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日课,也即以节日为单元话题的课型,在牛津英语上海版1B、2B、3B、4B、5B的每一册教材中都以独立的单元出现。纵览1B至5B的教材,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话题虽然都是关于节日,但单元话题从单一的New Year’s Day, Mother’s Day的节日介绍,到Children’s Day在四个不同国家的介绍,再到四个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与四个western holidays的介绍,难度递增,对学生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也在逐步加深。可见,节日课在牛津英语上海版教材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独立话题板塊,具有独特的语言特色。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载体。
由于思维导图是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绘制思维导图时,在中间写入导图的核心主题,并用图形、箭头、线条、色彩等生动活泼的形象来呈现抽象的概念等知识,利于大脑的分辨与记忆。而一提到节日,人们的第一感受都是欢乐愉快、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颜色装扮等等令人心情愉悦的因素。因此,思维导图这一直观性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节日课的教学。由于节日的活动较多,包括一些具有其特色的事物,如Halloween的jack-o’-lanterns, pumpkin pies; Thanksgiving的turkey等,在思维导图中直接呈现图片来代替较长的文字便能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提醒,便于学生联想与记忆。最为重要的是,思维导图清晰的逻辑连接能够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在较多的节日、时间和活动中厘清思维不至于相互混淆。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节日课的教学有其深刻的实践意义。
在下文中,笔者以自己执教的5BM4U2 Western holidays Period 4 Halloween一课为例,阐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节日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聚焦节日,构建框架
在复习回顾了前几课时学过的西方节日后,笔者引入新课Halloween,并聚焦于该节日的教学,让学生在听、读的活动中获取与Halloween有关的信息。这一教学推进的过程也是学生填充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由于表达的核心句型:When is ...? What do people/children do at ...? Do they like ...?是貫穿整个单元的核心句型,故而,在教学之初笔者就将其呈现在导图上,以不同的框架标出,便于学生提取运用。而在新授的过程中,笔者则与学生一起填充Halloween的时间、活动等,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说出在万圣节能干些什么。同时,这些具有万圣节特色的事物也会以图片的形式储存于学生的记忆中,便于他们联想记忆。
二、举一反三,自我建构
在便于学生查看、理解、记忆的同时,思维导图更是一个训练、发展思维的有效工具。因此,教师不仅需要要求学生能在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在其给定框架中填充导图,更应鼓励学生自己或在小组中完成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本课中,由于学生已经和笔者一起完成了Halloween一课的思维导图,了解了节日课思维导图的框架,而学生已经学过了Christmas, Easter, Thanksgiving三课,因此,让学生自己完成另三课的思维导图并没有困难。这一学生自己思考或和同伴讨论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不但是对前三个课时的复习,更是学生自我建构该如何描述、表达节日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在其他节日中也能进行应用。
三、中西对比,跨文化认同
尽管本课的主题是Western holidays,但学生在前四年已经学过不少节日,尤其在四年级时,学生学习了四个传统的中国节日。本课中,笔者将四个中国节日整合在最后的Post-task activities环节,让学生在复习了四个西方节日后,再回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后一起填入本课的思维导图。在直观的对比之中,学生能够鲜明地感受到中西方节日在时间、活动、特色事物等方面的差别。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西方节日的不同的时间、风俗中,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
四、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发散和导向的工具,在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在小学英语的节日课教学中,其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介绍节日的同时,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跨文化意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吉桂凤.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王相瑞,袁华莉.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49-51.
[3]白俊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1): 67.
由于思维导图是通过一幅幅形象的“图”直观呈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绘制思维导图时,在中间写入导图的核心主题,并用图形、箭头、线条、色彩等生动活泼的形象来呈现抽象的概念等知识,利于大脑的分辨与记忆。而一提到节日,人们的第一感受都是欢乐愉快、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颜色装扮等等令人心情愉悦的因素。因此,思维导图这一直观性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节日课的教学。由于节日的活动较多,包括一些具有其特色的事物,如Halloween的jack-o’-lanterns, pumpkin pies; Thanksgiving的turkey等,在思维导图中直接呈现图片来代替较长的文字便能给予学生更直观的提醒,便于学生联想与记忆。最为重要的是,思维导图清晰的逻辑连接能够化繁为简、突出重点,便于学生在较多的节日、时间和活动中厘清思维不至于相互混淆。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节日课的教学有其深刻的实践意义。
在下文中,笔者以自己执教的5BM4U2 Western holidays Period 4 Halloween一课为例,阐述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节日课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聚焦节日,构建框架
在复习回顾了前几课时学过的西方节日后,笔者引入新课Halloween,并聚焦于该节日的教学,让学生在听、读的活动中获取与Halloween有关的信息。这一教学推进的过程也是学生填充思维导图、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由于表达的核心句型:When is ...? What do people/children do at ...? Do they like ...?是貫穿整个单元的核心句型,故而,在教学之初笔者就将其呈现在导图上,以不同的框架标出,便于学生提取运用。而在新授的过程中,笔者则与学生一起填充Halloween的时间、活动等,在图片的帮助下,学生能更直观、形象地说出在万圣节能干些什么。同时,这些具有万圣节特色的事物也会以图片的形式储存于学生的记忆中,便于他们联想记忆。
二、举一反三,自我建构
在便于学生查看、理解、记忆的同时,思维导图更是一个训练、发展思维的有效工具。因此,教师不仅需要要求学生能在教学的推进过程中在其给定框架中填充导图,更应鼓励学生自己或在小组中完成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在本课中,由于学生已经和笔者一起完成了Halloween一课的思维导图,了解了节日课思维导图的框架,而学生已经学过了Christmas, Easter, Thanksgiving三课,因此,让学生自己完成另三课的思维导图并没有困难。这一学生自己思考或和同伴讨论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建构知识,不但是对前三个课时的复习,更是学生自我建构该如何描述、表达节日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在其他节日中也能进行应用。
三、中西对比,跨文化认同
尽管本课的主题是Western holidays,但学生在前四年已经学过不少节日,尤其在四年级时,学生学习了四个传统的中国节日。本课中,笔者将四个中国节日整合在最后的Post-task activities环节,让学生在复习了四个西方节日后,再回忆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后一起填入本课的思维导图。在直观的对比之中,学生能够鲜明地感受到中西方节日在时间、活动、特色事物等方面的差别。节日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西方节日的不同的时间、风俗中,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加深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
四、结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发散和导向的工具,在国内外中小学教育改革实验项目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在小学英语的节日课教学中,其也有着独特的价值,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介绍节日的同时,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跨文化意识。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尝试。
参考文献:
[1]吉桂凤. 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王相瑞,袁华莉.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6):49-51.
[3]白俊萍.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11):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