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lei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文]
  北京声音
  文/吴越
  (1)客居京城两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的静。
  (2)北京的静,当然不是荒凉的静。这个城市,人口数以千万,商圈喧哗,楼群生长,昼夜有航班起落。然而,所有的声息都如同碎片,顺着风,搅起一些,还没听真切,它们就低下来,着地了;所有含混的响动,像河底的泥草,像茶杯里的渣脚,微小地交织在主体的边缘,反而映衬出静的亘古远大。
  (3)北京的静,和城市地理相关。三面雄关,指缝间漏下一个平原,不接水路,气质上与山居相近。北方苦寒,气候干燥,日短夜长,并不适宜欢饮达旦。历史也为北京人留下了惯看秋月春风的稳健。年轻时爱瞎侃吹牛的,倘不是为了谋生,过一定年龄还这样,就教大家都瞧不上。皇城根下的平头百姓,基因里埋着“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地线。
  (4)北京的静,使之真正成为北京。
  (5)在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上,我得知有“北京声音”这一项,十分好奇。
  (6)首都博物馆一位负责人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她首先托人传给我原始素材,包含二十多个各有名字的声音文件:唱京剧,二胡,鸽群,蝈蝈,花鸟虫鱼市场,空竹,驴,磨剪子磨刀,清扫寺院,寺院钟声……
  (7)在电脑上,用耳机,终于听到了嘈杂的展览厅里没有听到的那些细微、切近、犹如呼吸般精致而流畅的声音。
  (8)戒台寺清晨台阶上扫地的唰唰声。扫帚带过落叶,落叶是湿的吧,雾应该还没散,初日照高林。
  (9)胡同里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磨一阵剪子,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手艺人说:“你先别录,你要听哪种?”又换了一种吆法,更有古意,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
  (10)驴拉货进城,在墙角不老实,叫唤起来。有大人带着孩子经过,孩子第一次看见驴,咯咯笑了,清脆得像两根花针掉在瓷釉上。
  (11)这些声音,每一个的寻找与录制都很不寻常。
  (12)例如鸽哨,如今踪迹难觅,如果不是有一户祖传鸽哨手艺的人家,辗转听说首都博物馆在进行声音搜集的计划,“找上门来”,这种极具京城代表性的声音也将付之阙如。
  (13)看似举手可得的,也不容易。如清晨禅寺扫阶声,得去好几个大清早,反复调适;天坛的风声,因其南侧有火车道,周围有七千多只鸟,早晨六点多就有游客,难以“提纯”……
  (14)声音,是形象思维之门。推开这道门,人们跨越时空,与这段声音的“生命”同在。在她的理想中,北京应该有一个“音库”,收藏古建筑的声音,民俗活动的声音,自然四季的声音。
  (15)然而,她告诉我,这项收藏并没有按计划继续下去,她为北京建一个“音库”的想法似乎也遥不可及。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有一些声音前两年还有,现在也已经找不着了。”
  (16)是的,这些声音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没有谁觉得要把它们留下来,珍藏之。它们是弱势的,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正如产生它们的市井生活,正如与它们相伴的、多半不会在历史留名的普通人们。有什么必要,为普通到几乎无人察觉的存在与消失的历史立志呢?
  (17)可是,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18)或许,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
  [阅读指引]
  那些远离了的声音
  ——《北京声音》整体理解
  《北京声音》体现出来的是一种遗憾,淡淡的遗憾。
  初一看题目,读者肯定会以为作者会写亲耳听到现实中的各种声音,但没有想到的是,《北京声音》却写了那些在现实中已很难找到,人们也很难感受到的,只能存在于“音库”中的声音。
  这些声音多是北京曾经有过的,但它们“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到没有谁觉得要把它们留下来,珍藏之”,于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多半消失了。当然,在许多人的感觉中,它们并不重要,它们的存在与消失实在不值得人们为之而立志。
  可是,作者说,“当它们如缕地消失,记忆便失去了依傍”。
  什么是记忆?那是岁月,那是经历,那是历史,那是留存于人们心中的感觉。
  什么是依傍?那是实物,那是存在,那是寄托,那是能引起人们感觉的证明。
  感情,不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那是需要现现实实的事物来作寄寓的,比如扫地声,它所寄寓的是一种悠然,一种恬淡;比如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那所寄寓的是一种生存与生活的宁静态度;比如鸽哨,那所寄寓的是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
  我们的时代进步了,城市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旧的东西消失几乎是一种必然,但许多旧的东西寄寓着的历史、情感,也应该被我们遗忘吗?
