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音疗法的临床研究概况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五音”取自于传统音乐的五声音调,属于传统中国音乐的旁支。中医五音疗法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要理论支撑,脏腑学说为媒介,通过宫、商、角、徵、羽不同调式的乐曲干预疾病,以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响度、协调度等调整机体宣导气血达到机体稳态的一种中医干预手段。现以基本理论和实际临床的视角出发,对中医五音疗法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概述。
  【关键词】 中医;五音疗法;临床运用
  【中图分类号】R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2-0082-04
  Abstract:“pentatonic”,derived from the pentatonic ton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is a subsidiary bran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the TCM five-tone therapy is a TCM intervention method that treat the therapy of yin and yang and elements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the theory of zang-fu organs as the medium.It intervenes diseases through music with different modes of gong,shang,jiao,zhi and yu. and adjusts the body to promote qi and blood to achieve the homeostatic state with the rhythm,melody,speed,volume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music.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perspective of basic therapy and practical clinical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CM five-tone therapy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Key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ive-tone Therapy;Clinical
   在7000年连续不断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创造了丰富具有东方特色和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音乐中的五音音乐便是这一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淮南子》云:“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是人类的社会实践为音乐的产生提供了素材。从夏朝到秦汉这一历史时期里,初步确立了五音音乐的五声性特点,而将五音音乐与声学医学相联系形成五音疗法的记载,详细说明首见于《黄帝内经》,其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证明五音与人体存在关系,构建了中医学中最早的声学医学理论基础[1]。
   在国外,音乐治疗的快速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已经有了趋于完善的医疗体系。追溯我国历史,音乐疗疾这一理念虽早已提出,但由于种种原因未得到完整的传承与发展。现就以五音疗法的研究和应用方面进行概述,以飨读者。
  1 理论基础
  1.1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音乐疗法和中医学相融的共通法则[2]。《吕氏春秋》开篇明义:“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提出音乐本源是阴阳的相互融合。五音疗法的乐曲源于自然,以调式的起伏强弱休止来调节人体生理节奏和阴阳气血的平衡。各种“调”的变化乐感节奏紧凑,律曲热烈,属阳;乐感节奏缓慢,旋律圆润,属阴[3]。如宫调中和敦厚;商调高亢雄伟;角调柔和舒畅;徵调明朗轻快;羽调凄愁凉润。曲调和曲式的变换、音质和音量的强弱、力度和节奏的快慢等都随着阴阳变化的规律而曲随律迁,追求阴阳的调和相宜,厘正人体阴阳失衡。
  1.2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五音疗法理论的源头[4],属于中国“传统哲学”范畴。中医学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类同处于世界的五行结构木、火、土、金、水之中,而远古时期,祖先就利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照事物性质、作用与形态将事物归属于五行之中。又《尚书》记载:“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爱稼穑。”意为水性的特点是寒润、下行,火性的特点是阳热、上炎,木性的特点是伸展、易动,金性的特点是清肃、收敛,土性的特点是生长,变化,凡是具有各自五行特性的事物便可归属于其五行中[5]。而根据中医学理论解释,宫调中和敦厚,可衍生出生长,变化的特性,可以与“土”相关,则将“音”与“行”相互对应,形成“宫”对应“土”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古人根据其法则将五音、五行相互关联,即:“商”对应“金”;“角”对应“木”;“徵”对应“火”;“羽”对应“水”,形成五音音乐与五行对应关系。
