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圣妙手,布衣王子

来源 :科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一天,河南沁阳的郑藩乐府里传来了一道圣旨:朱载堉的父亲郑恭王朱厚烷因直谏皇帝沉迷道教,不理朝政而被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内。15岁的朱载堉被虢去王子冠带,这位天潢贵胄的小郑王即将面对的是17年的父子分离和同族人的冷眼轻视。但绝境中的他却选择在皇城外自建了一座土屋,醉心乐学、律学、算学等学问,苦守父亲的归来。
  而就是在煊赫皇城旁的这一方小天地里,走出了一位天才的学者、世界级的音乐大师。这位明代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精通音乐、舞蹈学、数学、物理、天文历法,还因创建了十二平均律而被后人尊称为“律圣”。他的成就达到了明代自然科学和艺术的顶峰。英国皇家科学顾问李约瑟博士称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何谓“十二平均律”
  大约300年前,意大利人克里斯多佛利(Bartolomeo Cristofori)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钢琴。实际上,钢琴的诞生,就是与朱载堉创建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密切相关。朱载堉是世界上首创十二平均律的人,现代钢琴就是在十二平均律的基础上发明的。
  十二平均律也叫做十二等程律,它是一种对乐器调律的数学原理,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乐律体系。用它调律的乐器,可以满足任何变调的需要,钢琴就是其中之一。有了十二平均律,才有现代音乐。
  具体来说,十二平均律就是把哆、来、咪、发、唆、拉、西、哆,这个八度音阶分成十二个半音,每一个音阶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就如同楼梯的台阶一样,从第一个台阶到第十二个台阶,每一个台阶的高度都完全相等。一架现代钢琴通常有88个键,从哆到高音哆,称为一个八度,包括七7个白键,5个黑键,加在一起正好是12个键。这12个键将八度音平分,这就是十二平均律。通过它,人们可以使乐器变得听话,准确地发出人们想要的音,也因此用最简单的方法,实现了演奏和记谱。
  朱载堉由此发明了一个定音乐器——律准。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在十二平均律基础上的定音弦乐器。这个弦乐器一共是12根弦,可以定出包括现在的键盘乐器、鼓点乐器和弦乐器在内的84个标准音调。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计算工作,朱载堉是通过一把81档的双排大算盘来完成的,并由此计算出了2的12次方根。计算过程中有很多是25位以上数字之间的运算,我们现在的袖珍计算器一般最多只能运算10位数,可知朱载堉研究中的艰辛和耐心。
  17世纪,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书籍被传教士带到了西方,引发了一场音乐界的革命。被誉为“近代音乐之父”的巴赫在朱载堉之后写下了名作《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十二平均律是西方学者公认的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
  这个王子不一般
  少年时代的朱载堉聪颖过人,天资极高。据地方志记载,“载堉儿时即悟先天学。稍长,无师授,辄能累黍定黄钟,演为象法、算经、审律、制器,音节协和,妙有神解”。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对音乐和数学的喜爱和兴趣,这为他日后创建十二平均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身皇族的朱载堉拥有富足的生活,王府的乐制让朱载堉从小在音乐的熏陶中成长。皇城内宗庙乐生、乐工、乐器甚备,他在其藩国内与宗庙乐生、乐工们切磋音乐和舞蹈。良好的天赋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得以专心地做学问。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朱载堉研究乐律的道路上,他的父亲朱厚烷对他的影响巨大,一直指导着他的乐律研究。1567年朱厚烷复爵返国后,朱载堉在父亲的教导下阅读了至少近百种明代之前的乐律著作,加上其对数学的深入研究,致使他在壮年就创建了十二平均律。
