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贷款是企业寻求资金支援的常用手段,用以满足某段时间内资金筹集与使用的需求。新时期市场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在应对市场改革及行业竞争过程中需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这是保证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条件。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企业担保贷款面临着不同形式的风险,处理不及时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以企业担保贷款的实际情况为主,分析了抵抗风险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企业;担保贷款;类别;风险处理
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国内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企业整体经营收益水平得到了提高。其中不乏企业应经营不当而面临着资金周转的困境,向银行申请贷款支持是缓解危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有部分企业为了扩大内部经营规模,申请贷款资金以拓展业务项目,这些都充分显现了贷款的经济作用。作为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担保贷款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御措施。
一、企业担保贷款的常见风险
担保贷款属于有保障性的资金借贷,通常由借款企业提供实物作为担保,或者由第三方作为中间人对本次贷款担保。表面上,银行在具备担保前提下发放贷款的安全系数较高,但担保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
1.偿还风险。贷款合同里对资金的偿还周期进行了明确规定,债务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偿还本息与资金否则属于违约行为。偿还风险主要表现:一是周期问题,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偿还贷款金额,但由于资金回笼不及时,耽误了正常的偿还周期;二是能力问题,经营失败造成企业面临破产局面,根本无力偿还向银行借出的贷款资金,双方都受到经济损失。
2.赔偿风险。当债务企业无法按照合同条款规定偿还资金,银行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诉讼以求赔偿,这是企业常常面临的赔偿风险。如:以实物为担保申请贷款时,银行可对实物进行拍卖处理,所得资金用以填补贷款空缺[1]。即便是由第三方人作为担保人,则也要解题债务人偿还剩余的资金。因此,无论是人或物的担保,均有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赔偿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是所有企业经营的“大环境”,一旦这个环境发生变动,企业担保贷款也会随之产生风险。实践证明,担保贷款风险并非仅限于企业,金融机构运营不畅也是风险发生的一大因素。以经济危机为例,金融行业遭受经济危机而造成资金冻结,原先批准的贷款资金无法及时发放,企业由此受到市场危机的影响,失去贷款资金支撑而无力经营下去。
二、导致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
企业担保贷款风险类别的多样性,决定了诱发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只要是参与担保贷款的单位机关或担保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风险发生的根源。笔者认为,从宏观角度分析,造成贷款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银行、政府等三个方面。
1.企业因素。企业是担保贷款中的借款人,其自身条件存在缺陷是引起贷款风险的首要因素。企业缺陷的主要表现:管理模式不先进,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大量用于运营的资金被浪费;贷款申请不科学,经营者为了短时间内快速筹集资金,申请的贷款金额较大,没有考虑是否具备足够的偿还能力;经济决策不合理,决策失效误导了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这些都会扰乱担保贷款的正常操作流程。
2.银行因素。现代金融机构中,银行是受理贷款业务的主要结构,其与贷款风险发生存在密切的联想。银行在审理企业提供的担保资料时缺少详细地考察工作,未能及时辨别出虚假性的资料信息,发放贷款后难以如期收回资金[2]。如:企业为了得到银行的贷款审批,常会在担保资料内容方面私自修改,虚假信息填写于申报材料。而银行业务人员的资料审核工作不到位,没有对贷款资料提出异议或重审。
3.政府因素。从拍那个大范围角度来说,政府管理力度不足也是贷款风险的成因之一。对经济宏观调控是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对任何一个行业的经营单位均有权力管理。相反,政府宏观管理不全面则会给金融担保行业造成较多的经营风险。对银行贷款业务推广缺乏必要的监督指导,担保贷款资金调控不当而引起盈利风险;对企业日常经营考察工作不足,在担保贷款方面没有提供最佳借贷指导方案等。
三、解决担保贷款风险的综合策略
随着市场体制朝着开放性方向改革,企业未来的借贷平台更加广阔,申请贷款的资金额度也会逐渐放大。为了避免上述提到的担保贷款风险,贷款企业及金融机构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完成借贷合作签订。同时,银行及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落实《担保法》及其他法律对担保贷款的具体要求,从多个角度解决担保贷款面临的风险问题。实践证明,防御担保贷款风险及提高贷款贷款质量,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审查力度。对企业贷款担保方的真实情况加大审查力度,进一步确定担保人的资信状况,识别其是否存在虚假信息。一般情况下,考察担保人的资信状况,应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保证人的独立法人资格、工商登记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负债情况、偿债能力、信誉程度,并要对保证人的担保资格、履约意愿严格把关,严禁存在“互相担保、连环担保”等不良行为。