  1.3 脏腑学说 脏腑学说,又称臧象学说。“脏”为五脏分别是心、肺、脾、肝、肾。心,主血脉神志,有统摄全身之血的作用;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和统摄血液,脾气以升为主;肝,主疏泄和藏血;肾,主藏精,主水,纳气。以五行和取类比象的原则来看,脾的运化和统摄作用可归属于具有生长变化特性的“土”中,而上述已提及“宫”对应“土”,所以宫音可以在“土”的媒介下对脾产生效应;心主神明,统摄全身血,具有“火”阳热的性质,而徵音对应“火”,所以徵音可在“火”的媒介下对心产生效益;肺主宣发肃降,这与具有肃清收敛的“金”相似,而“金”与商音相对应,则商音可在“金”的媒介下对肺产生效应;肝主藏血疏泄这与“木”运化易动的特性相似,“木”与角音对应,即通过“木”的媒介,角音可作用于肝;肾主水纳气与水温润下行的特性相似,“水”与羽音对应,即通过“水”的媒介,羽音可作用于肾[6],即古書记载:“宫动脾,商动肺,角动肝,徵动心,羽动肾”。脏腑学说把五音与脏腑相对应,从理论上看则能以这一对应关系实施五音治疗,使五音作用于相应器官病变而引发的疾病而达到治疗目的。   1.4 现代学术观点 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得出,五音疗法目前的研究倾向大致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物理角度,把五音理解为声波,根据声音是有能量的声波为理论,使声波刺激人体细胞产生共振的方法进行研究治疗[7],发现五音音乐的序列与人体脉搏波存在关联,五音映射到五脏的频率值与脉搏波的前5次谐波所在频率段基本吻合,第1谐波是心,第2、3、4次谐波依次是肾、脾、肺;第5次谐波是肝,声波频率分别对相应徵羽宫商角相对应[8],即五音音乐可能通过音频共振人体脉搏波,达到五音应五脏,从而产生治疗作用。
   另一类是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听觉中枢协调脑干网状结构与大脑皮质之间各部分功能关系[9]进行研究。五行音乐可通过听觉系统影响大脑皮质右侧颞叶的音乐活动中枢,调节内分泌系统促使人体分泌激素、酶、乙酞胆碱等活性物质,如内啡肽等,调节血流量,兴奋神经细胞,从而改善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功能,维护正常生理节律和心理平衡[10],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五音疗法的应用
   曲抚人心,乐为良药,已是古今各大医家的共识。翻阅汉代至清朝两千多年间的民族医疗案例其中五音五脏共振医疗的观点不胜枚举,到目前为止,中医五音疗法在临床仍有多方面应用。
  2.1 五音疗法与情志 中医理论认为,情志不畅是导致人体疾病的原因之一。喜、怒、忧、思、悲、恐、惊称为“七情”是有代表性的情志表达,而《病症方论》认为情志是致病的内在要素。研究[11]表明,通过五音音乐干预慢性伤口患者换药过程中和后期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的表达改善疾病转归,而把针刺等中医外治法与五音疗法结合治疗情志相关疾病的研究[12]发现观察组与治疗组相比,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如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五音疗法无明显副作用且与其他疗法的配合加强了对情志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张海华等[13]研究则更为细致和科学,分为电针组、针刺组、五音疗法组、针刺配合五音疗法四组,结果显示单独五音疗法组总体有效率53.3%,针刺配合五音疗法组总体有效率为86.7%,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其他组别,得出五音治疗抑郁效果明显、可行性高的结论。
  2.2 五音疗法与失眠 失眠属于当前比较常见的亚健康疾病,与焦虑状态、抑郁及适应困难呈显著正相关[14]。中医学将失眠多以“不寐”论治,多因饮食不律、体弱久病等导致,心是主要病位。徐忠良[15]运用宫调、徵调音乐结合心理疗法治疗心脾两虚症不寐105例,结果五音疗法改善了患者失眠症状。王翔[14]将参与研究人员分为单纯中医治疗的对照组和五音疗法与中医治疗结合的观察组,结果显示,虽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都低于治疗前,但是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明显,有效率97.8%,认为五音疗法对人体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作用改变了大脑皮质功能,改善了患者睡眠状态,具有应用价值。胡月[16]通过Mate分析评估五音疗法治疗失眠症安全性和有效性,认为五音疗法无毒无害、疗效长久、经济适用,是一种“自然疗法”和“绿色疗法”。五音中五种音调均可凭不同的属性对应不同的脏腑,感奋心神,调养血脉,通过五音音乐调节五脏功能气血情志以治疗不寐,或可成为失眠新的治疗和护理研究方向。
