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也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中思;读中议;读后写
“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活动,是培养儿童识字、看书、说话、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阔视野、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陶冶情操和美育的重要途径。
那么,阅读教学中“读”占有怎样的位置呢?常言道“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读”贯穿着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读”是前提也是首要地位,如果没有了“读”学生便无法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无法体会作品个中韵味,无法走进作品,无法从中吸取文章精华,从而达不到《新课标》所要求:“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读”的方法尤为重要,它如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它如一块小石子泛起学生知识殿堂的涟漪。
一、入情入境自主朗读
朱熹说过:“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经历初读感知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得大致内容,自学生字新词,根据自己喜欢的或者与问题相关得词句和段落多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多读,如《桂林山水》这一课,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在引入课文后,我让学生自由地多读几遍,通过自由读使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只有在充分自主的读中,学生才能感知文本,熟悉文本,思考文本。
二、读中思考,开拓思路
苏轼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精思是学习语文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读”确实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并非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这样大概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可以是教师点拨的,更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同,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教《万年牢》时,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多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再读,学生都乐意去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跟同学分享。当然,“读”方式也是多种的,在读思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默读,通过默读去思考问题。也可以通过朗读体会个别句子。这样,读中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学生逐渐领悟作者写作的思路与要表达的感情,学生越学越有趣。
三、读议结合,激发智慧火花
读后议论或者辩论,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我们都知道教学就是交流,没有课堂交流,课堂教学就不可能发生,《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正如《乌塔》一课, 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就学习课文时产生的问题和想法谈谈自己的见解。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确定一两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确定的基本问题要抓住自立精神这一中心,如: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在讨论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这样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这样就能很好达到教学效果。
四、读写结合,课后拓展
叶老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老师讲得再多,灌得再多也没有用,学生听得似懂非懂,一些学生也曾反映,读起来好象明白,但执起笔来又不知从何下手,不知怎样组织文字答案。因此,教师与其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如省下气力,让学生读,让学生写,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一种“读书就要执笔,执笔就要写字”的习惯。通过精心设计各项练习, 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措施。在上《中彩那天》时,让学生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当时的表现,把它写下来。我让学生反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读中悟过程去完成小练笔。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过程中“读”是必不可少的,要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疑问;读中感受,读中悟道理;读中概括大意,读中积累句子;读中交流体会,读中能写出一手好文字。当然教无定法,要把“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非都要有一个读的过程,还是要以本文为基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省略一些步骤,或者改变一些读的顺序,这样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气,这样学生方能以“读”之石泛起知识的涟漪。
作者简介:余瑞芬,1983年出生,女,2006年毕业于广东省梅州嘉应学院,小学一级教师,注重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方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王崧舟《语感,诗意语文的原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3]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关键词】阅读教学;读中思;读中议;读后写
“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活动,是培养儿童识字、看书、说话、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开阔视野、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陶冶情操和美育的重要途径。
那么,阅读教学中“读”占有怎样的位置呢?常言道“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读”贯穿着整个语文阅读教学过程,“读”是前提也是首要地位,如果没有了“读”学生便无法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无法体会作品个中韵味,无法走进作品,无法从中吸取文章精华,从而达不到《新课标》所要求:“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读”的方法尤为重要,它如一把钥匙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它如一块小石子泛起学生知识殿堂的涟漪。
一、入情入境自主朗读
朱熹说过:“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都要经历初读感知过程,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得大致内容,自学生字新词,根据自己喜欢的或者与问题相关得词句和段落多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多读,如《桂林山水》这一课,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在引入课文后,我让学生自由地多读几遍,通过自由读使学生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只有在充分自主的读中,学生才能感知文本,熟悉文本,思考文本。
二、读中思考,开拓思路
苏轼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熟读精思是学习语文的科学、有效的方法。“读”确实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但并非让学生一味地读,整堂课都是学生捧着书,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这样大概是没有人会同意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可以是教师点拨的,更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同,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教《万年牢》时,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多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再读,学生都乐意去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跟同学分享。当然,“读”方式也是多种的,在读思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默读,通过默读去思考问题。也可以通过朗读体会个别句子。这样,读中思考,开拓学生思路,学生逐渐领悟作者写作的思路与要表达的感情,学生越学越有趣。
三、读议结合,激发智慧火花
读后议论或者辩论,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我们都知道教学就是交流,没有课堂交流,课堂教学就不可能发生,《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又发挥好“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正如《乌塔》一课, 在学生读懂课文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就学习课文时产生的问题和想法谈谈自己的见解。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从中确定一两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作为基本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确定的基本问题要抓住自立精神这一中心,如: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能向乌塔学习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在讨论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这样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这样就能很好达到教学效果。
四、读写结合,课后拓展
叶老先生认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老师讲得再多,灌得再多也没有用,学生听得似懂非懂,一些学生也曾反映,读起来好象明白,但执起笔来又不知从何下手,不知怎样组织文字答案。因此,教师与其滔滔不绝地讲解,不如省下气力,让学生读,让学生写,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一种“读书就要执笔,执笔就要写字”的习惯。通过精心设计各项练习, 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措施。在上《中彩那天》时,让学生想象库伯先生派人把汽车开走以后,“我们”全家当时的表现,把它写下来。我让学生反复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读中悟过程去完成小练笔。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过程中“读”是必不可少的,要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疑问;读中感受,读中悟道理;读中概括大意,读中积累句子;读中交流体会,读中能写出一手好文字。当然教无定法,要把“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非都要有一个读的过程,还是要以本文为基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省略一些步骤,或者改变一些读的顺序,这样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气,这样学生方能以“读”之石泛起知识的涟漪。
作者简介:余瑞芬,1983年出生,女,2006年毕业于广东省梅州嘉应学院,小学一级教师,注重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以及班级管理方面。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2]王崧舟《语感,诗意语文的原点》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
[3]张庆《我的小学语文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