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国服”吗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b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是否需要“国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过去十多年间,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提出设计“国服”的建议,也有人提出“中华服”等设想。
  随着中国人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活跃,在出席本国或其他国家的正式庆典等国事活动时,如何选择服装成为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

西风东渐


  服饰的起源和演变与政治制度相生相伴。中国自西周开始就有自己的服饰制度,《周礼》《仪礼》《礼记》中都有记载,至魏晋南北朝服饰已经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到了清朝,舆服典制非常规范翔实,甚至可以称为繁复,衣服的样式、颜色和材质,按照社会地位的高低、场合仪式的不同,都有明确规定。
  进入20世纪,中国人的服饰观念在大的社会变迁冲击下发生了很大改变。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象征着封建等级的舆服制度随之被废止。孙中山领导下的民国政府革除了大部分前朝服饰制度。
  民国初期的中国面对着全新的国内外环境,尚来不及形成能被社会广泛接受的统一新服装式样,出现“乱穿衣”的现象。从那个时期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军人出身的政治家经常穿的是军便服,而黄兴这样的革命者则常穿西装,倡导议会政治的宋教仁推崇西装和立领衬衣。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穿的是西式燕尾服,后来,他以“博采西制”“尽易旧装”为原则,联合技艺精湛的裁缝设计出中山装——从形制上看,似乎吸收了苏联双排扣“列宁装”和日本士官制服的一些元素,但是在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上,有着鲜明的中国时代印记,表达了与封建服饰彻底决裂的态度。


1955年,周恩来出席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时穿的浅色中山装

  北伐成功之后,中山装被确定为中国高级官员的制服。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从历史照片上看,许多领导人穿的是中山装,亦有穿军装和穿西装打领带的,也有长者穿长袍。在其后的岁月里,中山装得以进一步改良,从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着中山装的照片看,衣服两肩更加平整服帖,领口加宽,不再紧扣喉部,翻领变得大而尖,前阔、后阔、中腰和袖筒都适当放宽了。这种改良版的中山装被外界称为“毛式制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建设需求是国家和人民关注的重点,服饰和审美排不上社会议程。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随着经济恢复,中国人的服装式样开始变得多样化。1966年之后,学生们的“造反”思维主导了他们对服饰的选择,年轻人穿一身绿军装是当时最帅气的装扮。及至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推动社会思潮变革,服饰潮流悄然发生变化。例如,大城市照相馆的橱窗里会挂出“摩登”的格子布大号夹克,人们可以借了穿着拍照。
  服饰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社会气氛的体现,一种服装的流行会承载一定的政治符号。1984年10月1日国庆阅兵时,我在天安门城楼上为出席的外宾做翻译。当时的领导人大部分穿着中山装,但是已经有人穿西装了。邓小平主持閱兵仪式时穿的是中山装,这个传统也延续了下来。20世纪80年代,西装作为改革开放和时尚的象征在中国开始普及,人们穿西装体现的是面向国际社会的开放和融入。
  中国从战乱、动荡走向和平、稳定,从被封锁到实现改革开放,人们在各种大潮大浪的冲击下,在“东风”“西风”“古典”“现代”的碰撞中,不断试探和摸索,寻找着自身的现代礼仪和服饰路径。

从“唐装”到“宋锦”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两度担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这项多边活动有一个特殊的环节,就是由东道国向出席会议的其他领导人赠送一套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服装,全体领导人要在最后一天穿上这套衣服拍摄大合影。这个安排既是为了鼓励传播各国文化,又旨在体现“亚太大家庭”的主题。


部分APEC会议东道国民族服饰

  这一传统始自1994年的印尼茂物会议,时任总统苏哈托向来宾赠送了印尼“国服”:传统蜡染布做的“巴迪”衬衫。茂物会议之后,这个做法被后来的主办国沿袭下来,菲律宾的“巴隆”、智利的“查曼托”、越南的“奥黛”等,都曾作为东道国的民族服饰在APEC会议上亮相。
  这在一定意义上刺激了我们对“国服”的需求和探索。中国人的现代民族服饰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20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身着红、蓝、褐、绿的中式对襟唐装,在上海科技馆楼前合影。这个画面十分惊艳,“唐装”成为当年关于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高亮词之一。
  唐装此时进入国际视野恰逢其时。20世纪末,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街头已经有一股复古风在流行。或许是受到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的影响,张曼玉在影片中将旗袍演绎得风情万种,唤醒了人们对中国服饰之美的记忆。又或许是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民间财富的积累,人们开始回归基因深处的审美观念。一时间,年轻姑娘们纷纷钟情于绣花盘扣小袄和腰身纤细的旗袍。而以传统马褂为原型的对襟中式男装也开始在一部分男士中间走俏,被称为唐装,其版型很大程度上采用了西装的剪裁方式,看上去挺括、精神。中国主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选择这种服装赠送给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人,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便,也给这股中式时尚风潮增添了助力。


