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武汉这样,对一个“大”字有着异常复杂的情感。
大武汉之“大”,有多重解读。
20世纪初,武汉“驾乎津门,直逼沪上”,与大上海齐名。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成为全国第四大经济中心。
改革开放以后,武汉被沿海等城市赶超,逐步沦为“全国最大的县城”。
进入21世纪,武汉奋起直追,终于重回全国第一方阵,但又被诟病在省内“一城独大”。
??
武汉,究竟是“太大”了,还是“不够大”?站在湖北开启“十四五”的关键节点,探讨大武汉的未来,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一般认为,大武汉的说法,源自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不过,真正让外界认同武汉之“大”,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面积超大,也不是人口超多。
论面积,武汉只有8569平方公里,远远小于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论人口,武汉也比不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地,也算不上“大”。
“大武汉之‘大’,在于它的辐射影响力大。”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认为,人们常说的“大上海”“大武汉”,指的是当时武汉的经济影响力与上海相当。
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经济繁荣之地,多与便利的交通有关。
武汉,特别是汉口,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江交汇处,地处全国的中心位置,自古水运发达,拥有全国中心枢纽的独特地位。
明末清初,汉口就以商贸发达而闻名。据《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记载,当时,湘、鄂、赣、皖、云、贵、川、陕、豫等多省货物都通过汉口中转,汉口在全国商贸中转口岸地位日渐加强。
1861年,汉口开埠,随着英、俄、法、德等国的商人纷纷在汉口建立洋商行分支机构,汉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内联湖北、华中乃至西南西北,外通世界各地,贸易地位进一步提升。
江汉关博物馆的资料显示,1895年至1927年间,汉口直接对外贸易常居全国第三、第四位,间接对外贸易长达21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海,成为著名的国际商贸港口城市。
“正因为当时武汉在全国的经济影响,才让人们认可‘大武汉’。”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王磊说,但目前,论及在全国的影响力、辐射力,“武汉离‘大武汉’还有差距”。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快速崛起、活力无限,位居内陆腹地的武汉则日趋落后。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武汉GDP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基本与前10无缘,多在13-16位徘徊,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与“大武汉”渐行渐远,以至于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出“灵魂一问”:“武汉在哪里?”
进入新世纪,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武汉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能,武汉劈波斩浪,奋起直追。
2012年,武汉GDP突破8000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9位。这也是武汉时隔22年后首次重返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十强。
此后,武汉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人们似乎看到大武汉回归的身影。
2019年,武汉GDP突破1.6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位列全国城市第8位。
“从GDP排名上看,近年来武汉一直位于全国第一方阵,不过武汉仍处于追赶地位,自己跟自己比进步很大,但跟其他城市比还不够大。”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说。
彭智敏所说的“还不够大”,指的是经济规模不够大。
以2019年数据为例。这一年,全国城市GDP前五名城市依次为:上海(3.8万亿元)、北京(3.5万亿元)、深圳(2.7万亿元)、广州(2.4万亿元)、重庆(2.4万亿元)。
从总量上看,上述5城都已迈入“2万亿、3万亿俱乐部”,而武汉仍属于“1万亿俱乐部”。
2020年8月,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城市排名。GaWC定义的世界一线城市共有48座,其中中国内地有4座,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该榜单中,武汉被列为二线城市,且排在二线城市靠后的位置。
尽管GaWC划分城市等级的标准包括国际化、人口、交通、文化等10多个指标,但多数被划入一线城市尤其是排名靠前的一线城市,一个共性特点是GDP总量大。
中國内地上榜的4座城市自不必说,GDP均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约3000亿美元)。而排在上海之前的城市,共有3个,分别是伦敦、纽约和香港,它们的GDP均高于3000亿美元,伦敦和纽约,2019年更是已超过60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线城市也是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辐射带动城市圈发展的中心城市,它们不约而同地呈现出GDP总量较大的特征,并非巧合。
“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GDP虽不够完美,但GDP的总量规模,体现的是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很大程度上仍代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王磊说,只有各个行业创造的增加值越多,GDP的总量才会越大。
发展不够,仍是武汉的最大实际。
GDP总量不够大的背后,折射的是武汉产业发展不够的问题。
按国际经验,当产业结构达到“两个70%”(第三产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70%)时,城市中心化特征明显,资源聚集能力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也较强。 这是因为,随着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工业发展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粗放型发展模式被逐步抛弃,企业需要提供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此时,企业既需要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支撑,对研发与设计、供应链管理、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同时,企业员工对文化、娱乐、旅游、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当一个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聚集效应越明显时,城市的中心地位就越突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效应也就越突出。城市在成长为区域核心增长极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区域资源配置的枢纽。
先看武汉第一个“70%”的情况。
上表是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2019年GDP的构成。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GDP的构成中,武汉与一线城市最大的差距在于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不仅在规模上差距明显,在产业结构占比方面也有不足。业界认为,第三产业占比达65%以上,才符合现代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要求。按这一要求,武汉的第三产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包括金融、研发、设计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相关资源的聚集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
再看武汉第二个“70%”的情况。
