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要点
近日,一则20年来500多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来自山西的张君成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他1995年到北大做保安,1998年取得成人教育北大法律专业的专科文凭,如今已是一所中专副校长。2001年,高中没有毕业的清华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因在英语托福考试中获得630分而名动一时,被清华学生称为“馒头僧”。
观察角度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让他们成了不一样的保安?
有人说,是北大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校园里的学生与保安差不多是同龄人,未名湖边,博雅塔下常有读书的学生,环境的浸润,或许成就了爱读书、爱考学的保安们。什么样的保安,才会边工作边考学?现实生活中,面对严酷的生存压力,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学习?
文凭和职称,成为过往几十年来评价人才的最基本要素。今天,社会人才观与价值观逐渐多元,既要学历,又要能力和品行的理念,正在形成共识;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正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在人们眼里,保安是最没有上升空间的职业,但“北大保安”给整个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通过考学改变自己。一所优秀的学校,应为一切人提供向上、向善的动力,提供更开放、多元的资源,鼓励人们通过奋斗改变处境,提升自我。一所优秀的高校,应该在做好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引领社会风尚。
在职教育,充分利用了劳动者的业余时间,以碎片化、低强度的方式,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相对系统的教育培训,辅之以丰富的工作履历、成熟的社会经验,对于提升整体劳动力素质,有着不可否定的意义。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教育。教育是人的现代化最核心的要素,保证教育公平,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意义更为深远。
如果全社会都能像北大那样,如果每个小环境都营造通过奋斗改变处境的氛围,就能唤醒更多人进取的渴望,这种渴望虽然发自个体,却能影响社会,集聚威积极活跃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力量。
事件要点
苦练剪发技艺10年,24岁的重庆姑娘聂风曾两次代表“国家队”出征有技能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终成首位获得该大赛美发组冠军的中国人。她也因此在去年被破格提拔为某高级技工学校副教授,并在去年年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观察角度
一段时间以来,“工匠精神”这个词很热,在人们看来,在这个转型时代,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意义重大。顾名思义,“工匠精神”是发生在工匠身上的精神,是工匠需要的精神,其主体是工匠,可以说没有工匠也就没有“工匠精神”。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工匠精神”很热,但工匠很冷,体现在现实中,成为工匠大多是人生没有其他可能性的选择,而成为工匠之后也没有太大的前途。
这位重庆姑娘所在的是技工学校,属于广泛的职业教育,属于很多人最看不上眼、最不值一提的一类。职业教育的这种地位,显然与时代要求不相符合。何以如此?其对应的一点,那就是在当前的职业体系中,工匠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工匠职业不热,“工匠精神”难热。如何才能让工匠真正热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让工匠们也能拥有向上流通的渠道,也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想想过去,为什么人们并不羞于做普通劳动者?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做普通劳动者,只要肯努力肯付出,肯学习肯钻研,一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同样不能搞出身论,不能因为一个人身在普通劳动岗位而不给其人生出彩的机会。
“剪发剪成副教授”正是人生出彩的表现。可在很多单位,很多人只是因为没有高学历,只是因为没有身在高大上的岗位,固然成了行业的行家里手,成了单位的顶梁柱,但很难拥有评定职称的机会,很难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形成“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的导向。
如果像“剪发剪成副教授”一样,每个劳动者都能实现人生进位,还怕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不能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吗?