2.完善实物鉴定。采用实物抵押担保的企业,银行需要对抵押物进行详细的鉴定评估,保证实物价值与贷款资金保持均衡。抵押物在担保贷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银行对抵押的物品进行详细的审查。抵押实物鉴定的重点: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和保管权等[3]。对未经有关部门登记和评估的物品严禁设定为抵押品,防止无效担保的发生。
3.搞好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团队,全面提高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和信贷人员的办事能力,正确处理好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借贷纠纷。银行需制定科学可行的业务培训制度,定期对经营管理和信贷人员进行国家法律法规、信贷业务的培训。同时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做好每一笔担保贷款业务。
4.优化担保体系。中小企业是国内市场经营的重要主体,优化现有的担保贷款体系,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指导企业积极调整现有的担保贷款方案。此外,为了让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针对中小企业寻求担保难的状况,政府部门可积极组建借款担保中心;互助担保基金和商业担保机构也是信用担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
5.引入先进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引入金融机构,可促进银行日常工作效率的提升,及时解决担保贷款业务办理遇到的问题。比较常用的银行贷款系统是“客户信用征信系统”,方便了贷款业务办理的相关操作。作为集信用征集、登记、评估、查询、风险预警于一体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不仅能实现各银行的资源共享,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结论:
综上所言,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经营规模,常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未来各项经济活动的资金需求。担保是贷款业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银行人员必须详细地审核企业提供的申请资料,做好担保贷款风险的防范工作,以免操作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问题。(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罗玲,于洋,甄永浩.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1,13(5):27-28.
[2]李思维,黄玉龙,姜晓华.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辨正[J].改革与战略,2010,16(2):3-6.
[3]朱彬,王艳丽.我国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0(20):54-56.
[4]王树华.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整合[J].现代管理科学,2010,27(14):60-62.
关键词:企业;担保贷款;类别;风险处理
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国内市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企业整体经营收益水平得到了提高。其中不乏企业应经营不当而面临着资金周转的困境,向银行申请贷款支持是缓解危机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有部分企业为了扩大内部经营规模,申请贷款资金以拓展业务项目,这些都充分显现了贷款的经济作用。作为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担保贷款采取针对性的风险防御措施。
一、企业担保贷款的常见风险
担保贷款属于有保障性的资金借贷,通常由借款企业提供实物作为担保,或者由第三方作为中间人对本次贷款担保。表面上,银行在具备担保前提下发放贷款的安全系数较高,但担保贷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面临着多方面的风险。
1.偿还风险。贷款合同里对资金的偿还周期进行了明确规定,债务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偿还本息与资金否则属于违约行为。偿还风险主要表现:一是周期问题,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偿还贷款金额,但由于资金回笼不及时,耽误了正常的偿还周期;二是能力问题,经营失败造成企业面临破产局面,根本无力偿还向银行借出的贷款资金,双方都受到经济损失。
2.赔偿风险。当债务企业无法按照合同条款规定偿还资金,银行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诉讼以求赔偿,这是企业常常面临的赔偿风险。如:以实物为担保申请贷款时,银行可对实物进行拍卖处理,所得资金用以填补贷款空缺[1]。即便是由第三方人作为担保人,则也要解题债务人偿还剩余的资金。因此,无论是人或物的担保,均有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赔偿风险。
3.市场风险。市场是所有企业经营的“大环境”,一旦这个环境发生变动,企业担保贷款也会随之产生风险。实践证明,担保贷款风险并非仅限于企业,金融机构运营不畅也是风险发生的一大因素。以经济危机为例,金融行业遭受经济危机而造成资金冻结,原先批准的贷款资金无法及时发放,企业由此受到市场危机的影响,失去贷款资金支撑而无力经营下去。
二、导致贷款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
