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艺概》分体研究和宏观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诗概》、《书概》进行比较,在梳理宏观体例的相似性和写作的共性的基础上,着力探求二者之间思想表现的互渗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探究其成因。
关键词:统一性 互渗性 互通性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近代初期的文艺理论家中,以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所达到的成就而言,刘熙载是突出的一位,尤其是他的《艺概》一书。作品虽沿袭了传统的随笔和札记的分条论述的形式和写法,却能“简其概”而“明其要”,广泛地涉及了文、诗、赋、词曲、书法、经义等多种艺术门类;虽探讨了文艺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的命题,却能持论公允,井然有序,自成体系。
一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前人和时人在对《艺概》笺注、整体性和分体的研究、美学框架的构建、学术地位论定等方面都已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和论述。如与刘熙载时代相近的夏敬观《刘融斋诗概诠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分体研究文章,其对《艺概·诗概》作了很高的评价;1986年王气中《〈艺概〉笺注》的出版,也极大地推进了新时期《艺概》的研究工作,可惜的是,该部作品未对《书概》、《经义概》作注释。此外,如滕福海的《“寄言说”与〈艺概〉的艺术本质论》、郭延礼的《论刘熙载文学批评的特色》、陈德礼的《刘熙载〈艺概〉及其辩证的审美观》、徐林祥的《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周斌的《辩证:刘熙载书艺之审美理想》等,也都对《艺概·诗概》一书做了较详细的评论和研究。除了单篇论文以外,2002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韩烈文的《刘熙载〈艺概〉研究》,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论述《艺概》的专著。全书分艺术本质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新论、艺术主体论等9个部分对《艺概》作了一个综合的研究。另外,近年一些院校的硕士学位论文也纷纷锁定《艺概》为研究对象。这些均极大地推进了《艺概》的研究,但是比较其它的文学批评著作的研究现状而言,《艺概》的研究还亟待全面、深入发展,如《艺概》理论命题的微观研究、文体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做得不够充分。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选取《诗概》与《书概》进行比较研究,原因如下:其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容撼动的主导地位,而《诗概》在整部《艺概》中也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笔者选取《诗概》和《书概》进行类比的原因之一;其二,诗歌和书画艺术之间在创作、欣赏、批评上的存在互通性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就《艺概》本身而言,这种渗透性和互通性体现在何处,以及除了文艺的共同性之外,有无刘熙载个体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些都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 《艺概》统一性之表现
在阐述《诗概》和《书概》的互渗性时,我们必须理性地把握作为《艺概》写作体例的统一性,并将其与本文所要阐述的互渗性区别开来。前者不仅适合《诗概》和《书概》,而且是刘熙载在《艺概》中总体贯穿的写作原则。其主要体现在:
1 《艺概》中每一卷大致都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某一文体的概说,注重探源释义,以说明文体的本体、性质、范围;第二部分大体以时代之先后顺序品评历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这是其主体;第三部分是论述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艺术技巧。
2 较强的“尊史”观念。黄霖先生将《艺概》称为“一部较好的文学史著作”,这种提法是很有见地的。刘熙载在讨论各种文艺时,很自觉地去探讨该文艺产生、发展的历史状况以及文艺家的师承关系,从而给作家作品以相对准确的定位。
3 文艺辩证观广泛的体现。在旧式的诗话式的评论中,由于其体制短小,兴会所至,真知灼见随笔而至,但往往缺乏宏观理论的建构和问题辩证的思考。刘熙载在评点式的文艺批评中,却能把握此种体制的长处,而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其不足。对于辩证的文艺思考,尤其擅长。如“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诗概》128条)等。在刘熙载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充满了艺术辩证法的思想。如关于虚与实的关系、清空与沉重的关系、美与丑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等等。
