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基于“守门人”理论,以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6个部门,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信息部、技术部和办公室的图书馆员为例,探讨新形势下图书馆员“守门人”的角色扮演。
关键词:“守门人”理论;图书馆员;角色扮演
个案研究是了解某一特定现象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的综合情况的研究。它主要有特殊性、描述性、启发性和渐进性四个特点。笔者作为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的研究生,通过在本馆的轮岗实习,深刻体会到了本馆各部门的图书馆员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守门人”角色,尽管角色的具体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因此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把笔者的个人见解整理成文,以待后期研究者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一、“守门人”理论
“守门人”一词,最先见于库尔特·勒温(K.Lewin,1947)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文章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勒温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者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者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这一理论经由怀特、麦克内利及巴斯等人发展后,长期被用于传播学,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过滤、筛选的作用,决定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把报道重点放在何处、如何解释信息。
“守门人”理论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守门人的需要。守门人的价值体系,守门时的情境,法律、机构和商业等方面的限制都会对守门人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图书馆员正是扮演着这种“守门人”的角色,只是与传播学中“守门人”角色的具体作业形式与内容有所不同。
二、圖书馆员扮演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
1.图书馆员守门人的三重角色
(1)接受者的角色。对于本馆的采编部来说,他全面负责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根据全校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动态,完成文献的采集,可以说他是图书进馆的首批接受者;对信息部来说,他负责数据库的采集工作,可以说他是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首批接受者。
(2)守门者的角色。本馆采编部还负责分编、调配、加工、整理和典藏工作,以此来保证我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求,因此可以说他是图书进入流通和阅览的守门者;本馆信息部也负责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数据库的筛选、订购都由他负责,是数据库资源的守门者;对技术部来说更是如此,他负责全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负责全馆设备和管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负责网上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负责图书馆主页建设,负责图书馆局域网的维护、管理工作,他当之无愧扮演着多重守门者的角色;对流通部来说,他负责图书馆图书的借阅流通活动,包括外借、归还、续借、预约、借阅证管理以及防火防盗等工作,名副其实扮演着守门者的角色;办公室负责协助馆领导进行行政、党政、人事管理、经费使用、财务、安全等工作,对全馆工作进行协调和检查,负责宣传、档案、工作交流及读者沟通工作,是图书馆运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图书馆也是读者的守门者。
(3)传播者的角色。本馆信息部除以上两种角色之外,信息部的图书馆员还负责完成本科生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负责网络数据库的网上自助检索培训及课堂培训工作,所以说他还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同样,流通部的图书馆员还负责前台的咨询工作,图书馆中的相关琐事都有专门的图书馆员负责答复读者,所以说,他也同样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对阅览部来说,他负责图书馆报纸及工具书、期刊、电子阅览室、艺术阅览室的相关工作,供读者使用和阅读,扮演者传播者传播知识的角色。
总之,他们的守门人角色并不是单一的,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2.图书馆员守门人的特征
(1)隐形性。所谓隐形性,是因为他总是置身于幕后,很难为读者知晓。甚至除了前台图书馆员之外都不会见到其他幕后默默耕耘的图书馆员。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员守门人为“无名英雄”。
(2)依附性。图书馆员守门人的劳动成果是依附于其他传播者的劳动成果的。没有文献作支撑就没有图书馆员的工作。
(3)追加性。例如采编部的图书馆员将文献按照中图分类法进行分类,根据本馆情况编制索书号、粘贴条码;流通部的图书馆员进行图书的上架,顺架等等,都是追加性的劳动。
(4)完善性。即通过图书馆员的追加劳动使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满意度得以提升,各方面都得以一定程度的完善。
三、图书馆员守门人角色的作用和功能
对于图书馆的读者来说,图书馆员守门人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检查、加工、评价、导向和桥梁等方面。在了解了前面所提到的图书馆员守门人的三重角色和特征之后,笔者认为这5个功能作用就很容易理解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读者完成一次一本书的完整借还,这5个功能就很可能蕴含在其中。首先图书想要进入图书馆就需要采编人员的检查、评价,如果检查出图书是盗版书就会被舍弃,如果评价是邪教书籍也会被舍弃,然后看图书的导向,如果图书的价值导向不符合主流导向有可能也会被搁置,接着,假设前面几步都通过了,读者想要检索到图书就需要图书馆员进行编目加工,想要进一步取到图书就需要流通人员排架,最后如果这本书是异型本、双条码或条码异位、再或者是预约书就需要去前台咨询图书馆员完成借还,此时图书馆员就充当着桥梁作用。
四、小结
笔者希望图书馆员能够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守门人角色定位,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图书馆员的守门人角色并予以尽可能多的支持与鼓励。
参考文献:
[1]许静.传播学概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15-216.
[2]Lewin,K.Channels of Group Life.Human Relations,1947(1):143-153.
[3]邵培仁.传播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1.
[4]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4.
