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入,我国农业发展也取得较大进步,但在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经营程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就要解决好影响与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当下是信息化时代,借助信息化的力量进一步推进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显得特别重要。文章阐述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以及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了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即是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以此加快与促进农业信息知识的获取,并进行及时的传播与利用。大体上包括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科教信息化及农业市场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管理应用,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并可加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就要注重农业经济的市场化,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另外,在农业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注意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总的说来要想使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2.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传播范围及速度
可将农业市场信息细化为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对各农产品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明确市场需求,继而依据潜在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及开发,避免生产销售过程中过于盲目。在该过程中,实现农业产值增加,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不断提高。对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之后,有助于农户和企业优选性价比高的农资产品,实现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在现代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传统的农业技术正在逐渐被淘汰,新型的农业技术應运而生。
2.2助于政府政策信息推广
传统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户一般通过村广播或村集体会议,对国家农业政策具备初步认识,信息传播速度慢,甚至出现失真情况。近年来,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可将国家最新农业政策传达到农村,使每个农户都能够对其具备清晰的认知,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准确率,都有所提升。而农业生产者依据具体政策,结合区域性因素及市场需求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等进行科学调整,使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为区域性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2.3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采用现代生产技术,使病虫害防治及灌溉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根本性提高。传统生产观念的制约,及信息手段落后,增加了农业技术信息的推广及应用难度。而受制于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农村实现农业技术信息传递,从根本上提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使我国整体农业技术生产效率及水平不断提高。
2.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墒情监测系统和遥感系统等数字农业技术,能实时监测农作物和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病虫害问题、水肥状况及外部环境信息等具备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使信息系统更具动态性和空间性,以有效模拟农业生产现象及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成本控制,并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人们供应高质量农产品。数字农业技术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朝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5提高农业人员科技文化水平
农业工作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及技术水平,直接关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加大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力度,对农民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及农业生产水平。并确保农业工作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水平,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他们对信息和市场进行更好地把握和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
3、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措施
3.1 强化政府部门职能,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有较强的系统性的,是需要多部门、多行业间的共同合作。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调动建设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进行统一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出主导地位作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支持,进行科学统筹、有效规划,对财政资金有效利用,防止资金浪费,减少与避免重复性建设;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与及时出台优惠与鼓励性政策,以此引导与吸纳社会各方资金,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多方拓展融资渠道。
3.2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
第一,要强化农民的信息化培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信息教育与科技知识的普及,并以此提高农民掌握与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第二,壮大与发展农业信息服务队伍,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信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岗位培训;第三,组建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专家团队,使其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
3.3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
现阶段,我国仍缺乏对信息系统和农业经济数据库的开发,造成农业实践应用与农业信息产品的开发脱节现象存在。基于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可以改善农业实践应用与农业信息产品开发脱节现象,同时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更好地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对农业市场需求信息得到及时了解,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总之,相关政府要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同时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网站、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的整合,最终实现农业公共信息数据的共享,努力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各方合作,尽可能地降低农业信息网络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作用受区域因素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依据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背景及要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粮食产量,最大程度上保障农业生产效益,切实使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杨柳.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6.
[2]叶汝军.关于农业经济信息化问题的探究[J].山西农经,2016.
作者简介:
韩军(身份证号:372824196605296017),1966-,工程师,山东沂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即是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并以此加快与促进农业信息知识的获取,并进行及时的传播与利用。大体上包括农业资源信息化、农业科教信息化及农业市场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管理应用,可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与管理水平,并可加速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就要注重农业经济的市场化,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另外,在农业科研、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注意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升级,总的说来要想使我国农业实现产业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
2.1提高农业市场信息传播范围及速度
可将农业市场信息细化为农产品市场信息和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对各农产品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明确市场需求,继而依据潜在需求,进行农产品生产及开发,避免生产销售过程中过于盲目。在该过程中,实现农业产值增加,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不断提高。对各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具备清晰地认识和了解之后,有助于农户和企业优选性价比高的农资产品,实现农业生产成本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在现代化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传统的农业技术正在逐渐被淘汰,新型的农业技术應运而生。
2.2助于政府政策信息推广
传统农业发展背景下,农户一般通过村广播或村集体会议,对国家农业政策具备初步认识,信息传播速度慢,甚至出现失真情况。近年来,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可将国家最新农业政策传达到农村,使每个农户都能够对其具备清晰的认知,无论是信息传播速度,还是准确率,都有所提升。而农业生产者依据具体政策,结合区域性因素及市场需求等,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结构等进行科学调整,使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实现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为区域性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2.3提高农业技术信息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采用现代生产技术,使病虫害防治及灌溉工作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得到根本性提高。传统生产观念的制约,及信息手段落后,增加了农业技术信息的推广及应用难度。而受制于发展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难以满足农业信息化要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在农村实现农业技术信息传递,从根本上提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速度,使我国整体农业技术生产效率及水平不断提高。
2.4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效率
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背景的农田信息管理系统、墒情监测系统和遥感系统等数字农业技术,能实时监测农作物和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发育情况、病虫害问题、水肥状况及外部环境信息等具备清晰的认知和了解,使信息系统更具动态性和空间性,以有效模拟农业生产现象及过程。在农业生产中,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生产成本控制,并改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人们供应高质量农产品。数字农业技术有助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朝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2.5提高农业人员科技文化水平
农业工作人员和农民的素质及技术水平,直接关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加大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力度,对农民进行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及农业生产水平。并确保农业工作人员具备很高的专业技能水平,真正服务于农业生产。采用该种方式,能够使他们对信息和市场进行更好地把握和应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促进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
3、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措施
3.1 强化政府部门职能,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有较强的系统性的,是需要多部门、多行业间的共同合作。需要政府部门充分调动建设各方参与的积极性,进行统一规划、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因此,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职能部门要发挥出主导地位作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资金支持,进行科学统筹、有效规划,对财政资金有效利用,防止资金浪费,减少与避免重复性建设;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与及时出台优惠与鼓励性政策,以此引导与吸纳社会各方资金,融入到信息化建设中来,多方拓展融资渠道。
3.2加强农村信息服务队伍的建设
第一,要强化农民的信息化培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信息教育与科技知识的普及,并以此提高农民掌握与利用农业信息的能力;第二,壮大与发展农业信息服务队伍,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信息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岗位培训;第三,组建专业的农业信息化专家团队,使其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能力。
3.3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
现阶段,我国仍缺乏对信息系统和农业经济数据库的开发,造成农业实践应用与农业信息产品的开发脱节现象存在。基于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管理网络体系,可以改善农业实践应用与农业信息产品开发脱节现象,同时有利于我国农业经济信息化水平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可以更好地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对农业市场需求信息得到及时了解,从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总之,相关政府要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同时要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网站、信息资源、信息系统的整合,最终实现农业公共信息数据的共享,努力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各方合作,尽可能地降低农业信息网络成本,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信息化以其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技术效率的作用受区域因素影响,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依据我国各地区农业发展背景及要求,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粮食产量,最大程度上保障农业生产效益,切实使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杨柳.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6.
[2]叶汝军.关于农业经济信息化问题的探究[J].山西农经,2016.
作者简介:
韩军(身份证号:372824196605296017),1966-,工程师,山东沂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