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住一个细节,就可能生成一个精彩的环节;忽视一个细节,就可能毁掉精彩的课堂。”的确如此,如果教师能够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那我们的教学必定会绽放出精彩,也一定会透射出教育的大智慧。
一、抓牢知识联系中的细节,加速迁移
有效的学习必定与迁移如影随形。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情境,着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科学连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
如,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回顾圆柱的特征,弄清楚底面是什么形状,主要特征是什么,高是什么,等等;其次,安排学生重温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让学生能详尽地阐述图形“变”的全过程,明白蕴含其中的变与不变,从而形成最直接的经验;三是通过预习找到圆柱与圆之间的相关联的地方。这样处理,好像吃力不讨好,但静心思考,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当学生充分复习圆的转化策略后,在圆柱体的体积推导过程中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圆的转化,也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展露出来:把圆柱体的底面也平均分成16等份,然后像圆那样操作,底面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整个形体也就随之变形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一过程就是真正的、有效的学习迁移,它为圆柱体的转化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型,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更促进了学生把学习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教师能关注“沟通联系”中的细节,就必定会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实现高效探索,有效学习,也会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充满生机。
二、抓实知识形成中的细节,激活思维
传授知识、发展技能、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基本数学思想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但数学教学在引领学生投身于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努力培育出德艺双馨的未来建设者。
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生日,并在一张年历中圈出来,说出不同的生日,用不同的笔画一画,这个过程让学生在倾听中感知不同的月和日,又促使学生思考:好像每一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有什么规律呢?其次,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手中的年历,找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都有几天。再次,尝试按照天数的多少,引导学生将12个月分分类,学生会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出31天、30天、28天或29天的三类。第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和同伴的交流,说出自己的困惑,如:为什么每个月天数不一样?为什么2月份天数特别少?怎么有的年历中的2月是28天,有的却是29天呢?其中有没有什么玄机?第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大、小月的天数以及分布情况,了解大、小月产生的数学故事。利用课件展示历法的发展过程,介绍典故:古罗马时期,恺撒大帝和他的继任者奥古斯都修订新历法的过程。让学生在聆听动人的故事中体味到数学文化的意蕴,让数学学习充满了文化味,留给学生恒久的记忆。第六,让学生自主梳理学习历程,并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加速学习的有效建构。最后,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理解,形成牢固的学习链条。
整个新知的探索之旅,始终让学生实践着、思考着。因为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到了形成中的点滴细节,所以学习的热情是高涨的,他们的思维犹如春江水那样充盈着活力。
三、抓实结论形成中的细节,加速建构
知晓定义、概念、公式等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当学生明白它们的内涵,才有可能消化它们。所以引领学生关注形成结论中的细节,才能使形成的结论牢牢地连接在已知的建构之上,成为知识体系的有效扩充。
如,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89×24”笔算中,学生能够很清楚地说出计算的三大步骤,第一步89×4,用24的个位去乘89;第二步89×20(或2个十);第三步把两次的乘积合起来。学生能感知到这个规律,也能形成较为深刻的结论。但在具体的计算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在第二步计算中为什么要把积个位的8写在十位上,也没法把80×20与9×2看成一个整体去理解,而是孤立地看待两次乘法过程,有部分学生就直接把两次的乘积平行列举(第二步的乘积直接写成1618)。反思学生的学习历程,发现症结所在:一是学生没有真正领悟笔算整体架构,二是学生根本没有悟透第二步的本质。为此,教师要改变结论形成的策略,指导学生采用分步遮掩法来各个击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悟到第二步的计算本质,使形成的结论更加厚实。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视每一个教学细节,从一个个貌似平常的教学细节中发掘出教育的深刻,用细节来凸显教育的智慧,用细节的成功缔造出学习的辉煌。
(责编 童 夏)
一、抓牢知识联系中的细节,加速迁移
有效的学习必定与迁移如影随形。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习情境,着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实现新旧知识之间的科学连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
如,在“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教学中,首先,指导学生回顾圆柱的特征,弄清楚底面是什么形状,主要特征是什么,高是什么,等等;其次,安排学生重温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让学生能详尽地阐述图形“变”的全过程,明白蕴含其中的变与不变,从而形成最直接的经验;三是通过预习找到圆柱与圆之间的相关联的地方。这样处理,好像吃力不讨好,但静心思考,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奥妙:当学生充分复习圆的转化策略后,在圆柱体的体积推导过程中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圆的转化,也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想法展露出来:把圆柱体的底面也平均分成16等份,然后像圆那样操作,底面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整个形体也就随之变形为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一过程就是真正的、有效的学习迁移,它为圆柱体的转化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型,促进了学生的反思,更促进了学生把学习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教师能关注“沟通联系”中的细节,就必定会促进学生产生学习的正迁移,实现高效探索,有效学习,也会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充满生机。
二、抓实知识形成中的细节,激活思维
传授知识、发展技能、积累活动经验、发展基本数学思想是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但数学教学在引领学生投身于知识形成过程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努力培育出德艺双馨的未来建设者。
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生日,并在一张年历中圈出来,说出不同的生日,用不同的笔画一画,这个过程让学生在倾听中感知不同的月和日,又促使学生思考:好像每一个月的天数不一样,有什么规律呢?其次,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手中的年历,找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都有几天。再次,尝试按照天数的多少,引导学生将12个月分分类,学生会在相互的交流中得出31天、30天、28天或29天的三类。第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以及和同伴的交流,说出自己的困惑,如:为什么每个月天数不一样?为什么2月份天数特别少?怎么有的年历中的2月是28天,有的却是29天呢?其中有没有什么玄机?第五,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大、小月的天数以及分布情况,了解大、小月产生的数学故事。利用课件展示历法的发展过程,介绍典故:古罗马时期,恺撒大帝和他的继任者奥古斯都修订新历法的过程。让学生在聆听动人的故事中体味到数学文化的意蕴,让数学学习充满了文化味,留给学生恒久的记忆。第六,让学生自主梳理学习历程,并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加速学习的有效建构。最后,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新知,深化理解,形成牢固的学习链条。
整个新知的探索之旅,始终让学生实践着、思考着。因为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关注到了形成中的点滴细节,所以学习的热情是高涨的,他们的思维犹如春江水那样充盈着活力。
三、抓实结论形成中的细节,加速建构
知晓定义、概念、公式等知识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当学生明白它们的内涵,才有可能消化它们。所以引领学生关注形成结论中的细节,才能使形成的结论牢牢地连接在已知的建构之上,成为知识体系的有效扩充。
如,在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89×24”笔算中,学生能够很清楚地说出计算的三大步骤,第一步89×4,用24的个位去乘89;第二步89×20(或2个十);第三步把两次的乘积合起来。学生能感知到这个规律,也能形成较为深刻的结论。但在具体的计算中,很多学生不知道在第二步计算中为什么要把积个位的8写在十位上,也没法把80×20与9×2看成一个整体去理解,而是孤立地看待两次乘法过程,有部分学生就直接把两次的乘积平行列举(第二步的乘积直接写成1618)。反思学生的学习历程,发现症结所在:一是学生没有真正领悟笔算整体架构,二是学生根本没有悟透第二步的本质。为此,教师要改变结论形成的策略,指导学生采用分步遮掩法来各个击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感悟到第二步的计算本质,使形成的结论更加厚实。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正视每一个教学细节,从一个个貌似平常的教学细节中发掘出教育的深刻,用细节来凸显教育的智慧,用细节的成功缔造出学习的辉煌。
(责编 童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