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得到良好的发展,需要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如果内部管理体系存在缺陷,会使企业经营管理中各项事务缺少精确控制,最终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发展。因此,企业应该结合市场经济的情况,对企业自身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同时还需要在内部开展评价工作,保障企业内部的控制工作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文章基于风险管理视角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概念、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使企业做好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提前针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实现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内部管理体系
0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见各种风险,因此在风险管理的视角下,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未来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管理人员就必须正视这种风险,加强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1.1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之间的关联性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发展的初期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随着企业的重视,以及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使得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联系得以建立起来,在全面风险管理阶段,融合了内部控制的手段,内控体系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管控,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严格监管,降低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系数,使其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对风险的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而且,通过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能充分挖掘企业的潜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内控体系与风险管理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更好的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也揉入了风险管理的理念。
1.2发展历程
1.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因此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管理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保证企业的整体利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中的三大阶段。伴随着巴林银行的倒闭、安国安然事件等等风险管理领域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开始重视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问题。在传统的风险管理阶段,企业风险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信用和财务方面的风险;到了现代阶段,风险管理领域开始出现把风险管理的标准和风险管理组合起来的思想;直至全面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风险管理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因此,风险管理开始走向全面阶段,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2.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的一项措施,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有效地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约束,大大降低企业违规经营的可能性。此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前期表现为内部牵制,也即工作的主要内容为账目核对,主要目的是保证账目的准确性,主要方式为岗位分离。到了制度阶段,内部控制更加重视对企业资产的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内部的会计和管理控制,这种工作模式对于提高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效率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形成得益于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是对内部控制的一种全新的认识,使得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2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狀研究
2.1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现如今企业都有自己内部控制的一个体系,但是具体内部控制进行的怎么样,缺乏检测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有些企业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上报,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及时的进行解决,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自我评价体系,没有及时的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从而导致风险概率上升。
2.2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前瞻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企业自己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和实际经营的环境不符合,没有及时的根据现在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内部控制的调整和更新,依旧根据原来环境下所制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一些管理者对企业面临的风险了解不透彻,只看到其中的部分风险,忽视了另外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难以全面应对所有风险,进而难以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
2.3对风险的认识不全面,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风险,企业总是把握不住最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缺乏对企业风险的评估,风险管理思想和理念没有很好的融入企业的管理过程,企业在日常活动中缺乏警惕性。企业风险管理的观念落后,没有及时的更新和完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技术低,同时企业没有一种有效准确的检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机制,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低。
2.4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内部控制不是仅仅是一个规章制度,它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制度制定的再好,没有人遵守它依旧是没有效果的,有些企业成员素质能力差,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均影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执行。我们传统的企业都是一人独大,成员往往没有很大的发言权,没有很多的参与感,往往觉得自己是在打工,没有把企业的事真正的当作是自己的事,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任务,缺乏人人参与,平等参与,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参与度低,导致在企业中的执行力不够。
3有效措施
3.1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自身管理结构,提高企业自身治理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定各部门的权力范围完成这一目标。企业领导层应该注重权力的分散,避免由于某一个部门权力的集中无法形成制约体制,造成管理的困难,使企业减少因缺乏内控制约机制而产生的损失,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另外,企业员工应该积极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企业也可以给予员工实现自身的平台,培养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员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企业可以适当的引进管理型人才,规定各部门的权力范围,设立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发展制度。 3.2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和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工作是我国企业为确保经营健康稳定的进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领导的重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具体开展时会受到许多部门的阻碍,企业领导者应该给予审计部门强烈的支持,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积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序。企业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该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先进审计经验,而且企业的领导者要给予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力,让审计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约束,同时应该注重企业内部员工审计能力的提高,吸引审计型人才为企业做出贡献。
3.3为财务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够逐渐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加强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控制人员的综合素养。因此,为了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例如,企业应逐步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此为基础,保证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积极参与、高度配合,一定要从根本上将企业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再例如,尽快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知度。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认知度,以此来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3.4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牵制制度在防止腐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要想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监督部门的权利进行限制,要使得监督部门与其它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得放任任何一方的权力。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内控部门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控,也要加强对内控部门的监督,只有这样才是充分发挥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的职能,落实好内控措施,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3.5做好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收集与处理机制是风险预警机制的前提,大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与其他行业的公司进行交流。信息的流动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直接地感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冷暖,以及时应对市场形势。对于国家政策的改变也要有精准的把控,全盘分析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完善自身制度,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3.6做好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在公司应当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及时监控各项资金预警指标,加强资金管理内控制度,增收节支挖潜增效。企业应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与资金,通过股权的方式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7强化内部控制评价与管理流程相融合
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流程管理,提升企业内部的评价质量,促进企业发展;与此同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利用高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整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让内部控制评价变得有效透明;另外,企业还应当以组织体系优化为动力,通过组织体系调整以适应内部控制评价合规性要求,对市场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保障企业自身内部评价制度的完善。
4结语
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由不完善有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逐渐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与内控意识,结合市场大环境的走向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措施。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加强风险管理的信息反馈,根据风险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以风险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内控措施的合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萍.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与应用[J].财会学习,2017(19).