事件要点
这两日,一张初三一模试卷点燃了微信朋友圈,其中的实验题先有这样大段铺陈:大国同学清明随父母去陵园祭扫。他凝望着烈士纪念碑追思良久,将手按在胸前下定决心,“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要倍加珍惜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发奋学习,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此时,他的这颗小小少年心装下的却是一个大大的中国。在题干如此铺陈之后,题意终于来了:请你利用自来水、电子台秤、一个底面直径和高均约为20cm的塑料盆、毛巾,结合自己学过的相关科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粗略测量自己心脏的体积。而此题的答案则是由于心脏大小与拳头类似,所以实际上这些实验器材都是为了拳头准备的,选择将心脏放到水里测体积的考生,则会损失惨重。
观察角度
如此像“段子”的考题,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更匪夷所思。事实上,这样“新奇”的考题已经不少见了。自中考改革后,立在考生们面前的不再是“凶神恶煞”的大题,而是更加贴近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是狭隘地定义于坐标系、滑轮组和化学方程式,而是放眼中国的过去与未来,懂得学习不只在于白纸黑字,意图让学生学习的路越走越宽。
因此,近两年逐渐将试题与现实中国相勾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今年的中考考试说明中提出了五个“考出来”的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把学生课堂学习考出来,把学生的基础、能力和9年的积累考出来,把从社会大课堂所学考出来。
然而不如人意的是,虽然改革的方向十分明确,但“社会大课堂所学”与白纸黑字的试題有时总像是移植的器官产生了排异反应,虽然勉强将所谓的“创新部分”插入题中,但依然给人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既视感”,被“坑”考生更是因为这样的“花式奇题”仿佛“哑巴吃黄连”。从很多层意义上,这样的“创新”,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事实上,改革的最大意义,不是硬生生逼迫考生在高压环境下获取所谓的“爱国情怀”“优秀文化”,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使中国的少年更了解自己的祖国,从而替代在单调的偏难怪题中活生生刷出条件反射。但如“测心脏题”一般的“奇葩题目”,少年的爱国情怀与测试自己心脏体积完全不在一个语境逻辑上,这种题意与题干毫无关联,加入价值观、生活与文化元素却只浮于皮毛,如此硬生生地对接拼凑,不仅没有凸显改革创新的含义,反倒成了一个严肃的“笑话”。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而如若我们一味追寻“歌德”,而忽略了“浮士德”本身,那么又何谈令学生理解“浮士德”的种种呢?
近日,一则20年来500多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来自山西的张君成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他1995年到北大做保安,1998年取得成人教育北大法律专业的专科文凭,如今已是一所中专副校长。2001年,高中没有毕业的清华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因在英语托福考试中获得630分而名动一时,被清华学生称为“馒头僧”。
观察角度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让他们成了不一样的保安?
有人说,是北大得天独厚的学习氛围。校园里的学生与保安差不多是同龄人,未名湖边,博雅塔下常有读书的学生,环境的浸润,或许成就了爱读书、爱考学的保安们。什么样的保安,才会边工作边考学?现实生活中,面对严酷的生存压力,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学习?
文凭和职称,成为过往几十年来评价人才的最基本要素。今天,社会人才观与价值观逐渐多元,既要学历,又要能力和品行的理念,正在形成共识;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的理念,正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在人们眼里,保安是最没有上升空间的职业,但“北大保安”给整个社会传递了一个信号:通过考学改变自己。一所优秀的学校,应为一切人提供向上、向善的动力,提供更开放、多元的资源,鼓励人们通过奋斗改变处境,提升自我。一所优秀的高校,应该在做好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致力于改善社区环境,引领社会风尚。
在职教育,充分利用了劳动者的业余时间,以碎片化、低强度的方式,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相对系统的教育培训,辅之以丰富的工作履历、成熟的社会经验,对于提升整体劳动力素质,有着不可否定的意义。
“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教育。教育是人的现代化最核心的要素,保证教育公平,尤其是托起底部的公平,对促进社会公平意义更为深远。
如果全社会都能像北大那样,如果每个小环境都营造通过奋斗改变处境的氛围,就能唤醒更多人进取的渴望,这种渴望虽然发自个体,却能影响社会,集聚威积极活跃的、充满希望的时代力量。
事件要点
