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j3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人才日趋世界化,地域观念将被打破,高科技的发展及其相互渗透。要求人才除知识广博外,还需具有开拓精神和创造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具有公平的竞争意识和卓越的竞争能力。因而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可能形成创造力和竞争力。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都应成为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点,所以我们的每一节课、每一项活动在确定目标的时候,都必须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利用导语激趣,鼓励创新精神
  
  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从人的心理来说,往往一个人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去钻研、去探讨、去追求。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们都有这个特征。有了兴趣,就会钻得深,记得牢,用得活,就会有发明、有创造。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应以激发求知兴趣为前提的。那么,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善于设计导人语以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产生积极探索求新知的欲望。如有位教师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设计这样的导语:“鲁提辖,男,39岁,膀大腰圆,满脸络腮胡子。因三拳打死镇关西,畏罪潜逃,若有人捕获前来开封府,或首告到官,可得赏钱一千贯。”这种悬赏缉拿的“告示”一出,下面的学生就炸了锅,纷纷为鲁达鸣不平,且为他辩护:“鲁达无罪!镇关西罪有应得!”无形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了,思维也被激活了。
  教学中不仅要激发求知兴趣,还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柳斌同志在《五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还说:“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智慧的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有一个教师问学生,雪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说雪化了变成水,有的说雪化了变成泥巴。有个学生说雪化了变成春天。这个孩子的回答不是明显地充满智慧吗?他的回答很有哲学的诗意……但是,根据标准答案他是要得零分的。”这就说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不能以唯一的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路,都会闪现出创造的火花。
  
  2 利用求异方法,旨在引导创新
  
  求异方法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拘泥于一般的原理和方法,不满足于已知的结论,而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地提出自己的见解的一种方法。求异是创造性的一个重要特点。语文教学应注意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是课堂上要注意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而且运用“求异”法对培养开拓人才也十分重要。如一位老师在上《扁鹊见蔡桓公》时,文章刻画两个人物的用意并形成对比,揭示蔡桓公这个讳疾忌医者的可卑可鄙谈得都有道理,提出这样的问胚:“同学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考虑一个,用今天的眼光怎样评价这两个人物呢?”学生各抒己见,可有位学生发言到:“桓公讳疾忌医而死是可辈的,但扁鹊作为医生,规劝病人的力度不够,方法太委婉,没有设法医其心病,有医卑思想,不能直言不讳。”这个提问设计鼓励学生勇敢地反驳,否定前人的结论,提出自己的看法,推陈出新。虽然见解幼稚些,但学生能有求异思维,不盲从,不迷信的独立个性得到培养。任何创新都是对前人或别人的观点的否定与超越,求异方式体现了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批判意识、批判精神。
  语文教学注意运用“求异”法,就能改变学生只满足于教师的讲解,满足于现在怕结论的“求同”现状,而突破原有的前人的框架,这样就能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个性。
  
  3 展开联想想象。放飞创新翅膀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心理学上把依照语言的描述或根据图样、模型、符号等的描绘在人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称之为再造想象。而创造想象是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创造出种种新的形象、想法。如分析《背影》望父买橘子一段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依据课文父亲买橘的描述,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背影’的形象!”学完《皇帝的新装》,可设计这样的提问:“假如皇帝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他会如何对待两个骗子,如何对待大臣和说真话的小孩?”这两个提问设计都是想象式提问,前者是再造性想象提问,后者是创造性想象提问,前者的提问能唤起文中“背影”形象的鲜明性、生动性,在某种程度上能填补作品本身的空白,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得到充分训练。后者可以说是为原文续编一个新的结局,是对阅读中语言符号所唤起的表象进行再加工,进而创造新的形象,是对作品主人公的将来进行推测。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放飞创新的翅膀。
  
  4 打开思维“黑箱”,实行作文创新
  
  我们教师一再强调学生写作文要有新意,选材要新,立意要新,手法要新,语言要新,也就是写作应该体现自己独到的东西,张扬自己的个性。但长期以来,中学生作文仍常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的毛病,究其根源是与思维方法有关。人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思维范围和内容成了一个严重封闭的“黑箱”,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思路狭窄。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思维训练人手来培养学生的“独创”意识。思维训练 就应引导学生,对习以为常的事物从侧面、正面、反面、横向、纵向或其他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那么就会有多种多样的结果,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思维的扇形“射击面”,不断地转换思路,进行多角度和多方向思考,探求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而步入创造性思维的坦途。如对寓言“滥竽充数”多角度提炼论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多向思维,尽力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可以提出多个观点:从乐师与南郭相安无事,想到对不正之风要敢于揭露,从齐宣王爱听合奏,想到官僚主义是产生南郭之流的温主档,必须铲除,从南郭先生偷偷摸摸溜走,想到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从南郭先生露出马脚,想到人应该有真才实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求异探索,朦胧的创新意识,要积极引导,热情鼓动,促使思维能力顺畅发展。
  创新思维虽然是一种复杂、高级的心智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仅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人人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在作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地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学生就会有一篇篇有新意的文章,有创意的小论文、小发明。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发展、民主进步的需要,也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其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幽默的语言可以使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使人精神放松,使课堂气氛和谐。当幽默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气氛时,不但学生乐于听课,而且会发生“共振”效应,老师的水平也能超常发挥,取得极好的双赢效应。在小
期刊
[摘要]高校专业教师兼任班主任,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为学生做专业指导,使大学新生学习目标明确;可以指导学生选修专业课程,使学生学到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创新性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生有明确的择业、就业方向。同时在管理和培养学生的同时,又能促进自身教学和科研的提高。所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巩固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所以,课后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小学低年段课后作业设计进行简要阐述。    1 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    审视目前小学低年段课后作业现状,在作业设计、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作业所达到的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小学低年级英语课后
期刊
教育评价学是一门较年轻的科学。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泰勒通过长期研究证明,如果把培养高级智慧技能作为教育目标的话,那么这些技能就必须加以测量。在此基础上,泰勒提出了以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育评价理论。教育评价学就是在泰勒的教育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科学的评价活动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教育评价可分
期刊
1 引言    《交通工程学》是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交通工程学科的相关概念、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该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获取交通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有机会直接接受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质,成为国际化的现代人才。  在交通工程学双语教学中,
期刊
近年来,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以深入推广和应用,并且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资源、方法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语文课程教学任务
期刊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计算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教育软件越来越多样化,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教育的发展,它为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的更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
期刊
提问,从字面上看就是提出问题,而课堂提问即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问题的行为活动。美国教育家加里,D.鲍里奇认为“任何口头的说法或手势,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回应或回答就被看作是问题,如果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那么这种问题就是有效的问题。”利用“有效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及根据组织的材料进行行动的过程也就是课堂提问(加里,D.鲍里奇,2002:112)。
期刊
在新课程的形势下,根据新课标的规定初中物理课时很少,八年级每周才三节,第一学期由于内容简单易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密切,课时可能刚够。而第二学期全是电学、磁学。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这部分的内容太抽象、枯燥、难学,这几乎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分水岭,少部分学生对该部分的学习很有热情,但是大部分学生几乎有学不下去的绝望与恐惧感。在这样的现实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单凭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
期刊
晚清学者张之洞曾说:“秦以前文,一字千金。”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先秦学术史》中指出“中国学术唯有先秦诸子是原创。”无数的历史事实也告诉我们先秦诸子散文无疑是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极高的宝贵财富。  在中学阶段开设先秦诸子拓展性课程选修课程,对学生而言有必要的。但付诸实践,还需要客观条件允许,也就是要具有可行性。据我在上外附中数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分析来看,这一课程得以开展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