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和实施的时代背景下,传统以重视基础知识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已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及人才培育的需求。在新时代和新形势下,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被广泛提及,且被作为重要的目标贯彻于教学活动始终。就小学语文这门基础性的学科来说,贯彻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学生对学科的全面了解和认知,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和运用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发展,以及审美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基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探究核心素养在课堂上渗透的方法和策略,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字词教学;文章载体;课堂情境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而形成的符合时代及自身发展需求的语文知识、技能及情感。这一概念与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特征相符。贯彻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革新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学识、见闻及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境界的升华。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重视字词教学,构建学生语用能力
构建并培养学生基本的语用能力是语文这门语言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字词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基本的字词教学入手,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汉字的读音、笔顺、字义等向学生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分析,并通过组词、造句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汉字实际应用的认识,从基础知识层面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例如,以《葡萄沟》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本课的字词,比如认识“沟、疆、鲁、番、梯、维、吾”等字的读音和写法,掌握“季、留、杏、密、蜜”等字的讀音、意义和用法,并结合具体的词语、课文让学生了解这些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之后,让学生通过反复书写的形式来加深对这些汉字的认识。完成生字词的介绍和讲解后,教师还应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如“五光十色”、“热情好客”是什么意义,文章中描写葡萄干的句子有哪些,运用到怎样的修辞手法等等,使学生对文章的基础字词及写作手法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全面构建学生的语用能力。如此,便使学生对基本的字词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构建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以文章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文章为素材和载体的。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应摒弃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借助文章这一载体,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积极思考,以及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敢于发挥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和看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以《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文章生字词的讲解后,鼓励学生过通过反复阅读的形式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让学生思考文章的每一段落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对傣族人民及周总理的穿着、表情、动作是怎样描写的,人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何传达出来的等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并捕捉关键信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更多其他的想法,从而拓展自己的思路。如此,通过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促进了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的目标。
三、创设课堂情境,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样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为语文本身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语文教学除了重视学生语言基本语用能力的培养外,还应从精神即审美层面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鉴于小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的限制,他们很难通过单纯阅读体会到文章独特的美所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境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以《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学生虽然对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诗十分感兴趣,却对古诗词内涵及其所传达的情感缺乏了解和认识。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古诗词提及的意象展示出来,如夜晚的窗前,照耀的明月,远方的故乡等等,配上优美、凄清的思乡音乐,能够将学生很快带入到诗词描述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如此,通过创设媒体情境,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审美鉴赏和赏析能力的提升。
总之,贯彻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相应新课改号召,探究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为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素养;字词教学;文章载体;课堂情境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而形成的符合时代及自身发展需求的语文知识、技能及情感。这一概念与语文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特征相符。贯彻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是落实新课改理念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进行革新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它能够促进学生学识、见闻及能力的提升,以及思想境界的升华。基于此,本文针对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阐述,以期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重视字词教学,构建学生语用能力
构建并培养学生基本的语用能力是语文这门语言类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字词作为语言学习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教师应从基本的字词教学入手,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汉字的读音、笔顺、字义等向学生进行细致地讲解和分析,并通过组词、造句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汉字实际应用的认识,从基础知识层面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例如,以《葡萄沟》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本课的字词,比如认识“沟、疆、鲁、番、梯、维、吾”等字的读音和写法,掌握“季、留、杏、密、蜜”等字的讀音、意义和用法,并结合具体的词语、课文让学生了解这些汉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之后,让学生通过反复书写的形式来加深对这些汉字的认识。完成生字词的介绍和讲解后,教师还应对文章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进行分析,如“五光十色”、“热情好客”是什么意义,文章中描写葡萄干的句子有哪些,运用到怎样的修辞手法等等,使学生对文章的基础字词及写作手法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全面构建学生的语用能力。如此,便使学生对基本的字词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夯实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构建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二、以文章为载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文章为素材和载体的。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教师应摒弃传统一言堂式的教学模式的束缚,借助文章这一载体,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自主、积极思考,以及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敢于发挥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和看法,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例如,以《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在完成文章生字词的讲解后,鼓励学生过通过反复阅读的形式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设置问题的形式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让学生思考文章的每一段落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文章对傣族人民及周总理的穿着、表情、动作是怎样描写的,人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如何传达出来的等等,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并捕捉关键信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的形式进行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更多其他的想法,从而拓展自己的思路。如此,通过鼓励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促进了学生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的目标。
三、创设课堂情境,提升学生鉴赏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样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因为语文本身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语文教学除了重视学生语言基本语用能力的培养外,还应从精神即审美层面上,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然而鉴于小学生认知理解能力的限制,他们很难通过单纯阅读体会到文章独特的美所在,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情境的形式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以《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学生虽然对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古诗十分感兴趣,却对古诗词内涵及其所传达的情感缺乏了解和认识。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古诗词提及的意象展示出来,如夜晚的窗前,照耀的明月,远方的故乡等等,配上优美、凄清的思乡音乐,能够将学生很快带入到诗词描述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如此,通过创设媒体情境,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审美鉴赏和赏析能力的提升。
总之,贯彻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相应新课改号召,探究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为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实现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