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会计信息不真实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影响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因素众多,包括法律、政治、经济、传统文化、企业内部因素等。我们不能够只从某个单一要素来探究会计信息缺失的原因,这样很难找到问题产生的本源。应在分析的基础上,统一核算会计信息完整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影响因素的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本文简单阐述了会计信息不真实的背景,现状和意义,分析了从企业会计制度会计信息和内部和外部环境等不足的原因。分析了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原因,主要有信息道德缺失、利益驱动、产权主体的利益冲突、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乏力和惩处不严、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现状;会计信息不真实成因;对策
一、会计信息的内涵
会计信息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最基础的承诺,即要求企业能够真实地反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真诚地为各方面需要这些会计信息的人员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就是真实的反映自己的工作内容并对其真实性负责,细心耐心地做好会计工作,追求卓越。
二、会计信息不真实问题的现状
(一)原始凭证不真实
原始凭证不真实包含数据填写不正确或者是人为变造或伪造,导致会计信息记录不真实的现象。最常见的情况为私费公报,自制虚假的原始凭证,取得票据合法但变造了内容,原始凭证不真实的主要表现为一些商品销售者为了赢得利润最大化,选择了利用虚假的原始凭证打掩护。除此之外,还有改变资金用途的行为,或者假借正当名义进行公费报销而挪用公款行贿的现象。
(二)财务报表不真实
财务报表是建立币值稳定假设的基础上的,现代财务会计是对数据的处理和再加工。因此只有在公司提供的原始数据无误的情况下,才能得出真实的财务报表。有的企业为了突出经营业绩,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改;经营不佳的企业为了获取贷款虚增收益,混淆银行和其他供应商的视听,通过粉饰的会计报表获取信任;管理层人员的离任时担心其陈年老账在清理时出现问题,为推卸责任也可能会粉饰会计报表。
(三)资产计价不真实
资产计价不真实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在采用原始成本计价的企业,不论物价如何波动其成本价都不受影响。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不完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对等现象普遍存在;会计在资产计价受主观臆断的影响,资产计价不真实。
(四)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重要的会计信息公开报告给使用者,这些信息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但是,信息披露不真实、缺乏可靠性,企业经营决策者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不能做出可靠的预决策;单一的信息披露,不具有充分性的横向可比性,减少了信息可用度;信息披露若不及时,那么信息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账务状况,影响相关性。
(五)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缺失
在我国最普遍的就是人情陷阱,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常常碍于情面,对朋友或者老客户的特殊要求不得不服从,往往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放任其发展,最终沦为助纣为虐境地。除了人情陷阱外还存在着权力陷阱,有的事务所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选择迎合威权部门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可能会对事务所的出具审计意见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预提和待摊等费用,会计人员往往通过更改这些费用的确认时间和金额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存在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在记账时难免会通过故意出错的方式来操纵利润。会计信息处理的手段落后。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而很多采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缺乏相关会使用会计记账软件的人才,所以记账查账经常都由同一人管理。这样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更加随意的被更改,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也就这样产生了。
(二)公司信用制度的缺陷
信用制度有缺陷。一个有序的且完备的信用体系是以有效有公司 信用制度为前提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市场 制度还没有完全完善,企业内部还很难履行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有效监督的原则。金融制度、投融资制度、财税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信用活动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
(三)利益驱使是会计信息缺失的根本原因
导致会计造假的原因来自于潜在的大额经济效益。企业获取利益相关者信任的最佳途径便是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靠虚增营业额来赢得投资者、供应商、债权人、银行和政府等的青睐,或者通过虚假的财务报告来获得减免税的特权,当公司的管理层想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时会通过对单位负责人威逼利诱的方式,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
(四)市场体系不健全
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在我国的市场信息披露相当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顺畅导致信息严重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相当缓慢、市场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具有好商誉的公司信息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公司很难被及时的发现并给予处罚,目前我们还缺乏严格的信息市场监督体系。
(五)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会计法》早已明白规定违法的相关会计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党和国家也强调要"依法治国"。在会计行业中,从业人员除受到法律的约束之外,还要拥有很强的道德约束能力,但是真实状况却是大部分会计人员的利益面前屈服,遵从领导旨意,以偷税、漏税为根本出发点,做假账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体现了会计从业人员自律观念的淡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缺乏。
(六)政府管理部门观念上存在借位和缺失
