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这门学科如今受到社会高度的重视,在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69
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让人们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欲明大道,必先知史。”没有历史,或许现在的社会并不会进步的如此迅速,或许人类的智慧就会止步于猿猴。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主动”和“被动”之间的转化
在高中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认真的讲课,学生总是很安分的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听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历史认知的程度与思维的宽广度明显不够。整个课堂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讲解,教师希望将自己的智慧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是,这种“被动”教学方式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如果教师学会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愿意学习的人无非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主动去完成,学习对于他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车胤囊萤夜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家境贫寒,车胤时常不能够得到香油点灯,夜晚不能够在灯下读书。于是在夏季夜晚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白绢做成一个能够透光的袋子,将十几个萤火虫装进其中,这样萤火虫的光便能够照亮自己的书本,车胤便可以夜以继日的学习。后来他成为一位知识广博,学问精通的智者。有了车胤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还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吗?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灌输主动学习的思想,让课堂变成展现学生自我的舞台。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而教师可以选择变成“被动”。教师引导学生将主动學习这种方式当成一种习惯,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历史,并且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学生也就能真正感受到学习历史是一件既轻松又快乐的事情。这样,主动学习的习惯就养成了。而教师选择变得“被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就算知道答案也要装作并不知情,引领学生自己去寻找出答案。学生变得主动,教师变得被动,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可以让学生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养成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的好习惯,真正的做到口到,耳到,眼到,心到的高境界。
二、将历史情景引入到课堂中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对历史深刻认知的过程也就是让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课本中的某一知识点,自己确定一个主题,建议他们可以以拍成电影的方式或者其他方法来还原历史事件,表达自己对这一部分的理解。让学生们自己置身于历史当中,深刻体会这一部分历史事件带给中国的影响。教师也可以出示相关的材料、文章等让学生加以理解。除此之外,在课堂将要结束之时,将这一历史事件与现实相结合,并且提出反问:“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可以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呢?”学生们的情感也就得到了升华,学生结合此知识就会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将视觉和听觉结合,在脑海中产生与此历史事件相关的场景,他们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就不会觉得困难。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求性
对于高中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基本能够看懂。如果教师依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提出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求性。一个历史事件总是由起因、经过、结果几部分组成。根据起因,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重新创造这个历史事件的经过,自己创造的这个经过会不会也产生同样的历史结果?这样会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想象过程中的快乐。当然,课前设计问题是需要精心准备的,使之具有深刻性和启发性,并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对于教师来说,这需要对书本有着深刻的领悟,才可以提出深刻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的帮助下探索知识是一种能力,自己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值得夸赞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心中的疑惑。在解决疑惑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对历史有着新的理解;互相补充,在探索历史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随着探究程度的加深,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提高。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四、倡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
历史书本上的东西实在太少,要完全了解历史事件,仅靠课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笔者认为,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历史广度和深度的认知,更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其涵养。课外阅读是源自于课堂内,得益于课堂外,它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和延伸,是提升历史事件阅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注重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大量的课外书籍当中去,指引他们多读一些对历史事件阐述较好的文学作品,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验证,体会到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并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感觉,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恰当的时间内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在大量书籍中,结合历史书本上的内容,探求思考,提出问题,最后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只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入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被动变成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复杂、散乱的历史知识点变成一张网络,环环相扣,化繁为简,将历史学习好也就不是一件难事。教师也达到了增长学生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后,学生们便能够真正理解学史明志、知史做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有了这个领悟,学生便会觉得学习高中历史将会是一件让人很快乐的事情。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1.069
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让人们对历史有着深刻的认识。“欲明大道,必先知史。”没有历史,或许现在的社会并不会进步的如此迅速,或许人类的智慧就会止步于猿猴。笔者认为教师在高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主动”和“被动”之间的转化
在高中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认真的讲课,学生总是很安分的坐在座位上认真的听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历史认知的程度与思维的宽广度明显不够。整个课堂变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讲解,教师希望将自己的智慧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是,这种“被动”教学方式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如果教师学会了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带来的效果不言而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愿意学习的人无非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是自己主动去完成,学习对于他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车胤囊萤夜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由于家境贫寒,车胤时常不能够得到香油点灯,夜晚不能够在灯下读书。于是在夏季夜晚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白绢做成一个能够透光的袋子,将十几个萤火虫装进其中,这样萤火虫的光便能够照亮自己的书本,车胤便可以夜以继日的学习。后来他成为一位知识广博,学问精通的智者。有了车胤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还会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吗?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向学生灌输主动学习的思想,让课堂变成展现学生自我的舞台。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而教师可以选择变成“被动”。教师引导学生将主动學习这种方式当成一种习惯,让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历史,并且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学生也就能真正感受到学习历史是一件既轻松又快乐的事情。这样,主动学习的习惯就养成了。而教师选择变得“被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就算知道答案也要装作并不知情,引领学生自己去寻找出答案。学生变得主动,教师变得被动,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可以让学生真正找到学习的乐趣,让他们养成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的好习惯,真正的做到口到,耳到,眼到,心到的高境界。
二、将历史情景引入到课堂中
历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对历史深刻认知的过程也就是让他们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课本中的某一知识点,自己确定一个主题,建议他们可以以拍成电影的方式或者其他方法来还原历史事件,表达自己对这一部分的理解。让学生们自己置身于历史当中,深刻体会这一部分历史事件带给中国的影响。教师也可以出示相关的材料、文章等让学生加以理解。除此之外,在课堂将要结束之时,将这一历史事件与现实相结合,并且提出反问:“作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才可以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呢?”学生们的情感也就得到了升华,学生结合此知识就会大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接下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自己的想象与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将视觉和听觉结合,在脑海中产生与此历史事件相关的场景,他们在理解这部分内容时就不会觉得困难。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求性
对于高中教材中的内容,学生基本能够看懂。如果教师依照书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会失去兴趣。所以,教师需要提出能够吸引学生的问题,在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探求性。一个历史事件总是由起因、经过、结果几部分组成。根据起因,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重新创造这个历史事件的经过,自己创造的这个经过会不会也产生同样的历史结果?这样会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想象过程中的快乐。当然,课前设计问题是需要精心准备的,使之具有深刻性和启发性,并且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对于教师来说,这需要对书本有着深刻的领悟,才可以提出深刻有价值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的帮助下探索知识是一种能力,自己提出问题更是一种值得夸赞的能力。所以,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心中的疑惑。在解决疑惑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对历史有着新的理解;互相补充,在探索历史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随着探究程度的加深,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提高。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
四、倡导学生增加课外阅读量
历史书本上的东西实在太少,要完全了解历史事件,仅靠课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笔者认为,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历史广度和深度的认知,更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其涵养。课外阅读是源自于课堂内,得益于课堂外,它是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拓展和延伸,是提升历史事件阅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注重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大量的课外书籍当中去,指引他们多读一些对历史事件阐述较好的文学作品,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对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验证,体会到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谨性,并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的感觉,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恰当的时间内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在大量书籍中,结合历史书本上的内容,探求思考,提出问题,最后与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只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入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被动变成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复杂、散乱的历史知识点变成一张网络,环环相扣,化繁为简,将历史学习好也就不是一件难事。教师也达到了增长学生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后,学生们便能够真正理解学史明志、知史做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有了这个领悟,学生便会觉得学习高中历史将会是一件让人很快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