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诱导脂肪肝过程中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作用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hu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乙醇诱导脂肪肝过程中肝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不同亚型NOS表达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在大鼠饮水中加入乙醇建立乙醇性脂肪肝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动态观察肝组织中NOS的蛋白及基因表达,同时检测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成功建立乙醇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造模大鼠肝组织在第4周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已显著增加(P<0.05),第12周达高峰,而后有所下降,第20周时又明显上升(P<0.04).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第4周时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随造模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肝组织中NO水平在第4周时无明显升高(P>0.05),以后显著增加,第12周达高峰,而后有所下降,第20周时又明显上升(P<0.01).肝组织中MDA含量在第4周已显著升高(P<0.05),随饮用乙醇时间延长进行性增加.肝组织中NO、MDA含量与iNOS表达成正相关(P<0.01),与eNOS表达成负相关(P<0.01).结论乙醇诱导脂肪肝过程中肝组织NO水平升高主要与iNOS的活化有关,iNOS产生的NO可能与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而eNOS产生的NO可能起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激光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18眼视网膜大动脉瘤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并进行激光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为单眼、单个大动脉瘤,瘤体均位于颞侧,颞上支14眼,颞下支4眼;动脉瘤位于1级分支4例,2级分支13例,3级分支1例;12例患者1次激光治疗后复查FFA,8例动脉瘤消失,管壁恢复正常;2例瘤体远端动脉充盈迟缓.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视网膜大动脉瘤的诊断及
目的通过观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气道炎症模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4(IL-4)的变化,探讨INF-γ及IL-4在哮喘气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观察地塞米松对IFN-γ及IL-4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A组,16只)和对照组(B组,8只),根据实验需要又将实验组16只大鼠分为卵清蛋白致敏激发组(A1组)、激发前激素预处理组(A2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