作者简介:
崔朋哲(1991—),女,河北保定,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关键词:“守门人”理论;图书馆员;角色扮演
个案研究是了解某一特定现象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的综合情况的研究。它主要有特殊性、描述性、启发性和渐进性四个特点。笔者作为天津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的研究生,通过在本馆的轮岗实习,深刻体会到了本馆各部门的图书馆员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守门人”角色,尽管角色的具体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读者。因此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把笔者的个人见解整理成文,以待后期研究者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一、“守门人”理论
“守门人”一词,最先见于库尔特·勒温(K.Lewin,1947)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文章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勒温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者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者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这一理论经由怀特、麦克内利及巴斯等人发展后,长期被用于传播学,守门人(把关人)(Gatekeeper)在传播过程中起着过滤、筛选的作用,决定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把报道重点放在何处、如何解释信息。
“守门人”理论最有价值的一点是:收到的信息和送出去的信息并不是对等的,其差异程度取决于守门人的需要。守门人的价值体系,守门时的情境,法律、机构和商业等方面的限制都会对守门人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图书馆员正是扮演着这种“守门人”的角色,只是与传播学中“守门人”角色的具体作业形式与内容有所不同。
二、圖书馆员扮演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
1.图书馆员守门人的三重角色
(1)接受者的角色。对于本馆的采编部来说,他全面负责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根据全校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动态,完成文献的采集,可以说他是图书进馆的首批接受者;对信息部来说,他负责数据库的采集工作,可以说他是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首批接受者。
(2)守门者的角色。本馆采编部还负责分编、调配、加工、整理和典藏工作,以此来保证我校师生在教学、科研方面的需求,因此可以说他是图书进入流通和阅览的守门者;本馆信息部也负责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数据库的筛选、订购都由他负责,是数据库资源的守门者;对技术部来说更是如此,他负责全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负责全馆设备和管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负责网上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负责图书馆主页建设,负责图书馆局域网的维护、管理工作,他当之无愧扮演着多重守门者的角色;对流通部来说,他负责图书馆图书的借阅流通活动,包括外借、归还、续借、预约、借阅证管理以及防火防盗等工作,名副其实扮演着守门者的角色;办公室负责协助馆领导进行行政、党政、人事管理、经费使用、财务、安全等工作,对全馆工作进行协调和检查,负责宣传、档案、工作交流及读者沟通工作,是图书馆运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图书馆也是读者的守门者。
(3)传播者的角色。本馆信息部除以上两种角色之外,信息部的图书馆员还负责完成本科生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工作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负责网络数据库的网上自助检索培训及课堂培训工作,所以说他还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同样,流通部的图书馆员还负责前台的咨询工作,图书馆中的相关琐事都有专门的图书馆员负责答复读者,所以说,他也同样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对阅览部来说,他负责图书馆报纸及工具书、期刊、电子阅览室、艺术阅览室的相关工作,供读者使用和阅读,扮演者传播者传播知识的角色。
总之,他们的守门人角色并不是单一的,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
2.图书馆员守门人的特征
(1)隐形性。所谓隐形性,是因为他总是置身于幕后,很难为读者知晓。甚至除了前台图书馆员之外都不会见到其他幕后默默耕耘的图书馆员。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员守门人为“无名英雄”。
(2)依附性。图书馆员守门人的劳动成果是依附于其他传播者的劳动成果的。没有文献作支撑就没有图书馆员的工作。
(3)追加性。例如采编部的图书馆员将文献按照中图分类法进行分类,根据本馆情况编制索书号、粘贴条码;流通部的图书馆员进行图书的上架,顺架等等,都是追加性的劳动。
(4)完善性。即通过图书馆员的追加劳动使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满意度得以提升,各方面都得以一定程度的完善。
三、图书馆员守门人角色的作用和功能
对于图书馆的读者来说,图书馆员守门人的作用和功能主要表现在检查、加工、评价、导向和桥梁等方面。在了解了前面所提到的图书馆员守门人的三重角色和特征之后,笔者认为这5个功能作用就很容易理解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读者完成一次一本书的完整借还,这5个功能就很可能蕴含在其中。首先图书想要进入图书馆就需要采编人员的检查、评价,如果检查出图书是盗版书就会被舍弃,如果评价是邪教书籍也会被舍弃,然后看图书的导向,如果图书的价值导向不符合主流导向有可能也会被搁置,接着,假设前面几步都通过了,读者想要检索到图书就需要图书馆员进行编目加工,想要进一步取到图书就需要流通人员排架,最后如果这本书是异型本、双条码或条码异位、再或者是预约书就需要去前台咨询图书馆员完成借还,此时图书馆员就充当着桥梁作用。
四、小结
笔者希望图书馆员能够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守门人角色定位,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图书馆员的守门人角色并予以尽可能多的支持与鼓励。
参考文献:
[1]许静.传播学概论.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15-216.
[2]Lewin,K.Channels of Group Life.Human Relations,1947(1):143-153.
[3]邵培仁.传播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31.
[4]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4.
作者简介:
崔朋哲(1991—),女,河北保定,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