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传统文化复兴的互动研究

来源 :今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liang3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代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亚欧国家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通道,也是促进亚欧各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现在的“一带一路”,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优秀传统文化亟待复兴,而现在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正带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次以强者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中。本文将从洛阳经济、旅游、文化产业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入手,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文化发展现状,探究洛阳城市发展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一带一路;城市;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27-02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习总书记在2013年提出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走出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1],从而更易向其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城市发展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洛阳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机遇
  (一)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为文化复兴提供了更多可能
  洛阳是一座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十三朝古都的身份使得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资源与利用条件。近些年来,洛阳市对风景名胜的开发始终没有懈怠,仅5A级景区就有五家之多,著名的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佛龛造像遭受到损坏十分严重,而洛阳建立龙门石窟风景区,对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无疑是赋予了它新的生机。龙门石窟风景区将石窟附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将风景区范围扩大,整体格局细分,提高了龙门石窟的整体观赏价值,也使得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龙门石窟风景区的建设,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的不仅仅是文物保护,更是文化复兴与传承。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之一和中国特色风景名胜的重要代表,以一个大气、亲和、厚重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拉动旅游业发展和推动洛阳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推向了世界舞台,无论是我国古代雕刻工艺的高超,还是佛教盛行的历史环境,无论是我国对佛教文化的深刻诠释,还是文字与经书的再创造,都得以全方位展现,文化传播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够给传统文化复兴带来更多机遇。
  (二)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为文化复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丝绸之路开拓了人类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交往的通道。由古代中国丝织品打开的这条商贸通道,不仅是一条影响巨大、流传广远的商贸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典范性、文明交往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带[2]。因此这条文化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作为丝路起点也是文化带起点的洛阳,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上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奠定了良好基础。洛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出土文物不计其数,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往来更是以文化作为中轴而进行的。享誉世界的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内有许多寺院、碑刻、佛像,它将佛教文化按地域区分规划,使人们更清晰的了解佛教发展传播史,了解佛教文化传承以及地域差异所带来的宗教差异;寺中建立与佛教和白马寺发展背景相关的小型博物馆,对文化进行小范围整合,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们研究;它定期举行佛事和法会、诵经等活动,彰显了白马寺所蕴含的丰厚佛教文化底蕴和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漫长岁月中,随着社会的变迁,白马寺不断地演变与发展,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化发展和管理模式[3]。身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在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管理上,不仅仅体现在白马寺的建设经营管理和佛教文化的兴盛,在出土文物的现代化管理方面也有杰出表现。由于洛阳博物馆馆藏量巨大,于是洛阳市于2007年底开始建设全新的展馆并于2009年正式竣工,馆藏的四十多万件文物终于有了踏实的落脚地。灿烂的文化底蕴促使这座博物馆在设计之初便已完全规划好馆藏分类并同博物馆的整体建筑架构相结合,将大批量的展示文物按照年代、地域、风格等方面划分在了不同展厅,这样就使得每一个展厅都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但各个展厅间又紧密相连,让观赏者在品味每一件独立的文物时又能体会到中国历史的厚重。而洛阳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普及传播机构,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展示文物,还有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术研究。通过对博物馆的现代化管理,提高馆内学术氛围,重视学术成果,重视与高校和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单位的交流学习。
  二、洛阳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发展为文化复兴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传播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于传统媒体,它具全民传播、全域传播和去中心化传播等特点,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将消息向受众传播,且受众可以凭借自身意愿参与其中,成为传播环节中的一员,使每一条新闻消息都更有价值,因此新媒体传播逐渐在城市现代化传播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的过渡转型,到新兴网络媒体的高质量建设,都是洛阳媒体现代化发展的缩影,而新兴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传播方式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洛阳日报》是洛阳市当地一家具有权威性的报刊,从1948年开始便伴随着新城市的诞生而呱呱坠地,几十年来历经风风雨雨,其中,它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期表现尤为突出。它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结合受众需要成为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增加网络栏目,提供更多资讯,实现了从传统纸媒向数字化媒体发展的华丽转身。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固定性”,与多变的现代文化形成巨大反差,于是新兴媒体在向受众传播的过程中常常不会选择已经“老旧”的传统文化样式,而是跟随时代步伐,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快餐文化”。所以传统文化面临着新发展,新媒体也面临着如何将传统媒体和传统文化与自身相结合的问题。   洛阳小调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是中华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分支,承载着华夏大地的艺术底蕴和洛阳的地方特色,但作为传统戏曲,小调曲同京剧一样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冲击,而高速传播的西方文化和感染力越来越强的流行音乐的载体,就是传播力与生命力日益强大的新式媒体。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关键阻碍力量就是新媒体发展带给它的冲击。
  (二)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土地开发格局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负面影响
  “一带一路”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总体方略。建设“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长期的国家战略,必将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传统文化的复兴,而这种影响中比较明显的便是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相应文化造成的破坏[4]。
  古代建筑物中也不乏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能够反映朝代文化风格特色的建筑物,但是要建设现代化都市,就势必要进行土地开发,对先有土地格局做整体规划,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式建筑,这就与同一空间中的古代建筑物发生了冲突,而古建筑也因此面临着被重塑或推翻的可能,这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无疑是一种伤害。因此重视土地开发格局的合理性是必然事件,否则给传统文化造成伤害将不可计数。
  三、如何抓住机遇而规避负面影响,以促进传统文化复兴
  (一)合理开发传统文化周边产业
  洛阳城市现代化发展飞速,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形势下,想要令传统文化重绽光芒,我们就要想办法抓住机遇而努力规避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合理开发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产业以促进并带动其发展就是一项良策。从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难看出,适当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文化开放力度,能够强化宣传力和传播力,因此这就是城市复兴传统文化的突破点所在。
  洛阳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周边产品也拥有着一定数量的市场需求,从龙门石窟到白马寺,洛阳可供发掘的文化价值数不胜数,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最直接关联的文化产业,只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把握住机会,稳定健康发展,就一定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复兴。
  (二)直面挑战转危为安
  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均衡、宗教问题、族群与文化的差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互信,会遭遇文化差异、误解以及地区政权更迭、地缘政治格局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甚至破坏[5]。因而在推进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经济、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公正公平发展,人文交流、文化的沟通非常重要。对于新媒体发展为文化复兴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力量,而去规避负面影响,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条件,使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服务。同小调曲类似,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要想突出重围,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是必要手段,充分认识新媒体,认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规避负面影响正视缺陷的同时,借力发挥促进文化复兴的作用,才是万全之策。
  参考文献:
  [1]蔡武.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J].求是,2014(9).
