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是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发展战略和规划的主要依据之一。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来看,统计分析必不可少,本文从企业经济运行分析出发,探讨统计分析在其中之应用的情况。
关键词:统计分析;经济运行;分析
经济指标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起点,通过对经济指标分析,查找其中异常,逐步的揭示这些数据后企业中存在的经营问题,最后提出改进、落实和完善的对策。统计分析就是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类、解释的过程,是对数据进行定量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详细情况如下:
一、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概况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联合分析对象,从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也就将分析方案设计、资料都集合整理而展开的活动。统计分析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统计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在这个活动中,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是最终的目的,而分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统计指标
针对统计信息提供的大量统计数据、指标进行筛选是统计分析的首要工作,需要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在信息当中发现的问题而定,在此期间,可以选择能够反应整体或是一部分工作情况的宏观指标,或者是选择主要的工作质量指标,亦或是选择变化幅度较大、出现异常情况的指标。统计指标确定后,需要采用统一规范或通用指标进行,这样可以方便进行纵横向的比较,避免统计分析结果做出错误的判断,引发错误的决策。
2.统计分析的方法
统计方法从运用而言,可以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前者是长期活动后与实践经验相关的相关方法,较为便捷,但不严谨。后者包括数量比较法、分组分析法、指数及因素分析法等较为科学,其结果更加严谨。现代统计分析主要运用的就是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详细情况如下:
①比较法
比较法是根据企业统计分析的不同目的进行的分析方法,包含不同的对比方法,如横向对比(评价企业管理的水平位置)、纵向对比(评价企业管理发展的程度、速度和趋势)、对标对比(评价与标杆值的差距),这种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多较为笼统,可以分析出企业发展的位置、发展程度,与其他企业的差异等。
②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分支,也是统计分析中较为重要且实用的方法,是通过指数体系分析现象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与比较法相比,这种方法更为详细,运用指数的变化分析不同因素间存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包含了差额分析、产品替代改进生产设备、加强科技研发投人,引进新型能源或是器械,降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经济运行发展的目的。
3.企业预测当中的应用
经济运行中的波动和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企业在经济运行当中需要统计分析进行预测,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年度、季度统计,完成静态、动态分析预测,确保企业发展当中的目标管理及考核有效,并根据企业的计划目标和过往数据指标分析,寻找差异,最后根据企业总体规划及行业存在的特殊性使用预测模型完成对企业预测的目的。
(二)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在企业决策中,包括企业的管理和经济运行方面,统计分析可以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及供给能力等,涵盖产品市场购买力、产品潜在和市场需求、品牌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最终判断企业的盈利空间,供需关系等,提出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建议。
企业的经济运行活动与社会市场存在必然联系,企业的经济收益与居民的消费能力成正比关系,如果统计分析中居民CPI下降,及购买方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目标值,那么统计分析就需要对企业经济运行提出降低产品单价、降低目标利润等建议,同时,在企业成产中降低生产量,避免造成企业产品堆积,形成资金停滞,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最后,企业产品的销售问题对企业具有巨大的影响,而面对这种情况,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如产品滞销,需要查找不同因素间的关联,包括产品价格、指标分解和定基替代法。因素分析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完成分析,包括该事物在发展中的外部特征及联系,完成从里到外的去伪、去粗处理,得出客观本质的概况,同时,这种分析方法还能将复杂进行简化,并保持基本信息量,结果较为严谨。
企业管理活动往往具有很多的指标,而这些指标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统计分析当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进行互相联系,串联后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出现的统计分析方法,也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由于企业每个指标中的每个因素都可能存在问题或进一步改良,所以在分析中需要对企业的所有指标进行收集和分析。
统计分析需要进行的不仅仅是数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字,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寻找相互关联因素,分析完成事物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就需要熟悉和掌握研究对象的相应知识。发现问题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其目的。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
统计分析的整体过程就是完成统计设计、调查、初步整理统计资料,进而对客观现象的特点取得一定认识,然后完成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在及发展变化规律,得出进一步深化认识,找出事物存在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对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决策建议后,其方案的实施中会出现一定的不可知状况,统计分析可以对在此当中的问题进行总体分析或是阶段分析,采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的进度情况等,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提出针对建议,使用对比分析法,对阶段结果进行分析,提高指标完成率。
三、结论及建议
统计分析是经济运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出改进企业管理的建议,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统计分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针对企业的不同特性完成认识、掌握并分析。企业需要统计分析解决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前提之上,因此,在此过程中,统计分析必须要客观、时效,实事求是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从服务角度出发,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完成企业发展与统计工作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尧庭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 【J】 科学出版社 2006(19)