作者简介:
李凯,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评价;内部管理体系
0引言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会遇见各种风险,因此在风险管理的视角下,加强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未来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管理人员就必须正视这种风险,加强企业内控体系的构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1.1风险管理与内控体系之间的关联性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发展的初期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随着企业的重视,以及对二者关系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使得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联系得以建立起来,在全面风险管理阶段,融合了内部控制的手段,内控体系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管控,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严格监管,降低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系数,使其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从而达到对风险的管理,为企业的健康发展铺平道路。而且,通过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还能充分挖掘企业的潜能,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内控体系与风险管理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更好的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也揉入了风险管理的理念。
1.2发展历程
1.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制定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因此作为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风险管理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保证企业的整体利益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风险管理、现代风险管理以及全面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发展历程中的三大阶段。伴随着巴林银行的倒闭、安国安然事件等等风险管理领域的重大事件的发生,风险管理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企业开始重视自身发展的风险管理问题。在传统的风险管理阶段,企业风险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信用和财务方面的风险;到了现代阶段,风险管理领域开始出现把风险管理的标准和风险管理组合起来的思想;直至全面阶段,人们逐渐意识到风险管理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因此,风险管理开始走向全面阶段,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2.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的一项措施,因此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能有效地对企业的全体员工进行约束,大大降低企业违规经营的可能性。此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的发展阶段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前期表现为内部牵制,也即工作的主要内容为账目核对,主要目的是保证账目的准确性,主要方式为岗位分离。到了制度阶段,内部控制更加重视对企业资产的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内部的会计和管理控制,这种工作模式对于提高会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效率来说是非常有效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形成得益于内部控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是对内部控制的一种全新的认识,使得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2风险管理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狀研究
2.1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评价
现如今企业都有自己内部控制的一个体系,但是具体内部控制进行的怎么样,缺乏检测企业内部控制的标准,有些企业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上报,但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及时的进行解决,企业的内部控制缺乏自我评价体系,没有及时的对自身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评估,从而导致风险概率上升。
2.2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缺乏前瞻性
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企业自己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和实际经营的环境不符合,没有及时的根据现在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内部控制的调整和更新,依旧根据原来环境下所制定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着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一些管理者对企业面临的风险了解不透彻,只看到其中的部分风险,忽视了另外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难以全面应对所有风险,进而难以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
2.3对风险的认识不全面,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诸多的风险,企业总是把握不住最主要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缺乏对企业风险的评估,风险管理思想和理念没有很好的融入企业的管理过程,企业在日常活动中缺乏警惕性。企业风险管理的观念落后,没有及时的更新和完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技术低,同时企业没有一种有效准确的检测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的机制,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低。
2.4内部控制执行力度不够
内部控制不是仅仅是一个规章制度,它需要全体成员的参与,制度制定的再好,没有人遵守它依旧是没有效果的,有些企业成员素质能力差,资源分配不合理等,均影响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执行。我们传统的企业都是一人独大,成员往往没有很大的发言权,没有很多的参与感,往往觉得自己是在打工,没有把企业的事真正的当作是自己的事,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任务,缺乏人人参与,平等参与,这就使得内部控制参与度低,导致在企业中的执行力不够。
3有效措施
3.1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完善企业自身管理结构,提高企业自身治理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合理规定各部门的权力范围完成这一目标。企业领导层应该注重权力的分散,避免由于某一个部门权力的集中无法形成制约体制,造成管理的困难,使企业减少因缺乏内控制约机制而产生的损失,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另外,企业员工应该积极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企业也可以给予员工实现自身的平台,培养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员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企业可以适当的引进管理型人才,规定各部门的权力范围,设立各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的发展制度。 3.2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和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工作是我国企业为确保经营健康稳定的进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领导的重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具体开展时会受到许多部门的阻碍,企业领导者应该给予审计部门强烈的支持,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性,积极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完善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序。企业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应该借鉴其他成功企业的先进审计经验,而且企业的领导者要给予审计部门一定的权力,让审计部门不受其他部门的约束,同时应该注重企业内部员工审计能力的提高,吸引审计型人才为企业做出贡献。
3.3为财务风险管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企业构建科学而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能够逐渐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加强全体员工对财务风险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控制人员的综合素养。因此,为了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必须为其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例如,企业应逐步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此为基础,保证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企业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各部门积极参与、高度配合,一定要从根本上将企业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再例如,尽快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认知度。这就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财务风险认知度,以此来保证企业经营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环境。
3.4建立内部牵制制度
牵制制度在防止腐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要想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对监督部门的权利进行限制,要使得监督部门与其它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得放任任何一方的权力。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内控部门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防控,也要加强对内控部门的监督,只有这样才是充分发挥出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的职能,落实好内控措施,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3.5做好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建立健全企业信息收集与处理机制是风险预警机制的前提,大量收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与其他行业的公司进行交流。信息的流动能够帮助企业更加直接地感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冷暖,以及时应对市场形势。对于国家政策的改变也要有精准的把控,全盘分析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风险,完善自身制度,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3.6做好资金集中管理
企业在公司应当推行资金集中管理,及时监控各项资金预警指标,加强资金管理内控制度,增收节支挖潜增效。企业应该整合各方面的资源与资金,通过股权的方式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7强化内部控制评价与管理流程相融合
企业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流程管理,提升企业内部的评价质量,促进企业发展;与此同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应该考虑利用高科技手段,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断完善,整合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让内部控制评价变得有效透明;另外,企业还应当以组织体系优化为动力,通过组织体系调整以适应内部控制评价合规性要求,对市场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判断,保障企业自身内部评价制度的完善。
4结语
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由不完善有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必须逐渐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与内控意识,结合市场大环境的走向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制定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措施。同时,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加强风险管理的信息反馈,根据风险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以风险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内控措施的合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锦萍.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新技术企业内控制度的实施与应用[J].财会学习,2017(19).
作者简介:
李凯,男,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