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来源 :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ol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该文分析了目前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因期刊评价导向问题,优秀研究成果大量外流;大多为综合性期刊,期刊定位较为雷同;编辑服务意识较为淡薄,大部分期刊文章发表周期为6~14个月,普遍偏长;编辑人员以传统型编辑为主,缺乏复合型人才。在新形势下,环境学科中文期刊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优秀稿源;在现有基础上,走差异化办刊之路,打造特色栏目;改变编辑的服务态度,拓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缩短审稿、发表周期;优化编辑队伍配备,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环境学科 中文期刊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552
  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的主体是各类中文科技期刊,其数量占期刊总数的90%以上 [1 ]。由于受到学术期刊质量评价管理体系等因素影响,很多科研人员倾向于将研究成果投往世界各地非中文学术刊物上,导致优质稿源大量外流,我国各类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21世纪以来,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对环境科技领域的投入也日益增大,环境学科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但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的总体学术质量并没有相应提高。因主办单位不同、办刊定位类似、经营水平较低等问题,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不能充分发挥其对我国优秀环境类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和科技传播作用。目前,关于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动态已有较多研究报道 [2-4 ],但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困境研究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期刊质量的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科研评价体系导致中文优秀稿件较少
  优秀稿件是期刊持续生存、发展的坚实基础,也是期刊自身学术性和影响力的真实反映 [6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为了让自己及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更多人所了解、认可,以及为了满足科研评价体系的要求,如职称评定、学科评估、科研奖励、毕业考核、绩效考核、项目申报、课题评审等的要求,选择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英文形式投往国内外数据库,导致优秀科研论文外流。大部分工科院校、研究机构的环境专业,普遍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在SCI、EI等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才可以毕业,这同样导致大量优秀稿件外流。在环境学科研究投入逐年加大、论文产出量逐年增加的背景下,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的稿件质量却未见明显提升,发表的论文多是课题研究的“边角料”,研究内容普遍单薄,创新性不突出。
  (二)办刊宗旨基本一致,以综合性为主
  环境学科现有24种期刊多为综合性期刊,专业性期刊数量不多;出版单位隶属于不同的主管、主办单位。例如,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排名靠前、发文量较大的《中国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研究》均为环境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办单位分别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办刊宗旨基本一致,基本涵盖了环境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期刊定位雷同,区分度不大。
  (三)服务质量不高,发表周期较长
  环境学科中文学术期刊大多由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或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主办,办刊经费通常为主办单位的财政或者其他收入支出,期刊编辑通常也属于各科研机构、社会团体的“体制内”工作人员,对其编辑出版工作的考评与作者的投稿满意度、读者的阅读满意度并不相关。在目前出版行业快速变革的形势下,这种傳统、僵化的办刊体制和办刊模式导致期刊编辑的服务未能跟上新形势变化,部分编辑服务意识较为淡泊、服务态度不够端正、服务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收到稿件没有及时反馈;因主观或者客观因素导致审稿周期过长;退稿的审稿意见过于笼统、随意;出版周期普遍偏长等。环境学科期刊的发表周期一般为6~14个月,因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他作者评职称、课题评审等时间要求,学术研究成果发布的时效性等原因,出版周期偏长一直为作者、读者所诟病。
  (四)编辑人员功能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
  目前,环境学科学术期刊大多由各单位分散办刊,没有形成集团化出版的优势,在期刊的发展经营策略、办刊管理模式、数字化电子出版等方面“单打独斗”,无法形成合力。各期刊编辑以精于环境学科专业知识和编辑业务的编辑人员为主,普遍缺乏擅长数字化出版、期刊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难以满足新形势下中文期刊的发展要求。另外,环境学科的期刊出版一般不是研究机构、社会团体这些主办单位的主要业务,导致期刊出版编辑人员不受重视,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人员构成以“老、妇、弱”为主,难以吸引到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发展的对策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研评价体系的弊端,积极探索更加公平、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成果评价手段。近年来,国家先后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建议,要求“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但大多数科研机构以期刊引证指标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并未改变。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文科技期刊仍将面临虽然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优质稿件依然短缺的尴尬局面,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也不例外。为应对目前期刊发展的困境,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优秀稿源
  对中国的科研工作者来说,中文期刊具有本土语言优势,能更容易、更快地获取本领域的最新科技信息,与编辑的交流沟通也更为容易、便捷。作为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应充分利用中文期刊的语言优势,积极争取优秀的科研成果以中文形式发表。一是切实发挥主编和编委们的作用,利用主编、编委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学术地位与号召力,吸引有创新、有深度的高水平中文稿件;二是加强与主要研究团队、一线高水平专家的业务联系与学术交流,跟踪重大的环境科研课题,争取第一手高水平研究成果以中文形式发表;三是增强选题策划与定向、精准约稿,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根据国家环境状况、学科发展特点和期刊发展的需要,开展主题征稿与定向约稿;四是积极参加本领域学术会议,有能力的期刊编辑部可以自己策划、组织学术会议,了解环境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与科研一线保持紧密联系,让更多研究人员了解期刊,同时也了解一线研究人员对期刊的需求和期望,吸引优秀稿源,增强期刊凝聚力,扩大知名度。   (二)差异化办刊,创建品牌栏目
