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digy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世纪七十年代,伴随着经济危机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完善,西方社会出现了新公共管理视角,试图以新的视角对原有的政府管理弊病进行改革。目前,新公共管理视角已经在西方社会政府管理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政府管理也有许多不能与时代相适应的积弊,尤其是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更是进入深水区,在分析我国政府现有管理体制的弊端上,科学借鉴新公共管理视角对我国政府管理模式进行及时创新十分必要。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 政府管理创新
  一、新公共管理视角提出的背景与核心理念
  上世纪七十年代,现代化的全球贸易体系初具规模,信息化建设也逐步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展开,全球市场化水平达到全新高度,知识经济也随之兴起。在此时代巨变下,西方各国政府的原有管理体制纷纷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相继出现了政府财政危机、社会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政府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新公共管理运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旨在以企业管理科学和经济学理论指导政府管理,以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管理水平的运动。具体来讲,新公共管理视角包含了以下七个方面的主张:(1)政府管理应该引领社会发展方向而不应该过多干涉具体事物;(2)社会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要引入市场化机制特别是竞争机制,政府管理和市场调控相结合;(3)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引入政府管理之中;(4)改革政府的授权和分权机制使其更加合理;(5)构建服务型政府,政府服务应以公民需求为导向;(6)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提高对工作结果和工作产出的关注,使政府管理更加高效;(7)以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改进政府管理工作,建立电子化政府。
  二、当前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改革开放已将近四十年,四十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信息和网络技术已经深刻影响了社会日常的方方面面,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脚步不断加快……与西方社会上世纪七十年代相似,随着这些变化的出现,我国政府的原有管理体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当前我国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从而对症下药进行改革十分必要。总体来看,我国政府管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政府管理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十分落后。我国政府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首先体现在政府管理观念不能与时俱进,管理观念的落后直接阻碍了政府管理的各项改革进程。正如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不仅在社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但是,我国政府管理的指导观念仍是老路子,在社会经济发展上,政府与市场的矛盾冲突仍有发生,对于社会发展方向的宏观把握上,政府管理和宣传不够明确,而在社会具体生产和管理之中,政府涉足过多,市场化机制难以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取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作用。另外,对于政府日常管理中如何与市场结合,如何与企业结合,如何采取现代化技术仍有许多不明确之处。
  2.政府管理体制目前尚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如果说政府管理理念落后是当前我国政府管理的内在根因,那么政府管理体制的落后则是政府管理思想落后的直接体现,这也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因。自十七大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但是直到目前,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中仍然存在诸多缺陷。这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的转变仍然不够深入彻底,在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中,政府的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仍然比较常见。而在政府的另一职能,即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上,虽然政府机构人员日益庞大,但是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仍然比较低下,区域间和城乡间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差距较大。政府机构层级过多,职权范围不够分明,层级相互重叠,监管缺失没,办事效率低下的现象仍有发生。
  3.政府管理所采用的方法手段十分老旧。政府管理的重点一在社会日常管理,二在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政府管理的实效性才是百姓对政府管理满意度的直接评判标准,而政府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则是可以十分灵活的。但是目前而言,我国政府管理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依旧十分呆板老旧。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在我国各行各业中得到快速普及,具有人力所不能比拟的快速、高效、服务范围广的特点,但是信息化管理在我国政府的管理建设中仍然十分薄弱,政府人员机构庞杂却又办事效率不高。另外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依然采取行政化手段而不是市场化手段,公有制下一些公共服务提供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与百姓的日常诉求存在脫轨现象。
  三、如何借鉴新公共管理视角对我国政府管理进行创新
  1.与时俱进转变政府管理观念是前提。与时俱进转变政府管理观念是政府管理体制改革首先所要做到的。具体来讲,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包括以下几点:(1)变管理重点为服务重点。新公共管理视角下,要求政府管理借鉴企业管理,以顾客需求为服务导向,而对于政府管理而言,顾客需求就是百姓诉求。政府在公共服务过程中要将百姓切实诉求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在管理服务过程中要全面接受群众监督;(2)树立市场化理念。新公共管理视角要求政府管理要在宏观上把握社会前进方向,具体建设、服务和管理要充分发挥市场化机制,充分体现市场资源配置的高效性;(3)树立质量为本原则。新公共管理视角要求政府在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服务的实效和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2.要不断对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其次,要不断对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深化改革。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宏观方向把控而非具体执行,要牢固树立权界意识,保证政府权力不能缺位,更不能错位和越位,该政府管的政府要担起责任,不该政府管的政府坚决不能涉足。其次,要深入推进政府组织机构改革,减少纵向层级,避免方针政策在向下执行过程中的变质,同时横向的层级间要明确彼此的权限,既不能出现权力真空,更不能出现权力重叠,精简不必要的人员和机构,保证政府机构组织的高效和活力。最后,政府管理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的提供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避免出现垄断局面。
  3.采取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政府管理。最后,政府管理工作中要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政府的施政观念上要注意科学施政,运用经济学知识和社会管理知识选择最佳的施政方法,对政府财政的投入和产出要有科学的统计和全面准确的评估分析。另外在硬件建设上,要积极建立网络化政府、信息化政府,推行网络问政积极运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进行政府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使网络的高效性、便捷性和互动性,全面改变当前政府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四、结语
  新公共管理视角对当前我国政府管理改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政府管理改革过程中要积极领会新公共管理的内涵,从思想转变做起,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运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全面提升政府管理实效。
  参考文献:
  [1]刘淑珍、王学军、张登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管理模式转型[J].理论学刊 2009 年12期.
