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境不利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张力分析与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xuefe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校处境不利学生团体辅导中的张力
  笔者在SJ中学开展的团体辅导涉及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都属于学校中的“另类”:初一参加团体辅导的成员是被各班班主任挑出来的“问题生”,包括学习成绩差、课堂纪律差、行为怪异与行为违规者。初二的团体辅导成员由一个小团体构成,他们曾因在校外偷盗而被公安机关处理。无论哪个年级,在实际操作中,都出现了不同的张力迫使辅导活动及结果受到影响:
  张力表现一:迟到早退,不守纪律。
  “小韦(化名,下同)一进门就和我们说要请假,原因是他在邮局有份东西要马上拿,说已经耽误一星期了,所以想去。我听着有点儿蹊跷,于是将他带到年级组,他的班主任开会去了,年级组长问清情况后让他自己写了张请假条后就同意他提前离開。”——导师记录
  这是一名初二团体辅导成员的情况,由于之前成员们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校外偷盗),所以他们在学校中显得特别“有本事、自由”,不仅是迟到早退,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随意说话、接下茬儿、打岔,甚至跑出教室接电话、去洗手间也是他们经常性的行为。
  张力表现二:成员多元化,彼此排斥。
  “今天小龙说不想再来了,我心里一震,之前这个孩子没有什么征兆,对活动一直也都很认真,后来我和他在校门口的台阶上坐着聊天。他说感觉同学的差异性大,在这里并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他觉得无论是和小西他们还是浩浩他们在一起都是挺丢人的一件事,因为他觉得小西比较野,喜欢打人;而浩浩他们又属于‘傻孩子’一类,我问他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和他们在一起上课你会觉得自己也被拉到他们的层次上了,并且其他同学知道后会取笑你,他并没有否认。”——导师记录
  成员多元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傻孩子”群体:他们成绩相对较差,有时语言、反应跟不上其他同学,但相对其他同学比较听从课堂安排;二是“坏孩子”群体:他们普遍受过学校处分,打架、骂人、吸烟、酗酒、早恋……这些学生也喜欢欺负“傻孩子们”。三是“怪孩子”群体:他们的行为或多或少异于常人: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总炫耀自己的长处;总想要异性的照片等。
  除以上所述的张力表现外,成员们还会表现出装傻充愣、相互诋毁、游离、玩手机、吃零食等多种不应在团体辅导课上出现的行为,这些小动作像牛毛细雨般浸润着整堂团体辅导课,同时对课程也进行着无处不在的干扰。
  二、张力原因探究
  笔者尝试对此类团体辅导中的张力做原因分析:
  原因一:“非自愿性”的干扰。
  校方将需要管理的“家伙们”挑出来,让他们在固定的时间接受团体辅导活动。尽管学校通过书面形式已经征得家长与学生的同意,但这一切其实并不是学生们真正自愿的,他们怀着各种初衷聚在团体辅导课程:或是不想去上体育课、不想跑步,或是不想参加考试,或是想脱离班集体而在这里找到一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总之,他们的初衷和团体辅导活动的初衷并不十分吻合,甚至是不期待有自我改变,因此在对活动“失望”(不能获得自己所需)后,他们游离或是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来搅乱活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在活动中寻找“乐子”。
  原因二:反抗力的非理性转移。
  这些“家伙们”被学校所排斥,被老师所“唾弃”,因此他们形成了与主流校园文化对抗的习惯,团体辅导给他们的首要印象是老师的一门课程,在他们尚未对团体辅导有清楚认知的情况下,他们也会用对付一般课程的方式来对付导师。
  “小博看到我们桌子上放的橘子,问我橘子是不是给上课的学生买的,我说是,那是我们的活动需要,他又问:‘你们为什么对他们那么好?他们都是班里的差生,都不学习……’他的话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在他眼中,差生就应该是遭到唾弃的,在学校的主流文化中是没地位的……”——导师记录
  伴随我们与同学交往的深入,同学们开始向我们诉说自己在学校的“遭遇”:因为和女生单独在一起,就被老师用手机拍照,背了处分;因为学习成绩差,就被老师看做是一无是处的学生,做什么都是错。在团体辅导活动初期,他们习惯挑战导师,这可以看做是“家伙们”自我保护的先发制人。或者说,这种反抗力的非理性转移是有意识的,是“家伙们”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
  三、张力缓解对策
  为减小辅导中的张力,令团体辅导达到更好效果,在实践中导师们做了大胆尝试,并探索出若干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
  对策一:个案工作、团体辅导模式结合,成员分流分组。
  针对于此类“非自愿性”团体辅导工作,导师们坚持个案、团体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对学生进行评估后,将具有较大差异、相互干扰的同学暂时分开,令其进入不同的具有同质性的小组,甚至将小组置于相对的独立空间内由固定导师单独负责,这时期的工作重心是减少成员间的相互干扰,对每个成员均给予较充分的关注。当独立小组内成员趋于稳定后,再将小组置于同一空间内进行组间融合与团队整合辅导,如果团队融合较为顺利,则可以将原有的同质性小组拆分重新组合成异质性小组,为学生彼此创造更多接触机会。
  对策二:习得团体亚文化,“共同语言”造就突破口。
  成员之间会存在着他们所共识的亚文化,包括独特的语言系统、思维行为方式、外貌审视观等,同属一种亚文化的成员会更容易相互接纳与取悦。如果导师能够自觉学习并认同成员亚文化中的部分内容,并对自己的语言、行为做出改变,则会令成员感到亲切,从而有助于导师与成员间的专业关系建立。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对亚文化的认同并不是完全接受,更多的是对成员们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在与成员建立稳定关系后,导师需要对成员文化中的消极部分进行矫正。
  四、更多关注学校处境不利学生