  朱载堉的一生是沉浸在音乐中的一生。他24岁时写出了中国第一部研究古代乐器的著作《瑟谱》;他32岁时,郑恭王厚烷返国,指导他撰写《操缦古乐谱》;直到45岁时,他才完成了十二平均律的研究,写出《律学新说》《律吕精义》;70岁的时候他完成了最重要的著作《乐律全书》。他悠然自陈:“一人吹律,一人弹琴,一人击缶而歌。余亦自歌,相互唱和,而乐在其中矣。”
  朱载堉研究广泛,在文学、历法、舞蹈方面均有建树。他写有《醒世词》,内收曲词73首,今天仍然流传于河南、山西一带。朱载堉在天文历法方面还有诸多新见解,他获得了比前人更为精确的回归年长度值;提出了测量地理纬度的新方法。尤其是在明代严谨私习历学、私造历法的态势下,他敢于上疏指出朝廷使用的大统历有错误,向朝廷呼吁修正历法。同时他还对中国古代舞蹈作了总结性的研究,他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舞学”这个词,并为“舞学”规定了四纲八目,还亲手绘制了大量的舞谱。他编创的《天下太平字舞谱》,被认为是大型团体操的前身。
  王子穿“布衣”
  深谙宫廷生活的朱载堉,亲眼目睹了明朝封建统治者的腐败和肮脏,亲身经历了皇族内部明争暗斗的腥风血雨。他七次上疏出让王位,终于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年获准让爵。而这时他已经是71岁高龄了。明末清初的大书法家王铎撰书《郑端清世子神道碑》对朱载堉“让爵”一事有详细记载。据《神道碑》载,朱载堉奶娘张氏是个知书识理的人,有一次奶娘给幼年的他讲了古代唐尧禅让帝位的故事,朱载堉说:“推位让国,现在谁能办到?”奶娘急忙回答:“这是古人的事情,你可不要乱问!”朱载堉不以为然地说:“你不要害怕,我看这事做起来容易。”吓得奶娘赶紧用手捂他的嘴说:“事关重大,不可轻言。”不曾想,多年后朱载堉推位让国,竟真的实现了自己这一诺言。
  朱载堉的一生,经历了17年的家人离散,命运多舛;他用15年的时间力争让爵,矢志不移。大起大落之后,他除了留下无比光辉的科学成就,更为难得的是他淡泊超然的人生态度。朱载堉终生布衣蔬食,他不仅在最后让出了郑国王爵,甚至抛弃了东恒郡王的所有财产,在沁阳九峰山过着与世无争,闲云野鹤般的悠哉日子。这件“布衣”,朱载堉穿得好生自在。公元1611年,76岁的朱载堉仙逝,墓前只留下一块无字碑,让人无限怀念。但正如他在《醒世词》中写道:“生前有一院,死后有一丘,足矣。”此中况味,难得悠长。
其他文献
对欧洲人而言,杜鹃的叫声就是春天来临的闹钟。每年,英国《泰晤士报》的读者来信中,都会有人宣称自己听到了第一声杜鹃鸣叫。尽管对欧洲的鸟而言,杜鹃的叫声并不算受欢迎,因为它们总被视作抢占其它鸟类鸟巢的寄生虫,但科学家发现被杜鹃抢占巢穴并不一定是坏事。  西班牙奥维耶多大学的丹妮拉·凯尼斯特里教授(Daniela Canestrari)及她的同事,曾研究了大斑凤头鹊和小嘴乌鸦之间的关系。不像一些抢占巢穴
期刊
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作者本人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名叫《幻灭》。小说描写了心怀梦想的知识分子怎样被残酷的时代所摧残,青年人的才能和幻想如何遭受彻底毁灭,而文学界又是怎样从圣殿变成了污秽肮脏的地狱。这部现实主义小说里的虚构情节,在我国特殊的时代里,以更加残酷的方式上演了整整十年。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和巴尔扎克笔下正直宽厚的发明家大卫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他的真实命运,远比那个虚构的主人公来得
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破坏人大脑的疾病。目前,这种病影响的人群已达3500万之多,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15亿。遗憾的是,这种疾病不仅无法治愈,而且在患者产生变化并丢失自己的记忆之前,它很难被检测出来。而一旦到了患者记忆被抹去之时,疾病已经对患者的大脑造成了严重的损伤。  从短期来看,如果能找到一种简单的方法,确定谁的大脑正向着患阿尔茨海默症的方向发展,将会有效地帮助科学家了解该疾病在发