傅莹身穿改良款旗袍
  大部分亚洲国家、地区领导人对唐装是接受和欣赏的,而欧美国家领导人对穿唐装却不那么适应。从当时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有的男士没有系住唐装和里面衬衣脖领处的扣子。织锦缎在西方服饰中,尤其对男士而言,大抵是用于睡袍的面料,据说当时有两位领导人还商讨是否要穿这套“睡衣”礼服出镜。
  “国服”不仅需要体现传统,也要跟上现代社会的生活步伐。唐装虽然集诸多中国元素于一体,但终因过于华丽而难以成为广为接受的正式场合中华礼服。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和夫人在重大国际场合开始以中式礼服示人。例如,2015年中国领导人在对英国的访问中,在着装要求为白领结礼服的晚宴场合,身着深色中式礼服,其样式参照“中华小立领”,但是增加了口袋巾的现代元素,而且做工更加精良。夫人的衣着美观、典雅,尽显中华文化的现代表达,既符合国际规范,又突出民族特色,开启了中国领导人出访着装的新风格和新范式,为出席类似场合的国人提供了新的参照。
  2014年冬天,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召开,时隔13年中国再次成为东道主。这次中方为与会嘉宾准备的“新中装”做工更加精良,为宾客带来正宗的现代中国风。男式上衣采用的是提花万字纹宋锦面料,饰海水江崖纹,立领、对开襟、连肩袖,一字盘扣,外套有直下摆和圆下摆两种供选择,内搭立领重磅真丝衬衫。可以选择的颜色有故宫红、靛蓝、深紫红、金棕和黑棕色。女式衣服采用的是双宫缎面料,立领、对襟、连肩袖外套,可以选择的颜色有孔雀蓝和玫红。夫人们的是开襟、连肩袖的外套,内搭立领旗袍裙,图案多为花卉兰草,体现女性柔美,可以选择的颜色有孔雀蓝、深玫红、紫罗兰、藏蓝色。这些服饰所表达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通过优质的面料与柔和、文雅的服装样式得到充分展现。


2014年APEC会议“新中装”

