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1月20日,在江西省赣州市举办的全国首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暨第三届“农村小康电视节目工程”活动评选中,由漯河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赵五臣主创的系列节目《徐德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构思一举夺得了“全国优秀栏目奖”。从赣州回来的第二天,记者见到了赵五臣,他告诉记者:“这已经是第64次获大奖了”。在他那间不大的书房里,透过一个个烫金的荣誉证书和一个个闪着光环的奖杯,仿佛看到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八毛钱稿费把他领上新闻这条道儿
赵五臣出生在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大杨村。1983年他考入当时的郾城县青年高中读书。从此,一个个梦幻般的美好憧憬在他脑海里勾勒出来:当作家,课余时间创作小说、诗歌;当记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全写下来,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刊登、播出。
1984年麦收时节,他回到老家帮助家人收麦。耳闻目睹了本村青年农民杨玉厚勇救落水儿童的全过程,他很快以《杨玉厚勇救落水儿童》为题写了一篇近800字的新闻稿,寄给了郾城县人民广播站,这是一篇他从事新闻的处女作。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开学后一次吃中午饭时,小喇叭里居然把这条新闻稿播出来了,而且还在一周后给他寄来了八毛钱的稿费。当时班里的同学把这张汇款单传来传去,不住地叫着“赵大记者,真有本事,一发命中,不简单真不简单!”这件事着实让他兴奋了好几天。
从那以后,赵五臣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赵五臣刚接触新闻创作时,正是农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起步阶段,集体所有制被打破,每家每户都分到了责任田,这样一来责任田就成了老白姓的命根子。为了多分到一份责任田,1984年暑假,他按照父母的安排闪电般地结婚了,这就预示着刚上一年的高中学业要结束了。命运既然作了这样的安排,他不仅没有放弃业余的新闻创作,而是还把它变成了主攻方向,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靠新闻创作闯出一片新天地!
赵五臣搞新闻渐渐有了点小名气。1984年底,郾城县广播站《郾城新闻》以《青年乡一名年轻的通讯员在成长》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新闻播出的第二天,青年乡专门负责宣传的宣传委员受乡党委的委托来到了他家,以每月45元工资、稿费上边发多少乡里补多少的待遇请他到乡政府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自此,赵五臣命运发生了转机。
在青年乡政府搞宣传报道的那段岁月里,赵五臣说那是他成长最快、吃苦最多、同时也是最充实的日子。他说既然人家把咱放到这个岗位上了,那就要对得起人家,否则就问心有愧。青年乡南北狭长约30公里,他所在的大杨村处在该乡的最南边,为了把发生在青年乡的感人事迹和乡政府的工作尽快宣传出去,他白天骑着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部件都响的自行车深入全乡村户采访,晚上伴着一轮残月、一盏油灯和一包香烟爬格子。在他的记忆里,有几件事让他至今都难以忘怀:为了送一篇《青年乡全力做好麦场防火工作》稿子,他冒着炎炎烈日,到万金乡邮电局送稿件,等跑到地方拿出信封投递时才发现写好的稿件已被汗水浸得面目全非;有一年大年三十,他还在青年乡的大街小巷上采访农民移风易俗过春节的新闻,结果他连过年做饺子馅儿的大肉都没顾得上买;还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他骑着自行车去采访,过上坡路时因用力过猛使得自行车把捣断了他的两根肋骨,疼得他半月没有起床。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青年乡从事新闻报道的六年中,他采写的《老年再婚在大杨时兴》、《大杨夜色》、《供销社里支农忙》、《喷雾器租到乡间 农民方便又省钱》、《法律春风吹进村 陈规陋习败下阵》等571篇新闻、消息、专题、通讯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刊登和播出。他也先后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工作者”,连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一纸实习调令让他由“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
由于事迹突出,赵五臣受到了上级领导重视。1990年9月,当时的郾城县广电局以“为了缓解我县广播电视采访人员不足的矛盾,特调贵乡通讯员赵五臣到县广电局实习”寥寥数语的调令,把他从乡里借到了县里。