  在环境学科各主要期刊均为综合性期刊的情况下,应努力做到差异化办刊,根据主办单位性质、期刊自身具体情况,面向不同专业、层面的作者和读者进行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明确期刊的专业立足点和服务重心,明确期刊具体的服务目标人群,突出各期刊自身的特色,将特色融入期刊内容、办刊具体模式及期刊运营管理等方面,避免期刊除了刊名外,发表内容、服务对象千篇一律,毫无差异。《中国环境科学》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不具备其他期刊由高水平研究机构主办的优势,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是环境领域研究人员覆盖范围最广、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团体,《中国环境科学》应充分发挥学会会刊的优势,利用学会与个人会员、单位会员频繁的学术交流,向广大基层科研机构倾斜,争取最广泛的读者、作者群体。
  创建特色品牌栏目是突出期刊特色、增强期刊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其他三份综合性期刊主要偏重于环境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对环境经济、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法、环境影响评价等社会科学涉及较少,《中国环境科学》可在保证稿源质量的情况下,向相关科研机构定向约稿,适当增加环境社会科学类的稿件发表。
  (三)提升编辑服务质量和效率,缩短发表周期
  优质稿源是期刊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各期刊之间对优秀稿源的吸引、争夺,实质上是对高水平研究团队、学者的争夺。为此,通过改善期刊编辑的服务态度,拓宽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可以提升作者的投稿体验,吸引作者持续投稿,对于提升期刊的学术竞争力、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1编辑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尊重和重视每一位作者。让服务意识贯穿于稿件处理的每一步工作中,收稿、初审、送外审要及时;退稿应给出具体、中肯的意见,做到“退稿不退人”;尽量缩短审稿周期,对因审稿专家迟迟不能返回审稿意见的文章,及时更换专家,并向作者做出说明;根据作者的需求,对拟录用的稿件开具录用证明,或者实行网络首发;及时邮寄样刊,发放稿费;在不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下,给予作者充分的理解与帮助等。
  2编辑应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学术期刊编辑通过初审作者稿件、综合外审专家审稿意见、处理复审稿件,决定一篇文章是否拟录用;通过对文章的编辑加工,使作者的研究成果能以规范的、完美的形式发表。因此,环境学科期刊编辑只有具备较强的环境专业学术能力、编辑出版业务能力、学术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为作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编辑服务。环境学科是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而且随着我国环境整体状况的发展,环境学科知识不断深化、更新,作为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学术期刊编辑只有具备丰富的、与时俱进的学科专业知识,在审阅稿件时,才能正确把握稿件的创新性、科学性;编辑加工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升稿件的学术质量。
  3优化稿件处理流程,缩短发表周期。在现有的期刊出版流程下,期刊出版有固定周期,而高校一般要求博士、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在毕业前见刊;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进行职称评聘和科研奖励时,也要求文章在规定时间内见刊;课题结题验收时更对发表的文章有时限要求。学术期刊在提升编辑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应尽量加快稿件处理速度,优化稿件处理流程,缩短整体发表周期。在稿件发表时间上与有发表时限要求的作者充分沟通,盡可能满足作者的需求。
   (四)优化编辑队伍,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
  数字化出版的出现和发展,人们阅读习惯、交流方式的改变,冲击了纸质期刊的出版、发行,给传统学术期刊的运营、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环境学科的科技期刊编辑多为“传统型”编辑,一般为具有专业学术教育背景的硕士、博士,普遍更善于文章编辑加工,各细分专业的选题策划、信息技术和经营管理普遍较为薄弱。一方面,各学术期刊编辑应积极适应学术期刊出版的新要求,加强相关领域的学习,提升期刊经营、数字化出版能力;另一方面,期刊编辑部应引进复合型的出版专业人才,优化人才配置,并增加期刊出版运营经费,拓宽编辑人员的发展通道,以便引得进、留得住人才,形成编辑能力提升与期刊发展互相促进,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总结了环境学科中文科技期刊存在的如下问题:因科研评价导向导致优秀中文稿件较少;期刊办刊宗旨基本一致,以综合性期刊为主;编辑服务质量总体不高,发表周期普遍过长;编辑人员功能较为类似,缺乏复合型出版人才。针对这些问题,环境学科中文期刊应采取多种措施,吸引更多的研究成果以中文形式发表;根据主办单位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差异化办刊,打造特色栏目;提高编辑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尽量缩短发表周期;优化配置编辑队伍,培养、引进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2 ]王婧,刘志强,张芳英2016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 [J ]科技与出版,2017(2):34-38
   [3 ]李殷,钱俊龙路在何方——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刍议 [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27-1131
   [4 ]刘冰,姜永茂奋力推进中文科技期刊建设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9,31(2):119
   [5 ]黄浩海论新时期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及提高[J]学会,2017(10):61-64
   [6 ]徐会永从稿源外流和中英文特点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J]编辑学报,2020,32(4):372-375,379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科技团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就有关联。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党组织成立的科技团体有40多个。新中国建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1958年9月,经党中央批准,全国科联、全国科普两大团体合并,成立中国科协。中国科协成为中国科技团体的核心和集中代表,由此掀开中国科技团体的新篇章。在党的关心重视下,中国科协各团体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全
[摘要]  公路基础建设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实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公路学会以“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为平台,吸引大量前沿科技成果,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形成科技成果从申报、评价、评奖、咨询直至转化的服务体系,以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行业创新基金为两大抓手,采用“一平台+双驱动”的服务模式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条件下的交通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探索了有效发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去定位、去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科协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工作是科协的主体工作。我们要做好新时代学会工作就必须找准新定位,以科学的方法推动学会工作。  科协所属学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宽,范围广,既包括科技社团党建工作,也包括科技社团管理工作,
[摘要]类比推理法是一种古老且思辨的科学方法,对于新知识、新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有着很强的适用性。该文简述了类比推理法的特点与发展,阐述了其与科普教育的契合之处,论述了其在科普教育领域如何为教育者传播科学知识以及受教育者理解科学知识提供有效帮助,并基于案例分析了该方法在科普教育中的应用情景,说明了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科普工作者使用此种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类比推理法科普教育应用情景建构主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