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学术活动掠影
【机 构】
:
南京大学雕塑艺术研究所
【出 处】
:
民族艺术
【发表日期】
:
2005年4期
其他文献
李一生于孔孟故里,儒家文化在耳濡目染中早以融入血脉,这似乎是不求而在的。在他的书法创作中,小楷便充分地表现了“中和”的审美指向。其小楷接源魏晋,旁参隋唐写经,点画工丽,风神散逸,于不激不历中溢出浓郁的书卷气。秀美流便的行书,朴厚酣畅的章草,秀逸工稳的小楷,构成了李一书法创作的三种形态。在这三种型态里,既反应了作者驾驭多种书体的艺术才能,又表现了文化作用于书的统一性。
现藏美国大郜会艺术博物馆的石涛《归棹》书画册页(共24页,12页山水花卉加12页对题)是石涛晚期(1595)精心结构的一组杰作。石涛似乎要通过这本册页为自己的一生做一个总结——每一袖画不仅主题不同,画法也不同,连每一页对题书法的风格都是经过了精心的选择,从这本册页,我们不仅可以阅读他独特的心灵,同时亦可以领略他变化多端的绘画和书法风格,本文第一部分勾勒了石涛的生平和这组册页的创作背景,并剖析了石涛的心路历程和艺术历程,为理解这拳册页提供一个必要的基础;第二部分逐一分析十二祯画厦其对题书法的内容和风格,具体
从文字的构成与演变看,“傩”为“难”加上“人”。而“难”为“又”与“隹”的组合。由于中国文字的象形特征,又由于甲骨文中“隹”与“又”与帝王的联系,我们不难看出,“隹”与“又”分别取像于原始的鸟图腾与蛇图腾,也就是后来演变而成的凤与龙。从宇宙观念看。“隹”代表“天”,“又”代表“地”,因而“难”是天地的合一。而“傩”为天、地、人的合一。傩仪实际上是仪式象征秩序之天地人、神鬼人合一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