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脉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层间藤本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在群落中的生长格局和居群动态变化,以燕山区域内的野生软枣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圆法分区域进行了野生软枣猕猴桃的居群结构调查,编制了特定时间生命表并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表明:燕山区域Ⅰ—Ⅱ径级(幼苗阶段)种群个体分别占总数量的15.39%(东段)、31.25%(中段)和30.76%(西段),总体居群结构呈"倒金字塔"型,种群表现出衰退趋势。调查区域软枣猕猴桃的高度结构基本符合连续发育特征,相对完整。燕山东段和中段的软枣猕猴桃较明显地趋近D
其他文献
灾难地景观格局及生境质量演化特征研究对于评估灾难破坏力及其滞后性,揭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提取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景观类型结构,借助景观指数和InVEST模型刻画研究区近49年来的景观格局和生境质量演化轨迹,使用CA-Markov模型模拟核事故对区域生态景观的影响。研究表明:(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改变了隔离区原有的景观结构,导致耕地、建设用地等人为景
作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的因素,水生态安全格局是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组成部分,科学评估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生态系统管理及保护,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甘肃地区17个流段为研究对象,基于SENCE(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构建涵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资源、生态环境4方面33指标的初步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改进生态位理论结合模糊系统分析对初步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
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是生态公益林的首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简称"林改")的重要目标。为了厘清福建林改对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的影响,以促进生态公益林质量的精准提升。运用综合蓄水能力法测算分析了福建省5县(区)723个村林改前后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林改对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能力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林改后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量普遍增加
报道了香港17种植物新记录:无配膜叶铁角蕨[Hymenasplenium apogamum(N.Murak.&Hatan.)Nakaike]、似薄唇蕨(Leptochilus decurrens Blume)、穿心藤[Amydrium hainanense(H.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