  无论教育发展到何等阶段,学校中总会存在着处境不利学生,这些人生经历尚浅的“家伙们”,在最美好的年华几乎被学校这个权威机构全面否定,他们在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资本进行反抗,期待获取权威的关注与重视,尽管方法偏颇,在诸多互动环境都出现了张力,但他们的初衷却无丝毫恶意,因此团体辅导的导师们相信这些“家伙们”总有自己璀璨的一面,笔者对此类团体辅导张力的分析也是为了探究“家伙们”的成长印记,希望能够通过团体辅导了解他们、认识他们,帮助他们向更有建设性意义的方向成长。
其他文献
提起阅读教学,我曾经和很多老师一样,首先想到的就是拓展、煽情,让课堂出彩出高潮,立足大语文观,发掘语文学科浓浓的人文价值,这样的阅读课堂本没有错。但是近几年来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渐渐发现,过于注重内容与情感的升华,忽略了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阅读课堂,尤其是这样的低年级阅读课堂,是空洞的,低效的。  那么,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怎样进行会更有实效。  一、随文识字,扎实语言文字训练  从事低段语文教学
期刊
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指挥棒的高考新改革方案出台,高中走班教学便应运而生。各地方教育机构为了应对这一重大变革,积极准备在初中阶段尝试推行分层走班教学改革。我们走访了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新旧学校,对初中“分层走班”教学进行实地考察,比较全面地了解了“分层走班教学”结构框架和发展历程,及其课题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得与失,在此基础上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在专业教师质数不足、教室等教学设施
期刊
“3”指全街道(镇)构建三级集体备课(即街道(镇)级、联校、学校)。“2”指全街道(镇)根据各校综合情况划分为两个联校组(即第一联校组、第二联校组)。“1”指各校以一个专题研究建立一个教研网络(即以校本研究的实用性构建一个教研组)。  一、整体分析,为构建“321”校本教研网络奠定基础  明确目标、学习论证、确定方案、明确步骤。注重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训和使用,打造学科带头人队伍。注重学科带头
期刊
科學正确地评价学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它是保证教育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现在不少班主任认为,只要我抱着一颗公正的心去处理班级事务,就可以做到正确地评价自己的学生。其实不然,“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
期刊
知人论世,论世解文,语文教学中有关作家常识和写作背景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題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鲁迅先生的作品更是如此,那么背景该如何介绍?阅读又何以深入?又如何让学生意识到“人间鲁迅”的大情怀及其作品的现实意义呢?  在鲁迅先生《祝福》的教学中,我采用了三重“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彷徨”的深层根源;感受鲁镇人的“熟睡”程度以及先生笔触与现实之“我”的密切联系,进而理解什么
期刊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我想,怎么说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在所有班主任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共同的美好心愿,那就是都想让自己管理的班级成为一个和谐优秀的班集体。  一个优秀班集体的创建既是班级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班级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一种不可代替的教育作用和教育力量,它猶如一座熔炉,陶冶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行和作风,带动着每个学生的进步,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们一味地被动識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现结合本人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
期刊
古人云:教师是蜡烛,是春蚕;今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2001年7月,我满怀梦想,走出学校大门,来到了现在这所学校,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成为了一名班主任老师。时间真快,一晃十六年了,从工作中,我逐渐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也积累了点滴经验。  2007年8月,送走了我的第一批毕业生后,我又接了一个一年级,突然间,我觉得工作起来比带毕业班还要累,还要辛苦,琐碎的事情实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同伴交往或互动能够促进其去除自我中心或观点采择的发展,因为在同伴互动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他们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之间的差异提供了机会,使他们能够有机会了解自己和他人在活动过程中对活动内容和相关问题观点的差异。同时,在游戏中发生冲突时,为使游戏继续进行,儿童必须对自己的观点和同伴的观点进行整合,作出妥协。因此这些具有相同地位的同伴间的互动会
期刊
美术鉴赏课中有一课涉及到漫画的内容,在讲课中由于大学所学的是动画专业,所以顺带的给孩子们讲了动画的创作过程,孩子们很感兴趣,于是我带领着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个实验性的短片《斤斤计较》,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性。动画角色在动画影片中是以被赋予生命的形式存在的。动画角色设计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是指对动画影片中所有角色形象、服装服饰、常用道具进行的创作与设定,它充分的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