  2.3 五音疗法与高血压 《灵枢·胀论》曰:“卫气逆为脉胀,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提出胀脉的概念这与高血压病患者脉象相似。研究[17]表明,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并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长期的音乐治疗可将高血压治疗疗效延长至治疗后1年。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位在脑,与肝、脾、肾关系密切,五音療法根据脏腑学说通过其振幅引起人体共鸣以治疗高血压。如将高畅的角音与柔润的羽音相结合,乐曲清和、节奏舒缓,利于引导精气促进心脏功能的运转、缓解心跳及脉搏,从而控制血压波动;商音属金主收通肺,通过调养肺气,宁心静脑,降低机体兴奋性,控制急躁易怒的情绪,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18]。宋永全[19]通过随机分组试验的方法,观察组实施基础治疗,干预组则是五音疗法辅助基础治疗观察五音疗法对高血压的作用,干预后收缩压在128mmHg和舒张压86mmHg左右,有明显降低,说明五音疗法有助于高血压的控制。
  2.4 五音疗法与肿瘤 肿瘤一直是现在医学研究的难题,因为其难以治愈和多次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大多数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消极排斥心理加上癌痛、放化疗副作用等因素,肿瘤患者大多会出现自我形象紊乱和心理问题。温明华[20]研究表明,五音音乐可有效抑制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癌因性困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舒缓不良情绪使心境向好发展,并且在免疫功能方面也有一定临床疗效。总的来说,五音疗法可减低恶性肿瘤患者的抑郁量表自评分,减轻患者对化疗毒副作用的反映程度,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多项研究[21-22]数据得出五音疗法可从心理角度治疗肿瘤患者,缓解临床症状,它安全有效患者接受度良好,已经在胰腺癌、胃癌等肿瘤领域中得到有效应用。
  2.5 五音疗法与疼痛 现代医学把疼痛分为炎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23],并从细胞分子角度出发研究疼痛的发生机制和相应镇痛手段,到目前为止疼痛仍是未完全攻克的难题。中医有“不通”“不荣则痛”的理念,并开展了五音干预疼痛的研究。如全麻术后运用五音疗法干预患者疼痛和不良情绪研究[24]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疼痛普遍减轻且情绪有向好趋势的调节。另有研究[25]在五音疗法的基础上增加腕踝针联合干预中度癌性疼痛,五音结合腕踝针组相比于腕踝针组满意度、镇痛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证实了五音疗法的高安全性、明显镇痛效果的优势。秦晓华等[26]研究表明,五音疗法则可缓解下肢创伤性溃疡患者在换药过程中的疼痛体验,认为可长期应用效果可能更好。综上,五音疗法将五行、脏腑理论等传统中医理论结合,通过辨证施治应用于疾病疼痛的辅助控制和情志调节方面[27],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无创伤等优点,临床应用逐渐广阔。   3 总结
   经过查阅文献并总结发现,五音疗法多数是临床有效性研究,如五音疗法与疼痛、五音疗法与抑郁等,探究五行音乐与另外一个因素的关系并判断其有效性,缺乏基础实证研究以方便从可实验、可量化的途径明确五音疗法对人体作用方式和机制。且参与研究人员只有医学相关研究者,但五音疗法是音乐学、心理学、声学、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产物,单一人员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减少在实验过程中偏移的产生,认为需要在遵循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则上,进行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发挥各专业所长才可能有五音理论革命性的飞跃。其次在研究设计方面,大多研究分组只有观察组和对照组,即只有普通干预和在普通干预的基础上加上五音疗法的分组方式。笔者认为这样的方式存在不足,可增加普通音乐疗法作为对比组,增加可比性。
   现代研究大多试图从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物理学等方面寻求五音疗法的基础机制,且多为单一学科的研究,结果往往是研究越深入就越困惑。一方面,五音疗法起源早,但由于各种原因其理论、曲谱和用法都有缺失,《内经》虽比较完整的记录其部分理论和应用,但由于在音阶和谱法等方面的差异和断代,很难以达到五音疗法原本的效果[28],所以尽可能地复原五音疗法,对其有更全面的认识,是更利于其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另一方面,作为音乐基本材料的声音,是诉诸于人的听觉的,而人的听觉却有主观性、个体差异和文化差异,所以在五音疗法的实际干预中需考虑个体化。但关于五音疗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大多以研究其理论机制和有效性为媒介,期望达到五音疗法临床运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个体化的体现必然会影响标准化方案的建立,这在实际运用中则又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五音疗法作用机制虽是目前的争议难题,但其疗效、可操作性、安全性正逐渐被患者和大部分专家认可。应该从其安全有效的角度出发,用发展的眼光结合多学科人才积极地将五音疗法推广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同时用临床研究数据进行基础研究,结合医疗技术综合治疗身心疾病,在逐渐的应用和研究中发展对其的认识,使这门独特的中医特色疗法发挥更广阔的作用,为人们的身心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徐杭,汶医宁,王军威.从中医理论探讨音乐疗法[J].中国民间疗法,2010,18(3):5-6.
