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中考对“酸碱盐”考查的重点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三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各地、各年中考化学试题不难发现.作为初中化学最重要的知识点和今后高中化学学习基础的“酸碱盐”在中考中一直备受青睐,每考必出,而且常考常新。本文以近年典型中考题为例,剖析中考对“酸碱盐”考查的重点,供同学们参考。   【提出问题】废液中除含OH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呢?
  【理论分析】废液是由四种盐混合而成的。这四种盐电离出的8种离子(H、SO、Ba、NO、Na、OH、K、CO)之间会相互发生反应。废液的pH为12,显碱性,所以一定不存在的一种离子是_____;有三种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们是NO、K和______。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SO、CO;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丙同学:另外,可能还含有Ba、SO、CO。
  以上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假设中,______同学的假设一定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
  【实验验证】选择其中一种可能成立的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我选择________同学的假设,实验方案如下:
  分析与解答:本题在考查学生对物质之间反应规律及复分解反应条件准确把握的同时,还着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及实验设计能力。由废液显碱性可知,废液中一定含OH,一定不含能和OH反应的阳离子,所以废液中一定不含H,而不能与其他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和水的NO、Na、K三种离子在任何条件下都会存在。甲、乙、丙三位同学的猜想与假设中,丙同学肯定是不成立的,因为Ba与SO和CO均能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沉淀,所以它们不能共存。至于设计实验验证甲、乙的假设是否成立,实际上就是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CO、Ba,在掌握了SO、CO、Ba性质的基础上,检验方案也就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来:甲(以下表格内容意思正确、合理,表达清楚即可)
  或选乙同学的假设
  误区警示:复分解反应条件不清、反应规律和物质的性质不熟是导致该类题无法解答的主要原因。
  提示:复分解反应是酸、碱、盐的核心,作为化学概念和原理,它是酸、碱、盐的精髓,是学好酸、碱、盐的关键,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题型非常丰富(推断、共存、图像、探究等),综合性强,有的还要求有较高的思维能力。中考所设计的复分解反应类的试题(包括探究题),一般都是考查同学们对复分解反应概念和反应规律的准确理解和掌握情况,其中的探究类试题一般都是可借助教材上的原型启发(化学思想、方法)来获得解题的思路,解答与复分解反应概念和反应规律有关的化学探究题的关键就是紧紧抓住复分解反应概念和反应规律(特别是反应发生的条件),用概念、规律和条件来分析和思考。
  四、综合考查
  例4(2010年孝感市中考试题)做菜用的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NaHCO),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使肉质松软、鲜嫩。小明发现将拌了嫩肉粉的肉类放到锅中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1.小明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猜测:气体中除了醋酸气体之外,还可能含有水蒸气和CO。他设法收集气体样品并除去醋酸气体后,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将气体依次通过A、B两试剂瓶后,发现A瓶质量增加,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实验结论: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来源作出了两种猜测:
  猜测①?摇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猜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以上猜测,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3.查阅资料:在百度网页中输入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可以获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再根据实验1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1中有白色粉末剩余,请用两种化学方法来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写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和结论)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与解答:本题是一道以生活实际为切入点设计的探究性试题,重点考查考生接受处理信息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Ⅰ.装有浓硫酸的A瓶质量增加,说明气体中一定含有水蒸气;装有澄清石灰水的B瓶中有白色浑浊物产生,说明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Ⅱ.