期刊
她有一个非常令她崇拜的“魏晋风骨的老公”,一副惊艳四座、堪比专业的嗓音,一个豪放大气、敢爱敢恨的性格,还能做得一手好菜、穿得一身时尚的服装。她看上去似乎更像是个不靠谱的艺术家,但她的职业和她的性格搭配起来,似乎就显得更加“不靠谱”,因为她从事的工作,正是听起来非常枯燥呆板的旧石器石制品研究。简单说来,就是一个性格大咧咧的北方女人,却偏偏干了一份需要细心和安静的考古工作。如果你觉得她的人生和故事肯定
期刊
加州理工学院,全世界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其航空系举世闻名。从这个学校的航空专业出来的人,很少有人会想离开,改行从事其他领域的就更少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钱学森是主动离开的第一人,他是加州理工航空系的第一个"Unique"(特例)。而从这里出来的,还有一位华人科学家叫冯元桢,他于1966年主动辞去了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一职,并改行做生理学研究,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生物力学,在加州理工航空系
期刊
“独立科学家”“非主流科学家”“疯狂科学家”“伪科学家”……这些戴在詹姆斯·洛夫洛克头上的帽子,似乎听起来都不怎么“高大上”。而他对于地球的悲观理论,更被世人认为是加倍的不靠谱。1972年,他提出了著名的“盖亚假说”,指出气候变化将对地球产生灾难性影响。2008年,他甚至在《卫报》上说:“好好享受你的生活吧,如果你够幸运的话,这种生活还能持续20年,在那之后,一切就不堪设想了。”而几年后,他却又推
期刊
科学家就要讲真话,这是周培源一直奉行的准则。因为这份坚守,在文革的风暴中他也饱经风雨,虽一度被抄家,但他仍坚持住了自己作为一名科学家所信奉的原则与信念。  抵制教育大跃进  1958年,“大跃进”开始了。国家在经济层面的“大跃进”,迅速蔓延至教育层面。同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签发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提出要在15年以内普及高等教育。而为了响应中央的号召,北大校园中有人提出,要进行学制改革
期刊
在法国生活了七八年的中国留学生张旭,虽然每次都是在巴黎这座城市行色匆匆地路过,但是却对巴黎的雨季有很直观的感受。  “下雨天没有什么特别,从来没出现过因为大雨影响出行的情况。在街道上,也很少见到有积水,总之就是一切正常。”张旭如是描述汛期巴黎的街景。  平淡的不能再平淡,这是巴黎雨天人们生活的旋律。雨不会打扰巴黎人的生活,而巴黎人也从未因下雨而如临大敌般紧张。因为,这份在雨天的从容、淡定,有埋藏在
期刊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正如歌词中所描述的,那是一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时代。当然,被乱世左右的不只有儿女情长,还有每个年轻人的前途命运。  由于朝廷腐败,“民弃农业”,饥荒遍地,各地连续爆发瘟疫。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上万的人被病魔吞噬,造成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南阳郡(今河南邓州)疫情尤为严重,当地有个张姓家族,原有二百余人,自从
期刊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暴雨,这些极端天气在日本不大的国土范围内时常轮番上演。或许正是因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相对恶劣,日本对其防灾系统才严谨到近乎偏执的地步。  在下水道的隐秘世界中,日本人本着对人的关注,运用先进的技术将下水道建设到了极致。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但腾飞的经济阻挡不了大自然的考验所带来的挑战。日本因为下水道问题,饱食城市内涝的苦果。  1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