我国各级政府对经济市场管得太紧,致使市场不能发挥它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推进改革,早日实现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的策略,充分的发挥市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各级政府要始终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意义,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含义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意义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首要的要求。会计信息的特征及服务对象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会计信息的核心在于有用性,其特征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要求应保持一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
1可靠性。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更是会计信息的价值所在。可靠性经常被错误的认为为真实性,其实,可靠性的内涵比真实性要广泛。可靠性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真实性,即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经济活动、经济成果和经济状况。二是准确性,即会计信息提供的相关的数据必须正确无误。三是中立性,即要求会计信息在处理、传递及披露过程中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使信息客观呈现,不带任何主观成分。四是可验性,即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必须有原始依据,并能经受得住核查。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内部经营管理者及各方面关系人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
2相关性。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相关联,否则,即使是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也会失去其价值。会计信息还具有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等特征和要求。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特征和要求。
(二)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含义
会计信息不真实有多种情况,归纳起来看,不外两种类型。信息流向失实和流量失实。会计信息不真实也可分为无意不真实和故意不真实两种类型。
1无意不真实。无意不真实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会计信息不真实中发生各类失误。无意不真实是指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弊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因此,无意不真实也称为会计错误。
2故意不真实。故意不真实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会计信息不真实,也称为会计舞弊。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和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让人发现。
五、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状和危害
(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状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最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不真实的原因很多,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主要形式有两类:
1会计差错。这种差错的指会计信息无意识的错报,主要是由于:(1)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误解和误用。(2)无意识的会计核算错误引起的误报。
2会计造假、舞弊。是指企业有意错报会计信息,是一种主动的、有预谋的行为,会计造假、舞弊的主要特征有几个方面:(1)有意地采用不适当的会计政策,且对会计政策的披露不真实。(2)伪造、编造虚假的会计资料。(3)滥用或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方法,以达到侵占国有资产、任意调节利润的目的。
(二)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严重后果
虚假的会计信息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受错误的财务信息的影响,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并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这样也为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经济生活中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
六、治理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措施及对策
会计信息不真实会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整体情况,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管制:
(一)规范审核
适当减少会计准则中的程序和方法的可选路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明细严格规范,尽量统一同类或相似业务的处理方法。
(二)完善监督
企业领导要带头遵守财务制度和纪律,帮助会计人员客服困难,支持会计人员行使职责: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相关人员应该敢于坚持执着执行监督法规。
(三)加强执法
我国的会计体系起步较晚,相应的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能认真执行,基本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现在会计法规及处理办法来看,有两个方面需要完善,一方面我国现有会计法规对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要加强,另一方面,会计法规在相关部门贯彻不充分。
(四)道德自律
1、诚实守信。2、全面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正木清源。3、加强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教育。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总之,高质量高标准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经济效益的提升。过去会计信息不真实给国家.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回顾过去,面对未来,我们必须严肃对待会计信息不真实的问题,下大力度进行综合治理。治理会计信息不真实是一个较大且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给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加强了会计信息的管理,才能使会计信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作出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2]胡玉廷.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J].会计研究,2010(06):07-08.
[2]李翠,汪王翠.会计信息质量模型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张霞.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探讨[J]财会研究,2009(19)
[4]张颖莉.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16).
[1]岳上植.会计信息体系构建的思考[J].研究,2011(04):13-26.