根据题给信息“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说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外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另外一种是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生成的,猜测清楚了,验证猜想的方法也就出来了。实验步骤:取碳酸氢钠样品少许加入试管,加入醋酸,并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综合Ⅰ、Ⅱ信息可获得碳酸氢钠的分解产物,进而可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NaHCONaCO+HO+CO↑。Ⅳ.验证剩余粉末是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性质,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获得不同的方法,方法一: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粉末为NaCO;方法二: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加入CaCl(或BaCl等)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粉末为NaCO。
  提示:以酸、碱、盐的性质为核心设计的探究性试题一直是中考探究性试题命题的主角。命题的角度是全方位的,能力的考查也是全方位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命题围绕的主要是酸碱盐的性质,能力围绕的主要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挖出试题中所涉及的物质,在大脑中回味这些物质的性质,用这些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试题中的信息,解决并回答试题中的问题。
其他文献
梁咏平,初三的大帅哥,高高大大的,阳光健康。只是,他的成绩不算很好。第二次月考,梁咏平的成绩……唉,数学、物理、化学加起来一共204分。若不是文科成绩还凑合,他险些成了班里的垫底生。梁咏平太贪玩,打电玩那叫精通,玩起来就昏天黑地忘了时间。其实,梁咏平考得不好也后悔。“如果考试前我能多看看书,成绩就不至于这么糟糕了。”这句话,梁咏平不知对自己说过多少遍。  张莉萍的笔记本被好朋友借走,结果被弄丢了。
期刊
热线抢答    井研县高滩中学沁子:  我现在是一名初三学生,学习任务相当繁重,可是生活中又有那么多的烦心事,使我不能承受。我把心里话讲给老师听,她说我多愁善感。问题是我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够使自己不多愁善感,也许是我的感情太细腻了,细腻到对任何一件小事都十分敏感,都会想很多很多。  一个人绝对应该“善感”,但是不能“多愁”。善于感受,心思细密,这是正确处事的前提,自然,也有利于搞好学习啊。再说,善感
期刊
初 夏  蓬安县罗家中学叶子雨  暖洋洋,早起  月季花盛开  热烘烘,午间  知了在胡乱嘶鸣  凉丝丝,黄昏  晚霞红了半边天空  夏日来了  中考临近    牵牛花开  佚 名  藤蔓  绕成一圈一圈  顺着斜斜的竹竿  努力往上攀援  牵牛花开  告诉我  要让夏天  绽开不凡    那片海  佚 名  你说的那片海  在远方  我不是  充足的阳光  也不是细碎的沙浪  幻想  总在梦开启
期刊
杠杆处于静止不动或处于匀速转动都叫做杠杆平衡。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即F1l1=F2l2。如果其中一個因素发生变化,那么杠杆还平衡吗?杠杆在新的条件下是否还平衡,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来重新判断。
期刊
面对第一次选择,我茫然  付兴萍    眼看着日历被一页一页撕去,我的心一片茫然。面前堆着一大堆文科理科的作业,我却不知道该从哪里下笔。也许那些习题在别人眼中出奇的简单,但我却是一个字也答不出来。我把双手插进头发,好烦。真的好烦!  放了学,我拖着沉甸甸的脚步回家。稍稍洗漱一下,吃过晚饭,放下碗,我就回到自己的房间,躲在那里。我怕面对家人,他们会问这问那,关心我的复习和考试。我知道我没有能力考上他
期刊
阅读导航    我们的人生之路未必都如人意,这世事也还充满沧桑,但你如果用明亮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以宽容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在他们身上其实都充满了人性之美。人性是高贵的,又是平凡的;是繁华的,也是朴素的。它是如此平等,不会因身份、财富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差别。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灵魂,可以看到人性的美在旋转升腾,也可以看到社会的希望与未来……    擦鞋合同  一 冰   
期刊
写下这个题目时,心中有丝丝不舍。  三年了,我一直与大家相伴。三年来每个月我都为同学们写一篇文章——我曾告诉你“付出艰辛才能有所收获”;我给你讲过“小马虎的故事”;我写给你不让时间从“指缝间流走”的诀窍;我对你说“爱,是需要等待的”……现在是时候说再见了,只不过,当我和你说再见的时候,正是你新征程的开始!  初三这一年,你经历了中考。我知道,这一年有些人学得很苦,把休息时间交给了补习班;曾被老师批
期刊
Douglas once thought to score off Lincoln byrelating how and when he first knew him,Lincoln was a"grocery-keeper," selling among other things whiskeyand cigars.
期刊
Bruce was invited for dinner ateight. At eight thirty 1 became restless. At nine I telephoned;nn answer. At ten past I gave up andate.
期刊
最牛大学新生——“齐全哥”    2010年9月11日,武汉科技大学迎新现场,一个90后男生乘坐私家车赶来报到,如同电影里黑帮老大般华丽登场:庞大的5人亲友陪送团前簇后拥,其中包括83岁坐轮椅的奶奶。大大小小14件行李,除了几大件四季换洗衣物外,还有一箱保健品,一箱伤风感冒约等日常用药,一台立式电风扇,毛巾7条,卫生纸、牛奶、苹果符一箱……10名志愿者帮这名新生搬14件行李,不仅被累倒了,也被雷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