第三产业占比高未必经济发展水平就高。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后,制造业如果没有持续发展并实现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就缺乏支撑。
因此,一个地区在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要看制造业是否充分发育、足够强大到能够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这尤其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
据支点财经查询的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就已达到66%;2018年,广州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第三产业达到58%;2020年上半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约占第三产业60%。
武汉市多年未发布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武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2016年发布的一份资料显示,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37.1%,在1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位”。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意味着信息、技术、金融等要素难以大量集聚,也就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而对城市的中心功能造成影响。
这种影响,最直观的感受是,提起武汉的强项,很多人会想到商业,而很少会想到是金融、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
事实上,在一些体现中心城市功能的指标上,武汉的确还稍显不足。
武汉一直在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进步很大,但挑战也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武汉2019年的金融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1个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0。虽然进入10强,但相对于广州、杭州、成都、天津、重庆、南京等其他六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而言,武汉金融产业绩效水平仍相对较低,无论是本土金融机构实力,还是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数量,或是金融要素交易市場规模,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武汉科研实力雄厚,但科研实力与城市创新力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城市竞争力排行中,武汉排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之后,位列内地第5。但在企业层面上,成绩并不非常卓越。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218家,其中“北上深杭”共有156家,占据七成以上份额,而武汉只有4家。另外,这218家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36.5亿美元,而武汉的4家企业估值均在10亿-11亿美元之间,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商贸物流是武汉的强项,底蕴最为雄厚,但与发达物流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武汉地理位置优越,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已形成了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物流发达,但也面临行业集中度不高,航空货运相对滞后,水运特色、临港产业优势发挥不突出等短板。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全国重点城市物流绩效第三方评价报告(2018年)》中,武汉排在重庆、上海、北京之后,位列第4,得分3.712分,与5分的满分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物流需求、基础设施、城市信用等方面得分偏低,亟待进一步完善。
国际交往方面,武汉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019年开通国际(地区)航线63条,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100多条国际(地区)航线相比,还不在一个量级上。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发布的《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研究报告(2018年)》中,武汉位列第16。该报告指出,通常意义上,经济发展程度是决定对外交往活力的关键变量,但武汉是个特例。近年来武汉GDP位于全国城市前 10,但对外交往活力却排在第16位,最大的短板在于经贸领域活力不高,而经贸领域活力指标主要由进出口贸易额、外企数量、合资企业数量等组成。
“总的说来,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支撑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或是国际化程度,武汉还处于快速发展期,还不能放慢脚步,需要更加努力。”王磊说,武汉正处于“长肌肉”、让自己更强壮的阶段。
这个阶段,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对武汉“一城独大”的诟病。有人认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不仅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强,反而还产生了“虹吸效应”,吸附周边城市要素资源。
对此,王磊并不担心。他认为,这正是因为当前武汉还不够大、不够强,自身还在长身体。当武汉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向周边地区溢出,届时就会出现由武汉推动武汉城市圈及长江中游城市群良性发展的局面,“我预测这个时点可能还需要几年,等武汉GDP达到2.5万亿元左右的规模时,溢出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彭智敏也持类似观点,“如果说武汉对周边城市有‘虹吸效应’,说到底还是武汉还不够强,没有起到引领作用。”
但彭智敏也强调,武汉要做大规模,并不是为了大而大,而是要高质量发展。他说,目前武汉的支柱产业中,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等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但这些产业层次还不够高,“武汉只有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向研发、设计、金融等更高端的产业发展,才能对周边城市起到更强的引领作用”。
“武汉由于区位重要,也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和支点,高端要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相对较好,武汉潜力持续释放,未来竞争力还将继续提升。”作为长期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学者,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对支点财经表示。
武汉的未来,湖北省委、武汉市委一直高度关注。
在12月份召开的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擘画了湖北2035年的远景蓝图,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其中,“一主引领”指的是武汉要继续做大做强,强化龙头引领作用。
随后召开的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也明确提出,武汉要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定位,锚定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任务。五个中心即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风正劲,帆高悬。大武汉,未来可期。
大武汉之“大”,有多重解读。
20世纪初,武汉“驾乎津门,直逼沪上”,与大上海齐名。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成为全国第四大经济中心。
改革开放以后,武汉被沿海等城市赶超,逐步沦为“全国最大的县城”。
进入21世纪,武汉奋起直追,终于重回全国第一方阵,但又被诟病在省内“一城独大”。
??
