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无论是来到密歇根大学(密大)留学访学的中国学生学者,还是已居住此地多年的华裔居民,都爱把所在地安娜堡,戏称为“安村”。这和到英国谢菲尔德将它称作“谢村”,到美国波士顿将它称作“博士屯”是一样的,既表现出中国之大,中国人的幽默打趣,也名副其实。这个不到12万人口的小城市,在大家的眼中,确实不过就是一个大“村庄”,除了围绕市中心的密集区域和密大校区,其余几公里的方圆之地,多为一栋栋褐红的矮层建筑物,或是一片片以灰色为主调的居民尖顶小楼,稀稀疏疏地散落在广袤的森地绿地与蜿蜒曲折的路径之间,抬眼望去,澄明无垠的蓝天之下,大团大团的白云悠游自在地变幻着,到处是风景怡人的自然风光,令人恍若遁入陶渊明所渴慕梦想的桃花源。
第一次与安村相遇,是在2017年的暑期,我原本计划探望居住在印第安纳州埃文斯维尔的女友,不巧她一家却突然迁居密歇根州的安娜堡,我不得不临时改迁机票,落地安村。这次意外惊喜的旅行,让我与安村结缘,硕果累累,密歇根大学的高耸钟楼、立方体雕刻与古典风格的教学楼,众多的艺术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中国研究中心、中国信息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引发我的探索与研究热情,就像一位依依不舍的恋人,钟情于这个充满艺术情趣与多元文化的大学城,我期待着更长一点时间的依偎。望穿秋水,一年之后,冥冥中的祈愿居然得以成全了,经过不懈的努力,我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访问学者项目,在2018年8月底,如期而至,安村不再陌生,以它的夏之绚烂、秋之缤纷与冬之白净迎接再次远赴重洋的我。
有幸访问密大,我要感谢David Porter教授,他有一个好听好记的中文名“博达伟”,名如其人,他不仅个儿挺拔伟岸,英俊潇洒,而且通达睿智,博学优雅。在英语系新生开学典礼上,博达伟的机智幽默引发了一阵阵欢声笑语,赢得了刚刚入校的年轻学子们的追捧。博达伟曾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并在1996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一直在密大英语系任教,通晓英、法、德、西班牙语与汉语等多种语言,属于美国比较文化与比较文学中坚学者之一。博达伟的研究聚焦于18世纪中西文学交流、欧洲文化中的中国想象、中国风(汉化)与欧洲早期现代性等议题,著有《表意文字:早期现代欧洲中的汉字密码》《18世纪英国的中国风》《在男性与女性主义之间》 《网络文化》《1100-1800:世界早期现代性的比较》等,从中不难看出这位汉学家的研究特色:把商品物质、贸易和消费文化置于观念史的变迁中进行探讨,展示早期全球化历史中性别、民族、审美、消费、贸易、旅行等诸多力量交织互动的社会生态,涉猎多个主题:从明清到中国当代的思想脉络、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女性写作与东方消费文化的关联、中西跨文化交流、多重现代性、网络文化等等。读者或许如我一样,能觉察美国新一代汉学家与其前辈或欧洲汉学家拘泥于文献档案、文字文本不同,他们的研究视野更为开阔,跨学科的意识更加突出,研究方法杂糅多样,非常重视物质(消费)文化、视觉文化、图形艺术对于早期现代性的影响,通过考察全球化时代的商贸(日常用品、物质文化)、传教(耶稣会等)、译介与视觉艺术的辐射力与穿透力,以及资本与知识的流通,追踪中国文化如何“西渐”,并呈现一种作为他者的“怪异之美”,通过这些观察能够让我们看到这些是如何为欧洲的启蒙运动与现代性提供不可或缺之动力与刺激的。
风度翩翩的博达伟不仅在学术上成果丰硕,而且在教学上精明能干,“脚踏多只船”——自2015年以来他担任了英语系系主任,同时也是亚洲语言与文化系、比较文学系的兼职教授和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这体现了密大在不同院系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相互往来。在位于英语系的办公室,我目睹了博达伟身上所洋溢的浓郁的东方情结:高高的书架上排列琳琅满目的书籍和一排十多种茶盒,四周挂着好几幅尺寸不一的中国、日本风格的水墨书画,微型的茶几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壶、茶杯和一些玲珑剔透的工艺品,这无不显示这位研究比较文学与文化的学者的日常嗜好和艺术情趣。与许多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汉学家一样,博达伟娶了一位来自长春的美女(据他说二人在加州上大学时结缘)。我注意到办公室的窗台边摆着的照片——两位帅气的男孩显然是他的儿子们。“你的孩子多大了?