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在核算工作中常常面临一些突发情形,这要求会计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和判断。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不断增多且财务关系日益复杂,为了有效应对这一经济现象,企业会计人员需要严格遵循谨慎性原则,在面对突发情形时果断选择影响最小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信息对企业造成的损失,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谨慎性原则的含义和重要性,然后论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及优化策略,以期对相关企业的会计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会计实务 会计处理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常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第一,该原则可以让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减少甚至避免错误判断的出现;第二,会计人员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不免掺杂主观色彩,导致该原则同会计核算的其他原则发生冲突。因此,企业会计人员要正确看待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所谓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指会计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保持谨慎的态度,及时做出判断,在不高估资产和收益的同时保证对负债和各项费用的合理估计,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的时候如果面对多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和处理程序,应该在合理的前提下保证不虚增利润和不夸大所有者权益,然后进行会计处理。
二、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1.降低会计核算不确定性。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在应对风险的时候要格外谨慎。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时刻避免夸大企业的资产和权益,以免出现不真实和无效因素。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部门过于乐观而给企业带来损失,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企业中,谨慎性原则应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得到运用,确保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乃至国家会计体系的不断完善。
2.提升企业生存竞争能力。应用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定期估计资产,做好核算和准备工作,让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真实准确地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和经营状况,采用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核算企业应缴纳的税款,促进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在我国乃至国际上的适应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其竞争力。
3.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面对突发情况,需要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果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应用谨慎性原则可以促使会计人员更为全面具体地考虑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1.计提资产减值。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要求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从四项增加到了八项,减值准备的增加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该定期或者在每年年终全面检查企业的各项资产,并结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测和估计可能对企业资产造成的损失,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定,同时使经营成果更加可靠。
2.低估存货。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都是企业常用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当物价上涨时,一般采用后进先出法,这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成本,从而导致年终的存货价值偏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的会计核算原则。
3.债务重组。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只能确认重组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未来可能需要的支出,不能估计重组带来的收益或者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因此,即使企业在未来可能拥有收益,也只能看作是当期收益,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内涵,有利于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债务重组调节利润的行为。
4.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债务和相关费用进行评估和分析,但是对企业将获得的利益并不进行考虑。债务人可以对企业的其他支出进行评估和确认,这将被看作是预计负债,同时不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仅在会计审核表上加以备注说明,这样的处理方法也体现了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
四、谨慎性原则运用优化建议
1.提升会计人员能力。会计人员是各种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是会计核算原则能否得到顺利执行的基础。当前,伴随经济活动的不断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能力,对不同经济情形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企业要想提升会计人员能力,首先,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其掌握基本的理论原则,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次,企业应抬高会计人员的准入门槛,积极招聘专业素质较高,基本功相对扎实的会计人员;最后,企业应为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企业会计人员及时了解会计领域更新的知识,促进其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
2.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人员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可能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得出不同的核算结果,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应该积极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思考可能对投资人和债权人产生的影响,全面及时地披露会计信息。
3.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伴随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很多证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及房地产交易市场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关部委和各省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当地的价格信息中心和信息报价系统,将各省乃至各国的各类商品交易价格及时发布到社会交流平台中,使社会各企业在对资产进行计价核算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依据。另外,企业内部也应该主动健全自身的市场信息和价格上报系统,对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及时将各类信息传达给社会各企业部门。
4.增强会计准则可操作性。在核算工作中,谨慎性原则并不是万能的,要想有效运用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核算能力,就要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制约。例如,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会计核算结果,此时会计人员应该统筹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资产状况,提高原则的可操作性。
5.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监督是会计审核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在整理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会计信息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处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在企业经营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会计工作中得到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正确看待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正确应用谨慎性原则,提高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真正发挥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华.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2015(08).
[2]刘亚.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和问题[J].时代金融,2015(09).