旗袍是中國女士礼服的首选


  回顾旗袍的百年变迁史不难看出,它是中国女性最具仪式感、最能体现端庄典雅之美的礼服。
  1929年,依照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民国服制条例》,旗袍被确定为女子“国服”。此时的旗袍已经是在清朝传统旗女之袍的基础上改良的结果,腰身宽松平直,袖口宽大,去除烦琐装饰,而且多为纯色棉布质地,一度风靡于都市女青年和女学生之间。
  20世纪30年代是旗袍最为流行的时期,其式样逐渐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胸形和腰线更加合体,采用西式剪裁,勾勒出女性的柔美曲线。这种改良款旗袍在立领、右衽、开衩等形制上逐渐定形,被称为“海派旗袍”。往后20年间,中国经历了无休止的战乱,经济萧条、物质匮乏,旗袍的款式和工艺越发趋向简洁和实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劳动者的简朴之风兴盛起来,旗袍渐渐沉寂,不再是中国女性的日常服装。
  又过了30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人对服饰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国际交往也日益增多。1984年,国务院指定旗袍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旗袍回归社会视野。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服饰是文化的外在表现,个人对服装的态度和选择表达的是他的自我定位和内心归属。而“国服”应该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其式样不仅要平衡传统和现代元素,也需要为社会大众所接纳和欣赏。那么中山装、唐装和旗袍,这些现成的选项是否能成为“国服”呢?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面前,什么样的服饰才能撑起中国“国服”的品牌呢?这些问题尚无明确答案,而中华文化和服饰的故事在时间的长河里将继续被书写。
  (游 好摘自中信出版集团《大使衣橱》一书,本刊节选)
其他文献
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实现正义、保证公平、促进平等、保护人权,等等——这是一般人对法律使命的想象和期待。人们总是抱着种种理想观念走进法律世界,并据此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案件予以评判。  但在职业法律人眼中,上述目标自然要追求,但不是法律的终极使命。法律的终极使命是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规定了生活在社会中的公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这些必须遵守的底线行为规范,正是为了保证整个社会能够
期刊
当梅西泪洒巴萨,有球迷评论道:“梅西应该是我这辈子最喜欢的球星了……无比强大,但由于某些天生的可贵品质,好像也特别容易受伤害……”  梅西柔软的一面不只体现在性格上,他在球场上如吴清源之于围棋般飘逸而犀利,既有充满想象力的大局观和组织力,又能在逼仄的空间里柔软转身,施展出夺命一剑。  也许,梅西在球场上的创造力,与他性格深处的柔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在这个愈加喧嚣的社会中,充斥着强者的神话,弱者
期刊
肯定是因为天太冷。  前些天我遇到瓶颈,觉得人生到了这个阶段,有些无聊了。正常来说,欲望是生活的驱动力,很多人的理想生活最后可能是和欲望有关的。但现在这个阶段,我对什么都没有“绝对”的兴趣。没有“绝对”的兴趣,就没有“绝对”的动力,于是生活就进入一种可有可无的平庸状态,这样很不好。  我想也许是季节的问题。可能在城里暖和的暖气、空调间里感受不到季节对人状态的影响,但我在山中的被窝里缩着,那种影响就
期刊
哲人:你害怕被别人讨厌吗?  青年:是的。  哲人:我也是,我也不希望被别人讨厌。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会有讨厌我们的人,这是事实。当你被别人讨厌的时候,或者感觉可能被人讨厌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青年:那当然是很痛苦啊,会非常自责并耿耿于怀地冥思苦想,为什么我会招人讨厌,我的言行哪里不对,以后该如何改进待人接物的方式。  哲人: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哲学巨人康德把
期刊
明末清初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悟空有一个评论:“《西游记》每到弄不来时,便是南海观音救了。”语气中的不以为然,隔着三百多年的时间,我们依然感受得到。  在很多时候,悟空自己明明“弄得来”,他也会去找观音或其他神仙。这绝非悟空无能,而是出于一种比独立自主、万事不求人更有人情味儿的智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果只是一味地索取,或者说单方面的“受”,当然是不好的,这一点谁都知道;但一般人往往不知道的是,万事
期刊
三姐妹和母亲的合影双重丧失  为父亲办理后事时,亦邻发现,母亲的情绪像钟摆一样,变来变去。那是2018年春天,父亲走了,母亲病了,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匀速行驶了几十年的列车,突然脱轨、失控。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不久,3个女儿带母亲去了医院,医生递过来的诊断书上写着“中重度老年认知症”,属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混合型。父亲从这个世界消失,母亲的记忆被一点一点抹除,两个旋涡遇到一起,变成更大的旋涡
期刊
沉浸在翻检与著述快乐中的查阜西  耶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市满城榆树,人称榆城,一到深秋满目金黄。1970年,饶宗颐初抵纽黑文,看到的不外这番景象。万木萧萧,年过半百的旅人一路走来,秋意也渐渐侵上心头。  邀饶宗颐来的,是汉学家、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傅汉思。傅汉思是中国诗歌专家,旧式文人感情的细腻微妙他明了,中国文学中悲秋与旅思的传统他熟悉,出于文化的理解与友情的珍重,招待起来也尤其周到。在饶宗
期刊
我做过一个实验,给自己和一名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上装上很多传感器,通过光的反射,记录我们跑步时关节的活动轨迹。结果,我发现我们在跑步时有细微的差别——我跑步时,第一步是膝关节先抬起来,往前迈一步;而马拉松运动员先抬的是髋关节,然后才是膝关节。这就是运动员们一直说的送髋。而这个送髋的过程,反映了我们整个身体的协调能力和脊柱的灵活性。  有时候我们在办公桌前坐了一个小时,站起来去倒水、上厕所,头两步会觉得
期刊
斯蒂芬·福斯特  最近一家奶茶店的主题曲火了,据说在门店唱这首歌,就可以免费领一杯饮料。这一线下狂欢很快成了互联网的流量密码。  然而,这首歌的背后远远不止喝杯冷饮那么轻松愉悦。苏珊娜的美国往事  这首主题曲,改编自斯蒂芬·福斯特在1847年创作的《哦,苏珊娜》。这首歌发行后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美国歌曲之一。这首歌轻快、简单的旋律,折射出美国一段极为狂热的历史。  一方面,这首歌代表了美国轰轰烈
期刊
地中海小城,有人正在捧读海风与唐诗宋词,借助西班牙文或者法文;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落在江南水乡的书案上,领着一位中国青年走向俄罗斯的旷野……语种的切换,当然是翻译。但,远不止于此。  几个下午,凡·高久握画笔,尽收眼底的秋日麦田,终于落成一幅《麦田与收割者》;琵琶女转轴拨弦,一时声歇,一时弦急,音乐在白居易笔下也有了不同的折射:一時“铁骑突出刀枪鸣”,一时又“幽咽泉流冰下难”……万物的照鉴,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