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校处境不利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张力
笔者在SJ中学开展的团体辅导涉及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都属于学校中的“另类”:初一参加团体辅导的成员是被各班班主任挑出来的“问题生”,包括学习成绩差、课堂纪律差、行为怪异与行为违规者。初二的团体辅导成员由一个小团体构成,他们曾因在校外偷盗而被公安机关处理。无论哪个年级,在实际操作中,都出现了不同的张力迫使辅导活动及结果受到影响:
张力表现一:迟到早退,不守纪律。
“小韦(化名,下同)一进门就和我们说要请假,原因是他在邮局有份东西要马上拿,说已经耽误一星期了,所以想去。我听着有点儿蹊跷,于是将他带到年级组,他的班主任开会去了,年级组长问清情况后让他自己写了张请假条后就同意他提前离開。”——导师记录
这是一名初二团体辅导成员的情况,由于之前成员们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校外偷盗),所以他们在学校中显得特别“有本事、自由”,不仅是迟到早退,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随意说话、接下茬儿、打岔,甚至跑出教室接电话、去洗手间也是他们经常性的行为。
张力表现二:成员多元化,彼此排斥。
“今天小龙说不想再来了,我心里一震,之前这个孩子没有什么征兆,对活动一直也都很认真,后来我和他在校门口的台阶上坐着聊天。他说感觉同学的差异性大,在这里并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觉得无论是和小西他们还是浩浩他们在一起都是挺丢人的一件事,因为他觉得小西比较野,喜欢打人;而浩浩他们又属于‘傻孩子’一类,我问他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和他们在一起上课你会觉得自己也被拉到他们的层次上了,并且其他同学知道后会取笑你,他并没有否认。”——导师记录
成员多元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傻孩子”群体:他们成绩相对较差,有时语言、反应跟不上其他同学,但相对其他同学比较听从课堂安排;二是“坏孩子”群体:他们普遍受过学校处分,打架、骂人、吸烟、酗酒、早恋……这些学生也喜欢欺负“傻孩子们”。三是“怪孩子”群体:他们的行为或多或少异于常人: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总炫耀自己的长处;总想要异性的照片等。
除以上所述的张力表现外,成员们还会表现出装傻充愣、相互诋毁、游离、玩手机、吃零食等多种不应在团体辅导课上出现的行为,这些小动作像牛毛细雨般浸润着整堂团体辅导课,同时对课程也进行着无处不在的干扰。
二、张力原因探究
笔者尝试对此类团体辅导中的张力做原因分析:
原因一:“非自愿性”的干扰。
校方将需要管理的“家伙们”挑出来,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接受团体辅导活动。尽管学校通过书面形式已经征得家长与学生的同意,但这一切其实并不是学生们真正自愿的,他们怀着各种初衷聚在团体辅导课程:或是不想去上体育课、不想跑步,或是不想参加考试,或是想脱离班集体而在这里找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总之,他们的初衷和团体辅导活动的初衷并不十分吻合,甚至是不期待有自我改变,因此在对活动“失望”(不能获得自己所需)后,他们游离或是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来搅乱活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活动中寻找“乐子”。
原因二:反抗力的非理性转移。
这些“家伙们”被学校所排斥,被老师所“唾弃”,因此他们形成了与主流校园文化对抗的习惯,团体辅导给他们的首要印象是老师的一门课程,在他们尚未对团体辅导有清楚认知的情况下,他们也会用对付一般课程的方式来对付导师。
“小博看到我们桌子上放的橘子,问我橘子是不是给上课的学生买的,我说是,那是我们的活动需要,他又问:‘你们为什么对他们那么好?他们都是班里的差生,都不学习……’他的话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在他眼中,差生就应该是遭到唾弃的,在学校的主流文化中是没地位的……”——导师记录
伴随我们与同学交往的深入,同学们开始向我们诉说自己在学校的“遭遇”:因为和女生单独在一起,就被老师用手机拍照,背了处分;因为学习成绩差,就被老师看做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做什么都是错。在团体辅导活动初期,他们习惯挑战导师,这可以看做是“家伙们”自我保护的先发制人。或者说,这种反抗力的非理性转移是有意识的,是“家伙们”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三、张力缓解对策