  作者没有明说,但他说这些声音“嘈杂的展览厅里没有听到”,这些声音“细微、切近、犹如呼吸般精致而流畅”,可以感觉出来一些对现代城市文明的某些抵触;“由于种种原因,它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又能感觉出一些遗憾与惆怅。
  虽然作者也有某种理解与释然,因为他也知道这些“曾经的声音”,“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但毕竟,对于消逝的,可能永远不会再拥有的东西,释然永远不能消解怅然。
  让声音多飞会儿
  ——《北京声音》细部揣摩
  第(1)段开门见山地提出的北京的静,如果不是题目写的是“北京声音”的话,读者几乎以为要写“北京的静”呢,而后面(2)(3)两段所写的静,也不是单纯的声音,还有一种人文地理与文化方面的“静”,这样就让文章有了深深的蕴藉,同时,也为后文写“声音”作了铺垫。
  第(5)段与第(6)段开始写声,那种似乎不经意中透露出的信息,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暗示了所写的声音的现状,已然不可能是现在的声音,而是“唱京剧,二胡,鸽群,蝈蝈,花鸟虫鱼市场,空竹,驴,磨剪子磨刀,清扫寺院,寺院钟声……”等声音。这些声音不能说现在已没有,但显然作者所写到的这些声音,是北京原生态的,草根状态的声音,只有这样的声音才接地气,才能体现一种老北京的文化。试想一下,如果作者换了春晚舞台上的京剧、二胡、空竹,换了豪华别墅中的花鸟虫鱼,换了影视作品中的寺院钟声——那还会有多少沾有泥土气息呢?   第(8)~(13)段是在具体写北京的声音,这几个段落写得非常精彩,既有实实在在听到的声音,又有这些声音所引发的无限遐想,比如“落叶是湿的吧,雾应该还没散,初日照高林”这些内容靠听能听出来吗?还得靠我们的经验与想象,而当我们在头脑中营造出这样的场景时,那种宁静的感觉,不也会随之久久萦绕着我们吗?
  还有磨剪子手艺人的吆喝,“嚓嚓嚓,吆喝一长一短两声”、“尾音像能勾魂。又磨剪子,嚓嚓嚓”,不但摹声惟妙惟肖,还有不同的变化,而那种“能勾魂”的尾音,读者无论如何是不能亲耳感知的,但却能让读者心中直痒痒,至于是怎样的“勾魂”,那就只能靠读者自己想象了,你能想象成什么程度的“勾魂”,就是什么样的。
  还有“驴子拉货进城”的声音,如何能听出是“拉货”呢?又如何听出是“不老实”呢?又是怎么听出孩子是“第一次看见驴子”呢?这些内容都可以在声音中体现,但读者没法亲耳去听啊,就算能亲耳去听,而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能听出来“拉货”、“不老实”、“第一次”吗?哦,声音要接地气,文字也要接地气,而我们的人生经历,更要接地气。
  第(11)到(15)段,是写收集这些声音的艰难。俗话说,得到的总是不爱的;失去了,才觉得珍贵。这些声音太普通太卑微了,所以,它们的消失并不令很多人怜惜。可是,在作者的眼中,正因为他们普通、卑微,容易被忽视,才真正代表着一种民俗文化,一种浑厚而执着的情感,才需要我们真正去注视。
  第(17)和(18)段化遗憾为理解与宽容,可以看作是一种正视历史与现实,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安慰与接受。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说:“不要以为弱小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就没有尊严。”北京的声音,无论如何普通,如何卑微,如何弱势,毕竟是这方热土中生发出来的,无论它的最终归宿是什么,真心希望,让那些声音多飞会儿……
  起于青萍之末,呼啸于万里云天
  ——《北京声音》艺术特色赏析
  优秀的散文往往如风,起于青萍之末,呼啸于万里云天。而散文《北京声音》就是这样的一篇优秀散文。
  一篇散文,切入点不宜过大过空,应该由一些小处切入,然后层层深入,最终开辟出一个大的纵深,通过深化升华而达到了一种“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的效果。
  文章欲写声,却先从静写起;欲写北京许多传统、草根、普通的声音消失的惆怅,则先从听到“那些细微、切近、犹如呼吸般精致而流畅的声音”写起,这样的切入非常自然,因为这是许多北京人所熟悉喜爱的,读者也很容易从中读到一种亲切与温馨,并油然生发出一种“接地气”的感觉。
  可是,作者不动声色地写了这些声音的来历——“首都博物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还有“原始素材”。
  这又是何意?