[3]蒋尧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J].会计研究,2012(01):54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现状;会计信息不真实成因;对策
一、会计信息的内涵
会计信息表现为企业对社会的一种最基础的承诺,即要求企业能够真实地反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反映出来,真诚地为各方面需要这些会计信息的人员服务。"诚"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就是真实的反映自己的工作内容并对其真实性负责,细心耐心地做好会计工作,追求卓越。
二、会计信息不真实问题的现状
(一)原始凭证不真实
原始凭证不真实包含数据填写不正确或者是人为变造或伪造,导致会计信息记录不真实的现象。最常见的情况为私费公报,自制虚假的原始凭证,取得票据合法但变造了内容,原始凭证不真实的主要表现为一些商品销售者为了赢得利润最大化,选择了利用虚假的原始凭证打掩护。除此之外,还有改变资金用途的行为,或者假借正当名义进行公费报销而挪用公款行贿的现象。
(二)财务报表不真实
财务报表是建立币值稳定假设的基础上的,现代财务会计是对数据的处理和再加工。因此只有在公司提供的原始数据无误的情况下,才能得出真实的财务报表。有的企业为了突出经营业绩,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更改;经营不佳的企业为了获取贷款虚增收益,混淆银行和其他供应商的视听,通过粉饰的会计报表获取信任;管理层人员的离任时担心其陈年老账在清理时出现问题,为推卸责任也可能会粉饰会计报表。
(三)资产计价不真实
资产计价不真实是指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在采用原始成本计价的企业,不论物价如何波动其成本价都不受影响。目前我国的会计监督不完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不对等现象普遍存在;会计在资产计价受主观臆断的影响,资产计价不真实。
(四)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重要的会计信息公开报告给使用者,这些信息会影响使用者的决策,但是,信息披露不真实、缺乏可靠性,企业经营决策者利用虚假会计信息不能做出可靠的预决策;单一的信息披露,不具有充分性的横向可比性,减少了信息可用度;信息披露若不及时,那么信息将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账务状况,影响相关性。
(五)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缺失
在我国最普遍的就是人情陷阱,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常常碍于情面,对朋友或者老客户的特殊要求不得不服从,往往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放任其发展,最终沦为助纣为虐境地。除了人情陷阱外还存在着权力陷阱,有的事务所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选择迎合威权部门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可能会对事务所的出具审计意见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
三、会计信息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会计自身的特点及局限性
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预提和待摊等费用,会计人员往往通过更改这些费用的确认时间和金额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存在很强的主观随意性,在记账时难免会通过故意出错的方式来操纵利润。会计信息处理的手段落后。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手工记账的方式。而很多采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缺乏相关会使用会计记账软件的人才,所以记账查账经常都由同一人管理。这样使得会计信息能够更加随意的被更改,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也就这样产生了。
(二)公司信用制度的缺陷
信用制度有缺陷。一个有序的且完备的信用体系是以有效有公司 信用制度为前提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市场 制度还没有完全完善,企业内部还很难履行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有效监督的原则。金融制度、投融资制度、财税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信用活动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
(三)利益驱使是会计信息缺失的根本原因
导致会计造假的原因来自于潜在的大额经济效益。企业获取利益相关者信任的最佳途径便是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靠虚增营业额来赢得投资者、供应商、债权人、银行和政府等的青睐,或者通过虚假的财务报告来获得减免税的特权,当公司的管理层想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时会通过对单位负责人威逼利诱的方式,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的目的。
(四)市场体系不健全
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在我国的市场信息披露相当不完善的情况下,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顺畅导致信息严重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相当缓慢、市场主体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具有好商誉的公司信息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失信公司很难被及时的发现并给予处罚,目前我们还缺乏严格的信息市场监督体系。
(五)会计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会计法》早已明白规定违法的相关会计人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党和国家也强调要"依法治国"。在会计行业中,从业人员除受到法律的约束之外,还要拥有很强的道德约束能力,但是真实状况却是大部分会计人员的利益面前屈服,遵从领导旨意,以偷税、漏税为根本出发点,做假账的行为屡禁不止,这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体现了会计从业人员自律观念的淡薄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缺乏。
(六)政府管理部门观念上存在借位和缺失
我国各级政府对经济市场管得太紧,致使市场不能发挥它的调控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坚持推进改革,早日实现政府向市场放权、政府向社会放权的策略,充分的发挥市场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各级政府要始终明确自身的地位和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四、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意义,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含义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及其意义
会计作为一项以提供会计信息为基本职能的管理活动,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真实、相关、及时、可比、清晰等方面的要求,其中真实性是首要的要求。会计信息的特征及服务对象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会计信息的核心在于有用性,其特征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信息要求应保持一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征:
