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t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规律精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开展学法指导,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终实现“乐学”,这是老师努力的方向。
  下面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一课的教学经历,谈谈如何在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复习铺垫——为学生创设理解学法的学习条件
  学生解决新知,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储备,因此,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先设计了两组复习题,为学生理解学法创设有利的学习条件。
  一题是复习小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0.5和1.23的意义。
  另一题是填写:6÷8= = =(3)÷(4)=(0.75),目在于让学生重温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基本性质。因为本节课所教到的新知是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包括把分数化为小数,这时通常用到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复习铺垫应对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和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要努力实现以旧迎新促迁移,引导学生重新获得新的认知结构。
  二、课题导入——运用联想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法。
  在教学本节课时,我首先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你们猜猜看这节课将学习哪些数学知识?由于以往我经常对学生进行围绕课题联想学习内容的学法训练,因而很多学生纷纷举手说:“这节课将学习如何将小数化成分数和如何将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我又让每个学生举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小数和不同类型的分数。学生很快完成了任务。
  三、新知教学——开展构建学法指导模式的探究学习
  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今天,数学课堂的学法指导,不能停留在给学生介绍几种学习方法上,而应站在构建学法指导模式的角度上,从整体上开展学法指导。
  在《分数和小数互化》这节课的新知教学阶段,我让学生运用平时数学新知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举例——尝试——总结——检验”,作为探索新知的学法模式,来完成“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教学。在学生举出三、四个不同类型小数和分数的情况下,我放手让学生尝试解决将小数化为分数。学生很快想到将小数写成十进分数。在总结方法时,有些学生没有约分,另一些同学便作了能约分要约分的补充。
  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我也采取同样的学法模式指导学生学习,但强调解决这一问题时,遇到较难的题目,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多数学生顺利解决了 =1÷5=0.2, =7÷8=0.875,1 =1.75。在遇到 =9÷7除不尽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征求老师意见,学生掌握了“遇到除不尽,通常保留两位小数”的学法。最后我还让学生针对“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两类问题的化法进行对比总结,并通过检验方式使学生理解两者的关系是互逆和辩证的。
  四、知识巩固——应用学法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
  数学新知的理解掌握,必须经历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的阶段,这是数学学法形成的重要一环。
  在这节课的巩固练习阶段,我让学生先独立完成书中的两组“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习题,然后出示了这样一组练习题:想一想下面的分数 、1 、 、1 、 、 ,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那些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为什么?
  为了让学生掌握“判断一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我让学生将这些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通过比较和归纳分析,学生很快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真分数,其分母只含有2、5质因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真分数其分母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它对于学生提高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技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知识发展——设置探究题引导学生总结学法
  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发展,往往是以探究题的形成出现。数学探究题具有情景性、开放性和探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学实践为主,适时做好点拨指导。
  在探究题的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形成新的学法。
  总之,数学教学要以学法指导为宗旨,融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中充满矛盾,需要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地处理,使这些矛盾向有利于教与学的方面转化。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恰当处理教学中的矛盾。  一、新与旧——联旧引新,讲新带旧  认知心理学认为,新知识好比一条船,旧知识好比锚,头脑里原有的知识结构就好比港湾。没有锚,船就无法停泊在港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引导学生对新知的“停靠点”进行复习,架起“认知桥梁”,把新旧知识熔于一炉,铸成新的网络。  例
期刊
一、导入的作用  课前的导入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教学活动方式,它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趣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恰到好处的导入
期刊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教学情境如何创设,其基本思路应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充分参与为前提,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达到促进学生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学习质量提高的目标。现就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操作谈几点体会。  一、应着眼于现实生活、跟学生实际紧密联系  政治课的内容都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使得它与学生的实际尚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恰当的教学情境必
期刊
主题背景下的区域活动,一般是指以主题(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来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背景,以区域(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为活动形式,教师依据主题目标,有目的地创设与主题相关联的区域活动,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环境,满足
期刊
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在课堂中老师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呢?   一、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一堂课中,
期刊
教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信息窗2的第三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边之间的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但是对于“任意的三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似懂非懂。本节课的教学就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起点展开的。  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
期刊
初一  在“应试教育”、“一俊遮百丑”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学校往往忽略年级的管理,造成不良后果。尤其是农村地区在“普九”中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后,初一新生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难点,值得研究。  过度期  从开学到期中考试前后,学生基本保持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机械记忆胜于意义记忆,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他们告别了小学的“保姆式”教育模式,从依赖家长和老师的被动从属地位向主动地位转化。同时,他们面临学
期刊
数学教学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数学课改的急切呼唤。随着教改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加以有效引导,使学生“会学”、“善学”、“乐学”呢?  一、寓教于故事之中 
期刊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老师,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这就是说,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思想素质的高低、英语专业素质的强弱、心理素质的好差密切相关的。教师还必须注意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方位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及注重素质教育的渗透。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主动、积极、参
期刊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性强的学科。因此,过于平常的教法会让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不佳。而这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爱学就成了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所以,教师真正的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生理学研讨评释:“兴味是指一小我私家趋势于了解、掌握某种事物,力图到场某项运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