苦练剪发技艺10年,24岁的重庆姑娘聂风曾两次代表“国家队”出征有技能界“奥林匹克”之称的世界技能大赛,终成首位获得该大赛美发组冠军的中国人。她也因此在去年被破格提拔为某高级技工学校副教授,并在去年年底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观察角度
一段时间以来,“工匠精神”这个词很热,在人们看来,在这个转型时代,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强调“工匠精神”意义重大。顾名思义,“工匠精神”是发生在工匠身上的精神,是工匠需要的精神,其主体是工匠,可以说没有工匠也就没有“工匠精神”。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工匠精神”很热,但工匠很冷,体现在现实中,成为工匠大多是人生没有其他可能性的选择,而成为工匠之后也没有太大的前途。
这位重庆姑娘所在的是技工学校,属于广泛的职业教育,属于很多人最看不上眼、最不值一提的一类。职业教育的这种地位,显然与时代要求不相符合。何以如此?其对应的一点,那就是在当前的职业体系中,工匠处于十分尴尬的位置。
工匠职业不热,“工匠精神”难热。如何才能让工匠真正热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让工匠们也能拥有向上流通的渠道,也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想想过去,为什么人们并不羞于做普通劳动者?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做普通劳动者,只要肯努力肯付出,肯学习肯钻研,一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同样不能搞出身论,不能因为一个人身在普通劳动岗位而不给其人生出彩的机会。
“剪发剪成副教授”正是人生出彩的表现。可在很多单位,很多人只是因为没有高学历,只是因为没有身在高大上的岗位,固然成了行业的行家里手,成了单位的顶梁柱,但很难拥有评定职称的机会,很难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形成“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的导向。
如果像“剪发剪成副教授”一样,每个劳动者都能实现人生进位,还怕劳动光荣、创造伟大不能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吗?
事件要点
这两日,一张初三一模试卷点燃了微信朋友圈,其中的实验题先有这样大段铺陈:大国同学清明随父母去陵园祭扫。他凝望着烈士纪念碑追思良久,将手按在胸前下定决心,“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要倍加珍惜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铭记历史,发奋学习,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此时,他的这颗小小少年心装下的却是一个大大的中国。在题干如此铺陈之后,题意终于来了:请你利用自来水、电子台秤、一个底面直径和高均约为20cm的塑料盆、毛巾,结合自己学过的相关科学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粗略测量自己心脏的体积。而此题的答案则是由于心脏大小与拳头类似,所以实际上这些实验器材都是为了拳头准备的,选择将心脏放到水里测体积的考生,则会损失惨重。
观察角度
如此像“段子”的考题,实在令人哭笑不得,更匪夷所思。事实上,这样“新奇”的考题已经不少见了。自中考改革后,立在考生们面前的不再是“凶神恶煞”的大题,而是更加贴近生活,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是狭隘地定义于坐标系、滑轮组和化学方程式,而是放眼中国的过去与未来,懂得学习不只在于白纸黑字,意图让学生学习的路越走越宽。
因此,近两年逐渐将试题与现实中国相勾连,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特别是,今年的中考考试说明中提出了五个“考出来”的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出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出来,把学生课堂学习考出来,把学生的基础、能力和9年的积累考出来,把从社会大课堂所学考出来。
然而不如人意的是,虽然改革的方向十分明确,但“社会大课堂所学”与白纸黑字的试題有时总像是移植的器官产生了排异反应,虽然勉强将所谓的“创新部分”插入题中,但依然给人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既视感”,被“坑”考生更是因为这样的“花式奇题”仿佛“哑巴吃黄连”。从很多层意义上,这样的“创新”,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事实上,改革的最大意义,不是硬生生逼迫考生在高压环境下获取所谓的“爱国情怀”“优秀文化”,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使中国的少年更了解自己的祖国,从而替代在单调的偏难怪题中活生生刷出条件反射。但如“测心脏题”一般的“奇葩题目”,少年的爱国情怀与测试自己心脏体积完全不在一个语境逻辑上,这种题意与题干毫无关联,加入价值观、生活与文化元素却只浮于皮毛,如此硬生生地对接拼凑,不仅没有凸显改革创新的含义,反倒成了一个严肃的“笑话”。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说“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而如若我们一味追寻“歌德”,而忽略了“浮士德”本身,那么又何谈令学生理解“浮士德”的种种呢?