[2]王学民 应用多元分析(第二版)【J】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28)
[3]曹慧芳 创新统计分析工作强化统计服务功能田 【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 6(12)
关键词:统计分析;经济运行;分析
经济指标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的起点,通过对经济指标分析,查找其中异常,逐步的揭示这些数据后企业中存在的经营问题,最后提出改进、落实和完善的对策。统计分析就是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类、解释的过程,是对数据进行定量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详细情况如下:
一、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概况
统计分析是运用统计方法,联合分析对象,从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也就将分析方案设计、资料都集合整理而展开的活动。统计分析的最大特点就是运用统计方法、定量与定性的结合,在这个活动中,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报告是最终的目的,而分析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统计指标
针对统计信息提供的大量统计数据、指标进行筛选是统计分析的首要工作,需要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任务要求以及在信息当中发现的问题而定,在此期间,可以选择能够反应整体或是一部分工作情况的宏观指标,或者是选择主要的工作质量指标,亦或是选择变化幅度较大、出现异常情况的指标。统计指标确定后,需要采用统一规范或通用指标进行,这样可以方便进行纵横向的比较,避免统计分析结果做出错误的判断,引发错误的决策。
2.统计分析的方法
统计方法从运用而言,可以分为经验方法和数学方法,前者是长期活动后与实践经验相关的相关方法,较为便捷,但不严谨。后者包括数量比较法、分组分析法、指数及因素分析法等较为科学,其结果更加严谨。现代统计分析主要运用的就是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详细情况如下:
①比较法
比较法是根据企业统计分析的不同目的进行的分析方法,包含不同的对比方法,如横向对比(评价企业管理的水平位置)、纵向对比(评价企业管理发展的程度、速度和趋势)、对标对比(评价与标杆值的差距),这种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多较为笼统,可以分析出企业发展的位置、发展程度,与其他企业的差异等。
②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的分支,也是统计分析中较为重要且实用的方法,是通过指数体系分析现象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与比较法相比,这种方法更为详细,运用指数的变化分析不同因素间存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包含了差额分析、产品替代改进生产设备、加强科技研发投人,引进新型能源或是器械,降低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经济运行发展的目的。
3.企业预测当中的应用
经济运行中的波动和差异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企业在经济运行当中需要统计分析进行预测,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对年度、季度统计,完成静态、动态分析预测,确保企业发展当中的目标管理及考核有效,并根据企业的计划目标和过往数据指标分析,寻找差异,最后根据企业总体规划及行业存在的特殊性使用预测模型完成对企业预测的目的。
(二)企业决策中的应用
在企业决策中,包括企业的管理和经济运行方面,统计分析可以对企业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及供给能力等,涵盖产品市场购买力、产品潜在和市场需求、品牌度、订单满足率、消费偏好等,最终判断企业的盈利空间,供需关系等,提出企业管理中的决策建议。
企业的经济运行活动与社会市场存在必然联系,企业的经济收益与居民的消费能力成正比关系,如果统计分析中居民CPI下降,及购买方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目标值,那么统计分析就需要对企业经济运行提出降低产品单价、降低目标利润等建议,同时,在企业成产中降低生产量,避免造成企业产品堆积,形成资金停滞,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最后,企业产品的销售问题对企业具有巨大的影响,而面对这种情况,统计分析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如产品滞销,需要查找不同因素间的关联,包括产品价格、指标分解和定基替代法。因素分析可以通过数学方法对可观测的事物完成分析,包括该事物在发展中的外部特征及联系,完成从里到外的去伪、去粗处理,得出客观本质的概况,同时,这种分析方法还能将复杂进行简化,并保持基本信息量,结果较为严谨。
企业管理活动往往具有很多的指标,而这些指标也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统计分析当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进行互相联系,串联后进行分析,综合评价法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出现的统计分析方法,也是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由于企业每个指标中的每个因素都可能存在问题或进一步改良,所以在分析中需要对企业的所有指标进行收集和分析。
统计分析需要进行的不仅仅是数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数字,在定性分析的前提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认识,寻找相互关联因素,分析完成事物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这就需要熟悉和掌握研究对象的相应知识。发现问题是统计分析的前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才是其目的。
二、统计分析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
统计分析的整体过程就是完成统计设计、调查、初步整理统计资料,进而对客观现象的特点取得一定认识,然后完成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在及发展变化规律,得出进一步深化认识,找出事物存在的问题,这也就决定了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对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决策建议后,其方案的实施中会出现一定的不可知状况,统计分析可以对在此当中的问题进行总体分析或是阶段分析,采用统计数据,定期分析计划完成的进度情况等,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提出针对建议,使用对比分析法,对阶段结果进行分析,提高指标完成率。
三、结论及建议
统计分析是经济运行分析的方法和手段,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出改进企业管理的建议,在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中统计分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针对企业的不同特性完成认识、掌握并分析。企业需要统计分析解决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统计分析工作建立在企业需求的前提之上,因此,在此过程中,统计分析必须要客观、时效,实事求是也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从服务角度出发,为企业的经济运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完成企业发展与统计工作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尧庭 多元统计分析引论 【J】 科学出版社 2006(19)
[2]王学民 应用多元分析(第二版)【J】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28)
[3]曹慧芳 创新统计分析工作强化统计服务功能田 【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