以上大体点明了《艺概》的写作共性的原则,也正是这些原则使得《艺概》在诸多文学批评著作中脱颖而出,而刘熙载本人也成为古典美学的末代大师。同时对于这些原则的梳理,也有助于理清《诗概》和《书概》外部共性特点,为下文二者内部互渗性的表现的论述做好铺垫。
三 《诗概》与《书概》思想互渗性之表现
《诗概》和《书概》的互渗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为了避免阐述问题过于琐碎,本部分拟从诗歌和书法的发生、创作、欣赏批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相对明晰的把握。
1 取“象”的发生说。刘熙载在《诗概》开篇说:
“《诗纬·含神雾》曰:‘诗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曰:‘诗者,民之性情也。’此可见诗为天人之合。”
《诗纬》本是与《诗经》相配的纬书,其中多有“天人感应”的谶纬思想,在《诗纬》中,其对诗的性质的这一认识,与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和《毛诗序》提出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观点的重视诗歌的政教功能有着不同的理解。《诗纬》提出的“诗者,天地之心”,将诗与作为自然宇宙的天地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可以说开中国古代从哲学本体的高度认识诗歌的先河,同样在探讨文学本原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诗歌既是天地之精华,诗人自然“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声”,吟咏诗歌,寄托情感。正如《诗概》260条所言: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刘熙载引隋王通《中说·关朗篇》中“诗者,民之性情也”说,提出诗不仅为“天地之心”,还是“民之性情”的论点。通过两者结合,刘熙载就将二者相对完整地统一起来。
在论述诗歌发生的基础上,刘熙载在《书概》开篇谈到: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意”,本是天地万物所固有之事理,先文字而生,秉“天地之灵”的先民为了更好地掌握它,逐渐创造了文字,也就是“象”,而“象”的产生则是依据万物之赋形,也就是圣人所作的“《易》”。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有“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之语。可见,《易》作为最初文字产生的简单符号,是根据天地万物之象所创制的。文字是书法的载体,文字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于美感的体验和需要,于是书家开始总结经验,积淀书写的技法,品评书法的优劣。既然如此,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达到由技进道的阶段呢?刘熙载提出: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书概》2条)
也就是“师法造化”与“师古”的结合,并辨析二者的区别。他指出,要细心地观察天地倏忽变化的“文章”,这是进道必经阶段;“师古”是笔墨技法的训练和积累。《书概》245条中提出的“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辨析了由技进道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合乎自然的美学追求。
2 注重创新、善于自立。“随人做计总后人,自成一家是逼真”,在“师古”同时,更要注重创新,以求自立一家,这一点始终也贯穿在《诗概》和《书概》之中,如:
“昌黎诗陈言务去,故有倚天拔地之意。《山石》一作,辞奇意幽,可为《楚辞招隐士》对,如柳州《天怼》例也。”(《诗概》114)
虽取法于古人,但务求一己之风格。但是如何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在《诗概》中,刘氏又金针度人,不惜笔墨地针对不同的诗体,扼要阐述了技法的问题,即使是对不同诗人作品的学习,也往往能扼其要领,如:
“学太白者,常曰‘天然去雕饰’足矣。余曰:此得手处,非下手处也。必取太白句意以为祈向,盍云‘猎微穷至精’乎?。”(《诗概》80)
如果后学仅仅看到太白天然雕饰的整体风貌,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没有细致入微的格物观察,则不知在构思中如何着笔。
而论书亦言:
“米元章书大段出于河南,而复善摹各体。当其刻意宗古,一时有集字之讥;迨既自成家,则惟变所适,不得以辙迹求之矣。”(《书概》165)
米元章以褚书为根坻,遍学诸名家之书,一时有“集古字”之讥,如果只是一味学古,那么米芾也就不会位列北宋书法四家,在学习古人法书精华的同时,注重自我精神的存在,把“师古”与“师心”结合起来,把“观物”和“观我”结合起来,在学古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有“自我”的存在,这是自立的必要条件之一。