企业担保贷款风险类别的多样性,决定了诱发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只要是参与担保贷款的单位机关或担保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风险发生的根源。笔者认为,从宏观角度分析,造成贷款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企业、银行、政府等三个方面。
1.企业因素。企业是担保贷款中的借款人,其自身条件存在缺陷是引起贷款风险的首要因素。企业缺陷的主要表现:管理模式不先进,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大量用于运营的资金被浪费;贷款申请不科学,经营者为了短时间内快速筹集资金,申请的贷款金额较大,没有考虑是否具备足够的偿还能力;经济决策不合理,决策失效误导了企业的市场经济活动;这些都会扰乱担保贷款的正常操作流程。
2.银行因素。现代金融机构中,银行是受理贷款业务的主要结构,其与贷款风险发生存在密切的联想。银行在审理企业提供的担保资料时缺少详细地考察工作,未能及时辨别出虚假性的资料信息,发放贷款后难以如期收回资金[2]。如:企业为了得到银行的贷款审批,常会在担保资料内容方面私自修改,虚假信息填写于申报材料。而银行业务人员的资料审核工作不到位,没有对贷款资料提出异议或重审。
3.政府因素。从拍那个大范围角度来说,政府管理力度不足也是贷款风险的成因之一。对经济宏观调控是政府的核心职能,政府对任何一个行业的经营单位均有权力管理。相反,政府宏观管理不全面则会给金融担保行业造成较多的经营风险。对银行贷款业务推广缺乏必要的监督指导,担保贷款资金调控不当而引起盈利风险;对企业日常经营考察工作不足,在担保贷款方面没有提供最佳借贷指导方案等。
三、解决担保贷款风险的综合策略
随着市场体制朝着开放性方向改革,企业未来的借贷平台更加广阔,申请贷款的资金额度也会逐渐放大。为了避免上述提到的担保贷款风险,贷款企业及金融机构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完成借贷合作签订。同时,银行及相关部门必须认真落实《担保法》及其他法律对担保贷款的具体要求,从多个角度解决担保贷款面临的风险问题。实践证明,防御担保贷款风险及提高贷款贷款质量,应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1.加强审查力度。对企业贷款担保方的真实情况加大审查力度,进一步确定担保人的资信状况,识别其是否存在虚假信息。一般情况下,考察担保人的资信状况,应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保证人的独立法人资格、工商登记情况、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负债情况、偿债能力、信誉程度,并要对保证人的担保资格、履约意愿严格把关,严禁存在“互相担保、连环担保”等不良行为。
2.完善实物鉴定。采用实物抵押担保的企业,银行需要对抵押物进行详细的鉴定评估,保证实物价值与贷款资金保持均衡。抵押物在担保贷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银行对抵押的物品进行详细的审查。抵押实物鉴定的重点:所有权、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和保管权等[3]。对未经有关部门登记和评估的物品严禁设定为抵押品,防止无效担保的发生。
3.搞好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高效率”的团队,全面提高银行经营管理人员和信贷人员的办事能力,正确处理好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借贷纠纷。银行需制定科学可行的业务培训制度,定期对经营管理和信贷人员进行国家法律法规、信贷业务的培训。同时加强经营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努力做好每一笔担保贷款业务。
4.优化担保体系。中小企业是国内市场经营的重要主体,优化现有的担保贷款体系,需要借助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作用,指导企业积极调整现有的担保贷款方案。此外,为了让企业的融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针对中小企业寻求担保难的状况,政府部门可积极组建借款担保中心;互助担保基金和商业担保机构也是信用担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
5.引入先进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引入金融机构,可促进银行日常工作效率的提升,及时解决担保贷款业务办理遇到的问题。比较常用的银行贷款系统是“客户信用征信系统”,方便了贷款业务办理的相关操作。作为集信用征集、登记、评估、查询、风险预警于一体的信用中介服务体系,不仅能实现各银行的资源共享,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结论:
综上所言,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经营规模,常需要通过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金,以满足未来各项经济活动的资金需求。担保是贷款业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银行人员必须详细地审核企业提供的申请资料,做好担保贷款风险的防范工作,以免操作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问题。(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罗玲,于洋,甄永浩.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J].特区经济,2011,13(5):27-28.
[2]李思维,黄玉龙,姜晓华.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辨正[J].改革与战略,2010,16(2):3-6.
[3]朱彬,王艳丽.我国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0(20):54-56.
[4]王树华.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整合[J].现代管理科学,2010,27(1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