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学会这样:原本认为这本选修教材没什么可讲的,但讲着讲着,就进去了,于是发现,它不仅很有讲头,而且很有练头,也就是说,学生也进来了,投入了,而且有了一定的收获。第二章为例,与大家分享这个过程和收获。
一、问答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二章的中心内容是学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共三节,计划六课时完成,结果第一节就把我们套牢了。
教材不说写作说绘画,说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其原始素材的得来和处理,末了问:作者说的是绘画的事,其实写作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拆成四步探讨。第一问,用一个链条表示罗中立创作的过程。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好在一整合,链条就比较清楚了。
板书: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杰作。
挺容易啊!偶然发现一个三十晚上还在守粪的农民——受到的触动是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迸发的灵感是“我要为他们喊叫”——创作的杰作是《父亲》。
第二问:哪一个环节有跳跃了呢?当然是最末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回头向字里行间一寻,作者先是画了守粪农民,接着就走上了岔道,让他当上了巴山老赤卫队员,然后是“粒粒皆辛苦”,然后是“我的父亲”,最后是《父亲》。
第三问:罗中立为何不止步于最初的灵感?这个问题有点难,动脑的同学还是发现了原始灵感与名作之间的差别,那就是作品社会意义的广与狭,启发意义的深与浅。“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引发的是同情、愤懑;满面沧桑的父亲,引发的是对父亲、所有的养育人类的人、祖国的感动、敬爱、赧然、回报等丰富的情感。
第四问:你写作文,最大的障碍是哪一个环节?教室一下子就静了,学生们老老实实回头去品味本以为听了说了就可以忘了的那个思维的链。一会儿,大家就都盯住了最末一环(创作杰作),总结起来就是写的东西或不新颖或不深刻。
我提醒他们这是结果,真正的障碍给忽略了。于是大家回头再看那个写作链条,除了一个女生说自己看什么都很难受到触动外,大家都明白了问题出在“迸发灵感”之后。提问了几个同学,互相一补充,就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障碍了,有:
1.灵感就一个,而且很一般,自己都不爱写,知道写出来也没啥意义。
2.灵感好几个,都想写,又觉得融合不到一起,思来想去难下笔,常常是时间所迫,不情不愿地写了一个或一堆,自己都不知道中心是什么了。
3.不知道自己迸发的灵感是否合题目、话题或材料,有时就真的跑题了。
4.灵感有了,觉得也正确,也有深度,但写一写就没话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艰难而又快乐
我用的方法是由理论到实践。
1.理论。第一,明确课本提示的“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的关系。学生很快筛选出来三点:
①人的认识不同,会导致对素材的使用不同。
②要提高认识水平不是空泛无序的,可以从捕捉“中心印象”入手。
③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第二,理出自己的作文链条(思路)。素材 — 触动 — 创作冲动 — 通过“中心印象”挖掘内在意义 — 调整、深化、升华。
第三,说说“守粪农民”的中心印象(打出幻灯片)
师生得出结论:中心印象的抓取是否正确或准确,取决于我们对材料认和生活的认识。
2.实践演练。演练:中国慰安妇(材料太长,略),学生提取的中心印象:
A.无法言说的痛苦;
B.深深地刻着我们民族的苦难。
老师提取的中心印象:他们什么时候能向我们道歉?
学生觉得老师的提取最成功,最让中国人有话说。
师生总结提取《中国慰安妇》“中心印象”之教训:
A.缺少时代感
B.缺少联想
原因:视野不够宽广。
三、留给教育的思考
学生离虚拟世界近,离现实世界远;阅读少之又少,且低龄化;素读几乎为零;依赖网络,知识缺少温度;愤青似的偏激,看问题较片面;缺少个人情趣,很难形成个性化;没有探究“为什么”的习惯……
四、语文教师的责任
1.做一个杂家,广视听,不辍笔。如我在生活中的一切视听,都围绕教学来选择,都对教学有用。我常年关注的电视频道是中央10(科教)、13(新闻)、1(综合)频道;我打开电脑首先搜索的是“风云榜”国内外大小动态,我常年记笔记,特别是看电视的时候——我的电视笔记每年有一到两本,所以我总是有最新鲜的事例、最恰当的联想给学生。
2.给学生以“道”,见解正确而独到。有句话叫“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你,你是否“有道”传授给他们,这很重要。