3 “如其人”的文艺品格。“如其人”是指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自然秉性、精神气质在作品中的映射和体现,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谈到个人精神气质对作品风格的影响:“应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言及应文笔融合但气势不够壮大;刘桢气势雄浑但文笔不严谨;孔融文笔华丽,但见识理论不足等。刘氏在《诗概》30中言:“公干气胜,仲宣情胜,皆有陈思之一体。后世诗率不越此两宗”,则是对曹丕观点的发挥。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亦谈到“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说明个人性格对于作品的对应关系。刘氏在《诗概》32中引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云“士衡矜重”,并依此来论证陆机诗“正其无人之见存”,虽“有累句”但却是“大家品味”,说明个人的性格和作家作品的内在联系,与苏轼论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熙载“如人品”的文艺命题,对于促使艺术家注重内在修养、追求人格完善,促使批评家知人论世、对批评对象做出比较全面准确的把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4 “识曲听其真”的文艺欣赏和批评方法。刘熙载在文艺欣赏和批评活动中,主张要透过文字或者书写载体的“蹄筌”,去探源创作者的真实创作心理,即所谓的“求真”。如他说:
“嵇叔夜、郭景纯皆亮节之士,虽《秋胡行》贵玄默之致,《游仙诗》假栖遁之言,而激烈悲愤,自在言外,乃知识曲宜听其真也。”(《诗概》41)
稽康、郭璞生于乱世之中,既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又想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所以借游仙和乐府民歌的形式来宣泄自己郁塞之情感,如果读者不能“知人论世”,那么很可能没有把握其文学作品的精神所在。与此相类,在对于李白出世入世、关心民瘼疾苦、言仙道侠等评论中,均是此方法的成功运用。
再看《书概》云:
“虞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徐季海谓欧、虞为鹰隼。欧之为鹰隼易知,虞之为鹰隼难知也。”(《书概》117)
虞世南、欧阳询、徐浩均为初唐书法大家,欧书骨气劲峭、法度谨严,有鹰隼唳天之势;而虞世南其书出于二王一路,以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为师,其书不疾不厉,中正平和,然内涵筋骨,坚净挺拔,法度谨严。若不加详辨,则不容易把握其内涵。《书概》117条、143条等均体现此种方法。
对于《诗概》与《书概》二者互渗性之表现,本文只是把握以上几点,由于本文的篇幅的限制和思考的不成熟,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尚未探讨,如“风骨说”和“筋骨说”、中和的审美倾向和自然风格的追求、技法的相似性等。笔者以此文求教于方家与学者,希冀对《艺概》的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 周斌:《辩证:刘熙载书艺之审美理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 滕福海:《“寄言说”与〈艺概〉的艺术本质论》,《暨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4] 郭延礼:《论刘熙载文学批评的特色》,《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
[5] 徐林祥:《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6] 许慎:《说文解字·自叙》,中华书局,2004年版。
作者简介:董朝霞,女,1971—,河南郑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工作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统一性 互渗性 互通性 成因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近代初期的文艺理论家中,以其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所达到的成就而言,刘熙载是突出的一位,尤其是他的《艺概》一书。作品虽沿袭了传统的随笔和札记的分条论述的形式和写法,却能“简其概”而“明其要”,广泛地涉及了文、诗、赋、词曲、书法、经义等多种艺术门类;虽探讨了文艺领域的一系列重要的命题,却能持论公允,井然有序,自成体系。
一 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前人和时人在对《艺概》笺注、整体性和分体的研究、美学框架的构建、学术地位论定等方面都已有了比较充分的研究和论述。如与刘熙载时代相近的夏敬观《刘融斋诗概诠说》,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分体研究文章,其对《艺概·诗概》作了很高的评价;1986年王气中《〈艺概〉笺注》的出版,也极大地推进了新时期《艺概》的研究工作,可惜的是,该部作品未对《书概》、《经义概》作注释。此外,如滕福海的《“寄言说”与〈艺概〉的艺术本质论》、郭延礼的《论刘熙载文学批评的特色》、陈德礼的《刘熙载〈艺概〉及其辩证的审美观》、徐林祥的《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周斌的《辩证:刘熙载书艺之审美理想》等,也都对《艺概·诗概》一书做了较详细的评论和研究。除了单篇论文以外,2002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韩烈文的《刘熙载〈艺概〉研究》,则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论述《艺概》的专著。