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的审美差异,情节剧电影《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在道德观念、表现形态以及审美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了中西方在审美态度和艺术追求上的不同,但两者都是经久不衰的剧作,原因在于其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都是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与统一。
[关键词]哈姆雷特 赵氏孤儿 情节剧电影 审美 差异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076-01
中西情节剧的创作者都注重遵守规范化的传统美学原则,在强化电影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方面,都注意继承传统戏剧性手法,形成了故事动人、情节曲折、结构完整的共同审美特征,特别是在情节内容的传奇性和安排布局的巧妙性等特征上有一致的特点。[1]这里选择《哈姆雷特》(简称《哈》)和著名悲剧《赵氏孤儿》(简称《赵》)来进行比较研究,探索这两部均以复仇为主题并报仇雪恨为结局的作品在艺术上的审美差异。
一、审美意识中的道德差异
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构成了各民族的个性特征。因此道德观念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能力反映的一项重要因素。英国是宗法制度型社会,西方情节剧电影中的多数悲剧性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2]《哈》中,王子哈姆雷特不仅是为父亲复仇,手刃叔父克劳迪斯,更是对其所处的混乱的社会的反抗。他的复仇过程由个人仇恨逐渐转变成对现存秩序的否定,具有社会意义。哈姆雷特复仇的强大力量来自于新兴资产阶级所拥护的人文主义情怀,是对封建制度和势力的挑战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思考。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情节剧电影的悲剧性不可能摆脱封建统治思想“君权、父权、夫权、神权”的影响,因此作品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1]《赵》中,屠岸贾出于嫉妒,蛊惑皇帝诛杀赵氏家族,程婴救出唯一后人赵氏孤儿,20年后告之真相,赵氏孤儿便将此事奏明皇帝,平反昭雪。虽然屠岸贾的死满足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思想,但是赵氏孤儿并没有对混淆是非的君主进行应有的批判,其复仇行动具有局限性。赵氏孤儿除了为读者传下了忠臣的名节,还留下了读者对愚忠的叹息和沉思。
二、审美意识中的形态差异
中西情节剧电影由于各自的地域、文化、宗教等的差异,审美形态也具有多样性。西方的审美意识强调“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就是盯着具体的形式,通过这些“有形”[3]的外在表现引起情感反应。《哈》作品集中在哈姆雷特精心设计复仇计划,最终杀死了仇人的过程。当他决定复仇时,悲剧刚刚拉开大幕,整个过程是具化的。他不仅有装疯自保、演戏试探、利用爱情这些“有形”的动作来展示其悲壮美,甚至当他陷入苦恼时,也是通过七大段的独白来体现其矛盾的碰撞。哈姆雷特自我价值体现的诉求使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时狂热具化的复仇过程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中国的艺术往往讲究的是老子“弃形”的思想,强调超越形式的精神体验。这种追求“无形”之境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4]《赵》整个故事情节围绕着奸佞搜孤,忠义之士救孤的线索上,而大部分笔墨没有涉及到复仇部分,当赵氏孤儿复仇时,悲剧已经到了尾声。剧中大部分忠义情节对于复仇来说是“无形”的,但是这种忠义之情展现得越强烈,复仇的期望就越迫切。所以这“无形”越模糊、越含蓄,它反而给审美者带来极大的回味和填补的艺术空间。[5]
三、审美意识中的审美方式的差异
在中西情节剧电影的审美意识中,还存在着审美方式的差异。西方人讲究的是物我对立。因此,为了达到二者的和谐,在其作品中必须借助于斗争,以起伏的冲突视角解决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提倡的是“中和之美”,那么就会很少有正面的冲突,往往具有苦乐相错的特征。《哈》的冲突不仅是克劳迪斯的罪行和哈姆雷特的复仇,更主要的是其内心的挣扎,是人文主义思想遭遇毁灭的痛苦。他相信美好的理想,但当丑恶的现实摆在他面前,迫使他对人生和理想发生转变,他便开始彷徨,对灵魂进行无情的拷问,“生存还是毁灭”道出了冲突严峻不可调和的特点。最终哈姆雷特以深染剧毒解决了矛盾。《赵》中的冲突是忠义和奸邪,且是剧中清晰唯一的冲突。同时这个冲突又很少以正面的形式展现,忠义之士存孤救孤护孤,一味地辗转蓄积力量,没有与屠岸贾发生正面对抗。直到结尾处还加了个圆满的结局,让作品哀而不伤,满足国人的审美心理。
从两部情节剧电影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西方的审美意识存在着道德差异、形态差异以及方式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审美态度和艺术追求等诸多方面显示出极为不同的特点。虽然有巨大的差异,但是无论是中国情节剧还是西方情节剧,其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都是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春耕.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比较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03