1可靠性。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基本要求,更是会计信息的价值所在。可靠性经常被错误的认为为真实性,其实,可靠性的内涵比真实性要广泛。可靠性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真实性,即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经济活动、经济成果和经济状况。二是准确性,即会计信息提供的相关的数据必须正确无误。三是中立性,即要求会计信息在处理、传递及披露过程中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使信息客观呈现,不带任何主观成分。四是可验性,即会计信息在处理过程中必须有原始依据,并能经受得住核查。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内部经营管理者及各方面关系人进行决策的基本依据。
2相关性。要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与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相关联,否则,即使是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也会失去其价值。会计信息还具有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等特征和要求。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会计信息的特征和要求。
(二)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含义
会计信息不真实有多种情况,归纳起来看,不外两种类型。信息流向失实和流量失实。会计信息不真实也可分为无意不真实和故意不真实两种类型。
1无意不真实。无意不真实是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非故意的过失,财会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在会计核算会计信息不真实中发生各类失误。无意不真实是指基本会计信息的控制人员由于职业道德,专业素质等内因以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等外因的影响,造成的对政策法规理解不透,运用相关条款不当或账务处理错弊而导致的报出会计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因此,无意不真实也称为会计错误。
2故意不真实。故意不真实是指故意的,有目的的,有预谋的,有针对性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会计信息不真实,也称为会计舞弊。舞弊是见不得人的,是不敢公之于众的,需要伴有一定形式的伪装和掩饰,通过虚列事实和隐瞒真相等手段做假,一般很难让人发现。
五、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状和危害
(一)我国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的现状
目前企业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最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会计不真实的原因很多,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主要形式有两类:
1会计差错。这种差错的指会计信息无意识的错报,主要是由于:(1)对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误解和误用。(2)无意识的会计核算错误引起的误报。
2会计造假、舞弊。是指企业有意错报会计信息,是一种主动的、有预谋的行为,会计造假、舞弊的主要特征有几个方面:(1)有意地采用不适当的会计政策,且对会计政策的披露不真实。(2)伪造、编造虚假的会计资料。(3)滥用或随意更改会计核算方法,以达到侵占国有资产、任意调节利润的目的。
(二)会计信息不真实的严重后果
虚假的会计信息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是严重的,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受错误的财务信息的影响,做出不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并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这样也为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经济生活中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
六、治理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措施及对策
会计信息不真实会给国家、社会造成巨大损失。针对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整体情况,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管制:
(一)规范审核
适当减少会计准则中的程序和方法的可选路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明细严格规范,尽量统一同类或相似业务的处理方法。
(二)完善监督
企业领导要带头遵守财务制度和纪律,帮助会计人员客服困难,支持会计人员行使职责: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相关人员应该敢于坚持执着执行监督法规。
(三)加强执法
我国的会计体系起步较晚,相应的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能认真执行,基本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现在会计法规及处理办法来看,有两个方面需要完善,一方面我国现有会计法规对信息造假的处罚力度要加强,另一方面,会计法规在相关部门贯彻不充分。
(四)道德自律
1、诚实守信。2、全面培养.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正木清源。3、加强会计人员的爱岗敬业,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教育。4、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总之,高质量高标准的会计信息有利于经济的良性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经济效益的提升。过去会计信息不真实给国家.人民财产造成巨大的浪费和损失,惨痛的教训是深刻的。回顾过去,面对未来,我们必须严肃对待会计信息不真实的问题,下大力度进行综合治理。治理会计信息不真实是一个较大且系统性的工程,需要给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加强了会计信息的管理,才能使会计信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并作出较大贡献。
参考文献:
[2]胡玉廷.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J].会计研究,2010(06):07-08.
[2]李翠,汪王翠.会计信息质量模型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3]张霞.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探讨[J]财会研究,2009(19)
[4]张颖莉.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与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16).
[1]岳上植.会计信息体系构建的思考[J].研究,2011(04):13-26.
[3]蒋尧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真实性与虚假陈述研究[J].会计研究,201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