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朗读教学

来源 :现代教师与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bsb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的课文,每一篇都是充满童真童趣、情感充沛真挚的好文章。"有感情地朗读"是这些课文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使"有感情朗读"在教学中得以真正落实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初读,强调情感的酝酿和储备
  有的教师觉得初读部分太过"平淡",不易出彩。往往在学生初读一、两遍课文后,便开始引领学生进入朗读的"最高境界"──有感情地朗读。只读几遍课文,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怎么熟悉,读课文还处在磕磕碰碰阶段,要想读得有感情是很困难的。由于情感的跨度太大,"有感情地朗读"往往难以落实。
  崔峦先生在《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一文中提出:在每篇课文的朗读教学中,要体现这样的教师指导和学生学习的过程:由读得不完全正确到读正确,读得不太通顺到读得通顺、流利,读得比较平淡到读出感情。正确流利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站,是朗读的"蓄情"阶段。通过自读,学生应切切实实地达到字字音准、句句通畅。因此,初读也是"大有文章可做"。如教学《雨点儿》一课时,在指导学生读通读顺第一自然段课文后,教师逐一出示生字"数""清",要求学生看拼音读准字音,又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再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数不清。做到朗读指导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结合,让学生凭借课文语言理解词义,并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这种滚动式教学,使学生通过多层面的语言实践,理解巩固新词,读通课文,为有感情朗读的实施做好情感铺垫。
  2.激活形象,促进情感的形成和生发
  文本浸润了作者的情感,也是学生情感的"生发源"。与文本充分地对话,是达到有感情朗读的关键。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能够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挚的情感,同时使个体感受和文本意义交融。
  因此,要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给学生铺垫一个情感基调;还要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诱发学生的真切体验,引领他们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激活形象思维,促进平等对话,让他们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
  激活形象思维的方式很多,如画面的形象展示,媒体的适时运用,言语的及时渲染,学生创造性的想象等等都能成为学生情感生发的催化剂。《荷叶圆圆》是一年级下学期的一篇优美的童话,当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蜻蜓以荷叶为停机坪的喜悦,小水珠以荷叶为床的悠然等等之后,教师随机再一次创设情境,边往黑板上张贴片片荷叶,边进行语言渲染:看,圆圆的、绿绿的大荷叶在向我们招手了,你们就是水小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你现在想对荷叶说什么?可以加上动作,还可以站起来说一说。学生眉飞舞色地说开了:"荷叶,荷叶,你是我的摇篮,躺在你的上面,我可真舒服呀!""荷叶荷叶,你就是我最好的停机坪,你真了不起。""这个歌台可真棒,我站在上面,就能唱出最动听的歌曲。""荷叶,谢谢你,有了你,我们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了。"学生把自己当作了池塘中的一员,对小动物的快乐之情也有了进一步的情感体验,在真切地感受艺术形象、获得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分别安排各种读的形式,个别读,齐读,分小组读,同桌对读,男女生赛读。让孩子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入境,常读常新。请他们朗读全文时,朗读就更有情趣了。围绕"读"引导学生融情入景,巧思妙说,往往能使他们达到情感的升华。
  3.淡化技巧,张扬个性色彩的朗读
  有感情朗读是个体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有的老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时,往往过分强调纯技法的指导,如哪里要重些,何处要轻些,再如"带着愉快的心情来读"、"读得勇敢些"等等……学生按教师的要求机械模仿,导致装腔作势,弄虚作假,或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毫无情感可言。还有的在学生读之前要求学生说出"应该怎样读",读完之后追问"为什么这样读"等等抽象、理性化的指导,这本身就是一种生硬的情感灌输,是对语文形象的一种破坏。情感不是灌输而来的,有感情朗读需要的是学生的真情流露。
  4.智慧评价,促进感情朗读的持续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朗读评价至关重要。恰当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中,不乏如翘大拇指、夸"你真棒"、"大家拍手表扬他(她)",还有夹杂英文的表扬方式等等外在的评价方式,而深入文本、结合对文本感悟进行的切实评价不多,两者没有做到有机的结合。
  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当学生把《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读得有滋有味时,教师真诚地夸奖:"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真的看见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蝌蚪在快活地游来游去!"即便是要指出学生朗读的不足之处也要巧用评价用语。如在上《要下雨了》一课时,一位学生在读燕子告诉兔子的话时很轻很轻,教师就这样说:"说得很明白,可惜有点轻,小白兔可听不清,你能再大声地告诉小白兔吗?"结合语境对学生的朗读作出反馈,既不打击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明确朗读的方向,升华朗读的情感。
  当我们潜心探索,因文因人而异,把"有感情地朗读"真正落实到每一课的教学之中时,学生们就可以读出情趣、读出思想、读出境界了!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出现了两种新情况:一方面是随着农村劳力不断涌向城市,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普遍缺乏父母的监管和辅导;另一方面随着影视、网络的影响不断扩大,普通话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村儿童的普通话表达水平越来越高,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重点、难点产生了转移。本文旨在探讨新情况下农村小学汉语拼音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农村小学 汉语拼音 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要】本文以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以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以利用积极的相互依赖,以开拓多种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构建新型的评价方式等方面作为切入点,列举相关的美术课例,重点论证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美术教学 合作学习  《美术课程新标准》提出"学习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是多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改革的模式之
期刊
初中学生尚处于身心发育过渡时期,在审美技巧与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与熟悉,但对事物形体与价值认识仍处于模糊阶段,特别是对事物的造型与主题、色彩与情感、常理与创新等有待进一步探究与发现。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美术学科过度的把知识与能力目标作为唯一教学主旨,实际上这样是扼杀了学生在认知世界的广泛性和思维角度的多元性,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大量的艺术作品描摹者或机械操作加工者,没有真正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心理
期刊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众所周知,体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不仅是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语言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能使学生吸取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能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背景文化知识。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背景文化导入,改变目前的厚语薄文现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文化导入  英语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各个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对
期刊
如何协调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为幼儿创造出既符合教育目的的要求,又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幼儿园生活,是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因此《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其目的在于:创造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幼儿园生活,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和童年的生活快乐。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使幼儿在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中获得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因此我们幼儿园严格要求每位老师下午必须
期刊
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所谓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即健康是三维的,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就给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通过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来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1.中学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
期刊
【摘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力求认识、探索、接近或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它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就自己的若干年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意见。首先要平中创新,引发兴趣。其次要同中求异,激发兴趣。接着要因材施教,强化兴趣。还要重视鼓励,发展兴趣。最后要多样放松,保持兴趣。  【关键词】兴趣 语言 图
期刊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约占全脑的四分之三,分为左右两半球,即左脑和右脑。左脑主要是以线性、逻辑性、语言为基础的思维;右脑主要是针对视觉、空间、相互关系的思维。Haglund(1981)指出传统教育中认知、记忆、抽象化的符号使用上依赖于左脑,因此学生的左脑得到发展而右脑出现尚未完全发育的结果。特别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创造和思维想象能力差。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美育越来
期刊
从孔乙己"挨打"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对人性和生命的践踏。相对于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可以想到很多。  《孔乙己》中 对孔乙己"挨打"作了精致的描写:在外貌描写里"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在别人的讥笑声中"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我们可以通过"时常夹些伤痕"和"又添新伤疤了"可以看出孔乙己被打并非是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生活中常有这一说法,"人要脸,树要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