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鵙鹟:“饮鸩止渴”的主角原来是我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鸩鸟的传说
  在我国的古代传说中,鸩是一种神秘的毒鸟,它们由于喜欢双宿双栖,被人称为“同力鸟”,雌鸟叫“阴谐”,雄鸟叫“运日”。阴谐一叫,阴雨连绵;运日长鸣,大旱不止,均预示了死亡的来临。
  据说,这种鸟黑身赤目,体大如鹫,羽毛青黑色,所到之处草木枯死,石头崩裂。如果把鸩的羽毛在酒水之类的饮料中搅拌,就可以制造出杀人的毒药。只要沾上嘴唇,鸩毒就会使人全身鲜血化尽,最终脑裂而死。
  屈原先生在《离骚》中有“吾令鸩为媒兮,鸩告余以不好;雄鸩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这样描写鸩鸟的诗句。连古代的医学权威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说,鸩鸟在山溪中饮水洗浴,河流里面也就有了毒,饮水的人畜会立刻倒地而亡。
  当然啦,鸩酒这种高端的毒酒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随意配置的,需要技术精湛的“鸩者”才行。这些制造毒药的天才术士们在犀牛角的保护下,颤颤巍巍地接近毒羽,稍有不慎就会玩火自焚。由于鸩毒的残酷性实在太过彰显,古代的仁者、智者一直都反对使用这种阴险的奇毒。比如在晋代的时候,官府就下令严禁使用鸩毒,并且还规定不准老百姓携带鸩鸟过江北上。
  发现毒鸟林
  然而,在现实中我国并没有发现羽毛带毒的鸟类动物。或许这种奇特的鸟类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但是长久以来,各种关于鸩鸟神秘诡异的传说总是被人津津乐道。那么,世界上究竟有没有这样一种有毒的鸟类呢?
  1992年,一群美国科学家来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在这个岛国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当地特有的奇异动物。一天,穿行在树林中的科学家们发现远处的枝头上有一只全身漆黑、腹部和背部却是橙色的鸟儿正在四下观望。这只羽毛颜色对比强烈的小鸟,让见多识广的科学家们也叫不出名字。于是,大家决定就地安营扎寨,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不久,他们就邂逅了那种怪鸟。然而,当大家争先恐后地拿出相机准备对它们进行拍照时,一股恶臭却迎面扑来。
  就在这时,随行的当地向导指着不远处的怪鸟吼了起来:“就是它们,就是这种垃圾鸟。”这种浑身散发恶臭的怪鸟被当地人称为“垃圾鸟”。它们为何会发出奇怪的臭味?它们究竟是属于哪一种鸟类?
  几天后,在当地人的帮助下,科学家们终于抓到了一只活着的怪鸟。经过研究,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特有的一种鸣禽,属于雀形目,并且于1992年正式将其定名为林鵙鹟,后来又根据其形态不同分门别类为冠林鵙鹟、黑头林鵙鹟以及可变林鵙鹟等亚种。林鵙鹟虽然不像古书中的鸩一样大如秃鹫,但它确确实实是黑身赤目,一身黑羽,腹部和背部呈鲜明的橙色。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不论何种林鵙鹟,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毒性。
  揭开毒鸟羽毛带毒的秘密
  科学家随后还在林鵙鹟的皮肤和羽毛中发现其带有树蛙毒素族的神经毒性生物碱。这种毒素能迅速中断动物的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之间的信号,使得动物大脑的控制中枢神经痉挛、麻木,最后导致动物因为呼吸麻痹而死亡。以前,这种毒素多在南美洲的箭毒蛙身上被发现。
  林鵙鹟是杂食性鸟类,在它们的食谱中还包括有剧毒的昆虫和植物果实。因此,科学家们推断林鵙鹟所携带的剧毒很可能来源于这些有毒的食物。科学家从它身上提取了10毫克毒素,给一只小白鼠服下,结果仅仅过了20分钟这只小白鼠就一命呜呼了。
  实际上,林鵙鹟正是由于拥有了这样的毒素并且随时散发出让人厌恶的臭味,才能成功躲避天敌的猎食以及人类的捕杀存活到今天。同时,这种神经性毒素还能避免它们的羽毛和皮肤上滋生寄生虫。身体所含有的让人望而生畏的剧毒,切切实实地成为了林鵙鹟的保护伞。
  由于林鵙鹟数量稀少,且栖息地十分偏僻,因此对于它们的生活习性我们仍然知之甚少。目前,对于林鵙鹟的深入研究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其他文献
为保证种子供应和质量,必须建立一整套种子生产的理论,并付诸于生产实践。当前,国内外在不同理论指导下,主要为重复繁殖流程和循环选择繁殖流程两种。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取两
期刊
We investigate the naming game on geometric networks.The geometric networks are constructed by adding geometric links to two-dimensional regular lattices.It is
期刊
本文对智能传感器作了简要介绍,概述了其特征和发展情况,并用实例说明了实现智能传感器的几种途径.最后对智能传感器技术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In this paper, the intelligent s
A new scheme of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QKD) using frequency and time coding is proposed,in which the security is based on the frequency-time uncertainty rela
期刊
How to manipulate(operate or measure)single photons efficiently and simply is the basic problem in optical quant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We first present an ef
期刊
期刊
In this Letter we outline a dielectric multilayer spectrally selective filter designed for solar energy applications.The optical performance of this 78-layer in
期刊
We investigate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lnGaN2 nanotubes (NTs) using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It is found that all four types of InGaN2 NTs,with the sa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