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药药材临床疗效方法初探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wu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9-01
  【摘要】中药药材的效用涉及到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收、贮存、炮制、配伍、剂量及剂型、给药途径等因素,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中药;药材疗效;因素
  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是经过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药物使用后,其疗效的发挥情况,除了与辨证的准确与否、患者的情况等有关外,还与药材本身的诸多因素有关:
  一、药材品种
  中药计数的传统单位称“味”,而一味中药的来源虽然有人主张一物一名一基源,但实行还有困难,目前一味中药的来源既有只涉及一个品种的,也有包括多个品种的。
  一味中药如只来源于一个品种,则不存在品种优劣问题。一味中药如来源于同一科的多个品种,则各品种之间有优劣差异,如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草麻黄和中麻黄三个品种,三者之间生物碱的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低,疗效存在差异。再如木瓜,其来源主要有蔷薇科落叶灌木贴梗海棠和木瓜(榠楂)的成熟果实,在消食方面榠楂的作用较强。
  二、药材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同一品种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其功效也有很大差异,对此历代医家论述很多,如《千金翼方》记载有全国13道,133州,分别所产药材519种,如河南道陕州柏子仁,河东道潞州人参,河北道怀州牛膝,淮南道扬州蛇床子,剑南道绵州附子、乌头,等等。
  现代研究也证实上述认识,如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产于吉林的葛根中高达12%,而产于贵州的仅为1.77%;生长在北方的青蒿,其青蒿素含量远比生长在南方四川、广东等地的低;西藏产的大黄,其鞣质的含量远较其他地区的高;欧乌头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无毒,而生长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的地中海地区就变为有毒了等等。
  三、药材的采收
  动、植物在其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药用部位各种成分的积累会有不同,因而药性的强弱、疗效的高低及毒性的大小也会有明显差异。动、植物药材的采集,既存在特殊性,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对根和根茎类药材,古人经验以阴历二、八月采收为佳,认为初春“津液始萌,未充枝叶,势力淳浓”,“至秋枝叶干枯,津液归流于下”,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现代研究也发现,人参总皂甙的含量,以采收4~5年的最高;丹参的有效成分在7月采收最高;黄连中小檗碱在生长年限为6年的含量最高,甚至一年之中,又存在差异,以7月份的含量最高。
  四、药材的贮存
  大多数中药材,特别是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及色素等药物,在贮存过程中由于鼠耗、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因素,很容易发生有效成分的耗损或药材的变质,不仅中药的疗效难于保证,还可能对患者造成伤害。
  少数药材,如半夏、橘皮、吴茱萸、艾叶、枳实等则宜陈用,半夏的生品未见有祛痰作用,但放置一年后却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橘皮的有效成分是高沸点的挥发油和陈皮苷,久存后非有效成分的低沸点挥发油散失后,等量的药材中,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会相对增加,疗效也相应增强。
  此外,人参及一些动物类药材与花椒、细辛一起共同存放,则不易发生虫蛀;牡丹皮与泽泻共同存放,牡丹皮不易变色,泽泻不易虫蛀。
  五、药材的炮制
  炮制是中药材在制剂前的加工处理的通称,合理的炮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反之,又会降低临床用药的疗效与安全。
  炮制提高临床疗效:如大多数的矿物药经煅烧后,质地疏松,便于粉碎,也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而提高临床疗效;如蜂蜜炙麻黄,可增强其平喘作用;酒制大黄,可增强其活血化瘀作用;炒炭可增强药物的止血功效等。
  炮制可改变药物的性能功效:如生地黄为甘寒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热证,但经蒸制成熟地黄后,其药性由寒变温,不再具有清热凉血功效,成为补血滋阴的药物;天南星经猪胆汁炮制后,其药性由温变寒,功效由燥湿化痰变为清热化痰,等等。
  六、药材的配伍
  配伍是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需要,按一定的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合用,称为配伍。合理的配伍应用可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但不合理的配伍,又会降低临床疗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配伍提高疗效:从中药的配伍七情来看,增强或提高疗效的配伍关系主要有相须、相使,如石膏与知母配伍可提高清热泻火的功效、大黄与芒硝配伍增强泻下作用、麻黄与桂枝配伍增强发汗作用等。甚至有的药物经过配伍后出现新的功效,如半夏浸剂与干姜浸剂单用均没有抗利尿活性,二者联合应用则出现抗利尿作用;蜈蚣、全蝎在抗卡地阿佐引起的惊厥实验中,各用0.5g均无效,但二者合用则有效。
  配伍降低疗效:主要体现在相恶的配伍关系中,常见的情况有:其一,药性相反,而作用部位相同的药物合用,如黄连与吴茱萸、干姜与黄芩等;其二,作用趋向相反的药物配伍使用,如泻下药与涩肠止泻药、止汗药与发汗药,等;其三,扶正药与祛邪药可能相恶,有的祛邪药在祛邪的同时,可能损伤正气,从而可能降低扶正药的作用,如人参与莱菔子等。
  七、临床剂量、剂型与给药途径
  剂量、剂型与给药途径也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合理的劑量剂型和给药途径可增强疗效,反之不仅会降低疗效,甚至还会产生新的毒副作用。