为减小辅导中的张力,令团体辅导达到更好效果,在实践中导师们做了大胆尝试,并探索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对策一:个案工作、团体辅导模式结合,成员分流分组。
针对于此类“非自愿性”团体辅导工作,导师们坚持个案、团体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估后,将具有较大差异、相互干扰的同学暂时分开,令其进入不同的具有同质性的小组,甚至将小组置于相对的独立空间内由固定导师单独负责,这时期的工作重心是减少成员间的相互干扰,对每个成员均给予较充分的关注。当独立小组内成员趋于稳定后,再将小组置于同一空间内进行组间融合与团队整合辅导,如果团队融合较为顺利,则可以将原有的同质性小组拆分重新组合成异质性小组,为学生彼此创造更多接触机会。
对策二:习得团体亚文化,“共同语言”造就突破口。
成员之间会存在着他们所共识的亚文化,包括独特的语言系统、思维行为方式、外貌审视观等,同属一种亚文化的成员会更容易相互接纳与取悦。如果导师能够自觉学习并认同成员亚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并对自己的语言、行为做出改变,则会令成员感到亲切,从而有助于导师与成员间的专业关系建立。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亚文化的认同并不是完全接受,更多的是对成员们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在与成员建立稳定关系后,导师需要对成员文化中的消极部分进行矫正。
四、更多关注学校处境不利学生
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等阶段,学校中总会存在着处境不利学生,这些人生经历尚浅的“家伙们”,在最美好的年华几乎被学校这个权威机构全面否定,他们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本进行反抗,期待获取权威的关注与重视,尽管方法偏颇,在诸多互动环境都出现了张力,但他们的初衷却无丝毫恶意,因此团体辅导的导师们相信这些“家伙们”总有自己璀璨的一面,笔者对此类团体辅导张力的分析也是为了探究“家伙们”的成长印记,希望能够通过团体辅导了解他们、认识他们,帮助他们向更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成长。
笔者在SJ中学开展的团体辅导涉及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都属于学校中的“另类”:初一参加团体辅导的成员是被各班班主任挑出来的“问题生”,包括学习成绩差、课堂纪律差、行为怪异与行为违规者。初二的团体辅导成员由一个小团体构成,他们曾因在校外偷盗而被公安机关处理。无论哪个年级,在实际操作中,都出现了不同的张力迫使辅导活动及结果受到影响:
张力表现一:迟到早退,不守纪律。
“小韦(化名,下同)一进门就和我们说要请假,原因是他在邮局有份东西要马上拿,说已经耽误一星期了,所以想去。我听着有点儿蹊跷,于是将他带到年级组,他的班主任开会去了,年级组长问清情况后让他自己写了张请假条后就同意他提前离開。”——导师记录
这是一名初二团体辅导成员的情况,由于之前成员们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校外偷盗),所以他们在学校中显得特别“有本事、自由”,不仅是迟到早退,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随意说话、接下茬儿、打岔,甚至跑出教室接电话、去洗手间也是他们经常性的行为。
张力表现二:成员多元化,彼此排斥。
“今天小龙说不想再来了,我心里一震,之前这个孩子没有什么征兆,对活动一直也都很认真,后来我和他在校门口的台阶上坐着聊天。他说感觉同学的差异性大,在这里并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觉得无论是和小西他们还是浩浩他们在一起都是挺丢人的一件事,因为他觉得小西比较野,喜欢打人;而浩浩他们又属于‘傻孩子’一类,我问他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和他们在一起上课你会觉得自己也被拉到他们的层次上了,并且其他同学知道后会取笑你,他并没有否认。”——导师记录
成员多元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傻孩子”群体:他们成绩相对较差,有时语言、反应跟不上其他同学,但相对其他同学比较听从课堂安排;二是“坏孩子”群体:他们普遍受过学校处分,打架、骂人、吸烟、酗酒、早恋……这些学生也喜欢欺负“傻孩子们”。三是“怪孩子”群体:他们的行为或多或少异于常人: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总炫耀自己的长处;总想要异性的照片等。