他们会讲中国话吗?”我好奇地问道。“大儿子在密大上大学,学的是政治科学; 小儿子还在上中学呢。在家里,我们有时候也会讲一点汉语。”博达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而迷人的微笑。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我想起了密大的中国学研究的开拓者、历史学家费维恺(Albert Feuerwerker)教授,他也是娶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太太——《学衡》创始人之一梅光迪先生的女儿梅仪慈(著有《丁玲的小说》,曾为密大亚洲系教授)。费维恺是美国汉学界泰斗、哈佛大学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ribank)的得意弟子,两位“费同志”以研究晚清时期的经济转型而著称,一起编著《剑桥中华民国史》。费维恺在 1958年出版的《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是研究洋务运动和晚清企业的代表作,为美国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石。 1973年5-6月访问北京期间,费维恺夫妇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接见,为中美之间正常建交作出了贡献。
二
安娜堡与中国之间关系的历史渊源何在?密大的中国研究中心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成为我访学期间的探索始点。密大被誉为美国公立常青藤大学,在全美高等教育领域享有盛名,至今有二百余年的校史,如今发展有三个校区:位于安娜堡的主校区, 位于蒂尔泊与弗林特的两个分校,有超过5万多的在读学生和5600多名教职员工。密大最早的校址可以追溯到1817年,在距离安娜堡车程四十分钟的底特律(那时它不过是一个小镇)的一栋二层小楼。当密歇根在1937年成立密歇根州的時候,新政府决定要在安娜堡建立一所大学,这就是密歇根大学的由来。通过查找相关研究资料,我得知密大与中国建立联系始于19世纪80年代,与密大第三任老校长安哲尔(James B. Angell) 密不可分,他是密大的毕业生,被当时的美国第十九任总统海斯任命为美国驻华外交人员,曾到北京与清政府协商并签订相关协议书,为后来的《排华法案》奠定了基础。安哲尔极力敦促美国政府实施“庚子赔款”,资助来美中国留学生,故此,密大成为最早接纳中国留学生的五所大学之一(同时还有耶鲁、哈佛、哥伦比亚和康奈尔)。1911-1917年,有50-70名中国留学生来到密大,此后密大成为中国学生注册最多的三所美国大学之一。 1917年密大校董巴伯尔(Levi Lewis Barbour)设立了专门资助亚州女性来密大留学的“巴伯尔奖学金”。第一位赢得该奖学金的中国女生是王世静,她于1923年在密大获得硕士学位,担任过福建华南女子学院校长。吴贻芳于1928年在密大获得生物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金陵女子大学校长,是中国第一位大学女校长;丁懋英在1922年获得密大医学博士,担任了天津女医院院长,是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令人敬仰的“巴伯尔奖学金”为众多亚洲女性接受现代教育、回国后报效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在美国大学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功德无量的一项义举。
随着密大对东方的兴趣越来越浓,1930年密大建立了“东方语言和文学系”以及后来的东方文明项目,开设汉语教学、中国经济、文学与艺术等方面的课程,为学习与研究中日语言、东亚艺术和经济等学科提供帮助。60年代,设立了用于东方艺术研究的“自由人奖学金”,这使得密大在东方艺术研究领域引领学界;1948年成立的“远东图书馆”(1959年更名为“亚洲图书馆”)成为美国东亚研究的标杆之一。1947年“日本研究中心”成立;1961年“中国研究中心”成立,费维恺担任了中国研究中心的第一任主任(1961-1967)和再任主任(1972-1983)。该中心不仅有专职的研究员,也有来自哲学系、历史系、比较文学系、法律系、经济系等院系的兼职研究员,致力于近现代中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结构、文化和艺术研究,培养和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中国学家,或担任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或出任美国国务院、公众机构、世界银行或其他重要国际组织的咨询顾问,一些资深学者为美中关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如1971年应密大乒乓球队的邀请,中国乒乓球代表团来到安娜堡访问。