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儿乙肝疫苗的社区接种

来源 :中国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sgx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进行小儿乙肝疫苗接种,预防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流行。方法:我社区从1992年开始对新生儿、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接种率逐年提高,目前接种率达99%。结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明显降低。 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手段, 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关键词】小儿乙肝疫苗 ; 社区接种
  【Abstract】Objective:Pediatric hepatits B vaccine injection to prevent the epidemic of the disease. Medthod: New-born and infant in our community have been injected hepatitis B vaccine since1992.The vaccination rate has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now stands at 99%.Results:Carrying rat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shows an obviously decrease. Conclusion:Hepatitis B vaccine injection, which has sound long-term effec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Keywords】Hepatits B vaccine for kids; Community vaccination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约有10%--15%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1],而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 2-3] 。儿童特别是新生儿,感染HBV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成长过程中还会面临社会歧视,对其今后的人生有重要影响[4]。乙肝病毒存在于一切血液及分泌物中(如唾液、汗液、乳汁、宫颈分泌物等)。目前全世界尚未有根治乙肝及乙肝并发症的特效药物,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注射乙肝疫苗。我社区从 1992 年开始对儿童实施乙肝疫苗接种,接种率逐年提高,目前接种率达99%。
  1 疫苗种类及效果
  1.1 血源性乙肝疫苗
  此疫苗是用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的血液制成,故称血源性乙肝疫苗。目前已基本淘汰(原因是有引起血源性疾病的嫌疑和浪费大量的血浆)。
  1.2 基因工程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研制重组DNA乙肝疫苗,目前多用酵母基因的重组疫苗。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应答特点与血源性乙肝疫苗基本相似,且多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1.3 含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2 接种方法、部位与剂量
  2.1 不同年龄阶段的接种部位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 h内接种,越早越好。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为2年以上,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2 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 h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10 μg重组酵母或2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在出生12 h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2.3 补种剂量
  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μg或10μg重组酵母或1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
  3 间隔时间
  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渐下降。一般接种疫苗,注射3针后1个月97%的人都可测到表面抗体;第2年仍保持在这一水平;第3年降到74%左右,抗体滴度也下降。是否需要再次接种疫苗,主要是要在测定乙肝表面抗体的滴度后,决定何时再打乙肝疫苗。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小于或者等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应在半年内接种。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可在6年内复种。我国的多数学者建议免疫后3年内加强1次为好。
  4 接种疫苗不产生抗体的治疗措施
  4.1 有些人抗体产生较晚,被称为应答迟缓。对此可加注1~2针,或者重新接种疫苗,并且适当增加剂量。
  4.2 可采用0、1、2、12个月的免疫程序。
  4.3 在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合用小剂量的白细胞介素-2。
  4.4 卡介苗或牛痘苗能增加对乙肝疫苗的免疫应答,可配合使用。
  5 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如何打乙肝疫苗
  5.1 对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 20m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mg)。   5.2 接种过疫苗,并已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接触者,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足够(抗-HBs ≥10 mIU/mL)可不必处理;
  6 乙肝疫苗接种禁忌
  6.1 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
  6.2 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6.3 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6.4 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6.5 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6.6 过敏性体质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6.7 空腹饥饿时不宜预防接种。
  7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与儿童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或10μg酵母或10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注射3次(出生后立即、1个月及6个月)即可取得满意的预防效果。母亲HBsAg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接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满三岁的孩子检查乙肝两对半,然后根据检查结果适时加强或重新按照乙肝接种程序接种。目前,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手段, 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5]。。我国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疫苗及接种费需由家长支付;2002年起正式纳入计划免疫,对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但需支付接种费;自2005年6月1日起改为全部免费[6]。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 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1%以下,减少乙肝病毒感染者1900万人。 由此可见乙肝纳入计划免疫,实施科学管理,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对预防和消灭相应传染病,可取得良好效果。但要注意乙肝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下降,因此,在抗体滴度较低的时候,及时追加免疫是最好的方法[7]。
  参考文献:
  [1] 付晓玲,张全奖,韦海潦.2552名2—14岁儿童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及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3):231—232.
  [2] 朱庆纪, 吴伟华, 冯道营. 苦参素和胸腺肽联合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13):1030 - 1031.
  [3] 杨炳中, 何杨帆, 谭中友, 等. 拉米夫定、雷公藤总苷联合蝮蛇抗栓酶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5):379- 380.
  [4] 周贤雅,刘演艮,苏海燕,等.广州市416例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工程,2008, 15(11):8- 9.
  [5] 徐虹. 儿童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流行病学[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8, 23(5): 323 - 325.
  [6] 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2005.10.
  [7] 孙弢, 周仁仙, 高兰平, 等.小儿乙肝疫苗接种失败原因调查及补救措施[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22):1737- 173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对60例需要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恢复期护理。结果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生配合默契,有效的避免了麻醉与手术的并发症,没有1例患者出现用药及护理方面的问题。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手术医生在全身麻醉手术中完美配合,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意外的发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关键词】手术室;全身麻醉;配合
期刊
【关键词】基层;狂犬病暴露;处置  我国是狂犬病的高发国家,逐年递增的发病趋势已经让狂犬病重新成为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疫病。多年的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十年来,我地区无一例狂犬病例发生。但随着养犬数量的增加和动物致伤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较高的人群暴露率使居民受到狂犬病的潜在威胁不断加大,狂犬病的防病形势不容乐观。现结合我院的一些做法,浅谈如何加强基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工作:  1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思维辅助方法和工具,在处理复杂知识体系和团队协作完成任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学习、企划、项目管理等各个领域。本文就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如何应用思维导图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康复方法,认识、理解、记忆、应用相关的康复知识和技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满意度,增加患者的康复效果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维导图;脑卒中;康复  脑卒中(Stroke)是脑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率。方法:加强围产期保健及产前、产时监护;准确评估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认真的产科检查、准确评估及正确处理,使135例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病例降至1例,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为0.74%。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产科B超、临产后有效的使用胎儿监护仪,及时发现可能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并积极处理;无论是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对所有患儿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同时记录所得试验数据。结果通过对患者实行临床诊断和治疗,36例患者中,显效21例,好转10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6.1%。5例患儿出现急性期死亡,其中
期刊
【摘 要】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但食管癌手术后病人由于正常活动受限,禁食、伤口疼痛、组织损伤,以及临床医护措施不当等都可以发生多种并发症。通过15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应重点加强术前心理护理,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术前呼吸功能的训练与指导及术前消化道准备,着重提出术后保护呼吸道通畅及胸腔引流管通畅,胃肠减压管通畅,指导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训练,达到改善质量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访视护理对提高肿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肿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建立医患联系卡,进行电话访视;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建立回访档案,由责任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之前,但干预组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健康宣教水平。方法:对56例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的护理技巧和健康宣教工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和总结。结果:56例患者经有效紧急处理、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异物下滑、窒息死亡、呼吸道损伤和再次异物梗阻等发生。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异物梗阻患者,要及时治疗,合理处置取出异物,通过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或家属提高认知和防止再发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探讨5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X线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通过临床资料结合X线钡餐造影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对50例患者溃疡性结肠炎都做出了正确诊断。结论掌握了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及特点,结合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大大提高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及X线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病因尚不明的慢性炎症。本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技巧。方法对1084例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操作前后各种技巧进行总结。结论合理正确运用各种技巧,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和谐医患关系。  【关键词】小儿;静脉输液;技巧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中最常用的技术。一针穿刺成功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更是患儿家长的愿望。  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护士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静脉穿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