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风·无衣》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关于这句话修辞的种类是设问还是反问,教辅资料各有己见。
从理论上看,设问是指先故意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自己回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行文波澜起伏。设问是无疑而问,其特点是自问自答。反问则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义,用以增强语气。它包含肯定意愿与否定意愿两类。肯定意愿的,常用否定词“不”、“没”、“没有”等;否定意愿中,常用语气词“难道”、“岂”、“还”或疑问代词“哪儿”、“哪里”、“怎么”、“什么”等。基于上述设问与反问的解释,有时依然难以准确区分两者。那么,如何抓准两者的本质区别正确判断其修辞种类呢?
首先,在内容结构上,设问多是自问自答,有时也只问不答;反问多是问而不答,可以从文句本身体会答案,有时也问而又答。
其次,表现形式不同。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一般是紧接问句摆出答案:反问则是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要么用肯定句表示否定内容,要么用否定句表示肯定内容。
再者,修辞作用不同。设问主要是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其针对性和启发性;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设问与反问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表现形式与修辞作用两方面,分析它是否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就要分析其作用是引人思考,还是加强语气。
由此判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属问而又答的反问修辞,在问句中已肯定了将士们不畏惧物质匮乏、响应秦王号召、团结合作、保家卫国的高昂斗志和爱国精神。
据此,我们可以自信地判断下列问句的修辞种类了:
①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离骚》
②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离骚》
③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④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
⑤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⑥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
⑦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⑧何不作衣裳?奥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⑨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
⑩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
⑿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⒀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
⒁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设问句:③、⑤、⑧、⑾、⑿、⒀、⒁。
反问:①、②、④、⑥、⑦、⑨、⑩。
从理论上看,设问是指先故意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自己回答的修辞手法。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行文波澜起伏。设问是无疑而问,其特点是自问自答。反问则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示确定的意义,用以增强语气。它包含肯定意愿与否定意愿两类。肯定意愿的,常用否定词“不”、“没”、“没有”等;否定意愿中,常用语气词“难道”、“岂”、“还”或疑问代词“哪儿”、“哪里”、“怎么”、“什么”等。基于上述设问与反问的解释,有时依然难以准确区分两者。那么,如何抓准两者的本质区别正确判断其修辞种类呢?
首先,在内容结构上,设问多是自问自答,有时也只问不答;反问多是问而不答,可以从文句本身体会答案,有时也问而又答。
其次,表现形式不同。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一般是紧接问句摆出答案:反问则是明确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要么用肯定句表示否定内容,要么用否定句表示肯定内容。
再者,修辞作用不同。设问主要是提请注意,引人思考,有其针对性和启发性;反问则主要是加强语气,抒发强烈的感情,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设问与反问的本质区别在于其表现形式与修辞作用两方面,分析它是否表示肯定或否定之意,就要分析其作用是引人思考,还是加强语气。
由此判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属问而又答的反问修辞,在问句中已肯定了将士们不畏惧物质匮乏、响应秦王号召、团结合作、保家卫国的高昂斗志和爱国精神。
据此,我们可以自信地判断下列问句的修辞种类了:
①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离骚》
②杂申椒与菌桂兮,岂唯纫夫蕙茝?《离骚》
③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④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
⑤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⑥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孔雀东南飞》
⑦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⑧何不作衣裳?奥令事不举!《孔雀东南飞》
⑨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
⑩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⑾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
⑿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
⒀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
⒁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
设问句:③、⑤、⑧、⑾、⑿、⒀、⒁。
反问:①、②、④、⑥、⑦、⑨、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