武汉,究竟是“太大”了,还是“不够大”?站在湖北开启“十四五”的关键节点,探讨大武汉的未来,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大武汉之大,指辐射影响力大
一般认为,大武汉的说法,源自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为武汉将来立计划,必须定一规模,略如纽约、伦敦之大”。
不过,真正让外界认同武汉之“大”,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面积超大,也不是人口超多。
论面积,武汉只有8569平方公里,远远小于北京、广州、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论人口,武汉也比不上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等地,也算不上“大”。
“大武汉之‘大’,在于它的辐射影响力大。”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磊认为,人们常说的“大上海”“大武汉”,指的是当时武汉的经济影响力与上海相当。
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经济繁荣之地,多与便利的交通有关。
武汉,特别是汉口,是中国内河的重要港口,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江交汇处,地处全国的中心位置,自古水运发达,拥有全国中心枢纽的独特地位。
明末清初,汉口就以商贸发达而闻名。据《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记载,当时,湘、鄂、赣、皖、云、贵、川、陕、豫等多省货物都通过汉口中转,汉口在全国商贸中转口岸地位日渐加强。
1861年,汉口开埠,随着英、俄、法、德等国的商人纷纷在汉口建立洋商行分支机构,汉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内联湖北、华中乃至西南西北,外通世界各地,贸易地位进一步提升。
江汉关博物馆的资料显示,1895年至1927年间,汉口直接对外贸易常居全国第三、第四位,间接对外贸易长达21年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上海,成为著名的国际商贸港口城市。
“正因为当时武汉在全国的经济影响,才让人们认可‘大武汉’。”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王磊说,但目前,论及在全国的影响力、辐射力,“武汉离‘大武汉’还有差距”。
大武汉,经济规模还不够大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快速崛起、活力无限,位居内陆腹地的武汉则日趋落后。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武汉GDP在全国城市中的排名基本与前10无缘,多在13-16位徘徊,在全国的影响力也大不如前,与“大武汉”渐行渐远,以至于时任武汉市市长李宪生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出“灵魂一问”:“武汉在哪里?”
进入新世纪,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为武汉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动能,武汉劈波斩浪,奋起直追。
2012年,武汉GDP突破8000亿元,位列全国城市第9位。这也是武汉时隔22年后首次重返全国城市经济总量十强。
此后,武汉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人们似乎看到大武汉回归的身影。
2019年,武汉GDP突破1.6万亿元,比2012年翻了一番,位列全国城市第8位。
“从GDP排名上看,近年来武汉一直位于全国第一方阵,不过武汉仍处于追赶地位,自己跟自己比进步很大,但跟其他城市比还不够大。”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说。
彭智敏所说的“还不够大”,指的是经济规模不够大。
以2019年数据为例。这一年,全国城市GDP前五名城市依次为:上海(3.8万亿元)、北京(3.5万亿元)、深圳(2.7万亿元)、广州(2.4万亿元)、重庆(2.4万亿元)。
从总量上看,上述5城都已迈入“2万亿、3万亿俱乐部”,而武汉仍属于“1万亿俱乐部”。
2020年8月,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评级机构GaWC公布了最新的世界城市排名。GaWC定义的世界一线城市共有48座,其中中国内地有4座,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深圳。该榜单中,武汉被列为二线城市,且排在二线城市靠后的位置。
尽管GaWC划分城市等级的标准包括国际化、人口、交通、文化等10多个指标,但多数被划入一线城市尤其是排名靠前的一线城市,一个共性特点是GDP总量大。
中國内地上榜的4座城市自不必说,GDP均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约3000亿美元)。而排在上海之前的城市,共有3个,分别是伦敦、纽约和香港,它们的GDP均高于3000亿美元,伦敦和纽约,2019年更是已超过600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一线城市也是公认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辐射带动城市圈发展的中心城市,它们不约而同地呈现出GDP总量较大的特征,并非巧合。
“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GDP虽不够完美,但GDP的总量规模,体现的是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很大程度上仍代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王磊说,只有各个行业创造的增加值越多,GDP的总量才会越大。
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不足
发展不够,仍是武汉的最大实际。
GDP总量不够大的背后,折射的是武汉产业发展不够的问题。
按国际经验,当产业结构达到“两个70%”(第三产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70%)时,城市中心化特征明显,资源聚集能力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也较强。 这是因为,随着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工业发展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粗放型发展模式被逐步抛弃,企业需要提供附加值高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此时,企业既需要高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支撑,对研发与设计、供应链管理、金融、法律、人力资源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也大大增加。同时,企业员工对文化、娱乐、旅游、医疗等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当一个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聚集效应越明显时,城市的中心地位就越突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效应也就越突出。城市在成长为区域核心增长极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区域资源配置的枢纽。
先看武汉第一个“70%”的情况。
上表是武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2019年GDP的构成。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GDP的构成中,武汉与一线城市最大的差距在于第三产业还不够发达。不仅在规模上差距明显,在产业结构占比方面也有不足。业界认为,第三产业占比达65%以上,才符合现代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要求。按这一要求,武汉的第三产业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包括金融、研发、设计等在内的现代服务业相关资源的聚集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
再看武汉第二个“70%”的情况。
