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肾上腺手术,观察组则给予后腹腔镜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具有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患者预后好,术后恢复较快,安全可靠等诸多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术;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50-01肾上腺肿瘤能够造成患者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及其他功能与代谢障碍等疾病,药物治疗常常无法奏效,更难以根治,当前临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1]。由于肾上腺的位置比较特殊,传统开放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而肾上腺与大血管较近,当暴露不清晰时很容易出现危险,较大的切口也容易导致术中失血较多,术后恢复缓慢[2]。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的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中通过对4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术,并与同期实施开放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以评价其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对2011年2月——2012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9.7±3.6)岁。所有患者均经由B超或者CT检查确诊。左侧肿瘤37例,右侧肿瘤31例,双侧肿瘤22例。瘤体直径1.2-6.5cm,平均直径2.4cm。其中皮脂腺瘤41例,髓样脂肪瘤2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手术,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术。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别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选取气管插管麻醉方式,采取健侧卧位并垫起腰桥,切口位置为腋后线和第12肋骨下边缘0.5cm交汇处,切口长为2cm左右。逐层切开筋膜与皮肤,钝性分离肌层和腰背筋膜,用手将腹膜推往前内侧,在到达腹膜后间隙之后用扩张器进行扩张。手指伸进切口,把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进腋中线髂嵴上方两横指位置,在腋前线12肋缘下方与腋后线12肋缘下方分别穿刺置入5mm套管针及10mm套管针,缝合皮肤。在5mm套管针点注入CO2,将压力保持在12-15KPa,把腹腔镜手术器械与相应监视设备置入实施手术。充分暴露肾上腺与肿瘤,用钛夹将中央静脉与肾上腺动脉封闭,当两处血管切断后切除肾上腺肿瘤,在肾脏上极置入引流管,闭合切口。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放手术,两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1周左右抗生素治疗。
1.3疗效判定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参照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与疼痛评分标准为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与疼痛水平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数据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是(98.5±11.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30.5)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具有微创性,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安全性高。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疼痛评分对比按照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与疼痛评分标准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5±2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3.2)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53.4±1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8±10.68)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影像与生化诊断技术不断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率也随之增长,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仍为手术。由于肾上腺是内分泌调节的重要器官,且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所以肾上腺肿瘤手术的难度高,风险大。在常规开放式手术中,手术切口较大以充分提供手术视野,但由于切口位置往往较高,很容易导致胸膜损伤,肾上腺周边有重要血管,一旦暴露不清晰就很容易出现误伤,引起严重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能够凭借气体开阔视野,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手术操作简单,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开放手术的不足。下面针对后腹腔镜术的临床应用中几个多见问题进行分析。
