理解什么是质量;(3)制定面向不同机构的连贯性监测框架;(4)让地方部门承担质量监测责任时,需考量潜在的优点和缺点;(5)设计一个既能促进政策制定又能让大众了解信息的监测系统;(6)监测员工质量与员工专业发展挂钩;(7)不能低估监测对评估人员的要求;(8)倾听员工、父母和儿童的心声;(9)持续监测支持儿童发展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强壮开端IV》会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可供参照的国际经验,希望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和实践得以不断向前推进,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儿童提供更有质量的人生开端。
阅读链接:《强壮开端IV: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监测》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各省市开始开展幼教机构的分级分类验收,90年代末各省市又相继开展了省市级示范园的评定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提出了有关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准入的管理内容,但是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质量监测框架和体系。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工作规程》陆续发布,我国势必要进一步明确质量内涵,以完善托幼机构的质量监测体系。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平的全球背景下,充分了解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的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会使我们受益匪浅。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s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经合组织(OECD)]每五年发布一个研究报告,开创了早期教育与保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强壮开端IV:早期教育与保育的质量监测》(Starting Strong IV: Monitoring Quality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以下简称《强壮开端IV》)是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专项报告,是一份了解经合组织各成员国(24个成员国和地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宝贵材料。
《强壮开端IV》首先明确“在学前教育放权的背景下,一个运作良好、有充足资金支持的学前教育监测系统对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报告紧接着围绕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质量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质量监测?质量监测应该如何管理?信息数据资源的来源是什么?监测领域有哪些?如何开展监测?评估者如何培训?这些可以说是健全学前教育质量教育体系不可忽略的问题。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开展的监测实践各异,但体现了一些共同的趋势。(1)监测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早期教育与保育公共投资的问责制,以及对早期教育与保育体系优势和劣势的确定提高了各国质量的兴趣。(2)各国正不断致力于改进监测的方法和程序。各国经常监测结构质量,但是对过程质量的兴趣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员工和儿童的互动作为员工质量的组成部分,更频繁地被监测。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监测。(3)监测领域往往整合起来,如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和儿童学习成果通常无法分开监测。(4)学前监测与小学的监测系统相互衔接,原因是儿童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早期经验。(5)质量监测的结果,尤其是服务质量,日益公开化并与公众共享。
从经合组织各成员国的实践来看,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和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三个领域的监测力度要大过其他领域。服务质量和员工质量是学前教育监测中最常见的领域,所有参加本调查的国家和地区都会对这两个领域进行监测。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的监测不像机构质量监测那样常见,不过现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21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显示,监测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成果,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改善保教机构的服务,支持早期教育和保育政策的制定,改善儿童的发展。已有不少研究表明,监测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对完善教育教学和服务有积极作用,并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具体而言,对儿童发展和表现的监测能够帮助教师识别儿童需要,进而支持他们的发展。本报告以三章的篇幅重点介绍了这三个领域的监测实践。
服务质量监测
24个地区都认为有法律义务开展服务质量的监测,主要目的是收集服务改进的信息,确保儿童从他们接受的早期教育与保育经历中受益。
监测主体与形式。监测往往由(国家或地区)政府的督导机构执行,机构开展的内部自评作为补充。虽然还不能确定监测对质量改进的影响,但监测和评估是高质量早期教育与保育服务的关键,这一点已达成了共识。服务质量的监测采用外部评估(例如使用等级量表的督导,或者使用核查表的调查和问卷)或内部评估(例如自我评估报告或档案袋)相结合的方式。
