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赣州,赣州风水在三僚。”这样一个说法,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赣州市兴国县三僚村是赣派风水的发源地,也是中国风水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的一个转折点。
三僚的风水文化起源于唐末掌管琼林御库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先生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隐居赣南开始。
杨筠松,名益,号救贫。他是民间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唐末,他因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断发云游四海,后来隐居在当时环境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的赣南。其时,正值客家先民为避乱,纷纷涌入崇山峻岭环绕的赣南,开荒拓土,安身立命,新建家园。杨筠松看到这些背井离乡的客家人,生活困难,住无居所,便自号“救贫”,决计帮助他们,于是便利用所学风水之术帮助客家人选址营造住所。这样一来,杨救贫在民间声名大震,人们纷纷称颂杨公为“救贫仙人”。他的风水术为民间百姓开疆辟地、重建家园服务。杨救贫的历史贡献之一,正是他第一个把皇家风水术引入民间为百姓服务。
杨筠松的首座弟子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开基祖。杨筠松云游天下,本无意在一地驻足,但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安家定居。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告诉杨筠松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地方,如果居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筠松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正好是一个八卦罗盘形。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是堪舆人家的宜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于是,杨救贫告诉弟子他决定在这里隐居。
杨筠松和他的弟子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茅棚居住,他们把茅棚称为“寮”,师徒三人三座茅棚,附近的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三寮”(现在写作三僚)。三僚村有二个杨公祠,曾屋的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开基祖曾文辿的塑像。廖屋的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开基祖和杨救贫勘舆术的传承人是廖金精。杨筠松与弟子等人给后世留下《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天玉经》等数十部巨著,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形成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风水流派——赣派风水,同时奠定了杨筠松在中国风水文化史上的宗师地位。(王菲)
三僚的风水文化起源于唐末掌管琼林御库的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先生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隐居赣南开始。
杨筠松,名益,号救贫。他是民间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唐末,他因避黄巢之乱,携御库秘籍弃职,断发云游四海,后来隐居在当时环境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的赣南。其时,正值客家先民为避乱,纷纷涌入崇山峻岭环绕的赣南,开荒拓土,安身立命,新建家园。杨筠松看到这些背井离乡的客家人,生活困难,住无居所,便自号“救贫”,决计帮助他们,于是便利用所学风水之术帮助客家人选址营造住所。这样一来,杨救贫在民间声名大震,人们纷纷称颂杨公为“救贫仙人”。他的风水术为民间百姓开疆辟地、重建家园服务。杨救贫的历史贡献之一,正是他第一个把皇家风水术引入民间为百姓服务。
杨筠松的首座弟子曾文辿,是三僚曾氏开基祖。杨筠松云游天下,本无意在一地驻足,但曾文辿却想找一块吉壤安家定居。有一天,曾文辿发现三僚这个地方不错,就告诉杨筠松说他找到了一个“前有金盘玉印,后有凉伞遮荫”的地方,如果居住下来,子孙可以世代为官。杨筠松过去一看,果然是一块山环水绕的肥美盆地,盆地中间有一座长条形的石峰,正好是一个八卦罗盘形。盆地后部有一棵凉伞形的松树,树下是一块圆形巨石。他告诉曾文辿说:“这里是堪舆人家的宜居之地。你看前有罗经吸石,后有包裹随身,住在这里,子孙世世代代端着罗盘背着包裹出门。”于是,杨救贫告诉弟子他决定在这里隐居。
杨筠松和他的弟子一起,在盆地中间搭茅棚居住,他们把茅棚称为“寮”,师徒三人三座茅棚,附近的人们就把这里称作“三寮”(现在写作三僚)。三僚村有二个杨公祠,曾屋的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开基祖曾文辿的塑像。廖屋的杨公祠安放的是杨救贫祖师和廖金精的塑像。三僚廖氏尊奉的开基祖和杨救贫勘舆术的传承人是廖金精。杨筠松与弟子等人给后世留下《疑龙经》、《撼龙经》、《葬法倒杖》、《天玉经》等数十部巨著,系统地阐述了中国风水文化的理论体系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形成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风水流派——赣派风水,同时奠定了杨筠松在中国风水文化史上的宗师地位。(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