著名的“乒乓外交”化解了中美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为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奠定基础。理查德·所罗门(Richard Solomen) 担任了总统尼克松和福特的中国事务顾问,欧迈格(Michel Oksenberg)是总统卡特的特别助理。他们为1979年1月中美两国的正式建交立下了汗马功劳。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教授李侃如(K.G.Lieberthal,担任过克林顿总统的特别助理)获得了好友罗睿弛(R.H.Rogel)先生的大力资助,此后该中心改名为“李侃如—罗睿弛中国研究中心”(L-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简称LRCCS)。现任主任是政治学女教授高敏(Mary Gallagher),她在南京、上海等地学习中文,受其影响,如今连她上高中的女儿也在学习中文。高敏在2017年出版了一本研究中国法制问题的专著《中国权威主义的合法性:法律工作者与国家》,当她邀请我和女儿去她家喝咖啡,一起聊天时,她热情地送给我一本她的签名本著作。
三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密大参与并见证了中美在教育、艺术与科技领域的友好合作与蓬勃发展,尤其在关键的外交与政治领域,积极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如今,密大的东亚研究在全美名列前茅(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齐名),“L-R中国研究中心”在全美亦屈指可数,成为“最杰出的研究和了解传统与现代中国的人文和资料中心之一”;该校亚洲图书馆的图书收藏位居美国中西部第一,北美第四;有关16-20世纪的中文古籍、中国戏曲、当代舞蹈的研究资料独具特色。
此外,密大还有两个与中国有关的機构值得关注,一个是1997年成立的“中国信息研究中心”,利用互联网、统计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等技术收集并发布有关中国的统计数据;另一个是2008年密大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致力于中国音乐、戏曲、绘画等艺术的海外传播。它们成为中美两国在经济、社会、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交流的桥梁。但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这两个机构在2018-2019年相继关闭。不过,我幸运地赶上了最后一趟班车,访学期间多次参与了孔子学院组织的系列学术活动,尤其以中国古典音乐与戏曲表演为特色,其中盛大空前的一次演出是江苏昆剧院带来的《琵琶记·蔡伯喈》。
在2018年9月-2019年7月访学期间,我在亚洲语言与文化系、英语系、比较文学系等院系旁听课程,马不停蹄地穿梭于中国研究中心、孔子学院、妇女研究中心、艺术博物馆、亚洲图书馆、历史图书馆等机构,参与络绎不绝的学术讲座、国际会议、音乐与戏曲表演、艺术展览、电影节与艺术节等活动,也拜访了不同研究领域的新老汉学家和学者,我竭力探寻密大开放自由包容、引领全美中国学学术前沿的秘诀所在。自1979年以来,来密大的中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占据了国际生的48%,几近半壁江山。2018年中国留学生(包括访问学者)高达4000余人,接近全校人数的十分之一。我走在密大的校园中,随处可见中国留学生的面孔,听见的汉语也是不绝于耳,倍感亲切;中、日、韩、印等东方口味的餐厅随处可见,美味可口。通过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加入密大访问学者的微信群,我结识了许多在安村留学、工作的中国老师与学生、华裔朋友以及热爱中国文化的当地美国人,他们令我在安村感到宾至如归。
2019年7月初,在结束安村访学、回国之际,我在微信中发布了一张在密大艺术馆拍摄的爱心图片:“爱你所慕”(Love is what you want),并依依不舍地写到:
告别亲爱的安村,
夕阳西下深情的回眸,
栩栩飘散的缤纷记忆;
五湖的波澜起伏激荡,
隔岸风景,瞻东望西,
期待再次拥抱你的美丽。
(责任编辑:庞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