  [2]张晶,田思胜.我国音乐疗法的中医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013-1017.
  [3]普凯元.音乐治疗的中医学理论[J].医学与哲学,1992(9):25-26.
  [4]左志坚,周国强.阴阳五行说、中国传统五声性音乐和中医音乐治疗[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5(4):1-4.
  [5]桂炎香,李青松,赵黎,等.中医药的取类比象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3):70-72.
  [6]黎华,付疆鹰.五音、五脏、五行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2(6):64-68.
  [7]孟昕,汪卫东.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的理论和应用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7,10(10):1218-1221.
  [8]刘文权,汪震,于文龙,等.五音序列与人体脉搏波关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006-2009.
  [9]WITUSIK A,SIPOWICZ K,PODLECKA M,et al. Music therapy and psychotherapy as non-pharmacological methods supporting therapy in medicine -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J]. Pol Merkur Lekarski,2020,48(284):139-142.
  [10]SACHS M,HABIBI A,DAMASIO H.Reflections on music,affect,and sociality[J].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2018(237):153.
  [11]张韵.中医五行音乐对慢性伤口患者焦虑情绪的护理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0):140-150.
  [12]苗斌,王清贤,张丽敏.针刺配合中医五行音乐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轻、中度抑郁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20,39(7):866-870.
  [13]張海华,许能贵,李知行,等.针刺配合五行音乐治疗女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8,38(12):1293-1297.
  [14]王翔.五音疗法在亚健康失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7):199-200.
  [15]徐忠良.中医外治综合疗法辨证治疗心脾两虚证不寐的临床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12.
  [16]胡月,李征,蒋运兰,等.五音疗法治疗失眠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9,35(17):2420-2424.
  [17]刘吉红.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0):83-84.
  [18]戢美英,张贺诗,许琢,等.商调式音乐疗法对肝火亢盛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调控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5):60-61.
  [19]宋永全,李坤.音乐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血压及睡眠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7):1967-1968.
  [20]温明华,陈小凤,肖静.中医五音疗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生存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2016,48(1):160-161.
  [21]张晓瑞,文艳杰,韩颖.子午流注择时五行音乐疗法在胰腺癌术后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21):54-57.
  [22]林雪梅,全小明,林瑶如,等.五音疗法对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4(2):181-184.
  [23]万丽,赵晴,陈军,等.疼痛评估量表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中华疼痛学杂志,2020,16(3):177-187.
  [24]周洁,杨淼.五行音乐疗法对全麻术后患者疼痛及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872-874.
  [25]喻艺梅,刘艳,谢静,等.腕踝针联合五音疗法治疗癌性疼痛1例[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11):131.
  [26]秦晓华,吴苏丹,胡芳,等.五行音乐疗法对下肢创伤性溃疡病人换药疼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34):4272-4274.
  [27]李元琪.浅论《黄帝内经》五音治疗思想及现代临床应用价值[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12):1441-1443.
  [28]林法财,贺娜娜,黄德弘.浅探《黄帝内经》中五行音乐疗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4161-4162.