[2]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5-17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5
[4]叶绪民.中西方审美意识中的差异性探微[J].世界文学评论,2006(1):195-198
责任编辑:陈贵娟
[关键词]哈姆雷特 赵氏孤儿 情节剧电影 审美 差异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076-01
中西情节剧的创作者都注重遵守规范化的传统美学原则,在强化电影故事情节的戏剧性方面,都注意继承传统戏剧性手法,形成了故事动人、情节曲折、结构完整的共同审美特征,特别是在情节内容的传奇性和安排布局的巧妙性等特征上有一致的特点。[1]这里选择《哈姆雷特》(简称《哈》)和著名悲剧《赵氏孤儿》(简称《赵》)来进行比较研究,探索这两部均以复仇为主题并报仇雪恨为结局的作品在艺术上的审美差异。
一、审美意识中的道德差异
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和文化心理条件构成了各民族的个性特征。因此道德观念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能力反映的一项重要因素。英国是宗法制度型社会,西方情节剧电影中的多数悲剧性主人公总是和现存的总体秩序处于不可调和的对立状态,以挣脱现存秩序的束缚,否定现存秩序的合理性为自己行动的最终目的。[2]《哈》中,王子哈姆雷特不仅是为父亲复仇,手刃叔父克劳迪斯,更是对其所处的混乱的社会的反抗。他的复仇过程由个人仇恨逐渐转变成对现存秩序的否定,具有社会意义。哈姆雷特复仇的强大力量来自于新兴资产阶级所拥护的人文主义情怀,是对封建制度和势力的挑战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思考。
中国是伦理型社会,中国情节剧电影的悲剧性不可能摆脱封建统治思想“君权、父权、夫权、神权”的影响,因此作品的悲剧人物被束缚在现存总体秩序的罗网中而无法游离。[1]《赵》中,屠岸贾出于嫉妒,蛊惑皇帝诛杀赵氏家族,程婴救出唯一后人赵氏孤儿,20年后告之真相,赵氏孤儿便将此事奏明皇帝,平反昭雪。虽然屠岸贾的死满足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思想,但是赵氏孤儿并没有对混淆是非的君主进行应有的批判,其复仇行动具有局限性。赵氏孤儿除了为读者传下了忠臣的名节,还留下了读者对愚忠的叹息和沉思。
二、审美意识中的形态差异
中西情节剧电影由于各自的地域、文化、宗教等的差异,审美形态也具有多样性。西方的审美意识强调“艺术摹仿自然”的观点,就是盯着具体的形式,通过这些“有形”[3]的外在表现引起情感反应。《哈》作品集中在哈姆雷特精心设计复仇计划,最终杀死了仇人的过程。当他决定复仇时,悲剧刚刚拉开大幕,整个过程是具化的。他不仅有装疯自保、演戏试探、利用爱情这些“有形”的动作来展示其悲壮美,甚至当他陷入苦恼时,也是通过七大段的独白来体现其矛盾的碰撞。哈姆雷特自我价值体现的诉求使个人英雄主义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同时狂热具化的复仇过程给人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中国的艺术往往讲究的是老子“弃形”的思想,强调超越形式的精神体验。这种追求“无形”之境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意识。[4]《赵》整个故事情节围绕着奸佞搜孤,忠义之士救孤的线索上,而大部分笔墨没有涉及到复仇部分,当赵氏孤儿复仇时,悲剧已经到了尾声。剧中大部分忠义情节对于复仇来说是“无形”的,但是这种忠义之情展现得越强烈,复仇的期望就越迫切。所以这“无形”越模糊、越含蓄,它反而给审美者带来极大的回味和填补的艺术空间。[5]
三、审美意识中的审美方式的差异
在中西情节剧电影的审美意识中,还存在着审美方式的差异。西方人讲究的是物我对立。因此,为了达到二者的和谐,在其作品中必须借助于斗争,以起伏的冲突视角解决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提倡的是“中和之美”,那么就会很少有正面的冲突,往往具有苦乐相错的特征。《哈》的冲突不仅是克劳迪斯的罪行和哈姆雷特的复仇,更主要的是其内心的挣扎,是人文主义思想遭遇毁灭的痛苦。他相信美好的理想,但当丑恶的现实摆在他面前,迫使他对人生和理想发生转变,他便开始彷徨,对灵魂进行无情的拷问,“生存还是毁灭”道出了冲突严峻不可调和的特点。最终哈姆雷特以深染剧毒解决了矛盾。《赵》中的冲突是忠义和奸邪,且是剧中清晰唯一的冲突。同时这个冲突又很少以正面的形式展现,忠义之士存孤救孤护孤,一味地辗转蓄积力量,没有与屠岸贾发生正面对抗。直到结尾处还加了个圆满的结局,让作品哀而不伤,满足国人的审美心理。
从两部情节剧电影的比较研究中发现,中西方的审美意识存在着道德差异、形态差异以及方式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审美态度和艺术追求等诸多方面显示出极为不同的特点。虽然有巨大的差异,但是无论是中国情节剧还是西方情节剧,其艺术审美的本质属性都是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春耕.中西情节剧电影艺术比较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103
[2]赵凯.悲剧与人类意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5-17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5
[4]叶绪民.中西方审美意识中的差异性探微[J].世界文学评论,2006(1):195-198
责任编辑:陈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