  已进入“博物馆”,已被归于“非物质遗产”,还有“原始素材”,这一切都已说明,这些声音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或濒临消失。一下子,读者就能读出作者内心深处的那种不舍,那种珍惜,那种遗憾。
  到此时,后面读者随着作者的叙述所感受到的,除了欣赏,还有一种留恋、怀念、珍惜,而这些情感,所对的绝不仅仅是这些声音,还有它们背后的某种情感、民俗、文化、历史,读者不可能不思考这些,而引起读者的思考,恰恰便是作者要升华深化文章的必由之路。
  最后,作者用“很普通,甚至卑微,微小”、“它们是弱势的,默默地来,默默地走”、“有什么必要……立志呢?”、“记忆便失去了依傍”等句子,既想表达自己的惆怅之情,又不愿陷入一种守旧与批判,于是“这些曾经的声音,都已归还给了大历史,无声地滋养着北京的静”这样的句子,又将文章感情升华,怅然、遗憾,却又理解、宽容历史的进步……
其他文献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2年中秋、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走基层》栏目策划了一个记者采访全国各类职业的普通百姓“你幸福吗?”的连续报道,九天里记者在各地调查采访了3500多人,有人回答“幸福就是人没有后顾之忧”,也有人回答“每天把该做的事做完之后,舒舒服服地玩就是幸福”,一位售货员的答案是“幸福就是快乐,幸福不光是挣钱。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一对年轻夫妇当
期刊
算法是计算机理论的技术核心,也是数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算法是新课程改革中新增的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程序化能力.算法语句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教材中介绍了五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每一种语句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但学生在学习算法基本语句时常会犯一些共性的错误.本文从以下几个实例对算法中常见错误作简要剖析.  
期刊
一、高考地位与考查要求  立体几何主要承载着对高中数学基本能力之一——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因而成为每年数学高考的必考内容.从2008年开始立体几何在江苏高考中的占分比重已随新课程内容的变化有所下降,考查难度也随之减弱,在全卷中属于基础题或中档题.考查的题量和题型基本固定,通常一道填空题,一道解答题,有时只考一道解答题;在全卷的位置也相对比较固定,解答题通常在16题.2013年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
期刊
一、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What a pity! I in Hongkong for three more days, but something urgent needed to be handled back home.  A. must have stayed B. could have stayed  C. may have stayed D. need
期刊
一、考查特点与命题趋向  (一)选做题部分  1.几何证明选讲基本考查内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等基础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与抽象思维能力.预测今年高考还会考察平面几何图形中的线段间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线段间的等量关系等.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基本考查内容是: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换;普
期刊
2012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题选用的文体一反常态,由传统的记叙文文体改为议论文文体。这一微妙的变化,使那些熟悉和做惯了那种记人叙事并夹叙夹议文体的考生颇感困难。其实,笔者以为,只要掌握和了解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结构,换个思路,以常见的方法来解题,仍可获得好的成绩。  本文以2012江苏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题为例,简述议论文文体的完形填空题的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以议论文文体的基本结构为解
期刊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方程Cx28=C3x-828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2.把4封不同的信投入3个不同的信箱,不同的投法种数共有_____________种  3.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10,20],3;(20,30],4;  (30,40],5;(40,50],8;(50,60],6;(60,70],4,则样本在(
期刊
“无米为炊”是我们在考场上面对作文题时常陷入的困境。其实,在你所积累的材料中,有些看起来与试题关联不大的素材,经变通处理,也是可以转化成高考作文的题材的。因为每一个感性材料、客观对象,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其内涵往往是多层的、多义的、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开发、多角度利用的可能性。比如“达·芬奇画蛋”这个人所共知的小故事,至少包含四个含义:天才出于勤奋;要打牢基础,练好基本功;学会全面看问题
期刊
1.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给“黄梅戏”下—个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60字。  黄梅戏是一种民间戏曲,流行于安徽省中部。黄梅戏唱腔淳朴,表演细致。建国后整理的传统剧目《打猪草》、《天仙配》、《女附马》等影响较广。这个戏种源于唐初,形成于十八世纪后期皖、鄂、赣三省毗邻的黄梅地区,并因此得名。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黄梅戏已成为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著名剧种。  答: 
期刊
在2012年新课标作文评阅中,笔者发现相当多的同学在素材的使用上存在问题,这种良莠不齐,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某些素材陈旧,用得过多过滥。比如有的同学以“主动做好事,不图报答”观点写议论文,写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的材料;再如一些同学为了论证“良好的习惯(注重细节),有助于成事”的观点,不约而同地写“求职面试因细节而成功”的材料。尽管版本不同:或“主动拣地面纸屑”,或“拣地面的扫帚”,或“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