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能源需求量缺口巨大,对煤炭的依赖性高,碳排放量居全国首位。同时,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发展水平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次递减。为此,要依据省域内不同地市碳排放量,制定出差异化发展策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碳排放的山东经济定位
首先,能源供求失衡,结构滞后。2009年,山东省域一次能源消费量已达到34535.66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占比77.13%,原油占21.27%;而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仅14600.08万吨标准煤。其次,重工业化明显。山东省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495%、54.12%、45.65%。最后,人口分布东部聚集明显。到2010年,东部地区4326.68万人,中部地区2402.23万人,西部地区2741.22万人,东部地区人口总量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区域碳排放差异研究前沿
国外学者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碳属性、行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等方面,用定量方法分析碳排放变化的原因(Leungdyc Leeyt 2000;Nobuko Yabe 2004;Lant z V 等2006)。国内学者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国外思路基本相似。基于多因素视角研究,例如,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等(徐国泉等,2006),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岳超,胡雪洋等,2010),能源强度,能源资源禀赋,能效水平(景跃军,刁巍杨,2010),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苏方林等,2010),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能耗结构(赵欣 龙如银,2010),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投入量(王礼刚,2010),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等(马蓓蓓等,2010),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张雷 黄园淅,2010)等。另外,基于单一因素研究,例如,能源消费(王铮等,2008)、行业特性(徐大丰,2010)、单位GDP(彭觅等,2010)等。
综合比较,发现国内外学者研究思路很相似,只是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事实上,碳排放影响因素已在自然科学上得到了很好解释,忽视人口因素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较为普遍的现象。
山东省域碳排放分析模型构建
本文将人口因素纳入到研究中,重点探讨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强度等与碳排放的因果关系,并进行定量评估。本文构建了山东省域碳排放差异分析的理论模型:
lnI=a+blnPit+clnAit+dlnTit+eit
该式中,T指年份;P代表人口总量;A代表区域经济发达水平,用人均GDP来衡量;T是指产业或行业能源效率,用能源消耗强度来衡量;eit为随机误差项;I代表碳排放量。对1995-2009年山东省区域碳排放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用公式表示为:
lnC=-12.90+1.37*lnP+0.99*lnA+1.01*lnT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豍人口数量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豎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加,碳排放量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日益降低,两者“脱钩”将日益明显;豏碳排放量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弹性系数为1.01,影响较大。
对策建议
1、积极确立和扶持省内差异化低碳化发展道路。认真考虑区域碳排放的实际差异,从人口增长、发展水平等角度入手,积极落实由节能减排的“低碳转型”。同时,在制度建设上对中、西部低碳排放区,实行鼓励和扶持发展政策,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2、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推进以低碳化引领的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中部地区则加强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结构优化升级,避免同其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西部地区有应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植资源能源开发支柱产业。
3、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未来碳排放量的降低,要依据各地市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低碳经济激励机制及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转型。
4、倡导低碳消费,塑造低碳生活。政府要抓紧制定规范、合理的政策体系,激励企业低碳生产和消费者低碳消费。社会各界应该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使消费的各环节都体现低碳理念,鼓励人们的低碳行为。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山东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和人口大省,能源需求量缺口巨大,对煤炭的依赖性高,碳排放量居全国首位。同时,省内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发展水平整体上自东向西逐次递减。为此,要依据省域内不同地市碳排放量,制定出差异化发展策略,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碳排放的山东经济定位
首先,能源供求失衡,结构滞后。2009年,山东省域一次能源消费量已达到34535.66万吨标准煤,其中原煤占比77.13%,原油占21.27%;而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仅14600.08万吨标准煤。其次,重工业化明显。山东省域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的平均值分别为56.495%、54.12%、45.65%。最后,人口分布东部聚集明显。到2010年,东部地区4326.68万人,中部地区2402.23万人,西部地区2741.22万人,东部地区人口总量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区域碳排放差异研究前沿
国外学者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从碳属性、行业、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能源消费等方面,用定量方法分析碳排放变化的原因(Leungdyc Leeyt 2000;Nobuko Yabe 2004;Lant z V 等2006)。国内学者对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国外思路基本相似。基于多因素视角研究,例如,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经济发展等(徐国泉等,2006),能源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岳超,胡雪洋等,2010),能源强度,能源资源禀赋,能效水平(景跃军,刁巍杨,2010),经济增长状况、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人均收入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苏方林等,2010),经济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与能耗结构(赵欣 龙如银,2010),国民生产总值,资本存量,劳动投入量(王礼刚,2010),经济总量、产业结构、消费特征、能源结构和利用效率等(马蓓蓓等,2010),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张雷 黄园淅,2010)等。另外,基于单一因素研究,例如,能源消费(王铮等,2008)、行业特性(徐大丰,2010)、单位GDP(彭觅等,2010)等。
综合比较,发现国内外学者研究思路很相似,只是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事实上,碳排放影响因素已在自然科学上得到了很好解释,忽视人口因素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较为普遍的现象。
山东省域碳排放分析模型构建
本文将人口因素纳入到研究中,重点探讨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结构强度等与碳排放的因果关系,并进行定量评估。本文构建了山东省域碳排放差异分析的理论模型:
lnI=a+blnPit+clnAit+dlnTit+eit
该式中,T指年份;P代表人口总量;A代表区域经济发达水平,用人均GDP来衡量;T是指产业或行业能源效率,用能源消耗强度来衡量;eit为随机误差项;I代表碳排放量。对1995-2009年山东省区域碳排放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用公式表示为:
lnC=-12.90+1.37*lnP+0.99*lnA+1.01*lnT
从模型中可以看出:豍人口数量与碳排放呈正相关关系;豎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加,碳排放量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日益降低,两者“脱钩”将日益明显;豏碳排放量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弹性系数为1.01,影响较大。
对策建议
1、积极确立和扶持省内差异化低碳化发展道路。认真考虑区域碳排放的实际差异,从人口增长、发展水平等角度入手,积极落实由节能减排的“低碳转型”。同时,在制度建设上对中、西部低碳排放区,实行鼓励和扶持发展政策,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2、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优化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推进以低碳化引领的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中部地区则加强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结构优化升级,避免同其他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西部地区有应以循环经济为导向,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植资源能源开发支柱产业。
3、加强激励机制建设。未来碳排放量的降低,要依据各地市实际情况,抓紧制定低碳经济激励机制及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转型。
4、倡导低碳消费,塑造低碳生活。政府要抓紧制定规范、合理的政策体系,激励企业低碳生产和消费者低碳消费。社会各界应该发挥宣传教育作用,使消费的各环节都体现低碳理念,鼓励人们的低碳行为。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