  [2]魏青松.论建国60年以来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9年03期.
  [3]徐平.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构建[J].理论与当代, 2009年08期.
  [4]李传军.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服务业开始渗入到每个行业中,将图书馆文化带入到窗口建设中,实现由服务向文化的衍生,这是新世纪图书馆提升自身服务窗口的文化内涵切入点。为提升图书馆服务窗口的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多角度如礼仪规范、环境建设、特色窗口等展开研究,以此更好的推动图书馆服务窗口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图书馆 服务窗口 文化内涵  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制造出来的精神、思想、艺术等等,当这种文化以窗口为
期刊
摘 要: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同样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本单位文化建设过程,探讨如何加强文化建设。  关键词:理念 民生 执行 学习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同样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期刊
摘 要:档案资料的保存和开发利用,对于人类社会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可以更好的借鉴经验,避免失误,也可以扩宽眼界,学习到更为广阔的知识。档案资料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数字化时代之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信息革命中的一次深刻变革,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社会公众的传统思想观点,档案信息化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相关政策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仍然不够
期刊
摘 要:互联网技术为档案信息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实现了从馆藏到网络管理传播的途径,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快速化、便捷化。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各行各业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本文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环境 档案信息资源 开发利用  一、引言  档案作为一种资源就需要拿来利用,为人们生产生活服务,而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档案只能当作废纸。可见档案中包
期刊
摘 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分析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因素,可有助于优化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加强企业凝聚力,增强企业管理质量,提升企业工作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结合相关理论,对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  关键词:企业文化 行业文化 影响因素  一、引言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运营与发展中,通过长期的实践形成的思想观念,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对其产生影响的
期刊
摘 要:“十年企业靠管理 百年企业靠文化”,为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近年来,我公司结合六十多年企业发展的历程总结出的管理经验,提炼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理念,确定了“争创行业一流 打造百年名企”的企业目标和“严格管理、科学发展、追求卓越、强企富民”的企业使命等企业理念,如何实现这些宏伟蓝图,需要广大干部员工坚定信心、众志成城、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顽强拼搏、奋勇前行。标杆引路——树立
期刊
摘 要:员工品行档案是人才品行的主要信息源,是客观公正评价一个员工品行素质的重要依据,与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息息相关,是员工岗位晋升、职业发展、评先评优的重要评价依据之一。做好员工品行档案建设,管好用好员工品行档案,对企业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毕节卷烟厂员工品行档案建设为例,分析了员工品行档案建设及运行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贴合工厂实际,创新员工品行档案建设模式和运行模式,将员工品行档案建
期刊
摘 要:人事档案是记载个人学习、工作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培训考核、晋升提拔、工资变动等多项内容的材料;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审核员工“三龄两历一身份”的最有力凭证;是涉及员工退休待遇等切身利益的主要材料。因此,加强人事档案重视程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提升档案管理人员能力素质是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 对策
期刊
摘 要:政府想要改善在民众中的不良形象,必须重视起项目管理文化建设。通过项目管理文化建设团结团队的的凝聚力,提升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改善政府在社会上的形象,树立一个健康清廉的形象。本文就将对项目管理文化建设的作用、加强项目管理文化建设与创新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项目管理文化 建设 创新  科技越来越发达,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与时俱进。政府部门此时需要加强项目管理文化建设来聚拢人心,团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的断加快,涌现出一大批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甚至于国与国之间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往来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改变了社会生活。电子商务逐渐成为我国企业间的主要的贸易方式,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电子商务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贸易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便捷的电子商务活动,例如网上购物等,降低了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