除以上所述的张力表现外,成员们还会表现出装傻充愣、相互诋毁、游离、玩手机、吃零食等多种不应在团体辅导课上出现的行为,这些小动作像牛毛细雨般浸润着整堂团体辅导课,同时对课程也进行着无处不在的干扰。
二、张力原因探究
笔者尝试对此类团体辅导中的张力做原因分析:
原因一:“非自愿性”的干扰。
校方将需要管理的“家伙们”挑出来,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接受团体辅导活动。尽管学校通过书面形式已经征得家长与学生的同意,但这一切其实并不是学生们真正自愿的,他们怀着各种初衷聚在团体辅导课程:或是不想去上体育课、不想跑步,或是不想参加考试,或是想脱离班集体而在这里找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总之,他们的初衷和团体辅导活动的初衷并不十分吻合,甚至是不期待有自我改变,因此在对活动“失望”(不能获得自己所需)后,他们游离或是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来搅乱活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活动中寻找“乐子”。
原因二:反抗力的非理性转移。
这些“家伙们”被学校所排斥,被老师所“唾弃”,因此他们形成了与主流校园文化对抗的习惯,团体辅导给他们的首要印象是老师的一门课程,在他们尚未对团体辅导有清楚认知的情况下,他们也会用对付一般课程的方式来对付导师。
“小博看到我们桌子上放的橘子,问我橘子是不是给上课的学生买的,我说是,那是我们的活动需要,他又问:‘你们为什么对他们那么好?他们都是班里的差生,都不学习……’他的话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在他眼中,差生就应该是遭到唾弃的,在学校的主流文化中是没地位的……”——导师记录
伴随我们与同学交往的深入,同学们开始向我们诉说自己在学校的“遭遇”:因为和女生单独在一起,就被老师用手机拍照,背了处分;因为学习成绩差,就被老师看做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做什么都是错。在团体辅导活动初期,他们习惯挑战导师,这可以看做是“家伙们”自我保护的先发制人。或者说,这种反抗力的非理性转移是有意识的,是“家伙们”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三、张力缓解对策
为减小辅导中的张力,令团体辅导达到更好效果,在实践中导师们做了大胆尝试,并探索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对策一:个案工作、团体辅导模式结合,成员分流分组。
针对于此类“非自愿性”团体辅导工作,导师们坚持个案、团体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估后,将具有较大差异、相互干扰的同学暂时分开,令其进入不同的具有同质性的小组,甚至将小组置于相对的独立空间内由固定导师单独负责,这时期的工作重心是减少成员间的相互干扰,对每个成员均给予较充分的关注。当独立小组内成员趋于稳定后,再将小组置于同一空间内进行组间融合与团队整合辅导,如果团队融合较为顺利,则可以将原有的同质性小组拆分重新组合成异质性小组,为学生彼此创造更多接触机会。
对策二:习得团体亚文化,“共同语言”造就突破口。
成员之间会存在着他们所共识的亚文化,包括独特的语言系统、思维行为方式、外貌审视观等,同属一种亚文化的成员会更容易相互接纳与取悦。如果导师能够自觉学习并认同成员亚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并对自己的语言、行为做出改变,则会令成员感到亲切,从而有助于导师与成员间的专业关系建立。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亚文化的认同并不是完全接受,更多的是对成员们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在与成员建立稳定关系后,导师需要对成员文化中的消极部分进行矫正。
四、更多关注学校处境不利学生
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等阶段,学校中总会存在着处境不利学生,这些人生经历尚浅的“家伙们”,在最美好的年华几乎被学校这个权威机构全面否定,他们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本进行反抗,期待获取权威的关注与重视,尽管方法偏颇,在诸多互动环境都出现了张力,但他们的初衷却无丝毫恶意,因此团体辅导的导师们相信这些“家伙们”总有自己璀璨的一面,笔者对此类团体辅导张力的分析也是为了探究“家伙们”的成长印记,希望能够通过团体辅导了解他们、认识他们,帮助他们向更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