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与完善,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除了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状况外,也要着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多角度地促进学生得以全面发展。那么,又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呢?毋庸置疑,基于导师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所谓导致制,是指班主任鉴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挂帮学生,也就说: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与困惑进行“跟踪式”辅导,以及时地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业进展等情况,并及时地为学生做出个性化的指导,以让学生在导师制管理下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与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借助导师制,全面关爱学生”“基于导师制,融洽师生关系”“依托导师制,培养健康心理”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导师制对高中生心理健康作用策略探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导师制;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因受高考因素的影响,其心理方面普遍存在“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现象。而班主任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导者。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一线高中班主任要注重帮助学生调整自我心态,对症下药、以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并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步入理想中的高等学府。但不容乐观的是,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制约,就目前高中班级管理现状来看,仍有大部分高中班主任为学校下发的工作任务,而一味地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等教育方式方法,久而久之,不但会大大扼杀学生主动学习各科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也会致使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等不良心理现象,更为糟糕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也具有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改变上述不良现状,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显然已成为每个班主任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导师制应运而生,既能够有效改变上述不良现状,而且也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人生态度,以及促进其心理健康得以全面发展。可见,将导师制应用于高中班级管理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 借助导师制,全面关爱学生
导师制最初产生的原因就是鉴于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而应运而生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以便于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心理问题,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与组织者——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来进一步落实学校教书育人、全员育人的职责,并切实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应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系与呵护,具体来说,班主任(导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善于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去了解学生(心理沟通)、分析学生现状,并正确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和成长规划,必要时,也要进行个别的指导和交流,以让学生在班主任(导师)的合理指导下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自主性地克服各种不良思想、心理障碍,进而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真正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二、 基于导师制,融洽师生关系
导师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克服不良心理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要基于导师制的优势作用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问题,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聊天,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担忧和心理問题表达出来,缓解其紧张的心理,从而有效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导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导师的身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导师的亲切感,进而为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班主任(导师)应善于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要全面促使学生形成“有困难找导师”的理念,以此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架起师生心灵上的桥梁,进而有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良好师生关系的驱使下道德情感体验得到丰富,适应环境与承受挫折能力得到锻炼,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三、 依托导师制,培养健康心理
实践证明,注重培养高中生健康心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导师制明确指出:导师的责任就是全面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要深刻发掘“导师制”的内涵,要善于给一些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有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以全面发展,充分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让班级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教师工作与提高的乐园”。另一方面,班主任(导师)应深入学生群体当中,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行了解与关注,以找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针对的解决措施,进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班主任(导师)也要注重发挥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中的重大积极作用,即:除了要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心理健康座谈会外,也要善于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真正地使“教”与“导”融为一体,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综上所述,导师制培养高中生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一名一线高中班主任,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要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管理水平,以更好的驾驭和深化“导师制”,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坚定的学习意志与健康的学习心理,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最终达到德育、智育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怡敏.高中生导师制: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路径[J].基础教育参考,2015(20):22-23.
[2]韦晓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20(4):176.
作者简介:
吕良栋,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六中学。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导师制;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在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因受高考因素的影响,其心理方面普遍存在“紧张、焦躁不安”等不良现象。而班主任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主导者。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一线高中班主任要注重帮助学生调整自我心态,对症下药、以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迎接高考,并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步入理想中的高等学府。但不容乐观的是,因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制约,就目前高中班级管理现状来看,仍有大部分高中班主任为学校下发的工作任务,而一味地采用以学科为本、知识为本的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等教育方式方法,久而久之,不但会大大扼杀学生主动学习各科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也会致使学生出现严重的“厌学”等不良心理现象,更为糟糕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也具有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改变上述不良现状,全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显然已成为每个班主任都应深思的重要问题。然而,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导师制应运而生,既能够有效改变上述不良现状,而且也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更为重要的是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人生态度,以及促进其心理健康得以全面发展。可见,将导师制应用于高中班级管理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 借助导师制,全面关爱学生
导师制最初产生的原因就是鉴于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而应运而生的,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以便于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心理问题,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与组织者——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来进一步落实学校教书育人、全员育人的职责,并切实关注每位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学习发展特点,应多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系与呵护,具体来说,班主任(导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善于以朋友、引导者的身份去了解学生(心理沟通)、分析学生现状,并正确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其制定学习目标和成长规划,必要时,也要进行个别的指导和交流,以让学生在班主任(导师)的合理指导下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自主性地克服各种不良思想、心理障碍,进而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真正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领路人”。
二、 基于导师制,融洽师生关系
导师制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有效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克服不良心理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班主任,要基于导师制的优势作用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与问题,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聊天,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担忧和心理問题表达出来,缓解其紧张的心理,从而有效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导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导师的身份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导师的亲切感,进而为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班主任(导师)应善于成为学生倾诉的对象,要全面促使学生形成“有困难找导师”的理念,以此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架起师生心灵上的桥梁,进而有效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良好师生关系的驱使下道德情感体验得到丰富,适应环境与承受挫折能力得到锻炼,道德素养得到提高。
三、 依托导师制,培养健康心理
实践证明,注重培养高中生健康心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另外,导师制明确指出:导师的责任就是全面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因此,在高中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要深刻发掘“导师制”的内涵,要善于给一些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以有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得以全面发展,充分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让班级成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乐园、教师工作与提高的乐园”。另一方面,班主任(导师)应深入学生群体当中,积极、主动地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行了解与关注,以找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针对的解决措施,进而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班主任(导师)也要注重发挥家校合作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中的重大积极作用,即:除了要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心理健康座谈会外,也要善于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真正地使“教”与“导”融为一体,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综上所述,导师制培养高中生健康心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一名一线高中班主任,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要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管理水平,以更好的驾驭和深化“导师制”,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形成坚定的学习意志与健康的学习心理,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最终达到德育、智育共同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怡敏.高中生导师制: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路径[J].基础教育参考,2015(20):22-23.
[2]韦晓娟.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学周刊,2020(4):176.
作者简介:
吕良栋,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