全书分艺术本质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新论、艺术主体论等9个部分对《艺概》作了一个综合的研究。另外,近年一些院校的硕士学位论文也纷纷锁定《艺概》为研究对象。这些均极大地推进了《艺概》的研究,但是比较其它的文学批评著作的研究现状而言,《艺概》的研究还亟待全面、深入发展,如《艺概》理论命题的微观研究、文体之间的比较研究还做得不够充分。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选取《诗概》与《书概》进行比较研究,原因如下:其一,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容撼动的主导地位,而《诗概》在整部《艺概》中也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笔者选取《诗概》和《书概》进行类比的原因之一;其二,诗歌和书画艺术之间在创作、欣赏、批评上的存在互通性也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就《艺概》本身而言,这种渗透性和互通性体现在何处,以及除了文艺的共同性之外,有无刘熙载个体的因素在发挥作用,这些都将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 《艺概》统一性之表现
在阐述《诗概》和《书概》的互渗性时,我们必须理性地把握作为《艺概》写作体例的统一性,并将其与本文所要阐述的互渗性区别开来。前者不仅适合《诗概》和《书概》,而且是刘熙载在《艺概》中总体贯穿的写作原则。其主要体现在:
1 《艺概》中每一卷大致都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某一文体的概说,注重探源释义,以说明文体的本体、性质、范围;第二部分大体以时代之先后顺序品评历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这是其主体;第三部分是论述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和艺术技巧。
2 较强的“尊史”观念。黄霖先生将《艺概》称为“一部较好的文学史著作”,这种提法是很有见地的。刘熙载在讨论各种文艺时,很自觉地去探讨该文艺产生、发展的历史状况以及文艺家的师承关系,从而给作家作品以相对准确的定位。
3 文艺辩证观广泛的体现。在旧式的诗话式的评论中,由于其体制短小,兴会所至,真知灼见随笔而至,但往往缺乏宏观理论的建构和问题辩证的思考。刘熙载在评点式的文艺批评中,却能把握此种体制的长处,而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其不足。对于辩证的文艺思考,尤其擅长。如“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诗概》128条)等。在刘熙载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充满了艺术辩证法的思想。如关于虚与实的关系、清空与沉重的关系、美与丑的关系、变与不变的关系等等。
以上大体点明了《艺概》的写作共性的原则,也正是这些原则使得《艺概》在诸多文学批评著作中脱颖而出,而刘熙载本人也成为古典美学的末代大师。同时对于这些原则的梳理,也有助于理清《诗概》和《书概》外部共性特点,为下文二者内部互渗性的表现的论述做好铺垫。
三 《诗概》与《书概》思想互渗性之表现
《诗概》和《书概》的互渗性体现在诸多方面,为了避免阐述问题过于琐碎,本部分拟从诗歌和书法的发生、创作、欣赏批评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相对明晰的把握。
1 取“象”的发生说。刘熙载在《诗概》开篇说:
“《诗纬·含神雾》曰:‘诗者,天地之心。’文中子曰:‘诗者,民之性情也。’此可见诗为天人之合。”
《诗纬》本是与《诗经》相配的纬书,其中多有“天人感应”的谶纬思想,在《诗纬》中,其对诗的性质的这一认识,与孔子所提出的“兴观群怨”说和《毛诗序》提出的“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观点的重视诗歌的政教功能有着不同的理解。《诗纬》提出的“诗者,天地之心”,将诗与作为自然宇宙的天地联系起来,这种认识可以说开中国古代从哲学本体的高度认识诗歌的先河,同样在探讨文学本原的问题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诗歌既是天地之精华,诗人自然“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声”,吟咏诗歌,寄托情感。正如《诗概》260条所言: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
刘熙载引隋王通《中说·关朗篇》中“诗者,民之性情也”说,提出诗不仅为“天地之心”,还是“民之性情”的论点。通过两者结合,刘熙载就将二者相对完整地统一起来。
在论述诗歌发生的基础上,刘熙载在《书概》开篇谈到: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意”,本是天地万物所固有之事理,先文字而生,秉“天地之灵”的先民为了更好地掌握它,逐渐创造了文字,也就是“象”,而“象”的产生则是依据万物之赋形,也就是圣人所作的“《易》”。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有“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之语。可见,《易》作为最初文字产生的简单符号,是根据天地万物之象所创制的。文字是书法的载体,文字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对于美感的体验和需要,于是书家开始总结经验,积淀书写的技法,品评书法的优劣。既然如此,如何在书写过程中,达到由技进道的阶段呢?刘熙载提出: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于其章;古,当观于其变。”(《书概》2条)