3.1肿瘤大小国内外均认同直径6cm以下的肿瘤适合后腹腔镜术,而6cm以上的多为恶性肿瘤,肿瘤血管脉络复杂,不易游离取出,且手术时血压波动较大。有研究表明,肿瘤大小并未严格限制后腹腔镜术的使用,但肿瘤局部是否浸润、光滑,界限清晰与否仍需进一步评估。对于直径>6cm的恶性肿瘤,充分的手术准备与术中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是成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力求手术操作准确轻巧,以减轻对肿瘤的压迫,避免出现高血压[3]。目前临床上对于是否使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仍有争议,因为不确定气腹是否会促进癌细胞扩散,所以仍需进一步探讨。
3.2CO2气腹后腹腔镜术需要利用CO2气腹帮助扩展手术操作空间。气腹的压力要合适,过小则无法有效扩展操作空间,过大则对血流动力及呼吸产生不利影响[4],本组中气腹压力保持在12-15千帕。CO2造成的呼吸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有一定影响,对心肺功能健康的患者来讲,经由腹膜吸入血液的CO2能够很快通过肺、肾脏、血液循环而调节代谢掉。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前精密准备,术中密切监测,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使用CO2气腹是安全的。但对于肺、肾、肝功能异常或本身伴随内分泌疾病的病例仍有一定风险,可以使用非气腹手术。
3.3术中操作和开放式手术相比,目前对后腹腔镜术存在的顾虑主要集中在肿瘤切除是否彻底及手术安全性上。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建立空间足够的腹膜间隙,将后腹膜充分游离,采用指背或者指腹将后腹膜自腹壁推离,防止器械牵动组织或水囊扩张时损伤腹膜。到达后腹膜间隙之后将肾脏充分游离以充分暴露肾上腺,必要时可以将其周围脂肪部分移除。术前要对肿瘤位置、肾上极、腹主动脉、脾血管、肾血管等关系与组织构造熟练掌握,防止手术时盲目翻找造成二次伤害与时间浪费。为减轻手术时对肿瘤的压迫与触碰而导致血压波动,在距瘤体边缘1cm处使用超声刀将瘤体与血管、脂肪组织凝固并剪断,尽量不直接处理瘤体表面血管[5]。术中要仔细止血与分离,尤其要视具体手术情况仔细处理肾上腺的中央靜脉。此外在切除肿瘤时动作要尽量轻柔,过度的操作往往引起肿瘤转移或者儿茶酚胺释放。
本组研究的结果显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以作为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的结果均比较好,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无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陆曙炎,陈建国,张焕兴,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附23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18(02):110-112.
[2]陈启辉,姜凤鸣,王春喜,等.后腹腔镜肾上腺病变手术10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16(10):223-225.
[3]刘思平,杜秀华,陈湘.腹腔镜在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5(07):895-897.
[4]宋洁一,杨文曾,尹向军,等.不同压力气腹对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9(11):855-857.
[5]张旭,叶章群,宋晓东,等.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肾上腺手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23(06):332-334.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后腹腔镜术;临床效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50-01肾上腺肿瘤能够造成患者电解质紊乱、高血压及其他功能与代谢障碍等疾病,药物治疗常常无法奏效,更难以根治,当前临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1]。由于肾上腺的位置比较特殊,传统开放手术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而肾上腺与大血管较近,当暴露不清晰时很容易出现危险,较大的切口也容易导致术中失血较多,术后恢复缓慢[2]。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的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中通过对45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实施后腹腔镜术,并与同期实施开放手术的45例患者进行对比,以评价其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对2011年2月——2012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真实、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39.7±3.6)岁。所有患者均经由B超或者CT检查确诊。左侧肿瘤37例,右侧肿瘤31例,双侧肿瘤22例。瘤体直径1.2-6.5cm,平均直径2.4cm。其中皮脂腺瘤41例,髓样脂肪瘤27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手术,观察组给予后腹腔镜术。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别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选取气管插管麻醉方式,采取健侧卧位并垫起腰桥,切口位置为腋后线和第12肋骨下边缘0.5cm交汇处,切口长为2cm左右。逐层切开筋膜与皮肤,钝性分离肌层和腰背筋膜,用手将腹膜推往前内侧,在到达腹膜后间隙之后用扩张器进行扩张。手指伸进切口,把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进腋中线髂嵴上方两横指位置,在腋前线12肋缘下方与腋后线12肋缘下方分别穿刺置入5mm套管针及10mm套管针,缝合皮肤。在5mm套管针点注入CO2,将压力保持在12-15KPa,把腹腔镜手术器械与相应监视设备置入实施手术。充分暴露肾上腺与肿瘤,用钛夹将中央静脉与肾上腺动脉封闭,当两处血管切断后切除肾上腺肿瘤,在肾脏上极置入引流管,闭合切口。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放手术,两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1周左右抗生素治疗。
