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复发和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yuc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8F-FDG SPECT-CT显像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5例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18F-FDG SPECT-CT显像和传统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腹部、盆腔部CT和全身骨显像),比较^18F-FDG SPECT-CT显像和传统影像学检查诊断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或1年以上的临床随访结果,35例患者中,有19例最终诊断为复发或转移。按病灶计算,^18F-FDG SPECT-CT显像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55.6%、84.2%、87.1%和71.4%;传统影像学检查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5%、60.5%、75.6%、80.2%和65.1%。按患者计算,^18F-FDG SPECT-CT显像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62.5%、74.3%、72.7%和76.9%;传统影像学检查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1%、67.6%、70.6%、68.3%和73.9%。^18F-FDG SPECT-CT显像诊断的敏感度明显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P〈0.05)。依据^18F-FDG SPECT-CT的显像结果,14例(40.0%)患者改变了治疗方案。结论 ^18F-FDG SPECT-CT显像对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诊断的敏感度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发生的恶性肿瘤,基因表达谱的不同使得乳腺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而乳腺癌的异质性导致了病理分期相同的患者对临床治疗的反应及预后会有很大差别。确定一种能够准确反映乳腺癌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分型,对于进行个体化治疗和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基因芯片技术的开发利用,
第六届美国癌研究学会国际会议于2007年12月在美国费城召开。这次会议以“癌预防研究的前沿(Frontiersin Cancer Prevention Research)”为主题,着重讨论与恶性肿瘤预防相关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内容可谓丰富多彩,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致癌物致癌研究的最新进展;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以及与吸烟有关恶性肿瘤的跨学科研究;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恶性肿瘤预防的临床前模型;
乳腺癌术前全身治疗(preoperative systemic therapy,PST)也称为新辅助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生物学靶向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PST涉及到诊断、治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目前尚存在着较多有待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因此,PST成为乳腺癌临床研究中十分活跃的领域。
目的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2)在口腔颌面部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探讨Ang-2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3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中Ang-2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检测28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结果Ang-2 mRNA在口腔颁面部鳞癌组织中表达的dC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与年长儿有很大的不同,在临床特征、免疫分型、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等方面,许多危险因素更加突出,对预后的影响更加重要。现将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诊治的21例婴儿白血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婴儿各类型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Fas、CTLA-4和RhoBTB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0例原发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和30例乳腺正常腺体组织中Fas、CTLA-4和RhoBTB2基因的mRNA表达,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Fas、CTLA-4及RhoBTB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699±0.285、1.045±0.302和0.62
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和天津肿瘤医院妇瘤科承办的“妇科肿瘤高级医师研讨会”于2008年10月17—19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1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治疗的86例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86例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部疼痛、黄疸、贫血、消化道梗阻、黑便和体重下降。肿瘤位于十二指肠球部4例,降部66例,水平部12例,升部4例。B超、CT、MRI、十二指肠镜及十二指肠低张造影的诊断率分别为41.7%、69.4%、75.0%、84.0%
2008年8月28日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在京成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主任支修益教授当选为首届北京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赫捷教授、卫生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主任刘德若教授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胸外科主任李辉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新产生的北京胸外科学会主任委员首次工作会议决定:北京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首届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12月中下旬或于2009年1月中
目的从超微结构方面探讨胶质瘤干-祖细胞(GSCP)体外培养无限扩增、基本不分化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将GSCP常规进行包埋、切片,通过透射电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GSCP的核质比高,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等结构较发达,但溶酶体少见,粗面内质网欠发达,未见典型的自噬小体。常染色质居多,异染色质少,有1~3个核仁。在GSCP的球体内,未见典型的凋亡细胞,相邻细胞间存在发育欠佳的桥粒或中间连接。结论G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