也就是“师法造化”与“师古”的结合,并辨析二者的区别。他指出,要细心地观察天地倏忽变化的“文章”,这是进道必经阶段;“师古”是笔墨技法的训练和积累。《书概》245条中提出的“书当造乎自然。蔡中郎但谓书肇于自然,此立天定人,尚未及乎由人复天也。”辨析了由技进道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合乎自然的美学追求。
2 注重创新、善于自立。“随人做计总后人,自成一家是逼真”,在“师古”同时,更要注重创新,以求自立一家,这一点始终也贯穿在《诗概》和《书概》之中,如:
“昌黎诗陈言务去,故有倚天拔地之意。《山石》一作,辞奇意幽,可为《楚辞招隐士》对,如柳州《天怼》例也。”(《诗概》114)
虽取法于古人,但务求一己之风格。但是如何达到这一终极目标,在《诗概》中,刘氏又金针度人,不惜笔墨地针对不同的诗体,扼要阐述了技法的问题,即使是对不同诗人作品的学习,也往往能扼其要领,如:
“学太白者,常曰‘天然去雕饰’足矣。余曰:此得手处,非下手处也。必取太白句意以为祈向,盍云‘猎微穷至精’乎?。”(《诗概》80)
如果后学仅仅看到太白天然雕饰的整体风貌,没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没有细致入微的格物观察,则不知在构思中如何着笔。
而论书亦言:
“米元章书大段出于河南,而复善摹各体。当其刻意宗古,一时有集字之讥;迨既自成家,则惟变所适,不得以辙迹求之矣。”(《书概》165)
米元章以褚书为根坻,遍学诸名家之书,一时有“集古字”之讥,如果只是一味学古,那么米芾也就不会位列北宋书法四家,在学习古人法书精华的同时,注重自我精神的存在,把“师古”与“师心”结合起来,把“观物”和“观我”结合起来,在学古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有“自我”的存在,这是自立的必要条件之一。
3 “如其人”的文艺品格。“如其人”是指一个人的人格修养、自然秉性、精神气质在作品中的映射和体现,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谈到个人精神气质对作品风格的影响:“应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辞,至于杂以嘲戏。”言及应文笔融合但气势不够壮大;刘桢气势雄浑但文笔不严谨;孔融文笔华丽,但见识理论不足等。刘氏在《诗概》30中言:“公干气胜,仲宣情胜,皆有陈思之一体。后世诗率不越此两宗”,则是对曹丕观点的发挥。苏轼在《答张文潜书》中亦谈到“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说明个人性格对于作品的对应关系。刘氏在《诗概》32中引刘勰《文心雕龙·体性》云“士衡矜重”,并依此来论证陆机诗“正其无人之见存”,虽“有累句”但却是“大家品味”,说明个人的性格和作家作品的内在联系,与苏轼论文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熙载“如人品”的文艺命题,对于促使艺术家注重内在修养、追求人格完善,促使批评家知人论世、对批评对象做出比较全面准确的把握,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4 “识曲听其真”的文艺欣赏和批评方法。刘熙载在文艺欣赏和批评活动中,主张要透过文字或者书写载体的“蹄筌”,去探源创作者的真实创作心理,即所谓的“求真”。如他说:
“嵇叔夜、郭景纯皆亮节之士,虽《秋胡行》贵玄默之致,《游仙诗》假栖遁之言,而激烈悲愤,自在言外,乃知识曲宜听其真也。”(《诗概》41)
稽康、郭璞生于乱世之中,既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又想保持自己高洁的人格,所以借游仙和乐府民歌的形式来宣泄自己郁塞之情感,如果读者不能“知人论世”,那么很可能没有把握其文学作品的精神所在。与此相类,在对于李白出世入世、关心民瘼疾苦、言仙道侠等评论中,均是此方法的成功运用。
再看《书概》云:
“虞永兴书出于智永,故不外耀锋芒而内涵筋骨。徐季海谓欧、虞为鹰隼。欧之为鹰隼易知,虞之为鹰隼难知也。”(《书概》117)
虞世南、欧阳询、徐浩均为初唐书法大家,欧书骨气劲峭、法度谨严,有鹰隼唳天之势;而虞世南其书出于二王一路,以王羲之的七世孙智永为师,其书不疾不厉,中正平和,然内涵筋骨,坚净挺拔,法度谨严。若不加详辨,则不容易把握其内涵。《书概》117条、143条等均体现此种方法。
对于《诗概》与《书概》二者互渗性之表现,本文只是把握以上几点,由于本文的篇幅的限制和思考的不成熟,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尚未探讨,如“风骨说”和“筋骨说”、中和的审美倾向和自然风格的追求、技法的相似性等。笔者以此文求教于方家与学者,希冀对《艺概》的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 周斌:《辩证:刘熙载书艺之审美理想》,《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3] 滕福海:《“寄言说”与〈艺概〉的艺术本质论》,《暨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4] 郭延礼:《论刘熙载文学批评的特色》,《齐鲁学刊》,1994年第6期。
[5] 徐林祥:《台湾香港刘熙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述评》,《学术研究》,2003年第1期。
[6] 许慎:《说文解字·自叙》,中华书局,2004年版。
作者简介:董朝霞,女,1971—,河南郑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工作单位:郑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