1.3疗效判定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参照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与疼痛评分标准为两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与疼痛水平评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量数据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是(98.5±11.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90±30.5)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与常规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具有微创性,对患者机体损伤小,安全性高。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疼痛评分对比按照生活质量评分标准与疼痛评分标准的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6.5±22.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3.2)分,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为(53.4±12.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8±10.68)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影像与生化诊断技术不断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率也随之增长,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治疗肾上腺肿瘤的主要方法仍为手术。由于肾上腺是内分泌调节的重要器官,且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所以肾上腺肿瘤手术的难度高,风险大。在常规开放式手术中,手术切口较大以充分提供手术视野,但由于切口位置往往较高,很容易导致胸膜损伤,肾上腺周边有重要血管,一旦暴露不清晰就很容易出现误伤,引起严重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术能够凭借气体开阔视野,充分暴露手术部位,手术操作简单,某种程度上克服了开放手术的不足。下面针对后腹腔镜术的临床应用中几个多见问题进行分析。
3.1肿瘤大小国内外均认同直径6cm以下的肿瘤适合后腹腔镜术,而6cm以上的多为恶性肿瘤,肿瘤血管脉络复杂,不易游离取出,且手术时血压波动较大。有研究表明,肿瘤大小并未严格限制后腹腔镜术的使用,但肿瘤局部是否浸润、光滑,界限清晰与否仍需进一步评估。对于直径>6cm的恶性肿瘤,充分的手术准备与术中手术视野充分暴露是成功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力求手术操作准确轻巧,以减轻对肿瘤的压迫,避免出现高血压[3]。目前临床上对于是否使用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恶性肿瘤仍有争议,因为不确定气腹是否会促进癌细胞扩散,所以仍需进一步探讨。
3.2CO2气腹后腹腔镜术需要利用CO2气腹帮助扩展手术操作空间。气腹的压力要合适,过小则无法有效扩展操作空间,过大则对血流动力及呼吸产生不利影响[4],本组中气腹压力保持在12-15千帕。CO2造成的呼吸酸中毒及高碳酸血症对患者的呼吸循环有一定影响,对心肺功能健康的患者来讲,经由腹膜吸入血液的CO2能够很快通过肺、肾脏、血液循环而调节代谢掉。本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前精密准备,术中密切监测,严格控制适应症的情况下使用CO2气腹是安全的。但对于肺、肾、肝功能异常或本身伴随内分泌疾病的病例仍有一定风险,可以使用非气腹手术。
3.3术中操作和开放式手术相比,目前对后腹腔镜术存在的顾虑主要集中在肿瘤切除是否彻底及手术安全性上。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建立空间足够的腹膜间隙,将后腹膜充分游离,采用指背或者指腹将后腹膜自腹壁推离,防止器械牵动组织或水囊扩张时损伤腹膜。到达后腹膜间隙之后将肾脏充分游离以充分暴露肾上腺,必要时可以将其周围脂肪部分移除。术前要对肿瘤位置、肾上极、腹主动脉、脾血管、肾血管等关系与组织构造熟练掌握,防止手术时盲目翻找造成二次伤害与时间浪费。为减轻手术时对肿瘤的压迫与触碰而导致血压波动,在距瘤体边缘1cm处使用超声刀将瘤体与血管、脂肪组织凝固并剪断,尽量不直接处理瘤体表面血管[5]。术中要仔细止血与分离,尤其要视具体手术情况仔细处理肾上腺的中央靜脉。此外在切除肿瘤时动作要尽量轻柔,过度的操作往往引起肿瘤转移或者儿茶酚胺释放。
本组研究的结果显示,后腹腔镜术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手术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以作为肾上腺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且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评分的结果均比较好,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无明显并发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陆曙炎,陈建国,张焕兴,等.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附23例报告)[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0,18(02):110-112.
[2]陈启辉,姜凤鸣,王春喜,等.后腹腔镜肾上腺病变手术10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16(10):223-225.
[3]刘思平,杜秀华,陈湘.腹腔镜在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15(07):895-897.
[4]宋洁一,杨文曾,尹向军,等.不同压力气腹对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9(11):855-857.
[5]张旭,叶章群,宋晓东,等.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肾上腺手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2,23(06):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