刚到广电局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要外出采访,一个月下来发了四五十条新闻,忙得他不亦乐乎。那阵子,他思考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既然远离乡村、远离父母、远离妻儿,那就要干出点名堂,因此,每天晚上,诺大的局办公大楼就成了他挑灯夜战的战场。《河南种鸡飞港澳》、《有水快流不乱流 风筝任飞有线牵 郾城县社“四放开”并举“四结合”》、《郾城电力公司探索企业政治工作新路》等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 海外版》、《中国商报》、《中国电力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台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或播出。同时又以《大马庄建国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农民争上“诸葛台”》等四件新闻作品被评为年度好新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郾城广电局把他留下来以后,他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刻苦努力地专注于他十分钟爱的事业。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走上了郾城电视台专题部主任的岗位。在他看来,岗位变了,工作性质没有变,只有干出突出的业绩才能让人信服。同时,赵五臣又是一个能吃得苦中苦的人,与他共事过的同事都这么看。1994年年底,当他听说老窝镇有一个村干部去世,村民们自发地为其建起了一座墓碑的事情后,觉得这是一条好新闻,就马上和同事一起到那个村进行采访。回来后立即写稿,稿子写到一半他们觉得稿子的深度还不够,还需要再赴老窝镇进行采访。当他们再进这个村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当时刚下过一场大雪,赵五臣因急着赶路,脚上穿的皮靴底儿被黑泥巴粘掉了,后来只好把鞋带解下来捆住鞋底,到村民家中进行走访。在回来的路上,他的两个同事开玩笑说,宋朝的老寇准背靴访出个杨元帅,你鞋带儿栓鞋底儿采访一定会出好新闻!当这篇题为《镌刻在村民心中的丰碑》的长篇通讯在省台播发并获得当年广播类好新闻二等奖时,赵五臣说,再苦再累也值。
二十五年的执著追求使他站到了最高领奖台
1997年秋,赵五臣凭借过硬的业务技术被调到漯河电视台,任《特区经济 农村版》节目制片人,从此他的舞台更大了,视野更宽阔了,但压力也更大了。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新闻学全课程,并取得了大专文凭。
在当地的干部和老百姓当中,如果说赵五臣是一个响当当的新闻人物的话,那么几部新闻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就更使他名声在外了。《王香萍科学种棉创奇迹 一棵棉结桃408个》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节目中播出,后来全国17家省级卫视都在新闻节目中进行了报道,新华社为此还在全国发了通稿。这填补了漯河市自拍新闻上中央台的空白,新华社发通稿更是绝无仅有。2000年4月,由他采制的专题片《舞阳财神唱大风》再次在央视播出,《中国电视报》开辟专栏专门介绍这部专题片的创作手法和新闻事件。此节目的播出,对于推广舞阳经验、提高舞阳在全国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道酬勤,自1984年初涉新闻到现在将近25年的时间里,他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 800多篇。在当时没有约稿的情况下,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于2003~2004年连续两年夺得漯河市新闻外宣发稿第一名,其中2003年占全台发稿总数的1/3。他也因此被漯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多次被市委宣传部、市记协评为“外宣先进个人“,被市广电局、市电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儿童工作者”。当时一位漯河市的市委领导听到他的事迹后感叹地说:“电视台多出几个像他这样的典型,那漯河的外宣工作就不用发愁了!”
这就是从小乡村走出的“大记者”赵五臣!愿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八毛钱稿费把他领上新闻这条道儿
赵五臣出生在漯河市召陵区青年乡大杨村。1983年他考入当时的郾城县青年高中读书。从此,一个个梦幻般的美好憧憬在他脑海里勾勒出来:当作家,课余时间创作小说、诗歌;当记者,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全写下来,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刊登、播出。
1984年麦收时节,他回到老家帮助家人收麦。耳闻目睹了本村青年农民杨玉厚勇救落水儿童的全过程,他很快以《杨玉厚勇救落水儿童》为题写了一篇近800字的新闻稿,寄给了郾城县人民广播站,这是一篇他从事新闻的处女作。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就在开学后一次吃中午饭时,小喇叭里居然把这条新闻稿播出来了,而且还在一周后给他寄来了八毛钱的稿费。当时班里的同学把这张汇款单传来传去,不住地叫着“赵大记者,真有本事,一发命中,不简单真不简单!”这件事着实让他兴奋了好几天。
从那以后,赵五臣对新闻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赵五臣刚接触新闻创作时,正是农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政策的起步阶段,集体所有制被打破,每家每户都分到了责任田,这样一来责任田就成了老白姓的命根子。为了多分到一份责任田,1984年暑假,他按照父母的安排闪电般地结婚了,这就预示着刚上一年的高中学业要结束了。命运既然作了这样的安排,他不仅没有放弃业余的新闻创作,而是还把它变成了主攻方向,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靠新闻创作闯出一片新天地!