  [2]施福平,唐丹妮.发挥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先发效应[J].上海文化,2014(8).
  [3]宋斐.白马寺建筑与环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4]刘慧,叶尔肯·吾扎提,王成龙.“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5(5).
  [5]沈冬梅.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茶文化[J].茶博览,2015(3).
  [责任编辑:艾涓]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上天总会眷顾那些勤奋追梦的人,多少年来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新闻梦,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夯实着自己的基础。为了实现梦想,他不能懈怠,从未停歇,正是这种执着信念、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使他成为当前中国最年轻的传媒学院院长,他就是本期封面人物——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这些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传媒研究,在传媒学界、业界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理念和管理策略,被誉为新闻界的“三栖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快乐老人报》为个案,通过对该报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31日半年间关于头条报道主题及调研主题的分析,发现与老人切身利益相关的报道主题和调研主题比重比较小,并且其内容生产有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们提出其内容生产的创新策略,以促进媒体对老人权益的关注和全面报道。  关键词:中国老年人媒体;《快乐老人报》;内容生产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雾霾问题自从成为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之后,我国就对其进行了集中报道。本文选取了《中国日报》2011年至2014年这4年以及2015年前3个月间雾霾报道的样本,并对此进行了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由此探讨我国的对外环境报道对于国外受众的影响,同时探究外媒对于雾霾事件的误导是否因为对外报道的内容而有所矫正,进而对改进对外环境报道以及利用对外窗口宣传我国正面的环境观念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中国日
期刊
摘 要:发展城市文化品牌已成为众多城市关于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主要课题。笔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紧紧抓住城区文化特点,形成有皇姑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统筹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打造“皇姑四美”;以皇姑区知名景点名称为蓝本,打造独特的城区文化宣传语;开展与特色城区文化有关的商业活动等建议和策略,为皇姑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为其他城市的文化品牌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考。  关键词:特色
期刊
摘 要:媒体在农业科技传播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地方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最近,也最接地气。本文选取在陕西本土小有名气的对农栏目《农家四季》,试图从该栏目的定位、内容制作、品牌的延伸等方面探讨《农家四季》的成功之道,解析该栏目如何依托本土农业资源,打造品牌栏目,构建对农服务新平台。旨在对其他地方电视台对农栏目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对农栏目;品牌构建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小剧场以其先锋性、独创性,受到了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喜爱,并逐渐发展为独树一帜的文化现象。而不同于北京上海小剧场的林立和活跃,二线城市的小剧场近年来才开始觉醒,并在艰难探索中逐步前行,相关研究处于相对空白,笔者对大连地区的小剧场运营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做出相关对策建议综述。  关键词:小剧场;运营;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
期刊
摘 要:以“女神”与“女汉子”为代表的新兴女性称谓语正在从网络社会逐步走入我们的现实生活,这已然成为了当下一种不容忽视的青年文化现象。文章记录了它们形塑的过程,并对其背后所隐含的关乎男女两性的内涵与深意进行了一些探讨。文章认为,“女神”、“女汉子”等网络青年女性称谓的出现与走红在体现当今女性社会角色转变的同时,背后却仍潜藏有男权色彩。可见,女性真正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路还很长。  关键词:女性称谓;女
期刊
摘 要:新闻纪录片体现着真实客观的社会内涵,通过广阔丰富的题材,让社会公众了解自身社会及国家,担负起了一定的时代使命。南方都市报出品的新闻纪录片《南都深呼吸》,在碎片化的社会里坚守着南都传统的新闻理念。对其节目故事化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对新闻纪录片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借此深思新闻纪录片在未来如何吸引更多受众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纪录片;《南都深呼吸》;受众  中图分类号:G21
期刊
摘 要:新媒体作为新兴媒体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高校党建工作来说,打造新媒体教育平台,转变党员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党员教育水平,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以“学习微平台”为例,进一步论述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新媒体;党员;教育;微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
期刊
摘 要:匿名社交软件在2014年引发热潮,它化解了人们自我表露的需求与熟人社会压力之间的冲突,满足了人们窥视隐私的乐趣。在经历了内容的管控和最初的新鲜感之后,人们希望通过匿名社交排解孤独、消除焦虑、满足好奇的可能性降低,再加上安全性、道德责任的隐忧,用户活跃度下降,匿名社交的价值和前景引起了业内的反思。  关键词:匿名社交;半熟人社交;自我表露;孤独;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