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性神经免疫调节肽MSH-α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促黑素细胞激素是一种内源性神经免疫调节肽,调节宿主对各种应激的反应,并且通过影响外周宿主细胞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抗炎通道,调节外周炎症反应.促黑素细胞激素与黑皮素受体结合,活化神经通道,阻断抗炎信号转导,调节炎症介质,抑制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氨苯砜(DDS)在结构和功能上与磺胺类似,已证明在大肠杆菌、麻风杆菌中,DDS能抑制叶酸合成。在大肠杆菌中,DDS通过抑制二氢蝶酸合成酶(DHPS)阻断叶酸合成。DHPS催化对氨基苯甲酸(PABA)与7,8-二氢-6-脱氧甲基蝶酸-焦磷酸酯缩合形成7,8-二氢蝶酸。随后7,8-二氢蝶酸转化成四氢蝶酸,这一转化对嘌呤、胸苷、甘氨酸、甲硫氨酸、泛酸以及N-甲酰甲硫氨酰-tRNA的合成十分重要。以前的研
皮肤屏障为化学物经皮吸收的限速层,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及抵御外环境的有害因素,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深入研究皮肤屏障生理功能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本文从皮肤屏障的功能和结构两方面,对近年来应用于该领域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作一概述。
一般认为,氟康唑(FCZ)仅能抑制真菌生长。但近期发现,FCZ可杀菌。本文作者研究了在延长培养时间下影响FCZ对白念珠菌(CA)活力的因素。实验采用两种抑制增殖的培养基(蒸馏水和去金属离子的RPMI1640),将CA培养7天后分别检测FCZ敏感株和耐药株对FCZ的敏感性及菌的电镜改变。
Darier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以表皮棘层松解和角化异常为特征.最近,应用连锁分析和基因定位的方法,已将本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在12q23~q241上.通过检测此段染色体上的多个基因并进行突变分析,探明本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为ATP2A2,编码肌浆内质网钙离子-ATP酶2,并在8个家系和5个散发患者中发现了13种此基因的突变.表明Darier病是由ATP2A2基因突变引起,钙离子信号系
复习近几年结节性硬化症在临床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其致病基因的定位、结构和基因产物、目前报道的基因突变的类型以及该致病基因具有肿瘤抑制基因的功能,并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作者用不同浓度的咪喹莫特(imiquimod)霜和空白霜剂治疗了311例(男180例,女131例)肛门生殖器疣患者,并对咪喹莫特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方法:将按标准入选的311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予5%及1%咪喹莫特霜和空白霜剂自行外用。具体方法是:晚上用药一次,每周3次,共16周或至疣体全部脱落为止。
期刊
雌激素可加强人体免疫反应,研究表明其可加速SLE病情的发展,可能与该病的发病机理有关。在体外,SLE患者的B细胞可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抗双链DNA(抗-dsDNA)IgG抗体与病情有关。
侵袭性曲霉感染(IA)是影响癌症患者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但肺部及播散性曲霉病的生前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该研究对一组儿童癌症人群进行了5年的调查以了解曲霉病的流行病学、治疗及远期生存情况。该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研究对象为346例1990年1月至1994年12月间确诊或疑有IA的儿科癌症患者。自确诊或疑有IA之日起,根据研究计划对患者进行前瞻性的随访。最后一次随访评估是在1998年1月。
患者女,41岁。左足跟出现紫色触痛性皮疹2月,同时伴有双足间歇性皮肤发紫,长期站立后明显加重,另外双手在轻度外伤后出现小水疱,家族中天类似病史。体检:皮疹主要限于肢端,入院体检时双手仅有2mm~4mm的色素减退性瘢痕及表皮剥脱。
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是一种慢性淋巴瘤,通常对CD4+T细胞具有攻击性的治疗,并不能提高晚期患者的存活率。体外光化学疗法(ECP)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晚期CTCL的方法。该文是对纽约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纽约大学医疗中心,近10年采用ECP治疗晚期CTCL的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