[3]張丽君,王萌.试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和局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
[4]王海波,张鑫.如何提高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效率[J].企业现代化,2016(03).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 会计实务 会计处理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常表现出两方面的特征:第一,该原则可以让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减少甚至避免错误判断的出现;第二,会计人员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不免掺杂主观色彩,导致该原则同会计核算的其他原则发生冲突。因此,企业会计人员要正确看待谨慎性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对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一、谨慎性原则的含义
所谓谨慎性原则,即稳健性原则,指会计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情况时,保持谨慎的态度,及时做出判断,在不高估资产和收益的同时保证对负债和各项费用的合理估计,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的时候如果面对多种不同的处理办法和处理程序,应该在合理的前提下保证不虚增利润和不夸大所有者权益,然后进行会计处理。
二、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
1.降低会计核算不确定性。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因此,企业在应对风险的时候要格外谨慎。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建立在企业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时刻避免夸大企业的资产和权益,以免出现不真实和无效因素。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可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企业的管理和决策部门过于乐观而给企业带来损失,这有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企业中,谨慎性原则应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得到运用,确保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促进企业乃至国家会计体系的不断完善。
2.提升企业生存竞争能力。应用谨慎性原则可以帮助企业定期估计资产,做好核算和准备工作,让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真实准确地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和经营状况,采用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方式核算企业应缴纳的税款,促进我国会计核算制度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在我国乃至国际上的适应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其竞争力。
3.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面对突发情况,需要对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果断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应用谨慎性原则可以促使会计人员更为全面具体地考虑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1.计提资产减值。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和准则要求企业计提的减值准备从四项增加到了八项,减值准备的增加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该定期或者在每年年终全面检查企业的各项资产,并结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测和估计可能对企业资产造成的损失,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使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稳定,同时使经营成果更加可靠。
2.低估存货。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都是企业常用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当物价上涨时,一般采用后进先出法,这使本期成本接近当期成本,从而导致年终的存货价值偏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谨慎性的会计核算原则。
3.债务重组。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只能确认重组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未来可能需要的支出,不能估计重组带来的收益或者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因此,即使企业在未来可能拥有收益,也只能看作是当期收益,这充分体现了会计核算中谨慎性原则的内涵,有利于避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利用债务重组调节利润的行为。
4.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对自身的债务和相关费用进行评估和分析,但是对企业将获得的利益并不进行考虑。债务人可以对企业的其他支出进行评估和确认,这将被看作是预计负债,同时不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仅在会计审核表上加以备注说明,这样的处理方法也体现了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
四、谨慎性原则运用优化建议
1.提升会计人员能力。会计人员是各种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是会计核算原则能否得到顺利执行的基础。当前,伴随经济活动的不断复杂化,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能力,对不同经济情形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企业要想提升会计人员能力,首先,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其掌握基本的理论原则,使每个会计人员都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其次,企业应抬高会计人员的准入门槛,积极招聘专业素质较高,基本功相对扎实的会计人员;最后,企业应为会计人员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定期组织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企业会计人员及时了解会计领域更新的知识,促进其会计理论的不断完善。
2.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会计人员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可能会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这一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还会得出不同的核算结果,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在应用谨慎性原则的时候应该积极全面地披露会计信息,思考可能对投资人和债权人产生的影响,全面及时地披露会计信息。
3.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伴随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我国很多证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及房地产交易市场都在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有关部委和各省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建立并不断完善当地的价格信息中心和信息报价系统,将各省乃至各国的各类商品交易价格及时发布到社会交流平台中,使社会各企业在对资产进行计价核算时能够遵循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依据。另外,企业内部也应该主动健全自身的市场信息和价格上报系统,对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充分利用,及时将各类信息传达给社会各企业部门。
4.增强会计准则可操作性。在核算工作中,谨慎性原则并不是万能的,要想有效运用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核算能力,就要增强会计准则的可操作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制约。例如,不同素质的会计人员可能会得出不同的会计核算结果,此时会计人员应该统筹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资产状况,提高原则的可操作性。
5.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审计监督是会计审核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在整理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会计信息整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予以处理。
五、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实务中的谨慎性原则在企业经营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在会计工作中得到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企业的会计人员应该正确看待谨慎性原则的两面性,正确应用谨慎性原则,提高企业在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真正发挥其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华.论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2015(08).
[2]刘亚.浅谈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和问题[J].时代金融,2015(09).
[3]張丽君,王萌.试论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应用和局限[J].现代经济信息,2016(01).
[4]王海波,张鑫.如何提高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应用效率[J].企业现代化,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