监测领域与内容。督导主要聚焦师幼比、安全规定、学习与游戏材料配置、教师基本资质、卫生保健状况、室内外空间、工作计划、工作条件、课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和机构财政管理等。自我评估主要包括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班级质量、是否遵守法律、员工之间的交流、家园之间的交流、材料使用状况、课程实施、管理能力和工作状况等。家长问卷主要包含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对管理的总体满意度、游戏室/班级/其他建筑的质量、员工指导/教学/保育质量、员工或管理者获取或分享信息、早期教育与保育课程和家庭学习环境的相关性等。
监测结果的公布。大多数国家会向公众公开机构服务质量监测的结果,如新西兰会把评估报告分享在网络上。有些国家会公开整体的监测结果,但是每个机构的监测结果则不予公开。
监测的影响。最常见的影响是,如果监测发现了问题,机构必须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不足,如哈萨克斯坦、卢森堡和荷兰;必须接受后续的跟进检查或采取其他监测措施,如新西兰;极端情况是关闭机构或不再更新机构的经营许可证,如意大利、挪威和瑞典等。
员工质量监测
所有参与调查的24个经合组织国家都对员工质量进行监测,并认同对员工进行有效监测是持续改进托幼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 监测主体和形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对员工質量的监测都是建议性的,而非强制性的。员工质量的外部监测通常在地区/州或市一级进行,而内部监测则在机构层面进行。质量监测的方法由地方政府或机构自行选择,通常采用外部监测和内部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外部监测的常见做法有督导、家长调查和同行评审。内部监测包括自我评估、同行评审、员工测试,其中自我评估应用最为广泛。
监测领域和内容。督导一般监测员工的资质、时间管理或活动规划、材料的使用以及过程质量。家长调查的重点是家长对员工、课程以及与工作人员沟通的看法等。同行评审主要监测员工实践和课程实施的整体质量、团队合作和沟通以及过程质量等。自我评估主要侧重于员工之间和与家长的沟通、材料使用和课程实施。过程质量监测是员工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领域,包含师幼关系和互动、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同事之间的合作、敏感度、对儿童个别需求的反应、年龄适宜性的实践、教学法和课程实施。其中师幼互动是核心,常用工具是“课堂互动评估系统”(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 简称CLASS)。
监测结果的公布。在大多数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智利、捷克共和国和爱尔兰,员工质量监测的结果必须公布。员工质量监测的总体结果一般可以公之于众,但个人表现的评估结果因保密缘故而不能公开。
监测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根据监测结果要求机构或员工采取措施改正不足,进行后续评估和监测,或要求管理者或员工接受进一步的培训。员工质量监测可能会带来其他影响,如政策的决策、员工培训的参与和促进员工与家长之间的合作等,但是也可能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如澳大利亚认为监测给早期教育与保育机构带来了更大的监管负担。
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的监测
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的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监测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成果可以更好地满足儿童的需求,改善保教机构的服务,支持早期教育和保育政策的制定,改善儿童的发展。分析儿童学习成果的监测结果时应牢记一点,尽管高质量的早期保育与教育服务起关键作用,但学习成果部分是由背景因素决定的,如家庭学习环境、社会经济背景以及父母和社区的参与程度。
监测主体和形式。一般来说在地区而不是在国家层面开展。儿童发展与学习成果监测的工具各异,基本上覆盖了儿童发展的各个领域。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的监测主要采用直接评估、叙事评估和观察评估的方式。直接评估分为儿童测查和儿童筛查,使用直接评估工具的国家很少。叙事评估包括故事讲述和档案袋。相比直接评估和叙事评估,观察评估是用得最多的方法。
监测领域和内容。包括语言和读写能力、数学能力、社会情感能力、运动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创造能力、实践技能、健康发展、幸福感、科学能力、信息和通信能力。除了常见的这些评估领域,对儿童观点的监测也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反映儿童在早期教育机构和更广泛社会生活中的经历。
监测结果的使用。儿童学习成果的监测结果应谨慎使用,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入学并对他们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还需要注意“小学化倾向”的问题,避免评估只局限于狭窄的认知领域,从而影响早期教育与保育的实践。为了保证幼小衔接并支持儿童的发展,大多数地区会和小学共享学前儿童的评估记录。
报告最后总结了当前质量监测面对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各国遇到的共同挑战来自整体质量、服务质量、员工质量、儿童发展及学习成果这些领域。具体如下。(1)整体质量。定义质量,确保建立一个连贯的监测体系,全面了解监测质量,确保监测能推动政策改革。(2)服务质量。确定服务质量监测的领域,持续落实监测流程和实施,保证员工了解质量标准。(3)员工质量。保证员工质量监测带动整体质量的改善,监测课程实施。(4)儿童发展和学习成果。全面准确地描述儿童发展轨迹,关注儿童的个体发展。
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了解他们面临的挑战,有助于促进质量的提升。虽然挑战依然存在,但其他国家积累的经验具有指导意义。报告总结了9条经验:(1)平衡监测目标;(2)突出好的实践从而理解什么是质量;(3)制定面向不同机构的连贯性监测框架;(4)让地方部门承担质量监测责任时,需考量潜在的优点和缺点;(5)设计一个既能促进政策制定又能让大众了解信息的监测系统;(6)监测员工质量与员工专业发展挂钩;(7)不能低估监测对评估人员的要求;(8)倾听员工、父母和儿童的心声;(9)持续监测支持儿童发展的教学和学习策略。
《强壮开端IV》会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可供参照的国际经验,希望我国学前教育质量监测的研究和实践得以不断向前推进,从而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儿童提供更有质量的人生开端。
阅读链接:《强壮开端IV: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监测》已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