  (收稿日期:2020-11-09 编辑:陶希睿)
其他文献
【摘 要】 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现代医学对于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仍以抗感染为主,而中医药辨证论治支气管扩张具有独特的优势。陈炜主任临证时善于审时度势,详加辨证论治,灵活化裁,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常从“风、血、气、痰、热、虚、瘀”七个方面临证施治,疗效确切。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经验分析;陈炜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
【摘 要】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顾健霞主任在治疗高血压病时从中医体质立论,从“体-证-病”的临床思维方式入手,将“辨体”与“辨证”相结合,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运用于高血压病的防治之中,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高血压病;痰湿体质;痰湿壅盛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0-0091-02  高血压病是我国最主要慢
【摘 要】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多发病,属“胃脘痛”“胃痞”范畴。其病起病隐匿,缠绵难愈、治疗棘手。中医药治疗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总结林平教授遵之“病证结合”的诊疗模式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上注重治养结合,分以三期辨治,早期辨治以证症为主,中期辨治以病为主,后期调理为主。治疗全程以养为重,恢复脾胃脏腑功能,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三期辨治;治养结合  【中图分类号】
【摘 要】 不寐在现代医学中多被称为失眠,容易诱发焦虑症、心血管等疾病,在治疗上大多采用镇静类药物,长期服用较易成瘾,导致戒断综合征。而中医药治疗没有此等顾虑,通过调和患者整体阴阳的平衡,使阳入阴出,夜寐可安。文章总结谢军教授运用五运六气理论指导应用司天方治疗失眠的临证经验。认为不寐病因除考虑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逸过度外,仍需考虑到患者出生及发病年月的运气情况对患者体质及病情的影响。认为病机在于
【摘 要】 乳腺癌现行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放化疗等都存在着易伤及脾胃之气的副作用, 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文章总结了牛阳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证经验,牛阳教授认为乳腺癌术后的病理变化多为脾胃失调的证候,中医治疗乳腺癌术后应该通过调理脾胃扶助正气,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其抗病能力,防止乳腺癌的复发转移。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牛阳;脾胃;健脾益气;经验  【中图分
【摘 要】 聚合性痤疮在痤疮类疾病中病情较重,皮损以结节、囊肿、聚合状脓疱多见,可形成窦道,愈后易留疤痕。徐涟主任结合妇人经带胎产乳特点,运用养肝健脾法治疗,缩短病程,减少疤痕遗留,同时亦不影响哺乳。  【关键词】 聚合性痤疮;养肝健脾;哺乳期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0-0100-03  Director Xu Lian
【摘 要】 肝主疏泄是肝主要的生理机能之一,情志病是由精神情志的变化引起脏腑精气功能紊乱而导致的疾病。肝与情志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临床上情志病多注重调肝。肝主疏泄与情志的异常,都会影响全身的气机。因此可从气的改变这一中间环节来探究肝主疏泄与情志病之间的联系,更细致的了解两者间的作用机理,从而应用于临床中治疗部分情志病。  【关键词】 肝主疏泄;氣机;情志;情志病  【中图分类号】R223.1 【
文章基于李杲的药物升降属性分类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方剂分析方法。该法将方中各类别药物按用量比例相叠加,并将数据结果转化为升降属性分布图,以此分析方药的整体作用方向。这一方法便于对比不同方药的异同点,适合用于系列方药的研究,并有助于发掘更多隐性知识,深入了解名医治病的组方思路。
【摘 要】 目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用药规律。方法:使用检索词,查找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2000年1月至2020年3月中医药治疗IBS-C的有效处方,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 结果:共筛选出治疗IBS-C的方剂94首,涉及中药115味,总频次为916次,频次≥10有24味中药,其中甘草,白术,白芍频次最高;
【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清肺排毒汤冻干物中橙皮苷和黄芩苷2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0∶ 80),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30 ℃。结果: 橙皮苷和黄芩苷的进样量分别在0.04764~0.9528 μg、0.1213~2.425 μg范围内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