3.动情地指导,勤勉地监督。当你的见解总是比他们深刻的时候,当你能用三个以上的生动事例证明一个观点的时候,学生自然地就想拥有你的“才学”了,而你告诉他们,这就是随时听、随手记的结果时,学生自然就去听,就去记了;学生的笔记经常检查,不断地表扬,不断地鼓励,时常地引用,这些都会调动学生积累素材、提升认识能力的积极性。
一、问答中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
第二章的中心内容是学习“材料的使用与处理”,共三节,计划六课时完成,结果第一节就把我们套牢了。
教材不说写作说绘画,说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其原始素材的得来和处理,末了问:作者说的是绘画的事,其实写作不也是同样的道理吗?拆成四步探讨。第一问,用一个链条表示罗中立创作的过程。学生的答案是五花八门,好在一整合,链条就比较清楚了。
板书: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杰作。
挺容易啊!偶然发现一个三十晚上还在守粪的农民——受到的触动是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迸发的灵感是“我要为他们喊叫”——创作的杰作是《父亲》。
第二问:哪一个环节有跳跃了呢?当然是最末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回头向字里行间一寻,作者先是画了守粪农民,接着就走上了岔道,让他当上了巴山老赤卫队员,然后是“粒粒皆辛苦”,然后是“我的父亲”,最后是《父亲》。
第三问:罗中立为何不止步于最初的灵感?这个问题有点难,动脑的同学还是发现了原始灵感与名作之间的差别,那就是作品社会意义的广与狭,启发意义的深与浅。“老实的农民总是吃亏”引发的是同情、愤懑;满面沧桑的父亲,引发的是对父亲、所有的养育人类的人、祖国的感动、敬爱、赧然、回报等丰富的情感。
第四问:你写作文,最大的障碍是哪一个环节?教室一下子就静了,学生们老老实实回头去品味本以为听了说了就可以忘了的那个思维的链。一会儿,大家就都盯住了最末一环(创作杰作),总结起来就是写的东西或不新颖或不深刻。
我提醒他们这是结果,真正的障碍给忽略了。于是大家回头再看那个写作链条,除了一个女生说自己看什么都很难受到触动外,大家都明白了问题出在“迸发灵感”之后。提问了几个同学,互相一补充,就是大家普遍存在的障碍了,有:
1.灵感就一个,而且很一般,自己都不爱写,知道写出来也没啥意义。
2.灵感好几个,都想写,又觉得融合不到一起,思来想去难下笔,常常是时间所迫,不情不愿地写了一个或一堆,自己都不知道中心是什么了。
3.不知道自己迸发的灵感是否合题目、话题或材料,有时就真的跑题了。
4.灵感有了,觉得也正确,也有深度,但写一写就没话了。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艰难而又快乐
我用的方法是由理论到实践。
1.理论。第一,明确课本提示的“中心印象”和使用素材的关系。学生很快筛选出来三点:
①人的认识不同,会导致对素材的使用不同。
②要提高认识水平不是空泛无序的,可以从捕捉“中心印象”入手。
③中心印象就是在所有印象中,给我们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
第二,理出自己的作文链条(思路)。素材 — 触动 — 创作冲动 — 通过“中心印象”挖掘内在意义 — 调整、深化、升华。
第三,说说“守粪农民”的中心印象(打出幻灯片)
师生得出结论:中心印象的抓取是否正确或准确,取决于我们对材料认和生活的认识。
2.实践演练。演练:中国慰安妇(材料太长,略),学生提取的中心印象:
A.无法言说的痛苦;
B.深深地刻着我们民族的苦难。
老师提取的中心印象:他们什么时候能向我们道歉?
学生觉得老师的提取最成功,最让中国人有话说。
师生总结提取《中国慰安妇》“中心印象”之教训:
A.缺少时代感
B.缺少联想
原因:视野不够宽广。
三、留给教育的思考
学生离虚拟世界近,离现实世界远;阅读少之又少,且低龄化;素读几乎为零;依赖网络,知识缺少温度;愤青似的偏激,看问题较片面;缺少个人情趣,很难形成个性化;没有探究“为什么”的习惯……
四、语文教师的责任
1.做一个杂家,广视听,不辍笔。如我在生活中的一切视听,都围绕教学来选择,都对教学有用。我常年关注的电视频道是中央10(科教)、13(新闻)、1(综合)频道;我打开电脑首先搜索的是“风云榜”国内外大小动态,我常年记笔记,特别是看电视的时候——我的电视笔记每年有一到两本,所以我总是有最新鲜的事例、最恰当的联想给学生。
2.给学生以“道”,见解正确而独到。有句话叫“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亲近你,你是否“有道”传授给他们,这很重要。
3.动情地指导,勤勉地监督。当你的见解总是比他们深刻的时候,当你能用三个以上的生动事例证明一个观点的时候,学生自然地就想拥有你的“才学”了,而你告诉他们,这就是随时听、随手记的结果时,学生自然就去听,就去记了;学生的笔记经常检查,不断地表扬,不断地鼓励,时常地引用,这些都会调动学生积累素材、提升认识能力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