赵五臣搞新闻渐渐有了点小名气。1984年底,郾城县广播站《郾城新闻》以《青年乡一名年轻的通讯员在成长》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新闻播出的第二天,青年乡专门负责宣传的宣传委员受乡党委的委托来到了他家,以每月45元工资、稿费上边发多少乡里补多少的待遇请他到乡政府专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自此,赵五臣命运发生了转机。
在青年乡政府搞宣传报道的那段岁月里,赵五臣说那是他成长最快、吃苦最多、同时也是最充实的日子。他说既然人家把咱放到这个岗位上了,那就要对得起人家,否则就问心有愧。青年乡南北狭长约30公里,他所在的大杨村处在该乡的最南边,为了把发生在青年乡的感人事迹和乡政府的工作尽快宣传出去,他白天骑着除了铃铛不响其他部件都响的自行车深入全乡村户采访,晚上伴着一轮残月、一盏油灯和一包香烟爬格子。在他的记忆里,有几件事让他至今都难以忘怀:为了送一篇《青年乡全力做好麦场防火工作》稿子,他冒着炎炎烈日,到万金乡邮电局送稿件,等跑到地方拿出信封投递时才发现写好的稿件已被汗水浸得面目全非;有一年大年三十,他还在青年乡的大街小巷上采访农民移风易俗过春节的新闻,结果他连过年做饺子馅儿的大肉都没顾得上买;还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他骑着自行车去采访,过上坡路时因用力过猛使得自行车把捣断了他的两根肋骨,疼得他半月没有起床。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青年乡从事新闻报道的六年中,他采写的《老年再婚在大杨时兴》、《大杨夜色》、《供销社里支农忙》、《喷雾器租到乡间 农民方便又省钱》、《法律春风吹进村 陈规陋习败下阵》等571篇新闻、消息、专题、通讯先后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刊登和播出。他也先后被评为“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工作者”,连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一纸实习调令让他由“游击队”变成了“正规军”
由于事迹突出,赵五臣受到了上级领导重视。1990年9月,当时的郾城县广电局以“为了缓解我县广播电视采访人员不足的矛盾,特调贵乡通讯员赵五臣到县广电局实习”寥寥数语的调令,把他从乡里借到了县里。
刚到广电局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要外出采访,一个月下来发了四五十条新闻,忙得他不亦乐乎。那阵子,他思考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既然远离乡村、远离父母、远离妻儿,那就要干出点名堂,因此,每天晚上,诺大的局办公大楼就成了他挑灯夜战的战场。《河南种鸡飞港澳》、《有水快流不乱流 风筝任飞有线牵 郾城县社“四放开”并举“四结合”》、《郾城电力公司探索企业政治工作新路》等新闻稿件在《人民日报 海外版》、《中国商报》、《中国电力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台等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发表或播出。同时又以《大马庄建国以来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农民争上“诸葛台”》等四件新闻作品被评为年度好新闻。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郾城广电局把他留下来以后,他凭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更加刻苦努力地专注于他十分钟爱的事业。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走上了郾城电视台专题部主任的岗位。在他看来,岗位变了,工作性质没有变,只有干出突出的业绩才能让人信服。同时,赵五臣又是一个能吃得苦中苦的人,与他共事过的同事都这么看。1994年年底,当他听说老窝镇有一个村干部去世,村民们自发地为其建起了一座墓碑的事情后,觉得这是一条好新闻,就马上和同事一起到那个村进行采访。回来后立即写稿,稿子写到一半他们觉得稿子的深度还不够,还需要再赴老窝镇进行采访。当他们再进这个村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当时刚下过一场大雪,赵五臣因急着赶路,脚上穿的皮靴底儿被黑泥巴粘掉了,后来只好把鞋带解下来捆住鞋底,到村民家中进行走访。在回来的路上,他的两个同事开玩笑说,宋朝的老寇准背靴访出个杨元帅,你鞋带儿栓鞋底儿采访一定会出好新闻!当这篇题为《镌刻在村民心中的丰碑》的长篇通讯在省台播发并获得当年广播类好新闻二等奖时,赵五臣说,再苦再累也值。
二十五年的执著追求使他站到了最高领奖台
1997年秋,赵五臣凭借过硬的业务技术被调到漯河电视台,任《特区经济 农村版》节目制片人,从此他的舞台更大了,视野更宽阔了,但压力也更大了。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新闻学全课程,并取得了大专文凭。
在当地的干部和老百姓当中,如果说赵五臣是一个响当当的新闻人物的话,那么几部新闻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就更使他名声在外了。《王香萍科学种棉创奇迹 一棵棉结桃408个》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节目中播出,后来全国17家省级卫视都在新闻节目中进行了报道,新华社为此还在全国发了通稿。这填补了漯河市自拍新闻上中央台的空白,新华社发通稿更是绝无仅有。2000年4月,由他采制的专题片《舞阳财神唱大风》再次在央视播出,《中国电视报》开辟专栏专门介绍这部专题片的创作手法和新闻事件。此节目的播出,对于推广舞阳经验、提高舞阳在全国的知名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天道酬勤,自1984年初涉新闻到现在将近25年的时间里,他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稿 800多篇。在当时没有约稿的情况下,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于2003~2004年连续两年夺得漯河市新闻外宣发稿第一名,其中2003年占全台发稿总数的1/3。他也因此被漯河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多次被市委宣传部、市记协评为“外宣先进个人“,被市广电局、市电视台评为”先进工作者“。2005年他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儿童工作者”。当时一位漯河市的市委领导听到他的事迹后感叹地说:“电视台多出几个像他这样的典型,那漯河的外宣工作就不用发愁了!”
这就是从小乡村走出的“大记者”赵五臣!愿他飞得更高,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