  1.剂量: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疗效会相应的增强,但当剂量超过一定的限度,不仅疗效不增加,而且还会出现以下三类情况:出现毒副反应、降低疗效、产生相反的疗效。如槟榔用于驱杀绦虫时,其剂量一般为60~120g,用于行气时,则常用3~10g;人参、知母单味使用均有降血糖作用,当两者的剂量比例为9:5时,其降血糖作用几乎消失;羌活的水溶部分能延缓乌头碱诱发小鼠心率失常出现的时间,3g/k、6g/kg、12g/kg的羌活水溶部分均有作用,且有随剂量增大而增强的趋势,但当剂量增加到12g/kg时,其作用反而有所下降。临床应用多从药物的质地、作用、毒性等,患者年龄、体质、病程、病势职业等及临床应用的目的、在方剂中的地位、剂型等三方面考虑药物的使用剂量。
  2.剂型给药途径: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吸收数量、速度和作用强度不同,疗效有别,体内常用的几类剂型按其吸收速率由慢到快的顺序为:丸剂、片剂、散剂、栓剂、汤剂、酒剂、皮下注射剂、肌肉注射剂、气雾剂、静脉注射剂。有的药物必须经某种途径给药,才能发挥某种作用,如理气药枳实、青皮,口服并无升高血压作用,但静脉注射却有;涌吐药瓜蒂口服有较强的涌吐作用,但静脉注射却无等。
  综上,临床应用中药时,必须综合考虑,才能使疗效充分发挥。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1-02  【摘要】目的 对自拟清热利胆方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我院急性胆囊炎病例90例,分为A、B两组,对A组患者只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B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自拟清热利胆方治疗。结果 较之于A组,B组患者在体温恢复时间、康复时间、用药效果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0-01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进行中医辨证,为临床中西医结合诊断以及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提高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200例患有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辨证分为四型:肺热壅盛型、脾肾阳虚型、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6-01  【关键词】清热解毒法;强直性脊柱炎;张鸣鹤名医经验 强直性脊柱炎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最早期的表现为晨僵、腰骶不适,臀部、腹股沟酸痛不适,症状在休息和静止时加重,活动后反而缓解。晚期出现脊柱韧带的钙化,活动受限,造成病人脊柱强直,骨质疏松,骨折等。  1、病因病机  张师认为该病乃是本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7-01  【摘要】目的:讨论并且分析应用舒筋通络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经收治的68例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药进行治疗或者给予胰岛素、维生素B1、谷维素等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9-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为30%~90%。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四肢远端感觉、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挛急疼痛、肌肉无力和萎缩、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按临床表现分为双则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及单侧非对称性多发神经病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6-01  【摘要】目的 归纳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用药规律及实验研究概况。方法 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80年至今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药以益气补血药、活血化瘀药、补阴药、补阳药为主,共占全部用药类型的74.1%;中药治疗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 . 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4-01  肾功能异常在临床上常见,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的肾康汤治疗肾功能异常(血尿素氮、肌酐高于正常指标)43例,疗效满意,并与用常规西医疗法43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参于临床观察的患者来自于门诊和住院病人,治疗组43例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7-7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5-01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耳三针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使用传统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耳三针针灸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38-01  【摘要】 从经典的“调理一切血证是其所长”的古方“四物汤”,到历代直至现代沿用四物汤加减演变的“调经汤”,无不是以调理气血为主,或以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或以滋阴补阳活血通经,辨证施治,随证加减,良方层出不穷,收效颇多,但随社会的发展,人为所造成的经血亏虚、如多次人工或者药物流产,清宫创伤、用药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542-02  【关键词】 养阴摄血法 阴虚漏证  本课题根据《内经》提出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融“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于其中,对于崩漏的治疗,以止血、澄源为要。 傅青主指出:“世人一见血崩,往往用止涩之品,虽亦能取效于一时,而虚火不用补阴之药,则易于冲出,恐随止而随发,以致终年累月不能痊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