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理论探讨疫病的中医防治

来源 :西部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_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作为当前全球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中医在几千年的防疫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理论始终指导着整个防疫过程.中国在防治COVID-19方面灵活运用该理论,未罹病者做好科学有效的预防工作;罹病者积极使用中医中药以避邪深入、祛邪于外;病愈者使用中医中药扶助正气、防止复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生理状态下成年男性腹股沟管内环的解剖学特点,为腹股沟疝修补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应用高清晰度3D腹腔镜对10例正常成年男性腹股沟内环及其周围解剖结构进行仔细观察和摄像回放研究,分析输精管、精索血管、腹壁下血管、髂耻束、腹横肌、弓状下缘等结构的解剖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 腹横肌弓状下缘与输精管和精索血管紧密相邻,未存在一个明确的卵圆形腔隙.传统解剖学中描述成卵圆形腔隙的内环应该是其病理状态,是腹股沟斜疝形成后被动扩大所致;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在弓状下缘下方离开内环后两者并未立刻分离,而是继续相伴行走直
目的 探讨二次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发生情况及形成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阴道彩超检测250例二次剖宫产产妇的CSD发生情况,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次剖宫产CSD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 二次剖宫产CSD的发生率为27.2%.58.8%CSD位于子宫前壁下段,76.5%CSD形状为三角形(包括楔形).后位子宫、胎膜早破、体质量增加≥20 kg、择期剖腹产、距前次剖宫产时间<2 a是二次剖宫产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SD在二次剖宫产产妇中的发生率较高,以位于宫前壁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282例AECOPD患者入院后24 h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比较2014-2016年与2017-2019年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282例患者中共培养出病原菌325株,其中43株为双重感染.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无耐药性菌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钠和氨苄西林耐药,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最敏感,其次是喹诺酮类药物.鲍曼不动杆菌除对碳青霉烯类敏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