第三产业占比高未必经济发展水平就高。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后,制造业如果没有持续发展并实现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就缺乏支撑。
因此,一个地区在向第三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要看制造业是否充分发育、足够强大到能够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这尤其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力支撑。
据支点财经查询的资料显示,早在2015年,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占比就已达到66%;2018年,广州生产性服务业占比第三产业达到58%;2020年上半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约占第三产业60%。
武汉市多年未发布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数据。武汉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2016年发布的一份资料显示,武汉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37.1%,在15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位列倒数第二位”。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意味着信息、技术、金融等要素难以大量集聚,也就难以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进而对城市的中心功能造成影响。
中心城市功能还需更强
这种影响,最直观的感受是,提起武汉的强项,很多人会想到商业,而很少会想到是金融、研发设计等高端服务业。
事实上,在一些体现中心城市功能的指标上,武汉的确还稍显不足。
武汉一直在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进步很大,但挑战也大。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武汉2019年的金融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1个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10。虽然进入10强,但相对于广州、杭州、成都、天津、重庆、南京等其他六个区域金融中心城市而言,武汉金融产业绩效水平仍相对较低,无论是本土金融机构实力,还是国内外金融机构总部落户数量,或是金融要素交易市場规模,都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武汉科研实力雄厚,但科研实力与城市创新力之间并不完全成正比。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科技创新城市竞争力排行中,武汉排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之后,位列内地第5。但在企业层面上,成绩并不非常卓越。长城战略咨询发布的《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218家,其中“北上深杭”共有156家,占据七成以上份额,而武汉只有4家。另外,这218家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36.5亿美元,而武汉的4家企业估值均在10亿-11亿美元之间,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商贸物流是武汉的强项,底蕴最为雄厚,但与发达物流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武汉地理位置优越,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长江经济带核心,已形成了便捷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物流发达,但也面临行业集中度不高,航空货运相对滞后,水运特色、临港产业优势发挥不突出等短板。
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全国重点城市物流绩效第三方评价报告(2018年)》中,武汉排在重庆、上海、北京之后,位列第4,得分3.712分,与5分的满分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物流需求、基础设施、城市信用等方面得分偏低,亟待进一步完善。
国际交往方面,武汉与一线城市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2019年开通国际(地区)航线63条,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100多条国际(地区)航线相比,还不在一个量级上。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比较政治和公共政策所发布的《城市对外交往活力指数研究报告(2018年)》中,武汉位列第16。该报告指出,通常意义上,经济发展程度是决定对外交往活力的关键变量,但武汉是个特例。近年来武汉GDP位于全国城市前 10,但对外交往活力却排在第16位,最大的短板在于经贸领域活力不高,而经贸领域活力指标主要由进出口贸易额、外企数量、合资企业数量等组成。
大武汉,要继续做大
“总的说来,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支撑产业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或是国际化程度,武汉还处于快速发展期,还不能放慢脚步,需要更加努力。”王磊说,武汉正处于“长肌肉”、让自己更强壮的阶段。
这个阶段,也容易带来一些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对武汉“一城独大”的诟病。有人认为,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武汉不仅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不强,反而还产生了“虹吸效应”,吸附周边城市要素资源。
对此,王磊并不担心。他认为,这正是因为当前武汉还不够大、不够强,自身还在长身体。当武汉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向周边地区溢出,届时就会出现由武汉推动武汉城市圈及长江中游城市群良性发展的局面,“我预测这个时点可能还需要几年,等武汉GDP达到2.5万亿元左右的规模时,溢出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彭智敏也持类似观点,“如果说武汉对周边城市有‘虹吸效应’,说到底还是武汉还不够强,没有起到引领作用。”
但彭智敏也强调,武汉要做大规模,并不是为了大而大,而是要高质量发展。他说,目前武汉的支柱产业中,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烟草、能源及环保等占据相当大的份额,但这些产业层次还不够高,“武汉只有尽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向研发、设计、金融等更高端的产业发展,才能对周边城市起到更强的引领作用”。
“武汉由于区位重要,也是国家重要的中心和支点,高端要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都相对较好,武汉潜力持续释放,未来竞争力还将继续提升。”作为长期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学者,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对支点财经表示。
武汉的未来,湖北省委、武汉市委一直高度关注。
在12月份召开的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擘画了湖北2035年的远景蓝图,明确提出“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其中,“一主引领”指的是武汉要继续做大做强,强化龙头引领作用。
随后召开的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也明确提出,武汉要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定位,锚定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任务。五个中心即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风正劲,帆高悬。大武汉,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